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689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docx

杭城小学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课题

1、款式与布局1(横有行,纵成列)——钢笔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书写汉字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书写制定的汉字。

2、按教材上的要求书写指定的汉字。

重难点

理解格式设计要求

按要求练写汉字

教学方法

讲练法

一、自学课文:

1、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楷书和行书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归纳行书和楷书的不同之处。

2、小结。

3、向学生简介行书的特点,并让他们对行书有初步了解。

4、提出每课训练要求。

5、进行行书笔画指导。

6、学生自己选择一本行书字帖作范本,进行欣赏并做行书基本笔画练习。

二、介绍格式要求设计要领:

1、字写在格子的中间,大小适中。

2、每个字横竖左右对齐,上下对正。

3、字与字的间距差不多。

4、格式正确,规范整齐

三、练写p2的汉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题

2、款式与布局2(横有行,纵成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行书的特点

2、懂得行书独立点和组合点的写法,并要求写好行书独立点。

3、初步掌握呼应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重难点

指导练写

掌握布局技巧

教学方法

讲练法

一、指导

1、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提示,理解课文的要求及内容。

2、学习用竖式写法。

书写时从上至下、从左往右。

直书式书写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右至左,分成竖行依次书写。

首行不空格,不用标点符号。

3、老师边示范,学生边临摹。

4、范字指导提要(p3)

孤两碧天

帆岸水门

一清东中

片山流断

日相至楚

边对此江

来出回开

二、练写(p4)

雄海难图壁世群东罢大

亦酬破十穷科邃掉江

英蹈壁年面济密头歌

三、作业

写一写: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款式来书写下面的内容。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宋·宴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凝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课题

3、款式与布局训练1(纵有行,横无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直书格式。

2、能分析出与以往学过的款式的不同之处及特点

重难点

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按要求书写

教学方法

指导、练习

一、自学课文

1、读一读

纵有行,横无列

2、分析出与以往学过的款式的不同之处及特点

古人的书信作文,经常呈现为纵有行,而横无列的形式。

这样书写,既保证了整体的美,同时又有一定的书写自由,显得生动活泼。

具体写法与方格直书写法相同,但字距靠拢,纵行字对正字的大小虽然变化不一,但像贯穿成一线的珠子。

二、说一说

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内容p6

2、下面三幅竖排作品,你能发现他们的特色吗?

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3、小结:

款式正文的补充和交代,与正文一起构建篇章的整体。

因此,除了写好正文部分外,还必须根据布白的需要来落款。

三、看一看(p7)

仔细观察,除了纵有行、横无列外,这副书画作品还有哪些不知版面的特点?

四、作业

写一写

尝试用纵有行横无列的款式来书写宋弃疾《西江月》词

提醒学生书写时要注意纵行字与字对正和款文的安排

 

课题

4、款式与布局2(纵有行,横无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三个特点:

以转代折

2、学习行书竖的写法,写好行书中竖的笔画

3、了解一幅完整的作品,除了写好正文,还要注意落款。

重难点

指导练习

掌握练习要点

教学方法

指导、练习

一、说一说

1、比较文中的三幅作品的落款,说说你的感受。

2、小结:

一幅完整的作品,除了要写好正文,还要注意落款

二、看一看

1、怎样写好落款?

2、落款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3落款的方法有几类?

4、落款的位置怎样?

三、找一找

利用网络、书籍、查找书法作品常用落款用词

四、写一写

练写p10的诗词

 

课题

5、款式与布局(古诗文的书写)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指导行书的第五个特点:

增减钩挑

2、懂得行书捺的写法,写好行书中捺的笔画

3、掌握增减钩挑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重难点

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书写技巧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看一看

1、读一读课文中的说明,明白增减钩挑的意义。

懂得增减钩挑是为了加强笔画的呼应以及左右笔画之间的联系,使空处更饱满

2、学习行书捺的写法

二、练一练

1、教师先示范,学生临摹,然后进行批改讲评,对写得好的要予以表扬,对有进步的要予以鼓励。

2、范字指导提要

古:

上挑横横折处要圆

占:

横改点

亥:

连笔要自然连贯

画:

以转代折

寿:

三横连贯,笔画呼应

准:

上下点呼应,单人旁连成一笔写,竖为右回锋竖,右边以曲代直,省略两横

宣:

以曲代直,省略两个横画

省:

省略两点,两横以曲代直

三、练写古诗文p12

 

课题

6、款式与布局(古诗文的书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人都喜欢用竖条格写信、抄写诗文。

2、理解古人的书写与我们现在书写在款式上的差别。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竖条格书写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看一看

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文中旳古诗

二、想一想

文中是古人的两封书信,看一看与我们现在书写在款式上有差别吗?

三、介绍竖格书写要领:

1、首字领篇,考虑好首字大小、宽窄、长短。

2、齐头、并足。

3、字距紧凑,行距稍开。

4、每行字注意大小。

肥瘦、长短、宽窄、疏密、向背、承接、俯仰、顾盼关系。

都应搭配得当,不堆砌、不支离、自然流畅,气势优美。

5、每行字的重心保持在一条线上。

6、格式完整,落款位置准确,款字稍小。

四、作品欣赏

五、写一写p14

 

课题

7、点画之美

(1)——撇折与撇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撇折与撇点的书写要点。

2、掌握撇着于撇点的书写技巧,并能正确书写文中的汉字

重难点

掌握撇折与撇点的写法。

根据写法指导书写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说一说

1、撇折与撇点如同姐弟俩,仔细观察,说说他们的相同之处

2、小结:

(先指名学生说,在教师小结)

二、介绍撇折的写法

1、逆锋起笔。

2、调整笔锋,由重到轻作撇。

3、到撇尾向左推、顿笔。

4、调整笔锋从重到轻作提笔。

三、介绍撇点的写法

1、逆锋起笔。

2、由重到轻作撇

3、与撇尖相连由轻到重做点

4、顿笔后回锋收笔

四、写一写

公法女好

 

课题

8、点画之美

(2)——横斜钩与竖折折钩

教学目标

1、掌握横斜钩与竖折折钩一类汉字的写法。

2、根据书写方法正确书写指定的汉字。

重难点

掌握书写方法

指导书写横斜钩与竖折折钩一类汉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看一看

1、你能说出图中的笔画名称吗?

2、横折弯钩可以看成是由笔画横与什么组成?

横斜钩可以看成由笔画横与什么组合而成?

3、(先让学生说,再教师小结)

二、介绍横斜钩的写法

1、逆锋起笔,由重到轻作横。

2、至横画尾端提笔稍向上。

3、调整笔锋,中间轻两头略重作斜钩。

4、收笔挑钩向上。

三、介绍竖折折钩的写法:

1、逆锋起笔,短竖稍向左斜。

2、藏锋作横。

3、转折稍圆润,此处竖与上竖稍微正些、长些。

4、向左上挑钩。

四、指导学生书写

风气马与

 

课题

9、结构之美——疏密匀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书写汉字在平稳匀称的基础上,合理变化做到匀

而不板。

2、了解疏密匀称的书写方法,并能正确书写指定的汉字。

重难点

掌握疏密匀称的书写方法

根据方法疏密匀称地书写汉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看一看

等:

字外形接近菱形,笔画数目匀称。

上下部分略窄,中间部分常横伸展。

竹字头和土字中竖对称,寸字竖钩略弯,略微偏扁,弯竖独撑,强壮有力。

二、写一写

楚等婴慈

三、说一说上面的汉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楚:

————————————————————

等:

————————————————————

婴:

————————————————————

慈:

————————————————————

四、练一练

1、先教师指导:

2、再学生练习:

 

课题

10、结构之美2——疏密匀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颜体字饱满、宽博而不失方正的特点。

2、了解书写颜体字应如何巧妙地安排笔画和部件,使其疏密匀称,和谐

统一。

重难点

指导书写练习

掌握书写技巧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欣赏:

1、先让学生阅读教材

2、提问

(1)“功”和“颇”在书写时为什么有些笔画要互相避让?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先指名学生说,在小结)

二、说一说

1、教材中的三个“林”字写得好看吗?

如果不好看问题在哪里?

2、让学生对应地写在字下方的空格里

三、想一想

教材中的“殿”和“疑”那些笔画的伸缩体现了避让穿插的关系?

四、指导书写

御徽兹每

五、学生练写上面的汉字。

 

课题

11、偏旁之美——单人旁华人双人旁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方法。

2、根据书写方法能正确书写有单人旁和双人旁的汉字。

重难点

指导掌握书写方法

指导书写练习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欣赏

1、自读教材。

2、感悟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方法。

二、检查自学情况

1、通过自学,你发现了什么?

2、先指名学生说,再小结。

三、介绍书写方法

1、单人旁由短撇和垂露竖两笔组成,短撇由重到尖。

垂露竖上轻下重,对正撇的中间起笔。

2、单人旁独站立,撇如牛角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耝,竖画尖接撇之肚。

3、双人旁由两个短撇和垂露竖三笔组成,第一短撇短而略平,第二短撇略斜,

对正上撇中间部分起笔。

垂露竖上轻下略重,对正第二撇的中间起笔,双人旁立左部,下撇头顶上撇肚,上下两撇不平行,竖笔上细下垂露。

四、指导书写

作依仁德行得

五、学生连写上面的汉字。

 

课题

12、偏旁之美——木字旁和提手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木字旁和提手旁的书写方法。

2、能正确书写木字旁和提手旁的汉字

重难点

指导掌握书写方法

练写木字旁和提手旁的汉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看一看

1、木字旁和提手旁的书写方法

2、找出木字旁和提手旁的书写特点

二、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木字旁和提手旁的书写方法

2、小结

三、介绍书写方法

1、木字旁:

形状窄长,横画位置靠上,不宜长,竖钩从横的末端穿过,伸长,直挺;撇画略长;末笔是点,紧贴竖钩,位置略微靠下。

2、提手旁:

(略)

四、说一说

说出教材中的“损”、“捡”、“提”、“抽’四体的提手旁,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五、指导书写

损捡提抽

六、学生练写上面的汉字。

 

课题

13、偏旁之美——三点水和示字旁

教学目标

1、通过书写,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点水和示字旁的书写方法。

2、根据方法能正确书写三点水和示字旁的汉字

重难点

掌握书写方法

正确书写指定的汉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板书课题

13、偏旁之美——三点水和示字旁

二、看课文,感悟书写方法

1、三点水和示字旁在书写中有些什么特点?

2、颜体三点水的最后一笔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三、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三点水和示字旁的书写方法

2、小结

四、介绍书写方法

1、三点水:

书写三点水时;三点之间匀称,但不排成一竖行,中间点略微左移,使三点呈一弧形,挑点的挑尖指向首点的右沿。

2、示字旁(略)

五、改一改

改写教材中p33的偏旁

六、指导书写

酒流海神禅祖

七、组织学生书写上面的汉字

 

课题

14、偏旁之美——言字旁和绞丝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言字旁和绞丝旁的书写方法。

2、根据方法能正确书写言字旁和绞丝旁的汉字。

重难点

掌握言字旁和绞丝旁的书写方法。

指导练写言字旁和绞丝旁的汉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欣赏

1看教材中的书写方法

2、欣赏教材中书写的汉字

二、交流

1、先让学生说出“言字旁“和”绞丝旁“的书写方法

2、小结(略)

三、改一改根据书写方法改一改教材中p34的言字旁

1、根据书写方法改一改教材中p34的言字旁

2、根据书写方法改一改教材中p35的绞丝旁

四、介绍书写方法

1、言字旁(先让学生说,再小结)

2、绞丝旁(略)

五、指导书写

训调读绝给终

六‘组织学生书写上面

 

课题

15、大字的撇捺

教学目标

1、通过临帖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柳体字,大字和春字的撇捺运笔特点

2、能运用大字和春字撇捺的特点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重难点

掌握撇和捺的书写方法

能根据书写方法正确书写撇和捺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欣赏

1、看教材中撇和捺的书写

2、感悟书写方法

二、讲解撇和捺的书写方法

1、讲解柳体字大字撇捺的特点

2、在写大太夫火夹等字时撇捺要紧紧连接,交点在竖中线上。

3、在写卷奉春券奋等字时,撇与捺不宜紧紧相交。

撇捺的相交处,要因字而异

4、要把握中心轴,还需要注意左右对策。

三、指导书写撇和捺

大太人术个

四、组织学生书写上面的汉字

 

课题

16、竹子头和宝盖头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竹字头和宝盖头的书写方法。

2根据书写方法能正确书写竹字头和宝盖头的汉字

重难点

掌握竹字头和宝盖头的书写方法。

能正确书写竹字头和宝盖头的汉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一、复习:

指名学生说说打字撇和捺的书写方法

二、欣赏

1、让学生观看教材中竹字头和宝盖头的汉字。

2、感悟竹字头和宝盖头汉字的书写方法

三、交流

1、指名学生说说竹字头和宝盖头的书写方法

2、指名学生上黑板书写篇完宽等

四、讲解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2、掌握柳体字的竹子头和宝盖头的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随时指道

五、指导书写

篇完宽等

六、组织学生书写上面的汉字

 

 

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下册)

杭城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