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684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docx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4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1.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要点填空

知识要点

1.毛泽东,字,湖南湘潭人。

现代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和诗人,、和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2.诺尔曼·白求恩,(国家)共产党员、伟大的战士、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后来因感染而牺牲。

3.本文是一篇(文体)。

4.议论文的三要素:

、和。

5.论点是。

解决“”的问题。

论点必须、,一篇文章可能有几个,但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论点的位置一般在。

6.论据是。

解决“”的问题。

分为论据和论据两种。

7.论证方法是。

解决“”的问题。

主要的论证方法有论证、论证、论证和论证等。

 

(答案详见“知识要点”)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现代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2.白求恩简介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后来因感染而牺牲。

3.文体简介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①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论点必须鲜明、正确,一篇文章可能有几个分论点,但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是灵魂,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

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文章段落开头、文中、结尾或自我概括中。

②论据,论述论点的依据。

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分为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和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③论证方法,用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后转

为败血症,最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他离世前留下最后一句话:

“努力吧!

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为加点字注音

冀() 派遣()

殉职()狭隘()

佩服()纯粹()

鄙薄()热忱()

拈轻怕重()见异思迁()

2.解释下列词语

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

低级趣味:

3.学生再一次默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分论点是什么?

5.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2.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3.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5.为什么把写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一自然段,而把写其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三自然段?

6.本文突出的特点是夹叙夹议,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7.第二自然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

哪些话是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8.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1)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9.本文在句式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找出文中的设问句、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等加以分析。

10.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11.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可敬可佩。

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去学习,比如:

洪战辉,面对困难,坚韧不拔;抗震救灾小英雄童世强,面对危险,舍生忘死;甚至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

在生活中,你有学习的榜样吗?

请说一说你向他学习的理由。

(时间:

40分钟分值:

45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狭隘(yì解放(jiě)微不足道(wēi)

B.殉职(xùn)极端(duān)拈轻怕重(zhān)

C.鄙薄(báo)纯粹(cuì)漠不关心(mò)

D.热忱(chén)派遣(qiǎn)冷冷清清(qī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派遣    殉职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

B.狭隘    极端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C.热忱    纯粹    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

D.鄙薄    植民地  冷冷清清    见异思迁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②①⑤④③B.②⑤④①③

C.③①④②⑤D.③①⑤②④

5.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

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

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

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的题目。

(3分)

白求恩遗嘱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提要: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临终前的遗嘱: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给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1)【真情永驻】白求恩的遗嘱为什么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2分)

(2)【彩旗飘飘】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降生的故居,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白求恩故居补写对联来凭吊伟人。

(1分)

上联:

伟人音容今宛在

下联:

______________

横批:

万古流芳

二、课内精读(15分)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8.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

(3分)

9.指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

(3分)

10.选文第一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A.例证法B.引证法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11.选文第二段中作者把白求恩与一些人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12.“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分)

三、课外精练(15分)

最精彩的表演

陈炳熙

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

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

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

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能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的做人准则。

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

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

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极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

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

川喜多长政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⑤川喜多长政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

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长政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

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⑥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

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

川喜多长政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

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长政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

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⑦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

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

川喜多长政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

“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

”川喜多长政诚恳地说:

“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⑧“其实先生是知道的,”川喜多长政说,“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

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

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

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⑨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

“实在感激先生美意。

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再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⑩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本军部报告说:

“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

”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⑪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13.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3分)

主要事件

梅兰芳的品格

画兰竹

(1)

(2)

有民族气节

参加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

(3)

14.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简要概括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3分)

15.本文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

(4分)

1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居香港时专心画画,一是因为他要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另一个原因是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做风范,坚定自己的做人准则。

B.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有多年交情的老友梅兰芳的风流神采,但在香港中国饭店与他相约聚会的梅兰芳却让他大失所望。

C.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塑造梅兰芳的形象。

例如第⑥段川喜多长政眼中梅兰芳的外在形象,与第⑪段观众眼中梅兰芳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D.梅兰芳之所以被人称赞,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质。

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

17.请结合文章内容,仿照上联对出下联。

(3分)

上联:

救死扶伤无国界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1.冀(jì) 派遣(qiǎn) 殉职(xùn)狭隘(ài)见异思迁(qiān)

佩服(pèi)纯粹(cuì)鄙薄(bǐ)热忱(chén)拈轻怕重(niān)  

2.殉职: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忱:

热情。

忱,情意。

拈轻怕重: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麻木不仁:

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漠不关心: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冷淡。

见异思迁: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改变。

低级趣味:

庸俗的思想情趣。

3.(第一段)①重点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②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①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①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②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①重点句: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②要点: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4.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分论点一:

国际主义精神

分论点二: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分论点三: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5.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分别从社会政治态度、人生观、职业的角度,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这三个分论点是并列的,互相配合,构成白求恩精神的立体形象。

第二阶段

1.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已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

2.“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3.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

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4.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应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自然段中两个“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此题让学生自由发言)

5.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

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肯定与赞美,值得我们学习。

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接着再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

6.

(1)第一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第二自然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3)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4)第四自然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7.“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8.

(1)不可以删去。

突出年龄、里程更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可贵。

(2)“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许多”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9.

(1)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

如: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

如: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如: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0.

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1.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阶段

一、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重点考查词语和成语中的字音。

字音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音近字、形声字、形似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同时,要注意拼写正确。

本题A项“狭隘”的准确读音是“xiáài”;B项“拈轻怕重”的准确读音是“niānqīngpàzhòng”;C项“鄙薄”的准确读音是“bǐBó”。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D.“植民地”应为“殖民地”。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D项使用有误,“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漫不经心”。

4.B

【解析】本题考查排序。

②句是总说,提出了“死”的意义不同引出话题;⑤提出有什么不同;紧接着④和①解释怎么样“死是重”,怎么样“死是轻”;最后③说出为什么“张思德同志的死是重的”。

本段的逻辑顺序是:

引出话题,提出话题,解释,得出看法。

故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写作手法的分析。

A项分析错误,这个句子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

二者的区别是:

“设问”是有问有答,而“反问”是问后没有回答,但文中后面就带有答案了。

6.示例:

贫困虽然是人人不愿遭遇的境地但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经受的情感但有时却能造就人们刚强的性格

【解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7.

(1)因为在遗嘱中白求恩首先想到的是别人:

远在家乡的前妻和异国的朋友。

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体现,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真情流露。

(2)示例中加友谊世代传。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

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段,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来思考。

根据文意可知:

因为在遗嘱中,白求恩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远在家乡的前妻和异国的朋友。

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体现,是一位伟人的真情流露。

所以白求恩的遗嘱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2)此题考查补写对联。

对联有以下几种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