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67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总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

1、(B)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七大

2、(C)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3、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是在(A)

A、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上提出

B、2005年2月7日,温家宝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C、2004年11月21日至25日,曾庆红在江苏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提出

D、2005年2月6日,贾庆林到北京牛街考察时提出

4、2005年12月29日新华网载文指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这是因为(B)

A、和谐社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B、社会和谐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C、和谐社会符合客观实际D、社会和谐是先进的社会形态

5、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以(B)为重点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6、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D)

A、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B、毛泽东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

C、江泽民的“先进生产力”思想

D、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B.)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A、如何进行革命、建立什么样的政权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

8、马克思在(C)中明确指出:

“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A、《政治经济学批判》B、《哥达纲领批判》

C、《共产党宣言》D、《全世界和谐》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基本特征是(B)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A、对立统一B.、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C.、有利有弊D、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10、(A),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A、民主法治B、诚信友爱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公平正义

11、(B),就是社会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充满活力D、诚信友爱

12、(B),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A、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安定有序D、民主法治

13、(A),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A、充满活力B、安定有序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公平正义

14、(C),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A、诚信友爱B、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D、民主法治

15、(B),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

A、民主法治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公平正义D、充满活力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C)

A、两位一体B、三位一体C、四位一体D、五位一体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

1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A)

A、发展B、管理C、创新D、保障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D)

A、建设和谐文化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社会公平

D、社会公平和正义

2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C)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公有制C、制度D、按劳分配

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内涵包括(A)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

2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

A、科学发展B、公平正义C、民主法治D、以人为本

2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A)

A、科学发展B、公平正义C、民主法治D、以人为本

2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C)

A、科学发展B、公平正义C、民主法治D、以人为本

2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

A、科学发展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改革开放D、以人为本

2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B)

A、科学发展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改革开放D、以人为本

27、构建和谐社会的前题是(C)

A、改革B、发展C、稳定D、依法办事

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A)

A、基层B、城乡之间C、中部地区D、经济发达区

2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A)

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

3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D)

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C、阶级基础D、社会基础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要求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A)

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人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D、群体之间的和谐

3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能坚持“()、确保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情。

A、量力而行B、主动出击C、做大做强D、着眼当前

33、发展经济为民生,民生之本是(A)

A、就业B、健康C、消费D、温饱

34、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C)

A、能够广开就业门路,扩大就业渠道

B、是保障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根本性措施

C、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D、是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35、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公平第一,效率第二B、公平与效率同样重要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6、孔子说: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句话的合理性给我们的启示是(B)

A、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必须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

37、“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句俗语,主要说明了(B)

A、公民参加存款储蓄的必然性B、公民参加商业保险的必要性

C、公民参加商业保险的强制性D、公民祸与福发生的偶然性

38、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这一要求将有助于促进(C)

A、区域之间的和谐B、行业之间的和谐

C、城乡之间的和谐D、部门之间的和谐

.39、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免征农业税、建设新农村、修订《反垄断法》、《义务教育法》、打压房地产价格、军人和公务员加薪、个人税制改革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目标是(C)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厉行宏观调控

C、缩小收入差距D、调整改革发展政策

40、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由此可见(D)

A、应逐步淡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B、政府不应把社会管理事务推给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

C、公民对一切社会事务享有完全自治的权利,政府不得用行政手段去干预

D、政府应该由社会的直接“管理者”逐步转向社会治理的“主导者”

4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我国的(A)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文化职能D、防御职能

4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道德而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正确做法应该是(C)

A、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同等的地位来看待

B、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C、坚持集体主义,顾全大局

D、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卫集体利益

4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44、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就是从2008年算起,用(A)时间,基本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全省人民普遍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幸福感显著增强。

A、10多年B、20多年C、30多年D、40多年

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A、加强教育B、改善民生C、反腐倡廉D、发展科技

二、多项选择题

1、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C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扶危济困戒奢崇俭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因此我们必须(ABCD)

A、积极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B、大力开展诚信教育

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建设和谐社会特征之一的“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BD)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BC)

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D、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

5、社会和谐是(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6、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ABCD)

A、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B、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C、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D)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人才强国战略D、发展的协调性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下原则(ABCD)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D、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9、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ABD)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

10、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四位一体”是指(ABC)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C、和谐社会建设D、国防建设、党的建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表现是(ABCD)

A.物质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B.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C.精神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D.和谐社会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条件

12、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BC)

A、本质属性B、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C、优越性的集中体现D、根本目的

13、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科学定位,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ABCD)

A、领导核心B、发展道路C、实践主体D、根本目的

14、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点做好的主要工作是(ABCD)

A、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B、完善促进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D、增强社会团结和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

15、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提出以人为本必须做到(ABCD)

A、发展为了人民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6、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在社会建设事业方面提出(ABCD)

A、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B、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17、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做到(ABC)

A、以改革促进和谐B、以发展巩固和谐

C、以稳定保障和谐D、以和谐提升稳定水平

18、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制度方面的建设包括(ABCD)

A、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B、健全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C、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D、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9、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指(ABCD)

A、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并提供政治保证

B、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C、提高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D、勤政廉洁,以党的优秀作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对影响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态度是(ABC)

A、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B、有意识地回避矛盾

C、尽可能化解矛盾,淡化矛盾D、不要怕激化矛盾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强调(BCD)

A、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C、求同存异的方法

D、化解矛盾、淡化矛盾的方法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ABCD)

A、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B、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C、共同建设的和谐社会D、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ABCD)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力得到支持

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2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ABCD)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优化教育结构

C、推进教育改革创新D、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

25、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从而表明(ABCD)

A、矛盾是客观存在B、矛盾无处不在

C、矛盾无时不有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担负的领导责任是(ABCD)

A、把握方向B、制定政策C、整合力量D、营造环境

三、判断题

1、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

3、空想社会主义也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

(√)

4、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不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

5、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

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8、人类社会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11、社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

(×)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

13、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

1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5、十七大提出: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16、我国之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超前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已经不是经济建设。

(×)

17、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

1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

19、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

21、有人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是不和谐的。

(×)

22、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

23、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在于中央。

(×)

25、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而是非对抗性的。

(√)

2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

27、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必须大力发展技术服务型产业。

(√)

28、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

29、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

3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