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629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docx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

1.遵循的主要标准 

GB3906-20063.6~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11033 《额定电压26/ 35 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 GB 5589.3-1985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第3部分:

局部放电测量》   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593-96《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条件》 GB 3804—90《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 3804—91《3~35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 311.l-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763-19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1.一般检查:

1.1外观结构:

1.1.1柜体的长、宽、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对角线误差不得超过3毫米。

1.1.2柜体的防护等级应符合IP2X要求,(前方、后方及顶部),即直径12毫米的圆铜棒应不能进入其内铜棒应不能进入其内,如达不到要求超过4处判定为不合格。

⒈⒈⒊吊装螺丝(环)应符合规格,无裂纹等质量问题,安装应牢固、足够。

⒈⒈⒋柜口的网门焊接应牢固、平整、不得有突起或部分脱落等现象。

⒈⒈⒌拼屏孔,安装孔开孔应正确、规范。

⒈⒈⒍屏柜组装用螺栓应加弹簧垫圈,不得漏锁。

⒈⒈⒎所有的门开关应灵活,无卡阻现象,开启角度不小于90度,每个门的接地点应有软编织线与接地铜排相连。

1.1.8.柜体喷涂色标应符合要求,不得有明显色差,柜体表面不得有污斑、划伤、掉漆等现象。

⒈⒉标志、相序检查:

⒈⒉⒈

主回路相序应正确,主接地标志应贴牢、清晰。

⒈⒉⒉

柜内的元器件型号规格应符合制造规范图样要求,编号应与电气接线图一致,位置应根据元件器件的上、下、左、右次序优先排列。

⒈⒉⒊

操作标签应贴得正确、整齐、牢固。

⒈⒉⒋

产品铭牌的安装应平整规范,标注内容应清晰正确。

⒈⒉⒌

模拟线的制作应与一次制造规范一致,制作应整齐、美观同一元器件图案大小

应一致,制作前柜体应擦拭干净,制作后应烘烤牢固。

⒉一次回路检查:

⒉⒈

一次回路接线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CT、PT的变比等级。

避雷器、熔断器的额定值均应符合设计规范。

⒉⒉

熔断器的撞击方向应正确,便于拆装。

⒉⒊

负荷开关的安装应牢固,不得歪斜,安装螺丝应符合规格。

⒉⒋

母线的规格、材料选用应正确,铜母线应选用带R角母线。

⒉⒌

母线的加工、折弯应无裂纹。

⒉⒍

母线的毛刺应锉平。

⒉⒎

母线螺栓选用应正确,冲孔应根据工艺守则,不得开大孔装小螺栓减小载面,补孔后应用铜焊工艺。

 

⒉⒏

母线搭接面积应足够,搭接面应紧贴平整,用0.05毫米的塞规四面塞入,塞入深度不得大于2毫米。

⒉⒐

母线的绝缘支撑间距不得大于500毫米,加固点必须使用高压绝缘子。

⒉⒑接地铜排应符合要求,按每平方毫米

通短路电流200A算截面积﹙即Id/200A=S﹚。

Id=25KA及以下使用25×5铜排,Id=31.5KA选用40×4铜排。

⒉⒒

母线的涂漆应均匀,不得有污迹、流漆,应优先使用亚光漆,搭接处不得有污迹。

 

⒉⒓

拼柜母线开孔应正确,无错孔、补孔。

 

⒉⒔

拼柜母线应在非搭接处用标签标明工程名称、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向,并绑扎成捆,归位放置。

⒊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检查:

⒊⒈

10KV带电体相与地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125毫米。

⒊⒉

相间中心距离为210㎜±3。

⒊⒊

10KV带电体与0.4KV导线的距离应不小于125毫米,低压导线或构件应固定牢固不得因老化或螺丝松动造成电气间隙小于125毫米,低压导线在10KV带电体上侧应使用牢固的线夹或线槽固定。

⒊⒋

元件的爬电距离有机复合绝缘不小于168毫米,纯瓷绝缘应不小于145毫米,特殊污秽地区按合同。

⒋二次接线检查:

⒋⒈

二次回路使用的电流电压表、继电器等元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范,安装应牢固。

⒋⒉

电流线控制电源线应使用2.5平方毫米BVR导线,计量回路电流线应用4平方毫米BVR线,电压回路应用2.5平方毫米BVR导线,计量线接线盒端线头应搪锡,计量线应色线。

⒋⒊

所有二次线线头应压接牢固,中间不得有接头,号牌应正确,符合接线图,不得漏套、反套。

4.4.  

二次线铜鼻子应压接牢固,电流回路应用OT铜鼻子,不得使用UT铜鼻子。

⒋5.  

二次回路接地均应通过端子,电流电压接地应分开,同柜最多仅有两个接地点。

⒋6.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不得短路。

⒋7.  

电流互感器、传感器的二次接线端螺丝应加弹簧垫圈并锁紧。

端子布置应符合制造规范要求,端子盖应配齐,空端子应留足。

⒋8.  

二次元器件的面板,标志框内标注内容应正确。

自粘纸标签以上、下、左、右四个位置优先选择,标志框位于正下方。

 

⒋9.  

二次回路的电气传动应正确、可靠,电流、电压等表计,指示灯动作正确,开关

动作应正确,开关操作时,继电器不应误动作。

⒋10.  

二次线结线应正确,如接线错误,线头不得多于5个,5个以下按缺陷处理。

4.11.  

二次线固定应优先选用线夹或线槽,用线夹固定时,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横向不超过300mm,纵向不超过400mm。

在线夹孔未留且导线脱落不致导致事故之处,方可用定位片和尼龙扎带固定。

4.12.  

过门软线应留有适量余量,以门能开启不小于90度为宜,不得过长,过门应用线夹固定牢固,线束包扎应紧密,可能磨损处应用绝缘带包扎或加塑料套管。

⒌机械操作试验(通电动作)

⒌⒈

用操作手柄对负荷开关进行分合5次,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及操作力过大等现象。

⒌⒉

用模拟撞击器对负荷开关每相各做3次撞击试验,开关应能可靠分闸,撞击后未复位,负荷开关应无法合闸。

⒌⒊

在额定工作电压下,负荷开关进行电动合分5次,动作应准确,可靠。

⒌⒋

在120%的额定工作电压下,负荷开关应能可靠合闸在65%的额定工作电压下,负荷开关应能可靠分闸,以上各试3次。

⒌⒌

各指示、灯光、信号回路电气传动,指示都应准确,可靠。

⒌⒍

保护回路电动传动应正确,可靠不应有误动作。

⒌⒎

各元器件整定值应准确,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⒌⒏

电流、电压指示回路动作应准确无误,表计指示应正确,各试3次。

⒌⒐

计量回路电气联锁的回路动作应准确、可靠、不同柜间的联锁、应进行模拟联锁试验。

⒌⒑

具有电气联锁的回路动作应准确、可靠、不同柜间的联锁,应进行模拟联锁试验。

⒌⒒

其余二次回路传动应符合设计要求。

⒍五防闭锁试验:

⒍⒈

当负荷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接地开关应无法合闸。

⒍⒉

当接地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负荷开关应无法合闸。

⒍⒊

负荷开关合闸时,隔离开关应先行合闸,负荷开关分闸后隔离开关应随之分闸。

⒍⒋

只有在接地开关合上时,柜前门才能打开。

⒍⒌

柜前门打开后,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均无法操作。

⒎机械特性试验:

⒎⒈

用试验特性测试仪对真空负荷开关进行测试,测得的各项数值应能满足表1要求。

 

⒏主回路电阻测试:

⒏⒈

用回路电阻测试仪对主回路电阻进行测量,测得的阻值应不大于480微欧每项,各测3次,取最大值(不包括熔断器)

⒐保护电路接地连续性检验:

⒐⒈

柜内任一金属结构件与保护导体之间的直流电阻应不大于10毫欧。

⒐⒉

开关、操作手柄、堵头螺栓二次端子架为必测点,测得的阻值应小于10毫欧。

⒐⒊

门锁与主接地的直流电阻应小于100毫欧。

⒐⒋

各喷涂构件仅有单点与接地回路连接至少有一处采用瓜形垫,在有两个及以上连接点应采用两处瓜形垫连接,两个喷涂构件相连,再与接地相连,两个喷涂件均应用爪形垫。

⒑工频耐压试验:

⒑⒈

加压前先用2500兆欧的绝缘摇表对施压部分进行绝缘测试测得的结果应不小于1000兆欧。

⒑⒉进行加压试验,施压部分及电压值如表:

⒑⒊

在加压过程中,不应发生击穿,闪落、试验电压突然下降等现象。

⒒出厂配件清单检查:

⒒⒈

装箱清单上的配件规格、数量应填写清楚,应注明该工程订货单位名称。

⒒2  

箱内所装配件应符合装箱清单上的规格、数量。

⒒⒊

检验合格后应用胶纸将箱子封口。

11.4.  

拼屏母线开孔预留孔正确,并在非搭接处正确标明工程名称、安装位置和方向,

归位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