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15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docx

第2章第1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课标解读

1.结合事例判断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2.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3.案例分析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新课导入建议

2019年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

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氷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由此导入新课——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识记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2.能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3.识记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的内容、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措施。

1.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重点)

2.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难点)

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

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1.如何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

【提示】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即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能量,属于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其二是它的经济属性,即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至于人类尚未认识,或分布过于分散而无开采价值的物质与能量,都不属于资源的范畴。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并不排除它们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资源。

2.分类:

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

分类

含义

举例

可再生资源

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的资源

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

又称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2.可再生资源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为什么?

【提示】 不可以。

虽然可再生资源能够再生,但其再生需要一定的周期,当人类利用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时,就会破坏其再生性。

所以,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促进其更新、循环。

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问题

(1)基本国情: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污染严重。

(2)原因

①基本因素:

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

②客观因素:

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

③主要因素:

由于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及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等。

2.土地资源问题

(1)原因:

人口增长。

(2)问题: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3)表现

3.矿产资源问题

(1)地位:

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问题:

矿产资源短缺。

(3)表现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矿产资源问题出现的原因?

【提示】 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经济发展迅速,矿产资源需求增加,③矿产资源浪费严重,④不合理开发导致矿区环境问题严重。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

【问题导思】 

材料一 我国七大水系人均径流量比较。

材料二 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

行政区

人均用水量[米3/(人·年)]

人均生活用水量[米3/(人·年)]

人均生产用水量[米3/(人·年)]

农田灌溉公顷均用水量[米3/(公顷·年)]

万元GDP用水量(米3/万元)

江苏

610

70

540

30

570

宁夏

1780

26

1754

90

4000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

【提示】 现状:

①人均拥有量小;②南方多,北方少。

原因:

①人口众多;②年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珠江水系水量丰富,但近几年广州也实行夏季定时供水,试分析原因。

【提示】 ①珠江沿岸工业企业及家庭排放过量污水,污染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

②夏季用水量大,浪费现象严重。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的差异。

【提示】 江苏省的人均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人均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

4.材料二中,宁夏的农田灌溉公顷均用水量比江苏多,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示】 自然原因:

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

灌溉方式不合理,浪费严重。

1.水资源问题的原因

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

地区

水资源

的多少

存在问题

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水资源

丰富

在部分人口稠密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和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使水质不能符合要求,也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从东南向

西北递减

长江以北外流河区

水资源

相对较少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内流河区

水资源

最少

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为该区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即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分布很不均匀,因此许多地区缺水比较严重。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

开源

跨流域调水

修筑水库

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

海水淡化

人工降雨

节流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19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思路点拨】 阅读题图,分析图中左右纵坐标表示的项目内容和数字、横坐标年份变化及柱状变化,虚线变化趋势,来分析原因确定答案。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水质好转。

再从图中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绿地变化分析出水质好转的原因。

(2)题,水质下降的原因主要与倾倒垃圾、废水排放、沿岸绿化少、淤泥过多等有关。

针对原因可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 

(1)总体趋势:

水质有所好转。

原因:

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我国土地资源问题

【问题导思】 

材料一 2019年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示意。

材料二 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示意。

1.中国地大物博,为什么说土地是中国稀缺的资源?

【提示】 ①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②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③我国2/3的面积为山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④从耕地质量上讲,中低产田比重大。

2.分析千百年形成的土壤层在一年一年变薄、变贫瘠的原因?

【提示】 自然原因:

水蚀、风蚀及沙漠侵吞。

人为原因:

不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破坏植被、只种不养等造成耕地退化。

3.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生态退耕也是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

表现

产生原因

影响

水土流失

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人为因素

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

土地荒漠化

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过度放牧和乱垦滥伐造成的植被破坏

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

土壤次生盐碱化

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耕地退化、农业减产

酸化

酸雨、大量使用化肥

土壤酸度增大,板结硬化

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类健康

非农业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占用了大量耕地,使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图示法记忆土地退化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一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A或B)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要解决材料二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思路点拨】 阅读题图:

由材料一图中曲线变化和材料二图中b、c、d三地的位置来解决问题。

【解析】 第

(1)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比较吻合的是B线;这种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

(2)题,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应主要围绕保土保肥方面。

第(3)题,则要确定b、c、d为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

①人口稠密,②耕地总量少,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

第(4)题,则要由题干中提出的问题“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出发,回归到图中,从图例中找到“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的图例符号和“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图例符号,再分析其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状况;从图中找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然后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

【答案】 

(1)B 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4)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图表展示]

教材第24页图2-4 2019~2019年我国耕地减少构成情况

[解图精要]

1.由图中图例和坐标系中纵横坐标表示项目和数据可知每一年耕地减少原因及所占面积大小。

2.由图中柱状构成和高低变化,可知我国耕地逐步减少。

[图表应用]

1.2019年,我国耕地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生态退耕。

2.在2019~2019年期间,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包括哪几个方面?

【提示】 减少原因包括生态退耕、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灾毁等方面。

教材第21~22页活动

【答案】 全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有: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快,用水量大;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也缺水,春季缺水最严重。

因为:

山东省径流总量较小;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而此时雨季还未到;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教材第24页活动

【答案】 1.建设占用耕地是实质性的耕地损失,耕地因产业结构调整转化为其他用途、灾毁耕地只是暂时的。

2.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调整部分耕地作为林地、草地和鱼塘用地等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将部分环境趋向恶化的耕地实行生态退耕,即调整部分耕地作为林地、草地和鱼塘用地等,起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达到其他农耕地稳产高产的目的,这是以退为进的提高耕地质量的策略,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