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115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docx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分析共18页

动能定理与能量守恒专题

一、大纲解读

内容

要求

功、功率

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重力势能.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弹性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II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频率高,题型全。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能量观点解题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之一。

《大纲》对本部分考点要求为Ⅱ类有五个,功能关系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值重,而且还常有高考压轴题。

考题的内容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等方面知识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知识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每年高考的压轴题,高难度的综合题经常涉及本专题知识。

它的特点:

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要求高。

还常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历年的高考中要考查学生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相关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能量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剖析

1、理解功的六个基本问题

(1)做功与否的判断问题:

关键看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第一是力;第二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而所谓的“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可作如下理解:

当位移平行于力,则位移就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的位移;当位移垂直于力,则位移垂直于力,则位移就不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当位移与力既不垂直又不平行于力,则可对位移进行正交分解,其平行于力的方向上的分位移仍被称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2)关于功的计算问题:

①W=FScosα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②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求功。

当F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关于求功率问题: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②功率的计算式:

,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

一般用于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问题:

①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②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5)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

①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

W=mgh,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重力做负功。

②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当某物体在一固定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在两个接触面上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

,其中

为滑动摩擦力,

为接触的两个物体的相对路程。

(6)做功意义的理解问题:

做功意味着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做多少功,相应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移或转化。

2.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1)动能

是物体运动的状态量,而动能的变化ΔEK是与物理过程有关的过程量。

(2)动能定理的表述: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表达式为

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

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

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①不管是否恒力做功,也不管是否做直线运动,该定理都成立;

②对变力做功,应用动能定理要更方便、更迅捷。

③动能为标量,但

仍有正负,分别表动能的增减。

3.理解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

①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②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地球在内。

通常我们说“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其实一定也就包括地球在内,因为重力势能就是小球和地球所共有的。

另外小球的动能中所用的v,也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②当研究对象(除地球以外)只有一个物体时,往往根据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当研究对象(除地球以外)由多个物体组成时,往往根据是否“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它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

(3)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有以下三种:

①系统初态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末态的机械能

即:

②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即:

③若系统内只有A、B两物体,则A物体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增加的机械能,即:

4.理解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

(1)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功是一个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个状态量,它与一个时刻相对应。

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J),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

(2)要研究功和能的关系,突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基本概念。

①物体动能的增量由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即:

;②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由重力做的功来量度,即:

;③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由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来量度,即:

,当

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④一对互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摩擦力做的总功,用来量度该过程系统由于摩擦而减小的机械能,也就是系统增加的内能。

,其中

为滑动摩擦力,

为接触物的相对路程。

三、考点透视

考点1: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例1、物体m从倾角为α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A.

B.

C.

D.

解析:

由于光滑斜面,物体m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滑至底端是的瞬时速度

,根据瞬时功率

图1

由图1可知,

的夹角

则滑到底端时重力的功率是

,故C选项正确。

答案:

C

 点拨:

计算功率时,必须弄清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若是瞬时功率一定要注意力和速度之间的夹角。

瞬时功率

的夹角)当

有夹角时,应注意从图中标明,防止错误。

考点2:

机车起动的问题

例2质量

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汽车从静止以

的加速度行驶,所受阻力

,则汽车匀加速行驶的最长时间为多少?

汽车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解析: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汽车匀加速行驶时,设汽车发动的牵引力为

,汽车匀加速运动过程的末速度为

,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于发动机的功率:

根据运动学公式:

由①②③式得:

当汽车加速度为零时,汽车有最大速度

,则:

点拨:

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时,一定是机车的加速度为零,弄清了这一点,利用平衡条件就很容易求出机车的最大速度。

汽车匀加速度运动能维持多长时间,一定是机车功率达到额定功率的时间,弄清了这一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就很容易求出机车匀加速度运动能维持的时间。

考点3:

动能定理的应用

例3如图2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为

,以初速度

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图2

解析:

滑块在滑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机械能不断减少;又因为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所以最终会停在斜面底端。

在整个过程中,受重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作用,其中支持力不做功。

设其经过和总路程为L,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得:

点拨:

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则使问题简化。

考点4:

会用

解物理问题

例4如图4-2所示,小车的质量为

,后端放一质量为

的铁块,铁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

,它们一起以速度

沿光滑地面向右运动,小车与右侧的墙壁发生碰撞且无能量损失,设小车足够长,则小车被弹回向左运动多远与铁块停止相对滑动?

铁块在小车上相对于小车滑动多远的距离?

图4-2

解析:

小车反弹后与物体组成一个系统满足动量守恒,规定小车反弹后的方向作向左为正方向,设共同速度为

,则:

解得:

以车为对象,摩擦力始终做负功,设小车对地的位移为

则:

即:

系统损耗机械能为:

点拨: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或说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f与这两个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路程的乘积,即

.利用这结论可以简便地解答高考试题中的“摩擦生热”问题。

四、热点分析

热点1:

动能定理

例1、半径

的竖直放置的圆轨道与水平直轨道相连接。

如图6所示。

质量为

的小球A以一定的初速度由直轨道向左运动,并沿圆轨道的内壁冲上去,如果A经过N点时的速度

A经过轨道最高点M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取

求:

小球A从N到M这一段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W.

图6

解析:

解析:

小球运动到M点时,速度为

轨道对球的作用力为N,

由向心力公式可得:

即:

从N到M点由动能定理:

即:

答案:

反思: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选取一个过程,确定两个状态,即初状态和末状态,以及与过程对应的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和.由于动能定理中所涉及的功和动能是标量,无需考虑方向.因此,无论物体是沿直线还是曲线运动,无论是单一运动过程还是复杂的运动过程,都可以求解.

热点2:

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2、如图7所示,在长为L的轻杆中点A和端点B各固定一质量均为m的小球,杆可绕无摩擦的轴O转动,使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摆下。

求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轻杆对A、B两球分别做了多少功?

图7

本题简介:

本题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理解,并且机械能守恒是针对A、B两球组成的系统,单独对A或B球来说机械能不守恒.单独对A或B球只能运用动能定理解决。

解析:

设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别为

如果把轻杆、地球、两个小球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那么由于杆和小球的相互作用力做功总和等于零,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若取B的最低点为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可得:

又因A球对B球在各个时刻对应的角速度相同,故

由①②式得:

.

根据动能定理,可解出杆对A、B做的功。

对于A有:

,即:

对于B有:

,即:

.

答案:

反思:

绳的弹力是一定沿绳的方向的,而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所以当物体的速度与杆垂直时,杆的弹力可以对物体做功。

机械能守恒是针对A、B两球组成的系统,单独对系统中单个物体来说机械能不守恒.单独对单个物体研究只能运用动能定理解决。

学生要能灵活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

热点3:

能量守恒定律

例3、如图4-4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端点为A、B,中点为O)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把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置于B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