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1042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docx

物理诊断学问答题名词解释

物理诊断学

1、病历的概念及其内容,现病史的概念及其内容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现病史:

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

②主要症状的特点

③病因与诱因

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⑤伴随病状

⑥诊治经过

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2、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及肝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眼睑,颜面开始,蔓延至全身

发展快慢

发展非常缓慢

发展迅速

水肿性质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少

质软而移动性大

伴随症状

伴有心功不全病征:

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

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超声检查

心脏扩大或心包病变,下腔静脉增宽

肾脏大小改变,肾实质弥漫性变

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鉴别

咯血

呕血

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症、胃炎、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

鲜红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液

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有,可胃柏油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出血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无痰

4、吸气性呼吸困难与呼气性呼吸困难的各自特点

吸气性呼吸困难:

病因:

喉、气管及大气管的狭窄、阻塞

特点:

吸气困难、延长,胸腔负压增大,出现“三凹征”,在吸气时明显凹陷,

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喉鸣

呼气性呼吸困难:

病因:

肺泡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气道痉挛或狭窄

特点:

呼气困难、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或双呼气,伴有呼气性哮鸣音

5、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鉴别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病史

有溶血因素可查和类似病史(误输异型血,疟疾,败血症,蚕豆病)

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肝炎接触史,输血,服药史

结石者反复腹痛并黄疸,肿瘤者常伴消瘦

症状与体征

贫血,血红蛋白尿,脾肿大,皮肤浅柠檬黄

肝区肿胀或不适,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皮肤浅黄至深黄

黄疸波动或进行性加深,胆囊肿大,皮肤搔痒,皮肤暗黄甚至黄绿,尿色深,大便变浅甚至陶土色

其他

溶血的实验室表现,如网织红细胞增多

肝功能试验检查结果有异

影像学发现胆道梗阻病变

TB增加增加增加

CB正常增加明显增加

CB/TB<15-20%>30-40%>50-60%

尿胆红素-+++

尿胆原增加轻度增加减少或缺如

ALT、AST正常明显增高可增高

ALP、GGT正常增高明显增高

PT正常延长延长

对VitK反应无差好

胆固醇正常轻度增加或降低明显增加

血浆蛋白正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正常

 

6、意识障碍的分类

(1)嗜睡:

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

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

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

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

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

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

虽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

神经,摇动患者身体等)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

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

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按其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轻度昏迷:

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或躲避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尚存在;

②中度昏迷:

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尚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

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③深度昏迷:

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肌肉松弛,深.浅反射消失。

(5)谵妄:

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称为~。

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

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7、瞳孔缩小或扩大的临床意义

瞳孔缩小常见于虹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吗啡、氯丙嗪、毛果芸香碱等药物影响;

瞳孔扩大见于外伤、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濒死状态、颈交感神经刺激和阿托品、可卡因等药物影响。

 

8、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表现

①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引流区域炎症引起。

柔软、光滑、有压痛、不粘连,消炎后可缩小;

②淋巴结结核:

常发生于颈部,多发性,质硬,大小不等,可相互粘连,

发生干酪性坏死时有波动感,破溃形成瘘管,不易愈合;

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质地坚硬或橡皮样感觉,互相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

定向转移:

右锁骨上-肺;左锁骨上(Virchow淋巴结)-胃、食道。

9、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时为Ⅰ度肿大,

扁桃体超过咽腭弓时为Ⅱ度肿大,

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时为Ⅲ度肿大。

10、甲状腺肿大的分度、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①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

②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

③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

②单纯性甲状腺肿

③甲状腺癌

④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⑤甲状腺瘤

⑥甲状旁腺腺瘤。

11、语音震颤增强及减弱的临床意义

语颤增强:

①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②肺内大空腔,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

语颤减弱或消失:

①肺泡内含气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

③大量胸腔积液、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黏连⑤胸壁皮下气肿

12、湿啰音、干啰音的概念、特点

湿啰音:

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

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

①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为明显

②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

③中、小湿哕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干啰音:

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人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①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气时为明显

②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换,在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③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大气道的干哕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谓之喘鸣

 

13、心脏瓣膜听诊区有哪些?

简述心脏听诊的主要内容

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位于心尖部,即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心脏听诊的主要内容:

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14、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区别要点

鉴别要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

音调低而长高而短

强度较响较S1弱

时限历时较长,持续约0.1秒历时较短,约0.08秒

最响部位心尖部心底部

与心尖搏动的关系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心尖搏动后出现

与心动周期的关系S1与S2之间的间隔(收缩期)较短S2到下一心动周期S1的间隔(舒张期)较长

心尖搏动不明显时,可触颈动脉搏动

第一心音与颈动脉搏动几乎同时出现

15、器质性、功能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

生理性器质性

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

部位肺动脉瓣区和(或)心尖区不定

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常成高调

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为全收缩期

强度一般为3/6级以下常大于3/6级以上

震颤无3/6级以上可伴有震颤

传导局限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广

16、杂音的分级及其标准

收缩期杂音分为6级。

1级:

最轻,仔细听才能听到;

2级:

轻度,较易听到,杂音柔和;

3级:

中度,杂音明显,较响亮;

4级:

杂音响亮,有震颤;

5级:

很响,杂音很强,向周围及背部传导,有明显震颤;

6级:

最响,杂音极响,听诊器离开胸壁也能听到,有明显震颤。

17、脾肿大的测量法及临床分度

脾肿大的测量:

第1线(甲乙线):

左锁骨中线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

第2线(甲丙线):

左锁骨中线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距离

第3线(丁戊线):

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脾肿大的分度:

轻度:

深吸气脾下缘不超过肋下3cm;

中度:

深吸气脾下缘超过肋下3cm至脐水平线;

高度(巨脾):

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18、巨大卵巢囊肿与腹水的鉴别(腹水的体征)

巨大卵巢囊肿腹水

视诊:

球状腹蛙腹

触诊:

异常游走包快,尺压试验+尺压试验-

叩诊:

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中腹部,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两侧

鼓音区在两侧鼓音区在中腹部

移动性浊音-腹水>1000ml时,移动性浊音+

听诊:

肠鸣音在两侧肠鸣音在中部

19、肌力的分级

肌力:

指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的分级法:

0级:

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

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能做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

正常肌力

20、大叶性肺炎的症状体征

症状:

多为青壮年,受凉、疲劳、酗酒常为其诱因;

起病多急骤,先有寒战,继则高热,体温可达39~40℃,常呈稽留热,

患者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呼吸增快,咳嗽,咳铁锈色痰,

数日后体温可急剧下降,大量出汗,随之症状明显好转

视诊:

全身:

急性热病容,面潮红,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紫绀

局部:

胸廓对称,患侧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

气管居中,患侧语颤增强,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如病变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感

叩诊:

浊音

听诊:

肺泡呼吸音减弱

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混合呼吸音

湿啰音

胸膜摩擦音

语音共振增强——支气管语音、耳语音

21、肺气肿的症状体征

症状:

慢性咳嗽,冬季加剧,常持续3个月以上,

晨间咳嗽加重伴咳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量多,当合并感染时,则呈脓性

患者常觉气短,胸闷,活动时明显,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

视诊:

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侧呼吸动度减弱

视诊:

气管居中,双侧语颤减弱,双侧呼吸运动减弱

叩诊:

过清音,肺下界下降,移动度降低;心浊音界变小,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

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散在干、湿性罗音

语音共振减弱

22、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体征

症状:

多数患者在幼年或青年期发病,多反复发作,发病常有季节性

发作前常有过敏原接触史,或过敏性鼻炎症状,继之出现胸闷,并迅速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历时数小时,甚至数日,发作将停时,常咳出较多稀薄痰液后,气促减轻,发作逐渐缓解

发作期:

视诊:

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端坐呼吸,出汗、紫绀

胸廓对称、饱满,双侧呼吸动度减弱

视诊:

气管居中,双侧语颤减弱,双侧呼吸运动减弱

叩诊:

过清音

听诊:

肺泡呼吸音减弱

双肺满布干啰音和/或湿啰音

语音共振减弱

缓解期:

恢复正常,体征消失,但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支及阻塞性肺气肿,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23、胸腔积液的症状体征

症状:

胸腔积液少于300ml多无症状。

少量积液有患侧胸痛。

积液大于500ml,有气短、胸闷、呼吸困难。

视诊: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

心尖搏动及气管移向健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

浊音,大量胸腔积液可叩得实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听诊:

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积液区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积液区上方有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24、气胸的症状体征

主要病因:

自发性气胸、人工性气胸、外伤性气胸

症状:

突感一侧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被迫健侧卧位已减轻压迫症状。

大量张力性气胸者,尚有表情紧张,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脉速,虚脱,发绀,甚至呼吸衰竭。

视诊:

呼吸急促,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

触诊:

心尖搏动及气管移向健侧,脉搏增快,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

鼓音

听诊: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患侧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25、二尖瓣狭窄的症状体征

症状:

失代偿时,劳力性呼吸困难,病情进展,出现休息时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甚至急性肺水肿。

活动后干咳,急性肺水肿时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体征:

视诊:

二尖瓣面容,口唇发绀,心尖搏动正常或略向左移位,心前区可有隆起

触诊:

心尖区舒张期震颤,心尖搏动左移,胸骨坐下元或剑突下初级右心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

叩诊:

轻度无异常,中度以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腰部膨出呈梨形

听诊:

局限于心尖区的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递增型杂音,左侧卧位时清晰

心尖区S1亢进

开瓣音

P2亢进或分裂

Graham-Steell杂音

房颤

 

26、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体征

症状:

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多表现为心悸、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疲乏无力等,

但急性肺水肿、咯血或动脉栓塞较二尖瓣狭窄为少。

体征:

视诊: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搏动强

触诊:

心尖搏动有力,可呈抬举样,在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叩诊: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晚期可向两侧扩大

听诊:

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粗糙、音调较高的3/6级以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

S1常减弱

P2可亢进和分裂

严重反流时心尖区可闻及S3,以及紧随S3后的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7、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体征

症状:

轻度狭窄可无症状。

中、重度狭窄者,常见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主窄的三联征

体征:

视诊:

心尖搏动增强,位置可稍移向左下

触诊:

心尖搏动有力,呈抬举样。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叩诊:

心浊音界正常或可稍向左下增大

听诊: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以上收缩期粗糙喷射性杂音呈递增递减

型,向颈部传导

主动脉瓣区S2减弱,可在呼气时闻及S2逆分裂

心尖区有时可闻及S4

28、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症状体征

症状:

症状出现较晚。

可因心搏量增多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搏动感、体位性头晕等症状。

体征:

视诊: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部分重度关闭不全者颈动脉搏动明显,并可有随心搏出现的点头运动

触诊:

心尖搏动移向左下,呈抬举样搏动。

有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等

叩诊:

心界向左下增大而心腰不大,心浊音界似靴形

听诊: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向胸骨左下方和心尖区传导,以前倾坐位最易听清。

主动脉瓣区S2减弱

重度反流者,有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心尖区出现柔和、低调、递减型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AustinF1int杂音)

周围大血管可听到枪击声和Duroziez双重杂音

29、心包积液的的症状体征

症状:

心前区闷、心悸、呼吸困难、腹胀、水肿

体征:

视诊:

心尖搏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触诊:

心尖搏动弱而不易触到,如能明确触及则在心相对浊音界之内侧

叩诊: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随体位改变

听诊:

早期由炎症引起的少量心包积液可在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积液量增多后消失

其他体征:

颈静脉怒张、肝大和肝颈反流征阳性、

Ewart征(左肩胛下区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并闻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脉压减少,奇脉)

 

30、左心衰竭的症状体征

主要为肺淤血的体征

(1)视诊:

呼吸急促、轻微发绀、高枕卧位或端坐体位

急性肺水肿时可出现自口、鼻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呼吸窘迫,并大汗淋漓

(2)触诊:

严重者可出现交替脉

(3)叩诊:

除原发性心脏病体征外,通常无特殊发现

(4)听诊:

心率增快

心尖区及其内侧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P2亢进

单侧或双侧肺由肺底往上有细小湿哕音,也可伴少量哮鸣音

急性肺水肿时,则双肺满布湿哕音和哮鸣音。

除以上所列体征外,尚有原发性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诱因的症状与体征

31、右心衰竭的症状体征

主要是体循环系统淤血的体征

(1)视诊:

颈静脉怒张,可有周围性发绀,水肿

(2)触诊:

肝大、压痛及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下肢或腰骶等下垂部位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全身水肿

(3)叩诊:

可有胸水(右侧多见)与腹水体征

(4)听诊:

可在三尖瓣区闻及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以及右心室舒张期奔马律

除以上所列体征外,尚有原发性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诱因的症状与体征

32、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体征

发生机制:

(1)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2)胃酸作用于溃疡和周围组织引起化学炎症,使溃疡壁和溃疡底部神经末梢痛阈降低

(3)溃疡局部肌张力增高或痉挛

(4)溃疡穿透

症状:

胃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稍偏高处,疼痛呈进餐-疼痛-缓解的规律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或脐上方或脐上偏右处,疼痛呈疼痛-进餐-缓解的规律

溃疡疼痛具周期性、长期性特点

体征:

一般情况:

急性危重病容、强迫仰卧位、呼吸浅速、脉搏细数

视诊:

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触诊:

板状腹、压痛、反跳痛

叩诊:

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并发症:

出血、穿孔、油门梗阻、癌变

33、急性腹膜炎的症状体征

症状:

突发持续剧烈腹疼,迅速扩及全腹;恶心、呕吐;休克

体征:

一般情况:

急性危重病容、强迫仰卧位、呼吸浅速、脉搏细数

视诊:

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触诊:

全腹肌紧张,腹膜炎三联征-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胃溃疡时板状腹

叩诊:

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4、肝硬化的症状体征

症状:

代偿期:

主要是消化道症状,乏力、纳差早而突出

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

体征:

一般情况:

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毛细血管扩张或蜘蛛痣及肝掌,男性患者可见乳房发育

视诊:

腹部膨隆、蛙腹、腹式呼吸减弱、腹壁静脉曲张、脐疝

触诊:

腹壁紧张度增加、肝脾肿大、液波震颤阳性

叩诊:

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

脐周或剑突下有时可听到静脉血管杂音

35、肠梗阻的症状体征

症状:

疼、吐、胀、闭

体征:

一般情况:

急性重病容、脱水貌、呼吸急促、脉搏增快

视诊:

腹膨隆、肠型及蠕动波(麻痹性无)

触诊:

腹壁紧张度增加、压痛、反跳痛

叩诊:

鼓音区增大

听诊:

肠鸣音亢进,呈金属音调(麻痹性:

减弱或消失)

36、腹部膨隆的鉴别诊断

 

1、体格检查:

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

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2、主诉:

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

间。

3、现病史:

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4、症状:

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5、体征:

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6、发热: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7、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卜,常见于败

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

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急性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10、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

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11、回归热:

体温急剧上升至39D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

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12、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13、咯血:

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伺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

14、呕血:

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

呕出。

常伴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15、便血:

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16、隐便血:

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每日5ml以下,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需用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17、柏油样便: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

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称为~。

18、镜下血尿:

19、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的现象。

20、水肿:

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21、发绀:

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大于5g/d1)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

22、中心性发绀:

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的发绀。

23、周围性发绀:

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的发绀。

24、呼吸困难:

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

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

度、节律的改变。

25、端坐呼吸:

严重左心衰的患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仍出现呼吸困难,平卧时加强,而需被动采取坐位或

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

26、心源性哮喘:

呼吸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部有较多的湿啰音,心率加快,有奔马

律。

27、三凹症:

吸气性呼吸困难患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

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称为~。

28、膀胱刺激征:

尿频、尿急、尿痛合称~,是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症状。

29、延迟性呕吐:

餐后1小时以上呕吐称延迟性呕吐,提示胃张力下降或胃排空延迟。

30、腹泻:

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如解液状便,每日3次以上,

或每天粪便总量大干200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

31、便秘:

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32、黄疸:

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33、隐性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胆红素在17.1~34.2

μmol/L时,临床不易察觉,称~。

34、眩晕:

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

般无意识障碍。

35、晕厥:

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

正常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