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亚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092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亚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区域地理亚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区域地理亚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区域地理亚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区域地理亚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亚洲.docx

《区域地理亚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亚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地理亚洲.docx

区域地理亚洲

课标点击

 1.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文化特点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考点解读

 1.结合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亚洲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2.结合相关图示,分析亚洲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以亚洲人口数量及增长状况为背景,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

(1)海陆位置:

东临a太平洋、北临b北冰洋、南临c印度洋,西侧通过黑海、d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2)纬度位置:

地处10°S~80°N之间,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且跨热、温、寒三带。

(3)经度位置:

地处30°E~180°之间,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4)相对位置:

东北以e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f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g土耳其海峡与h欧洲为界,西南以i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j非洲为界。

2.范围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按地理方位,它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1)特征:

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于周围地区。

(2)主要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大兴安岭(山脉),D乌拉尔山脉,E青藏高原,F蒙古高原,G伊朗高原,H德干高原,I阿拉伯高原,J东北平原,K西西伯利亚平原。

2.河流

(1)特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a鄂毕河、b叶尼塞河、c勒拿河等。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

d黄河、e长江、f湄公河等。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

g恒河、h印度河等。

3.气候

(1)特征: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主要气候类型

图示中: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E温带大陆性气候,F热带沙漠气候,G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三、人文环境

1.人口最多的大洲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2.多样的地域文化

(1)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如图①。

(2)也门的住房和梯田,如图③。

(3)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如图②。

(4)日本为防震而设计的抗震建筑,如图⑤。

(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国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如图④。

(6)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如图⑥。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亚洲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1.气候类型多样

2.影响因素

(1)纬度位置:

亚洲大致在10°S~80°N之间,跨寒、温、热三带,故既有温带气候,也有热带、寒带气候。

(2)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气候;也有因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干旱气候。

(3)地形因素:

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水均有差异。

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综上所述,亚洲气候由于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3.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特点的关系

冲关演练1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

之后,威海周边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总水量减少了近90%。

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形式。

(2)分析1960年以来咸海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3)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4)有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

你是否赞同?

并说出理由。

答案 

(1)夏秋季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冬季为地下水。

(2)人为原因:

人类的大规模垦耕使灌溉用水激增,导致河流入湖量减少。

自然原因:

咸海居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流域内年降水量少,流域河流水量少,入湖水量少。

(3)(由于湖泊的调节作用消失,)当地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冬季温度降低,夏季温度升高,气温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愈发干旱;风暴、沙尘暴等恶劣气象灾害频率增大。

(4)不赞同。

当地降水量极少,地下水埋藏深;过度开采地下水,使潜水位下降,且当地降水少,地下水补给困难;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引发次生盐渍化等生态问题;棉花的蒸腾作用强烈,大量种植极易加剧当地干旱等

赞同。

该地区地下水较河流水丰富;地下水开采技术相对简单,开采成本较低;浅层地下水含盐量低,可用作棉田灌溉;开采地下水可以避免过度引用河水,避免生态恶化等。

考点二 亚洲主要地理分区的地理特征

 

区域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河流

居民

经济

主要城市

东亚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东部: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长江、黄河、黑龙江

黄色人种

沿海经济发达,西部畜牧业发达

北京、平壤、首尔、东京、乌兰巴托

东南亚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

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黄色人种;多信奉佛教

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

河内、万象、曼谷、新加坡、马尼拉、雅加达

南亚

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河、恒河

白色和黑色人种;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

民族工业发展快,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耕地面积广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伊斯兰堡

中亚

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冬冷夏热,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

锡尔河、阿姆河、额尔齐斯河

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

荒漠畜牧业,灌溉农业;矿产资源丰富

阿拉木图、阿斯塔纳

冲关演练2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

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

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

结合“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回答

(1)~(3)题。

(1)玄奘法师在天竺受学地区,现在为该国的(  )

A.文化、交通中心

B.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

C.新兴的电子工业区

D.棉纺工业中心

(2)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两个汛期

C.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

D.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

(3)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那烂陀(  )

A.主要盛行东北风

B.昼长夜短

C.附近河流已进入汛期

D.东部沿海地区风暴潮肆虐

答案 

(1)B 

(2)C (3)A

解析 第

(1)题,玄奘法师在天竺受学地区是在印度的那烂陀寺,是佛教中心,不是交通和工业中心;该地区水资源丰富,热量丰富,现在是印度以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

(2)题,①河流为恒河,主要水源是大气降水,因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最多,所以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③河流是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其主要补给形式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冬季出现断流,故其径流量变化较大;④河流是黄河,因其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含沙量最大,又因该河有结冰现象,且有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所以有凌汛现象;②河流是印度河,下游流经沙漠地区,上游为我国西藏境内的狮泉河,3月~5月受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夏汛,故有两个汛期。

第(3)题,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是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那烂陀盛行东北季风;因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那烂陀昼短夜长;因降水少,所以附近的河流是枯水期;因盛行东北季风,所以东部沿海地区风暴潮很少。

全球季风气候的分析思路与步骤

第一步:

掌握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

结合上图可归纳出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

见下表:

季风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具体分布区

热带季风气候

10°N~23°26′N之间亚洲南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3°26′~35°之间大陆东岸

(1)亚洲东部: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朝鲜半岛南部、日本群岛南部

(2)北美洲东南部:

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3)南美洲东南部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35°N~55°N之间的亚洲东部

中国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北部、俄罗斯远东太平洋沿岸地区

第二步:

探究季风气候的成因

东亚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东亚亚热带、温带季风区;而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则是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

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

比较季风气候的特征

(1)季风气候特征的形成——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2)季风气候特征的差异

气候类型

共性特征

特征差异

气温

降水

气温

降水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高温)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全年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

雨季长(5月~10月),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低温,气温年较差较大

雨季长(5月~10月),年降水量在1000mm~1500mm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雨季相对较短(7月~8月),年降水量在500mm~600mm之间

第四步:

评价季风气候的影响

(1)优势——有利影响

季风气候的突出优势是水热资源丰富且水热协调较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特别有利于需水、热量高的水稻生长,因此,季风气候区是世界最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区。

(2)劣势——不利影响

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往往带来频繁的旱涝灾害,抗旱、防涝水利工程建设量大。

技法应用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

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答案 

(1)亚洲高压

(2)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

(4)西南 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读下图,完成1~2题。

1.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A.甲处B.乙处C.丁处D.戊处

2.乙处的传统民居是(  )

A.帐篷B.高脚屋

C.窑洞D.厚墙、小窗的住房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位于亚洲东部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第2题,乙处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高脚屋利于通风散热,适应这里湿热的气候。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回答3~5题。

3.图示大洲基本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海拔低,地势低平

B.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自西向东,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

4.关于甲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B.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沉积为主

C.降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

D.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5.关于Q海域及其沿岸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西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东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冬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C.海域内降水丰富,但蒸发量更大,盐度较高

D.流入该海域的河流多源远流长

答案 3.B 4.D 5.B

解析 第3题,根据该大洲40°N的剖面图的地形特点,可以判断出该大洲为亚洲,由此可确定其基本的地形特征。

第4题,甲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第5题,Q海域为日本海,其沿岸地区都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冬季东海岸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因而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6.在地理学上,洼地是指陆地上海拔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不包括人工开掘的和大河腹地的低洼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有世界上最深的洼地,其位于________大裂谷带的北部,为阻止其水位下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需要引________(海域)的水。

(2)E高原地势比青藏高原平坦,主要是形成时间较古老,长期受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影响。

B、D两地自然带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

(3)1月份,A、C两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但降水有明显的差别,试分析其原因。

(4)简述图示范围总体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河流的影响。

答案 

(1)东非 红海(或地中海)

(2)外力侵蚀 经度

(3)A地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C地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4)图示范围是亚洲,其总体地形特征为:

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对河流的影响:

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高山,呈放射状分流。

解析 

(1)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A地位于地中海以东,是世界上最深的洼地死海,由于水源补给量减少和过度蒸发等原因,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故可引红海或地中海的海水加以补充。

(2)青藏高原形成较晚,所受外力作用比德干高原小,故地表比较崎岖。

B、D两地距海远近不同,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差异。

(3)A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1月)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C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大陆的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

(4)图示区域主体为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分流。

7.读“沿36°N所绘的地形剖面图”和“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有哪些特点?

试简述其原因。

(2)简述甲、乙两地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答案 

(1)特点:

比a地降水量大。

原因:

冬季风南下,经过海洋后携带湿润水汽,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

(2)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短小、落差大,水能丰富;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为朝鲜半岛东海岸、b为日本本州岛的西海岸,冬季风经过海洋后湿度增加,在b地形成降雨,而a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故b地降水较多。

(2)题,两地均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的水量丰富;季风气候降水季节性强,所以河流水量均有季节变化;均为山地、距海洋近,所以河流短小、落差大、水能丰富;冬季气温较高,河流不存在结冰现象;山地林木覆盖率较高,所以河流含沙量较低。

一、选择题

读“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1~3题。

1.与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洋流

C.地形D.东南信风

2.影响图中乙处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洋流D.海陆位置

3.当图中丙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阴雨天气增多

B.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C.天安门广场在6时之前举行升旗仪式

D.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

答案 1.D 2.B 3.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看,甲处位于非洲的几内亚湾北部,属于赤道以北,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第2题,图中乙处位于东非高原地区,形成了热带草原景观。

第3题,丙地为南亚地区,其盛行东北风时正值北半球冬季,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北风,进入雨季,故阴雨天气增多;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正是温和多雨的时期;北半球昼短夜长,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晚于6时举行;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4~6题。

4.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A.死海B.黑海C.波斯湾D.红海

5.M城所在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A.临近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6.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沿河、沿海的位置B.丰富的石油资源

C.便利的公路、铁路交通D.活跃的宗教活动

答案 4.C 5.D 6.B

解析 第4题,由经纬度可判断,图中的两条河流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注入波斯湾。

第5题,M城所在国家为伊拉克,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

第6题,N城的兴起与石油开采有关。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西北太平洋上

B.位于东九区,东北太平洋上

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

D.位于我国东南方向,南海上

8.关于图示岛屿上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径流年际变化大B.汛期短,水量小

C.含沙量大D.流程短,水流急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结合图示岛屿的经纬度分布判断,该岛屿位于东经144°,北纬13°附近,故判断该岛屿位于西北太平洋上,位于东半球。

第8题,结合该岛屿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岛屿属于火山岛,地势中高周低,面积较小,故判断河流流程短,水流急。

读“某大洲沿30°N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9~10题。

9.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

A.工业发展早

B.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C.灌溉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10.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A.针叶林广布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干旱的沙漠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

答案 9.C 10.D

解析 ①地位于(30°N,70°E)附近,是恒河上游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②地位于(30°N,90°E),是青藏高原,人口稀少。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外流河,注入大西洋

B.流域内地势平坦,流速较慢,水力资源贫乏

C.甲河流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共流经三个国家

D.流域内为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12.图中乙处为某著名工业区,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是所在国家主要的轻工业区

B.本区内煤铁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

C.本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为所在国工业最发达地区

D.本区独立发展,与其他工业区联系较少

答案 11.C 12.B

解析 第11题,由经纬度可以确定甲河流是发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额尔齐斯河,位于非季风区,流经哈萨克斯坦,然后汇入俄罗斯的鄂毕河,最后注入北冰洋。

该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

第12题,由经纬度可以确定乙工业区为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该工业区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有亚欧大陆桥经过,铁路交通便利。

二、综合题

1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国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3)近年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

试说明其原因。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或常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2)灌溉 小麦 棉花

(3)①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②河流沿岸农业灌溉用水量及工业、生活用水量大;③该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位下降。

(4)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利用水资源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解析 

(1)结合图示的轮廓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中亚,为咸海周边地区。

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成因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2)图示B国是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为灌溉农业,位于温带地区,故粮食作物为小麦,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

(3)图示水域为咸海,为内陆湖,其水量主要来自于河流径流量的注入,水量的损耗主要为蒸发,故其水量减少,盐度升高,自然原因为蒸发加大,人为原因为河流沿岸用水量加大和上游的植被破坏使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

(4)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故主要从恢复流域内的植被和减少河流沿岸的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量方面分析。

14.读“东南亚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已于2010年6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能力为输油2200万吨/年,输气120亿立方米/年。

(1)说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地形类型。

(2)比较图中皎漂市与内比都降水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3)说出图示地区两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指出其区位选择的地区差异。

(4)分析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并列举两例管道建设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 

(1)高原、平原、河口三角洲。

(2)皎漂市比内比都年降水量多。

 皎漂市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内比都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

(3)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多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种植园农业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

(4)自然障碍:

沿线山谷相间,地势起伏大;所经地区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经过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

问题:

破坏沿线植被,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灾害加剧;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受到影响。

解析 

(1)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形态,结合所处河段位置可以确定甲、乙、丙各地的地形类型。

(2)皎漂市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内比都位于背风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