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请正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900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请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题申请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题申请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题申请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题申请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请正文.docx

《课题申请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请正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请正文.docx

课题申请正文

利率市场化后我国中小股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享受金融业5年的保护期,在这一时期也成为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过度时期。

截止到2006年金融保护期已经结束,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进一步将我国商业银行推向市场,使银行业逐步成为高度竞争性的行业,加速我国银行业的成熟与国际银行业接轨。

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和应对措施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己经进行到关键时期,即逐步放开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管制。

“十二五”时期,我国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指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之举。

本文主要对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商业银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国际金融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向,总结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给出了应对措施,体现了研究的前瞻性和权威性。

一、利率市场化相关概述

1、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的自由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央银行根据现实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要求通过在以市场为主体的机制调节下,利用利率政策来影响和促使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利率改革过程。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单方面地决定利率,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

同时,利率市场化并不排除国家间接的宏观调控,政府可以用经济手段通过间接影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影响利率水平。

2、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利率市场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利率应该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由市场来决定,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央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直接管制,通过控制利率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在计划经济和金融市场欠发达时期,利率管制有利于央行能够方便地使用利率杠杆,可以将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各种投融资行为纳入控制体系,达到调控经济的目标。

但是和普通商品的价格管制产生的弊端一样,官方价格总是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与市场脱钩的利率管制使价格机制在资金的合理配置上无法体现,不利于金融机构提高经营能力,也不利于生产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利率市场化是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

利率市场化是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加入WTO已有十来年,银行业已经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经营业务不断扩大,国内商业银行被迫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国银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只能引入所有灵活的价格机制。

开放金融市场以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将受到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率变动与国际市场利率变化的趋同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因此,需要尽快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要求。

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共同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

在完全竞争的货币市场,所有金融机构将是利率的接受者。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率的市场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即商业银行所经营资金的利率水平由货币市场决定的。

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从1993年首次提出基本设想的,大致经过了一下几个阶段:

第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

1996年以前,我国本币利率基本上是政府管制利率。

只是在1986年年初时,央行曾允许各金融机构在基准法定贷款利率上适当上浮。

第二,贴现利率的市场化。

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我国在国债发行上也采用市场化利率进行对外发行和回购,并于1998年逐步生成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机制。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进一步放松,在1999年开展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调整改革。

第三,针对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在2000年,我国放开了外币利率的政府管制措施。

并再次调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第四,上限放开、下限浮动的市场化试点。

自2004年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基本上过渡到以上限放开,下限浮动的市场化阶段。

第五,稳步推进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在大力支持金融事业发展的同时,决定进一步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现在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将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问题。

到目前为止,包括国债、金融债券在内的非存贷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

银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也已经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在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从这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对利率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某些金融监管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后导致大批银行倒闭,造成银行危机,从而不得不中断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回到金融抑制的时代。

所以对于利率市场化这一产物,其结果是美好的,但过程却不尽乐观。

利率市场化后,如何控制好商业银行风险是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会向他们提供优惠利率发放贷款;同时会给予这些客户较高的存款利率,以稳定存款。

这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窄,影响银行的利润水平。

利率市场化后,各家商业银行有了自己的存款利率定价权,会引起信贷规模的膨胀,加大银行的信用风险。

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为了吸收存款,竞相提高存款利率,使银行的融资成本不断提高,为了获利,银行只能采取冒险的贷款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贷膨胀。

在为了扩大规模而发放的贷款中,必然有一部分贷款人并非优质客户,一旦这些贷款人发生还款问题,就会使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

利率市场化可以使商业银行在定价方面更灵活,可以充分考虑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对象等各种因素,这不仅使其定价更有主动权,而且也更利于风险防范。

另外,利率市场化过程往往会出现利率上涨的现象,利率的上升会促使资金流向更加合理化,更多地流向高效率企业,企业的健康经营反过来保证了商业银行的稳定与利润,这也从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有利影响。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股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股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优化中小商业银行管理模式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频率较快、幅度较大,利率风险在中小商业银行中逐步凸现出来。

利率风险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增加了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

中小商业银行需集中每日资金信息,并根据市场供求等变化自上而下地设定不同的利率。

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还不强,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还未形成“垂直管理”的模式,资产负债管理体制仍有待完善。

中小商业银行应不断探索风险管理模式,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

因此,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小商业银行主动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

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预测市场趋势、建立负债组合、提高主动负债比重等方式,对计息方式和利率水平进行控制并及时做出调整;在资金运用上可以建立盈利资产组合来确定收益水平;在建立资产负债期限、利率匹配的基础上,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衍生产品抵补利率风险。

(2)有利于改善中小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不再直接对利率进行管制,除相关基准利率外,其它的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在竞争的基础上形成资金的价格水平。

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政策性、行政性影响因素大大减少,经营管理的外部环境有变好的趋势。

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管制国家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利率都会有所上升,甚至是大幅度的上扬,在金融监管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不正当的竞争,扰乱金融秩序。

因此我国应当对中小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完善引起足够的重视。

(3)赋予中小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

利率管制时期,利率没有因为银行的规模、业务风险、管理成本等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导致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投入和风险承担不能够以价格的形式充分地体现出来。

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商业银行拥有自主决定权,可以根据自身的供求状况、经营管理战略、风险程度等因素,灵活确定业务交易的价格水平,对于风险不同的贷款制定不同的利率,只要银行能够从中得到相应的风险补偿,便可以拓展业务范围,这大大增加了中小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是自我融资,从企业的成长阶段来看,初创期的启动资金有90%以上来自资金持有者、合伙人以及他们的家庭,后继投资中至少62%的资金依靠业主自有资金或企业的前期利润。

中小企业从大型商业银行得到的融资是少之又少的。

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且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方面发展不规范,其通过上市进行股权融资,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或通过风险投资进行融资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可以得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巨大信贷需求。

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中小商业银行若能够科学充分的利用利率的自主决定权,就对中小企业有较高的议价能力,为自身开拓新的信贷领域创造了机会。

(4)有利于促进中小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提高

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商业银行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发展表外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以前,中小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间存在如下平衡关系:

表外业务边际成本=表外业务边际收益=表内业务边际收益=表内业务边际成本,表内业务边际收益也就是存贷利差。

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小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将会明显缩小,表内业务边际收益小于表外业务的边际收益,必然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发展边际收益高的表外业务,减少表内业务的投入,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伴随着投入的增加,中小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也会增加。

此外,利率市场后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会加剧,利率避险工具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中下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品,增加表外业务收入。

(5)推动中间业务进一步发展

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是存贷业务,而存贷业务与利率密切相关,因此利率市场化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巨大冲击。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银行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那些不受或少受利率影响,不占用银行自有资金、主要依靠银行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中间业务将大行其道,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向非利差收入业务,进行产品和服务的金融创新,寻求新的利润来源。

中小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的业务空间也会大大拓宽。

2、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股份商业银行带来挑战

(1)利率市场化将增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在管制利率体制下,银行的成本、收益主要受资产负债变动影响,波动相对平稳,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率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必将导致银行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

利率市场化短期内会给中小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一定影响,长期受利于政策红利的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都没有问题。

但是随之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将是一种全新的优胜劣汰竞争环境,可能不少银行会面临经营上的一些冲击,甚至倒闭,这点由以中小商业银行为甚。

从近些年的发展实践来看,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经营困难、风险很大。

假若利率市场化后,如果国家没有一定的保障制度措施,那么这些中小商业银行出现亏损倒闭的风险将会增加,这一点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利率市场化将使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冲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虽然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却失去了能够带来稳定收益的利差保证。

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冲击银行传统业务,减少利差收入。

国外先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普遍在40%~60%,有些大型银行甚至更高,如瑞士银行的中间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美国花旗银行70%的利润来自中间业务。

在我国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中,利差收入占经营收入90%以上,非利息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左右。

虽然各行在客户经营上有所区别,但事实上真正能引起利润快速增长的,仍是依赖于低成本的存款来源和高比例的贷款。

中间业务能力偏弱,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高,而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又更显落后。

如何应对净利差收缩带来的挑战?

普遍认为可能的应对策略之一在于做大做强自身的传统信贷业务。

然而在传统业务能力升级方面,中小银行将比大型银行面临更大的考验并可能面临明显的挤出效应:

一是为争夺市场,大型银行会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出现逆向走势,进一步降低行业整体利差水平,因为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因网点少、储蓄存款基础弱的客观现实使中小商业银行在资金成本方面具有明显劣势;二是中小银行通过机制和产品业务创新形成的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化经营优势,将受到价格竞争的直接冲击,经营转型的步伐将更为艰难。

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的客户群是中小企业,随着中国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大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业务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明显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存贷息差受到挤压,大大压缩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

利率市场化后,这种挤压会更严重,这将给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

(3)利率市场化给中小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带来压力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产品实现自主定价,银行产品价格对银行经营的杠杆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中小银行在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定价策略上与大型银行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缺乏完善的定价机制和定价策略;受人员素质的影响,缺乏对市场价格的准确预测。

因此,利率市场化会给中小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带来更大的压力。

(4)流动性风险加大

之前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产品单一,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剩余收入的很大比重被存入银行成为各类存款。

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浮动大,使得人们的收益产生不确定性。

伴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人们的目光不仅局限于存款业务,而是转向具有更稳定、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从而储蓄被分流。

由于存在储蓄分流风险,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随之增加。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负债业务一般是当地的部分小企业和居民的存款,据有关数据,在117家改制产生的城市商业银行中,负债资产只占全国金融机构总负债资产的6.6%。

随着流动性风险的加大,中小商业银行原本就不多的负债资产雪上加霜。

(5)加剧了银行的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非预期波动,致使资产负债价格发生非预期变化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利率风险一般有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波动幅度将比以往更大,频率比以往更高,而我国银行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存款的期限一般较短,贷款的期限相对较长,资产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因此商业银行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对银行来说增加了不确定性,因为利率的变动,将会产生资产负债差额风险、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差额风险、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潜在选择权风险、短期内无法适应波动的利率而造成的资本净现值减少的危险,面对众多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尽快适应利率市场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完善利率风险控制机制,强化各部门的风险意识,降低不利影响。

四、我国中小股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应采取的措施

1、中小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应对措施

(1)建立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天然的原因,资金少,规模小,营业网点不多,客户总数相对不足等等,这都要求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总体上来说,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因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经营成本提高,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做到机构进一步整合,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以此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另外,中小商业银行应着利于实现业务处理的专业化、流程化、集中化管理,真正实现管理与经营紧密结合,使银行的决策管理部门能与市场融合,对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组织人员少的特点,完全可以做到集中综合授信、集中综合审贷,并且做到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

(2)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风险评价和控制体系

利率市场化后,市场利率波动更加频繁,中小商业银行对市场的依赖也将进一步增大。

因而,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风险管理尤其重要。

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客户给自身带来的收益情况,加上信用风险、期限长短、市场风险以及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来综合考虑金融产品的定价。

建立相对客观的客户盈利分析模型,针对不同的客户具体确定其存贷款利率水平。

要完善风险评价和控制体系,及时准确评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如业务创新过程产生的新业务风险,市场变动引起的市场风险等,并通过风险控制体系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

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巩固市场竞争地位。

(3)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尤其是内控机制的形成

应努力做到保证内部的决策、执行、监督系统的相互分离和制约,改变目前中小商业银行少数董事等内部人控制全局的状况。

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健全内控体系的前提,而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当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内部治理结构上的问题。

这些中小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同时拥有决策、执行、内部监督权力,这必将大大削弱内控效果和效力。

因此,通过股份制改革,走上市之路,是尽快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

2、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层次的应对措施

(1)明确市场定位

明确市场定位,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利率市场化是迟早的事情,未来市场也需要细分,每个银行都应寻找自己的发展领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中国的融资结构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来自市场化的直接融资比重将会迅速提高。

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高利差的优势也将不存在,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价格竞争、服务竞争、风险控制能力的竞争上。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风险控制能力上都不能和大型银行相抗衡,因此,中小银行更应该看清局势,早谋出路。

必须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建立自己稳定的客户群。

一方面,通过研究客户的金融需求,以目标客户为中心,开创自己的特色业务并做大做强特色业务,建立在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来提高服务质量,突出自己在服务竞争上的优势。

利率市场化后的中小商业银行只有通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要,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持续贡献度,中小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的生存和发展。

(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实行利率市场化后,伴随着存贷利差的缩小,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必然进入微利时代。

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摆在中小商业银行面前的迫切任务就是创新。

只有不断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开拓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尤其是增加高附加值的投资银行业务,才是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在开办新业务的前提下,建立业务“推出机制”,实行推陈出新,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都把眼光盯在了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上。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发达经济体国家,表外业务收入占它们总收入的比重正日益提高。

金融产品的中间业务由于具有高盈利性、低风险性和收入稳定性等诸多优点,目前它与资产、负债业务一起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支柱,已成为衡量银行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以增强银行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通过细分客户市场,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创新服务品种,提升服务档次,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高效的中间业务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措施,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基金托管、代理保险、证券投资、代理保险、银证合作等表外业务,为金融混业经营积累经验,广开收入渠道。

通过增加收入来源,弥补贷款利差缩小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设立分层的利率体系

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竞争,中小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及时把握经济的发展趋势,准确预测利率走势,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利率风险管理机制,降低利率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冲击。

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价策略,完善自己的定价方式和定价程序,在与大银行的价格战中变被动为主动。

应针对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综合考虑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品的潜在风险、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银行的目标收益等因素设立分层的利率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