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编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859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编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方案编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方案编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方案编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方案编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编制.docx

《测量方案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编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方案编制.docx

测量方案编制

第1章工程概况

1.1本标段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有运用库、检修主厂房、综合楼等16个生产、生活、培训用房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9213㎡,总工期14个月。

其中运用库、检修主厂房、物资总库等以单层钢结构为主;综合楼、公安用房等以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

1.2工程环境

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19标)工程位于江宁区双龙大道与清水亭东路交叉口,绕越高速以南。

运用库、检修主厂房道床基础埋深-2.300m,综合楼基础埋深-1.250m,局部-5.500m。

本标段所处地形较平坦开阔,无滑坡、崩塌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

第2章作业依据及执行规范

(一)《合同文件》

(二)《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19标)工程施工图纸》

(三)《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19标)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六)《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八)《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测量管理办法》

(九)《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十)国家、其他行业及地方有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等

第3章测量作业任务和测量管理组织机构

3.1测量作业任务

3.1.1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工程施工安全。

3.1.2本标段工程测量包含的范围:

南京地铁三号线车辆段与综合基地TA19标的测量工作。

3.1.3施工测量任务包括:

1、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的建立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高程基准点的引测与闭合。

3、基础施工测量、结构施工测量。

4、钢结构安装的放线纠正。

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反馈。

3.2测量组织机构

3.3测量人员及设备配置

3.3.1人员:

针对本工程测量难度及施工进度需要,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见表3.3-1。

表3.3-1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表

姓名

职务

责职

备注

陶宣华

测量工程师

方案编制、理论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递、

楼层测量作业、技术资料编制、内业计算

陶凯

测量员

配合测量工程师工作及测量细部作业

张扬

3.3.2仪器设备: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下列进场的主要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本工程拟投入检测测量设备见表3.3-2.

表3.3-2拟投入检测测量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备注

1

全站仪

RTS238

1

2″

已检测,检定证书附后

2

经纬仪

J2

2

2"

已检测,检定证书附后

5

激光铅直仪

LeicaZNL

2

1/200000

已检测,检定证书附后

6

水准仪

DSZ2

2

±1mm/1km

已检测,检定证书附后

7

对讲机

Motorola

8

8

钢卷尺

50m

4

3.4施工测量程序

图3.3-1施工测量工作流程图

第4章加密控制测量

4.1导线控制网

4.1.1桩点情况:

测量工作开始前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对所有基准点现场确认,并要求提供点之位记录及成果表,并采用与原等级测量技术要求相同的测量方法对业主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测校核。

4.1.2新埋点位:

1、点位埋设要求如下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不宜小于1.5m。

3)相邻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4)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5)控制点埋设形式:

须为混凝土浇筑1200×1200墩台,埋设距道路2000mm处,埋设高度高出路面800mm以防止破坏。

钢筋采用φ16钢筋,长500mm,一端头磨成锥形向上埋入混凝土内,表面钢筋居中留100×100×30方洞,详见图4.1-1。

图4.1-1控制点埋设形式

2、点位埋设计划

根据本工程情况,新埋点T1-T5共计5个,埋设位置如图4.1-1所示。

图4.1-1点位埋设平面图

4.1.3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本工程导线网的等级确定为四等,布设成环形状。

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1-1所示。

表4.1-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1.4导线测量方法及要求

平面总控制网布设成环形,用全站仪、经纬仪测量,经平差计算精度符合要求后作为平面总控制网点(如图4.1-2)。

图4.1-2平面控制网

4.1.5成果处理

控制点及水准点解算成果,点位布置图等测量成果及时上报测量中心。

测量中心至现场复合控制网点合格后方可使用。

控制点解算成果及点位布置图附后。

4.2高程控制网

4.2.1桩点情况:

同4.1.1。

4.2.2水准点选布

标高控制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各一次闭合测量形成闭合水准网,引测到现场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上,建立二等水准基准控制网。

4.2.3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2、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

重测后,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结果,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制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3、除以上要求外还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4.2.4成果处理

控制点及水准点解算成果,点位布置图等测量成果应及时上报测量中心。

测量中心至现场复合控制网点合格后方可使用。

控制点解算成果及点位布置图附后。

第5章施工测量

5.1车辆段施工测量

5.1.1建筑施工测量

1、建筑施工平面控制

1)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一级矩形控制网,如图5.1-1所示。

图5.1-1施工平面控制网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2)平面控制网建立应符合以下规定

(1)控制点应选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2)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固定标桩。

(3)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2㎝。

(4)矩形网的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4倍。

2、建筑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水准点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上,按照二等水准要求引测设置。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放样

放样前应对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网控制点进行检验。

检验无误后在施工的建筑物外围建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应注意保存。

1)桩基工程放线

采用全站仪根据图纸计算出坐标,逐个定位。

设置护桩。

2)垫层放线

垫层轴线投测: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以正倒镜挑直法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垫层上,投测允许误差±2mm。

施工示意图如图5.1-2.

图5.1-2垫层放线示意图

2)建筑物轴线投测

在多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可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经纬仪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做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放出其它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图5.1-3建筑轴线投测示意图

3)建筑物的高程传递

(1)地下标高引测:

地下结构施工开始后,需要向基坑下引测标高基准点,引测方法:

悬吊钢尺法,即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使用精密水准仪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边的牢固位置,并标明数据,测量操作中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具体操作原理见图5.1-4。

图5.1-4悬吊钢尺法引测标高

地上标高引测:

标高引测时首先采用精密水准仪将首层施工上的标高基准线与高程控制网进行联测,校核后做为上部结构的标高控制线,向上传递方法采用悬吊钢尺法。

高程的传递不得从下层楼层丈量上来,以防此误差积累。

4)建筑物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见表5.1-2.

 

表5.1-2建筑物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

4、钢结构施工放样

放样前应对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网控制点进行检验。

检验无误后在施工的建筑物外围建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应注意保存。

1)预埋件的定位测量

根据加密控制点,力求提高放样精度,采用精密量距和经纬仪测角二测回,放出每个预埋件的纵横线,并用全站仪进行点位复测。

将误差控制在验收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2)钢柱的定位测量

(1)柱顶标高的测控

每安装一节钢柱前,首先在钢柱上标设上、下中心线及相对标高,当钢柱安装后,应对柱顶作一次绝对标高实测,以便提前通过临时固定板及处理端部来进行控制。

(2)柱垂直度的测控

本工程的钢柱垂直控制方法如下:

用两台激光经纬仪置于柱基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上,视线投射到预先固定在钢柱的靶标上,光束中心同靶标中心垂直,且通过旋转最少3次经纬仪水平度盘,若投测点都重合,表明钢柱垂直度无偏差,其余钢梁及柱的控制,通过基准点用经纬仪引至每层正装好的楼层上,用激光经纬仪从底层直接引上,以减少偏差,然后通过三点,在楼层上放置梁柱的定位线,并对梁柱进行复测、控制。

见图4.4-1:

图5.1-5柱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3)钢梁的定位测量

(1)梁标高的测量

主要通过钢柱牛腿的定位,通过全站仪测出钢柱上与钢梁连接牛腿的标高值,并与钢梁实际安装的标高相比较,通过两者的高差值来加工不同高度的临时定位钢板。

(2)梁轴线的复测

现在已完成的楼板上,根据柱轴线放出钢梁的轴线,再利用经纬仪放线方法复测校正。

(3)柱子、桁架和梁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见表5.1-3。

表5.1-3柱子、桁架和梁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

(4)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见表5.1-4.

表5.1-4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

5、检修坑测量方法

检修坑挖土放样根据平面控制网控制桩按照实际边线往两侧偏移2米布设与施工轴线平行的控制线。

检修坑土方挖出,垫层浇筑完毕后,在检修坑两端位置布设控制点,在垫层横向中心位置将控制线放出,检修坑内柱子定位根据控制线依次划分。

具体示意如图5.1-6:

图5.1-6检修坑控制线示意图

5.2施工测量报检要求

施工放样完成后、各道工序完成测量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

5.3沉降观测

1、点位布设

1)点位布设在结构底部满足测量要求的位置。

点位要稳定、可靠、方便测量,能够反映出结构沉降情况。

2)原则上每30m布设一个沉降点。

3)主体结构完成后及时进行点位埋设。

4)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土建结构稳定性沉降点的保存(特别是在施工期间和场地清理时,可能遭到全面破坏),测量中心负责监督、检查,及时提前提醒土建承包商保护。

2、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在土建主体结构完成之日起开始观测,计划总计观测4次。

2)第一次观测(初始值观测):

车站在主体结构完成之日后的10天内完成点位埋设及初始值观测;区间在具备贯通测量条件之日起15天之内完成点位埋设及初始值观测。

3)第二、三、四次观测时间原则上将“土建稳定性测量的时间段”分为相对均匀3次时间段观测;若没有可参考的截止时间,则每3~4个月测量1次。

4)根据测量数据,必要时调整观测次数。

5)地面结构、地下结构每次观测均起算于稳定、可靠的高程控制点。

6)观测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地铁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

7)当要结束土建结构稳定性测量时,施工单位、测量中心必须向业主提供书面报告,在征得业主的同意后方可停止测量。

5.4、控制点的做法

控制点埋设形式:

须为混凝土浇筑1200×1200墩台,埋设距道路2000mm处,埋设高度高出路面800mm以防止破坏。

钢筋采用φ16钢筋,长500mm,一端头磨成锥形向上埋入混凝土内,表面钢筋居中留100×100×30方洞,详见图6.6-1。

沉降观测点埋设形式见图6.6-2.

图6.6-1图6.6-2

第7章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及技术保障措施

7.1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本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由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工程师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总工复核签字,同时通知业主和监理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

测量仪器定期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