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072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docx

《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

《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

1、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但其没有生物活性。

国科学家合成的

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的蛋白质。

2、以人体为例说明生命系统的8个结构层次:

细胞→→→→个体→→→生物圈。

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和。

4、细胞学说

(1)建立者——科学家

(2)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

(3)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5、除()等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和()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2、细胞中的化合物

①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表示为,-COOH叫做基,两个氨基酸发生反应形成二肽,其肽键可表示为。

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③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用几何图形表示核酸的基本单位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麦芽糖、蔗糖和乳糖水解后共有的单糖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水解后的单糖都是。

常晒太阳有助于人体的胆固醇转化为,因此儿童须多晒太阳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小结:

①单体经反应而成为多聚体,多聚体经反应而成为单体。

蛋白质的单体为,多糖的单体为,核酸的单体为。

功能:

蛋白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的携带者

糖类——()物质

脂肪——细胞内良好的()

3、实验

(1)显微镜的操作:

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先低倍镜再高倍镜)→画图→整理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取材

梨匀浆

花生

牛奶

药品(显色剂)

过程

结果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取材:

人的细胞

药品:

染色剂:

甲基绿——使呈绿色

吡罗红——使呈红色

盐酸——改变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制备细胞膜一般可选的材料是,因为这种细胞没

有。

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此外,还有少量的。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

(1)将分隔开;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2)控制;(3)进行交流。

4、植物细胞膜外还有一层,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对植物细胞有

作用。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细胞中的“动力车间”是,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它是绿色植物进行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消化车间”是。

2、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有、(植物特有的细胞结构还有),动物特有的细胞器有,此细胞器主要与有关。

3、原核细胞有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和。

4.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其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5、分泌蛋白是指在合成后,分泌到起作用的蛋白质。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

可表达为,其中在其中起

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6、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7、生物膜系统极为重要。

(1)使细胞具有一个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

进行、和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广阔的为

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

、地进行。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除了高等植物和哺乳动物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和,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细胞核的结构:

(1)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的是;

(2)染色体由和组成,其中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4)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4、和是同样的物质在的两种存在状态。

5、模型包括、和,DNA双螺旋模型属于。

6、细胞既是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浓度低时,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浓度高时,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质浓度相同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

2、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膜和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称为。

3、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的过程。

4、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膜,这种膜可以让自由通过,和

也可以通过,而则不能通过。

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是一种由、和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的,脂肪酸“尾”

部是的。

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⑴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同透性不一样: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

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

⑵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

子层,测得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倍,由此得出结论:

⑶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的三层结构,他把生物膜描述为

⑷1970年,科学家以实验,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证明细胞膜

⑸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构成生物膜的磷脂是成层排列,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3、糖被是细胞膜的外表,是一层由细胞膜上的和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其作用

是、。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进出细胞,既有的扩散,统称被动运输(包括和);也有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

2、当细胞需要摄取或外排的大分子时,可以通过这个结构来实现,相应的的现象称为

和。

3、

特点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需要能量

举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4、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与和细胞中,保证了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排出。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

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

___________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化能:

分子从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_________。

酶:

是________(来源)所产生的具有________作用的一类____________。

(酶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二、酶的本质: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

(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水解酶的酶是________)

三、酶的特性:

①________:

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________:

每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

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下,酶的活性最高。

_____________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图形)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

1.ATP全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A代表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_____。

注意:

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_____________化合物。

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___________,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容易水解,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

(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ATP的来源和去路:

1.来源:

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路:

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能反应一般与_________反应相联系,由____________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______________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__________中。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____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

指细胞在_____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_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_______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等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

微生物(如:

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

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O2

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条件

氧气、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