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32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docx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附带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六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B.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

C.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2.下列对几种气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氮气在干燥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

C.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D.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负极得到的是氧气B.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肥皂水可鉴别蒸馏水和硬水D.稀释浓硫酸时需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4.下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

B.铝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O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g

D.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13+

5.用推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

B.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氢气

6.下列是有关物质混合后现象的描述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硝酸铵固体和水混合,溶液温度降低

B.氧化铁和稀盐酸混合,有气泡产生

C.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D.铁片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

7.醋酸(化学式为C2H4O2)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显酸性。

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C.t2℃时将60g的甲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t1℃时25g的乙可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

9.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

4HNO3

4X↑+O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2B.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

3

10.实验室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g,需要水的体积为45mL

B.称量和量取:

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食盐,用50mL的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

C.溶解: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D.转移:

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至细口瓶中,贴上标签备用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锰钢②生石灰③小苏打④干冰⑤烧碱⑥蛋白质

(1)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________。

(2)可用于制造钢轨的是________。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5)可用来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12.请回答下列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1)人体缺________(填元素名称)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

(2)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防止金属腐蚀,我们常在一些金属材料的表面涂抹一层油漆,目的是为了隔绝________,防止铁被腐蚀。

(3)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硝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硝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肥。

(4)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__作用。

(5)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其中Mg17Al12具有储氢功能完全吸氢后得到氢化镁和铝,该储氢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上图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烟气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易形成酸雨,因而产生的烟气需用________溶液吸收(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将所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的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再________,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

14.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装置需改进的一处是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备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填“a”或“b”,下同)相连,若C装置中充满水,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相连。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欲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应在B和C间连接一个装有_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装置。

(5)将一瓶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如图D所示,用镊子拔掉橡皮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若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________。

1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

为测定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0g该硫酸,然后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溶液的pH

所得溶液

30

pH<7

a

40

pH=7

b

45

pH>7

c

(1)a、b、c三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________。

(2)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写出解题过程)(H2SO4+2NaOH==Na2SO4+2H2O)

评卷人

得分

五、科学探究题

16.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备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但实验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猜想一:

臭氧(化学式为O3)猜想二:

HCl猜想三:

Cl2

同学们认为不需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

(查阅资料)

(1)C12+H20===HC10+HCl,AgNO3+HCl===AgCl↓+HNO3。

(2)臭氧在MnO2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分解成氧气。

(3)氯气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后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

他们进一步又做了如下实验: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人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如右图),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再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________色,最终证明猜想三正确。

(反思拓展)

(1)欲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不变。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氯气和水反应后会产生H+、Clˉ和ClOˉ,而野外常用漂白粉[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a(ClO)2]。

你认为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符合“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不符合题意;B、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可减少CO2的排放,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不符合题意;C、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会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符合题意;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止水体的污染,符合“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B、氧气在干燥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氮气在干燥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错误;C、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水能灭火是因为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C、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如果泡沫多浮渣少的属于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属于硬水,正确;

D、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

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A、地壳中的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不是铝,错误;B、铝元素形成氧化物时,铝元素显+3价,化学式为Al2O3,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铝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A13+,正确。

故选D。

点睛:

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可记成:

一只羊(氧),两只龟(硅),三头驴(铝)。

5.A

【解析】

A、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气泡产生,错误;B、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正确;C、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正确;D、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可用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氢气,正确。

故选A。

故选B。

6.B

【解析】

A、硝酸铵固体和水混合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正确;B、氧化铁和稀盐酸混合时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成黄色,无气泡产生,错误;C、微粒之间存在间隙,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正确;D、铁片和硫酸铜溶液混合时,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正确。

故选B。

7.D

【解析】

A、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1×4):

(16×2)=6:

1:

8,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正确;B、根据醋酸(C2H4O2)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C、醋酸是一种酸,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中不含其他分子,错误。

故选D。

点睛:

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t2℃时将60g的甲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33.3%,不是37.5%,故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

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所以25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知道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并能依据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9.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

氢原子:

4,氮原子:

4,氧原子:

12;反应后除X外,氢原子:

4,氮原子:

0,氧原子:

4,4X中应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

4-0=4,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

12-4=8,应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4-4=0,X的化学式为NO2,选项A正确;

B、在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3=0,则x=+5,选项B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

(16×3)=1:

48,选项D错误。

故选D。

10.A

【解析】

A、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需要水的质量=50g-7.5g=42.5g,水的体积为42.5mL,错误;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需要水的体积42.5mL。

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食盐,用50mL的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正确;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正确;D、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至细口瓶中,贴上标签备用,正确。

故选A。

11.⑥①③④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故填:

⑥;

(2)可用于制造钢轨的是锰钢,故填:

①;

(3)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小苏打,故填:

③;(4)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干冰,故填:

④;(5)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可用来做食品干燥剂的是生石灰,故填:

②。

12.钙元素水和氧气复合乳化化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与人体健康,金属资源的保护,化肥种类的辨别,乳化作用等。

(1)人体缺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

(2)金属材料的表面涂抹一层油漆,目的是为了隔绝水和氧气,防止铁被腐蚀;

(3)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化学肥料中的复合肥;

(4)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5)Mg17Al12在储氢过程中得到氢化镁和铝,有新物质生成,该储氢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13.热Fe+H2SO4=FeSO4+H2↑碱性过滤

【解析】

本题考查了碱、酸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过滤等,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1)发电厂是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上图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二氧化硫能与碱性溶液反应。

烟气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易形成酸雨,因而产生的烟气需用碱性溶液吸收;

(4)将所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的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14.酒精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CaCO3+2HCl=CaCl2+H2O+CO2↑bb2H2O2

2H2O+O2↑浓硫酸试管中的液面上升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A装置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需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装置需改进的一处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CO2气体,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b相连;氢气难溶于水,氢气的密度小于水,若C装置中充满水,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b相连;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欲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应在B和C间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装置。

(5)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将一瓶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如图D所示,用镊子拔掉橡皮塞,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中的液面上升;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若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

15.b9.8%。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溶液a的pH<7,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溶液b的pH=7,溶液呈中性,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硫酸钠;溶液c的pH>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a、b、c三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b;

(2)设:

与40g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硫酸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80

X40g×10%

x=4.9g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9.8%。

答:

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16.2KClO3

2KCl+3O2↑二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臭氧在MnO2存在情况下极易分解成氧气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蓝质量和化学性质ClO-

【解析】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氯离子的检验,催化剂,获得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备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猜想假设:

同学们认为不需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猜想二是错误的,理由为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臭氧在MnO2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分解成氧气,所以反应过程中不可能臭氧生成,猜想一错误;氯气和水反应后会产生盐酸和次氯酸,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物氯化银沉淀和氯化钠,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如右图),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若猜想三正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氯气,氯气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

反思拓展:

(1)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欲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2)氯气和水反应后会产生H+、Clˉ和ClOˉ,漂白粉[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a(ClO)2]在水中能电离出ClO-。

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Cl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