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206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docx

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九月整理doc

第一章安康概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与西安市、商州市毗邻,西与汉中市接壤,南与四川、重庆相连,东与湖北为邻,处于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壤地区,故有“鸡心岭—脚踏三省”之说。

地理座标为东径108°01′—110°12′,北纬31°42′—33°49′,市域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9%。

汉滨区位于市域的中部,市区在汉滨区中部的汉江两岸,现是安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信息中心。

二、地形地貌

安康市北靠秦岭,南依大巴山,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区,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起伏较大,最高处是秦岭东梁,海拔2965米,最低处为白河与湖北交界的汉江岸边,海拔170米,地貌分为亚高山、中高山、低山和宽谷盆地四种类型。

三、江河水系

安康市域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地区之一,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汉江两岸发源和流经安康的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3条,较大河流有子午河、汶水河、池河、月河、旬河、任河、岚河、吕河、南江河等,各河水量丰沛,全市总径流量为252.27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6.55亿立方米,入境容水量为145.72亿立方米。

四、气候特点

安康市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地理分布差异大,汉江、月河川道和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下,年极端最高气温40℃,年极端最低气温-11℃。

年平均降水量为93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7.12小时,最大冻土深度7厘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西风。

第二节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一、历史沿革

安康市在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夏代,安康属于梁州。

商、周时期,为庸国的封地,称为“上庸”。

秦时,在安康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设于西城。

汉代沿袭秦制,除西城县外,新增设安阳、长利、旬阳、锡县4县。

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辖7县,隶属荆州。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隋设西城郡,属梁州,辖6县。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

元、明设金州。

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汉江洪水漫淹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

清初仍设兴安州,乾隆47年(公元1782年)改设兴安府。

民国时期,设安康行政督察区。

1949年解放后设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78年改名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元月1日撤地设安康市。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安康市辖一区九县,即汉滨区、宁陕、石泉、汉阴、旬阳、白河、紫阳、岚皋、平利、镇平县,103个镇、130个乡。

2000年底,市域总户数79万户,总人口292.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02%。

在市域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8.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1%;城镇常住人口67.19万人,占总人口的23%。

人口密度124人/平方公里。

人口自然增长率0.08‰。

汉滨区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20个建制镇,27个乡,总人口为93.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029人,总面积3648.5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安康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尤其是汉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西康铁路的通车,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使安康已成为陕西省的重要水电能源基地,西安的后花园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栽体。

2000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8.78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24.93亿元,占31.6%,第二产业19.94亿元,占25.3%,第三产业33.91亿元,占43.1%。

分别较上年(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6.15%、11.48%和7.85%。

经济实力和增长速度均为全省中上水平。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农林牧副渔全面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7.06万吨,较上年增长21.51%。

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山川秀美”工程开始启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44千公顷,森森面积继续扩大。

畜牧、水产发展迅猛,全年肉产量达87908吨,水产品产量1931吨。

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9.64千公顷,小流域治理3.9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4.23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2.23万公顷。

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核桃、板栗、蚕茧、木耳、香菇等。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60.70亿元,增长24.06%。

表一农林牧渔业构成表按当年价计算

项目

产值(万元)

比重(%)

备注

农业

283739

72.2

林业

25264

6.4

牧业

82599

21.0

渔业

1341

0.4

合计

392943

100

工业在改革中前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个,全市工业总产值35.34亿元。

增长16.09%。

工业在资源开发的推动下,初步形成汉江水电、秦巴医药、蚕桑丝绸、金州矿产、绿色食品的特色产业群体,区域特色经济思想明确,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表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表

工业行业

产值(千元)

比重(%)

1

采掘业

170296

9.1

煤炭采选业

337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33413

非金属矿采选业

33511

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业

27824

2

制造业

1140478

60.6

 

食品加工工业和饮料制造业

80212

烟草加工业

332021

纺织业

199547

造纸业和印刷业

21160

木材加工业和家俱制造业

1079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50251

医药制造业

191675

其他

154815

3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70740

30.3

小计

1881514

53.2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1652486

46.8

合计

3534000

100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增长,2000年财政收入总额33626万元。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4.78%和5.88%,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由“温饱型”正向“小康型”的目标迈进。

全市正在形成多渠道、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制,消费品市场继续增长,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亿元,全市大中型批发贸易企业的全年销售额3340万元。

旅游业发展迅猛,尤其以自然观光和生态旅游独具魅力,已奠定了发展旅游业的新势头,去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0.8万人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1800人次,外汇收入54万美元。

表三安康市在陕西省的地位

序号

内容

单位

全省

安康

占全省%

备注

1

年底总人口

万人

3644

292.43

8.02

2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661

78.78

4.74

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558

2694

低40.90

4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87

3.36

1.80

5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787.59

35.34

1.98

6

农业总产值

亿元

465

39.29

8.45

7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089

97.06

8.91

8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608

22.96

3.78

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5124

4305

低15.98

10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44

1248

低13.57

第三节市区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区建设现状

(一)城址变迁

安康因取“安宁康泰”之意而得名。

历史上城池多有变迁,秦时始设西城,位于现城区江北一带。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于江南。

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3年)汉江洪水漫淹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新、老城相距二里,并以长柳堤相连。

以后,历代异名,但城池未变。

从清代到中华民国,新城为屯兵之处,官衙居住,商业多在老城,加之汉水之便,安康城逐渐成为陕南东部最大的水旱码头,各地商贾陆续在城内建馆,使老城座商达300多家。

解放后,老城逐渐向南发展,使老、新城连为一体,尤其是阳安、襄渝铁路的相继通车,并在江北修建安康火车站,使市区有了较快的发展,城市建成区也逐渐的向江北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相继建成了江北大道、巴山路、大桥路、解放路、二号桥、汉江大堤等干道和基础设施,使城市建成区初步构成江南、江北的组团格局。

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康铁路的通车,安康撤地设市等条件的变化,使安康市城市建设的步伐更加迅速,开辟了江北、城东新区,建设老君殿科技园区,推动江南旧城改造和形象工程的建设等,安康市初步形成了江北、江南、关庙的组团城市格局。

(二)市区地理环境

建成区位于汉滨区中部的汉江两岸,东有黄洋河,西有月河围合的汉江高漫滩和二、三级阶地、冲积扇和河川盆地上,周围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沟壑纵横、滩地众多,远处山峦起伏,森林茂盛,南有牛蹄岭、天柱山,北有龙王山、牛山等。

汉江由西向东穿城而过,两侧用地均向汉江倾斜,坡度为5—25%,土壤承载力多在150千帕以上,地下水埋深几米至几十米,地震烈度为七度区。

(三)社会经济状况

安康市区北距西安市公路里程261公里,现由三个街道办事处及关庙、建民、张滩、河西、五里镇、恒口的部分村庄、驻市的1000个左右事业单位组成。

2000年底建成区总人口2436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151人,占总人口的61.2%,农业人口73337人,占总人口的30.1%,暂住人口19664人,占总人口的8.1%,特殊人口1500人,占总人口的0.6%。

建成区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1.1平方米。

城市经济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市区有工业企业单位50余个,在职人数2万余人,初步形成了以水电、医药、食品、丝绸、旅游、交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产值达10多亿元(当年价)。

商贸业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区位的优势异常活跃,已建成了食品、服装、工业、蔬菜瓜果等7大专业市场,形成了第三产业发达的经济结构,年社会商品零售额3亿多元,目前市区已是陕西省南部的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

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4700元,实际增长3.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4‰。

下降0.38个千分点,目前,市区是安康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现状用地布局特征

安康市区现状用地布置在地形的影响下,初步形成了“一江两岸,一心三区”的功能结构,即汉江由西向东横穿市区,将建成区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片区。

江南区为城市的中心区,并以解放路、巴山路、大桥路、东西大街构成“井”字型的中心骨架,其功能集商贸、行政、居住、文化娱乐、金融、工业、体育为一体的综合区,是安康市区目前聚集最密的多功能综合区。

江北区形成了三大功能;一是以水电三局和铁路部门组成的办公、对外交通、居住、仓储、商贸为主的多功能区。

二是东部铁路货场区,主要以货物编组,周转储存为主的大型交通,仓储生产区。

三是老君殿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形成地方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经济体系的雏形。

江北大道为江北区的横向干道,将江北三大组团连成一体。

江北、江南区主要由汉江一、二号桥联接,形成了有机的城市整体。

同时210、316国道由城市的南、北通过,铁路有阳安、襄渝和西康线由城市的北侧向西、西南、东南相通,安康飞机场位于市区西北建民镇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康市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面貌有较大的改观,已初具了大城市的雏型。

但就目前的城市状况远远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地改市后,城市功能、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加之即将迈入大城市之列,解决好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本次规划的关键。

经过综合分析评价后,城市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城市形态问题

由于地形和河流、铁路等的影响,城市呈组团分布格局,是符合安康市区建设的实际,但各组团联系不便,职能不清。

加之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张,造成了居住、工业的混杂、交通的混乱,使城市形态功能低下,使用不便,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和负面效应。

(二)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城市位于河谷盆地,本来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却沟壑纵横、滩地众多,加之铁路、公路、高压线走廊、河流纵横交织,可供选择的建设用地非常有限,但目前建成区用地紧凑度只有80%左右,平房较多,平均建筑层数2.5层左右,土地利用率较低。

江南老城区,市政设施、绿地用地较少。

(三)城市交通问题

由于城市用地形态和地形的影响,加之道路过窄,丁字口多,市区内交通客货运系统分流不清。

江南、江北联系仅有二座桥,尤其是一号桥交通压力过大,造成两岸联系不便。

城市没有迂回的环路和畅通的对外出入口,使过境交通穿越市区,加之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停车场较少,汽车站位于市区中心等,造成城市质量的下降。

(四)城市环境日趋恶化

安康市是一座发展中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及各种废弃物,随意排放和堆放,已程度不同地污染了环境,加之主导风向和地下水的流向又和城市发展方向相矛盾,造成城市环境质量的明显下降。

(五)城市基础设施欠帐较多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造成市区基础设施欠帐较多。

如防洪、排水、桥梁、道路、环境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加之区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中心城市的地位目前还不突出,周边开放,辐射竞争能力动能受限,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将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背景

第一节社会环境背景

一、安康市曾多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面向21世纪,安康市将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需要增强城市功能,创造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崭新的城市风貌,对城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原总体规划已不适应新形势城市发展的要求。

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湘鄂渝陕南经济发展协作区的兴起;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建设;省、市“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的确定。

从战略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对安康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国民经济的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等问题,需进行新的规划和研究。

三、西康铁路的通车、包北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安康飞机场的扩建、汉江航运的疏通、水资源综合开发等工程的启动,进一步增强了安康与外界的联系,从而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安康市在陕西省总体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安康经济将步入跳跃式的发展阶段。

四、撤地设市后,城市中心作用增强,地位职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城市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加之规划的方法、理论有所创新,思路立意明确,因而需对原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节城市建设的需要

一、现建成区为“一江两岸,一心三区”的组团城市形态,在发挥组团城市优势的同时,明显存在交通、居住、工业等用地的功能混杂、基础设施欠帐、生态环境薄弱等弊病。

因此,结合安康实际,发挥地区合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安康市的城市形态需优化完善。

二、近年来,安康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开辟了老君殿开发区、新建了瀛湖旅游区,建设了汉江二号大桥、改造了旧城道路网、外迁了316国道、……。

均对城市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城市作为一定地域的中心,其辐射、带动区域范围的扩大,势必影响到中心城市的发展。

安康市原规划的区域范围为汉滨区的行政区划范围,现为一区九县,乃至川、鄂、渝接壤地区,其地域中心的作用加大,带动职能增强,因而需对原规划进行修编。

第三章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期限与层次

第一节规划依据

一、法律及文件

(一)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

(六)中发11号文件、国发18号文件及43号文件。

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一)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五)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六)城市各类公用设施设置标准。

(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八)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九)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三、地方文件

(一)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目标。

(二)安康市国土规划、总体规划(1994)、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它部门规划。

(三)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9)。

(四)2001年安康市统计年鉴(1999)。

(五)2001年陕西省统计年鉴。

(六)其它有关的基础资料。

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

一、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两个根本转变”,“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特色经济建设为主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坚持政策推动与体制创新并举,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并举,自主建设与招商引资三者协调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资源、交通、区位等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其中心地位的管理作用,力争把安康市建成陕西南部以特色经济为主导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研究并制订安康市经济、社会、环境与城市协调持续发展的目标与量化指标,并在布局中予以体现与落实;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战略与产业发展及布局的路子,并与城镇体系规划相结合,确定相应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研究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问题,促进城市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开发资源,建设低废、高效和生态可接受的特色经济体系,使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二)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则

规划要求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及产业发展策略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扬优抑劣,协同各层次区域与城镇持续发展;城市形态与结构充分考虑城市随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功能关系,在保证总体合理,强化特色的基础上,用地布局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多元化、土地的商品化特点,使未来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较为突出,故应制定与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形态与结构,达到土地利用的超前性、应变性、动态性和一定的弹性,同时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三)建设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原则

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诱导城市向生态城市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保证之一,当然这种诱导是以发展为前提的渐进的过程。

规划要做到城市人口的配置、产业导向、环境容量、环境保护与城市布局相协调,以“人”为本,以“绿”和“水”作为生态建设的基质,巧妙结合地形环境,利用一江两河的自然景观,合理组织绿色系统,形成山、水、林、城相统一的景观生态系统。

同时建立外围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大绿地系统,以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确定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区。

(四)创个性城市特色原则

城市特色是一种巨大的物质生产的综合艺术体现,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内容和形式特点进行的形象性、艺术性的概括。

城市特色可分解为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演变遗存;各种建筑综合体;城市平面、空间、园林绿化及建筑小品;物产流通结构,生活服饰习俗、爱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规划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建筑综合交织的城市特色景观。

规划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继承、发扬、延伸安康的历史文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化品味和自然生态特征,创造优美个性的人居环境。

(五)体现合理、科学、经济、可行的原则

按照现代化大城市的标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运用大手笔,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

规划世纪城市蓝图,既要利用现状,又不拘宜迁就于现状,还要考虑近远期相结合,按照合理、经济、可行的方针,把安康市区建设为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地域中心城市。

第三节规划期限

依据安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精神,确定安康城市规划期限:

基准年2000年

近期2001年—2005年,期限5年

远期2006年—2020年,期限15年

第四节规划层次

城市规划主要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因此,城市规划的层次主要由其对象——地域空间范围界定。

由于城市系统的开放性,对城市发展及城市土地利用的论证,规划涉及到更高更广层次的区域关系,故规划明确以下三个层次为规划的基本范围,并在相应图件中给予完整表达。

一、市域

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制定、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性质的论证等的基本范围,也是安康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分析论证时,可超越此范围进行更大区域的经济分析论证。

依据安康市在陕西省的地位、作用,着重处理区域整体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城镇体系布置格局、大型基础设施的分布、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发展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的技术政策。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城市发展直接所依托的区域,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规划管理职能的地域范围。

规划确定北到将军乡南界,包括龙王山林区在内,东至石梯乡、九条沟、八庙湾一线,西以月河西山脊为界,并将五里铺镇、河西镇、安康机场纳入,南到吉河镇、香溪洞风景名胜区南缘和拟建黄洋河水库,并将县河、迎风乡政府纳入,另外瀛湖风景名胜区为城市近郊旅游胜地,拟建的黄石滩水库作为江北区的水源地之一,可划入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42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着重处理城市的分区设想,产业布局、大生态环境与水源地保护,安排近郊区的各项内容以及协调城市在近郊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确定近郊城镇的地区合力及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问题,并建设农田林水网系统,作为城区直接的绿色屏障。

三、城市规划用地范围

指具体进行城市用地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范围界限,其范围北以新规划316国道划线,包括关庙镇的柑树、田沟、周家台、金星、徐家岭、西湾等村。

南至香溪洞主景区北缘。

西有建民镇的花园沟、罗家梁、联合、长枪铺、长春、七里沟等村,河西镇的汪家台、四档等村,五里镇的周家营村,另加老君殿新区和月河口、吉河口处。

东包括张滩镇、有奠安、双井、王湾、立石、张滩、汪岭等村。

总面积140平方公里。

第四章城市发展条件宏观分析

第一节优势条件

一、千载难逢的西部大开发机遇

面对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陕西无论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工业基础、资源开发、科技力量等方面,具有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桥头堡”及承东启西的作用。

而陕西省“突破口”的选择一是以西安为中心的有科技优势,开创知识经济的关中科技经济带;二是建设榆林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走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子;三是利用安康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现实发展中已产生了榆林、安康和西安三个有重大开发价值的区域增长极。

良好的机遇,为安康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出了新的呼唤。

二、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

(一)地域分工处于重要的位置

安康市处于我国南北三条轴带的其中包头、西安、南宁轴带的中间地带,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上游开发段,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特色经济产业区,属国家产业政策中行业倾斜的对象,以后随着交通条件及资源利用的合理匹配,争取国家重点项目和投资,是安康市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二)川、鄂、渝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城市

安康市地连三省(市),是以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