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9944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学年度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山东苍山诚信中学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当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防止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因为严重通货膨胀出现以下现象()

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②价格信号失真,误导资源配置

③助长投机行为④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2.当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对外资零售企业在开店数量、地域、股权方面的限制,这样做体现了()

A.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B.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有利于零售企业的全部赢利D.不利于民族商业的健康发展

3.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种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这主要是因为()

A.股份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股份制能够筹集资本,扩大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

C.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D.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为推动洗衣“革命”,海尔集团推出了国际首创的真正不用洗衣粉的“环抱双动力”洗衣机。

因其在健康、节能、环保等方面独有的技术优势,很受市场欢迎。

这表明()

A.商品畅销程度取决于科技含量B.企业的生产目的在于开发新产品

C.开发新产品能提高经济效益D.科技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第三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已占到三大产业的50%—60%。

在我国,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仅占33.3%。

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第三产业没有第一、二产业重要

B.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C.思想观念落后,重生产,轻服务

D.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6、“十五”期间,中国财政收入有了飞跃的增长,2020年突破了2万亿元大关,2020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

财政收入的增加

A、根源在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C、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D、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7.从2020年起,全国将全部免征农业税。

取消农业税()

A.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会提高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C.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D.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8.自2020年9月1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一步改善人民币汇价管理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改善汇价管理政策,说明中国人民银行()

A.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机构B.能够管理人民币的投放和回笼

C.在为追求银行利润而采取措施D.能够经理国库

9.1978年我国进出口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列第32名,2020年的中国的进出口额与2002年相比增加了35.7%,首次突破1万美元左右的日本,排在了美德国之后跃居世界第三。

材料表明()

A.我国出口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B.我国产业结构迅速提升

C.我国经济发展依赖于外贸增长D.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世界贸易拉动

10.从2020年12月11日到2020年底,中国进入入世过渡期,贸易摩擦将会越来越多。

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国内企业应该()

A.打价格战,以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

B.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的市场

D.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主动维护自身利益

11.“茉莉花香气袭人,可并不艳丽;牡丹花雍容华贵,但并不芬香;玫瑰花色香俱全,却有刺。

”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D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B.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全面分析矛盾,防止片面性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实施“西电东送”等重点工程建设,西南地区以旅游、能源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回答12—13题。

12.国家重视重点工程建设,其理论依据是()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B.原因和结果总是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3.以旅游、能源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这表明()

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D.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0年11月8日中美纺织品问题磋商达成协议,共同签署了《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终于取得来之不易的“双赢”结果。

回答14—15题。

14.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的事实表明()

A.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和合作的趋势在加强

B.世界格局趋向多元化

C.中美之间已不存在利益冲突

D.各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

15.在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我国企业不但要苦练内功,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还要善于和勇于运用WTO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主要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内外因相互关系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D.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台风这种天气,每年都要来上几回。

回答16-17题。

16、台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也给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热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D.应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1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台风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强度的预测已经比较准确,台风引起的伤亡人数会因此而迅速减少。

这说明()

①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发展②人们的认识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④认得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福娃是北京2020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回答18—21题

18、读右图,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由此产生吉祥物。

这告诉我们,福娃的观念

A、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

B、是人们良好愿望的反映

C、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D、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

19、福娃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

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

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

化,表现了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特点,蕴含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天地万物相互依存、和谐运行的基本思想。

 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价值取向②福娃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纽带

③福娃意识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致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20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一口号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A.没有梦想,就没有世界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

21.据专家分析,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经济价值将达到25亿元人民币,“福娃”的诞生将会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

这表明()

A.生产是消费的观点B.消费一定促进生产

C.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和动力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2.2020年11月8日至9日,第三届全球化论坛在我国杭州举行,主题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建和谐世界”。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这一认识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D.各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针对城市营业性演出市场票价过高、虚假广告、价唱蒙骗等现象,国务院2020年7月20日出台实施了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规范营业性演出。

回答23—25题。

23.票价过高、虚假广告、假唱蒙骗()

A.体现了市场的自发性、竞争性等弱点和缺陷

B.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诚信原则

C.主要侵犯了安全权和自主选择权

D.反映了我国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24.针对演出市场虚假广告、假唱蒙骗等现象,国务院修订了《条例》,体现的哲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从变化发展了的实际出发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5.新条例的施行,有利于()

①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②根除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演出市场健康发展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述表格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十五”期间(2001~2020年)我国就业情况

每年新增劳动力

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每年城镇下岗失业没再就业

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

按经济增长7%,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

800万人

800万人

600多万人

2200万至2300万人

700万至800万个

1400万至1500万人

注:

从就业结构上看,传统行业出现大批现下岗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新兴的产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水平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

表二:

我国再就业情况

年份

内容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再就业率

50%

42%

35%

30.6%

15%左右

(1)表一(含注)及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2)谈谈你对解决表一、表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建议。

(9分)

 

27.我国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将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苏省则制定了“两个率先”的目标,总体构想是:

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扩大趋势,苏南发展势头极好,而经济薄弱县几乎都在苏北地区。

2002年苏南人均GDP为3456美元,苏中为1360美元,苏北仅为924美元。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省对苏南、苏中、苏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020年前苏南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前苏中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前苏北先于全国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中部分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

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的提出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目标的制定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9分)

 

28.目前,中国钢铁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从而导致价格下滑。

权威部门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底将至少形成3。

3亿吨钢的生产能力。

无论需求如何增长,这些产量都将大大超过市场预期。

而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部分产品年进口量达几千万吨。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4分)

(2)从哲学角度看,应如何解决第

(1)问中反映的问题?

(9分)

 

29.材料一:

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的强度。

我们面临人口、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

材料二:

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的就是要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政府,更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最大的浪费往往产生于管理的失误,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推进体制创新,这对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1)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

(9分)

(2)结合材料,从经济角度谈谈应如何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6分)

 

参考答案

1.B(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

2.A(取消限制,公平竞争,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

3.D(不可笼统地认为股份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

A说法不对。

股份制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要增加公有资产的比重,B不选)

4.D(A、B、C说法均不妥)

5.B(注意关键词“落后”、“根本原因”)

6、B(A错误,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扩大财政支出。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主要靠对外贸易)

7.A(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居民的消费水平越低,B说法不妥。

C说法不妥,D说法不对)

8.A(B、D无关,C不对,商业银行才是为了利润)

9.A(C项中我国经济发展依赖于外贸增长的观点,虽然体现了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D项中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世界贸易拉动这一观点,违背了改革开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原则,故定向说法错误,不应入选。

B项不符合题意)

10.D(面对贸易摩擦,企业应该运用世贸规则,主动维护自己的利益。

A、C都是一种应对措施,但不能解决题干中的摩擦,是在回避问题;B说法错误,不是企业所能实施的,也不符合WTO规则。

11.D(既看到茉莉花的香气,又看到茉莉花的不艳丽,等等,体现了一分为二的方法)

12.A(抓住关键词“重点”,抓重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13.A(注意关键词“带动”)

14.A(B表述错误,C、D与题意无关)

15.B(选项A、C、D与题意无关)

16.A(既指出台风的危害,又说出台风对人类积极的一面,体现了坚持两分法)

17.D(②④说法不对)

18.A(注意关键词“融入”)

19.A(④说法不对)

20.B(“同一个世界“决定”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梦想”源于“同一个世界”)

21.C(“福娃”的诞生将会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

22.A(题干表达的是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B选项不符合题意,C、D本身说法错误。

23.B(竞争性不能理解为弱点和缺陷,A不选。

主要侵犯了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B不选。

D说得太过了,不选)

24.C(本题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的知识点有: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5.B(“根除”说法不妥)

26.解答思路:

(1)问,分析表一时要注意全面提取信息,既要看到总体上供过于求的状况,又要看到新兴的产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即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回答第

(2)问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找思路。

如表一中有经济增长率与新增就业岗位的关系这一信息,表一的注中又反映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等,这些都能提供答题思路。

参考答案:

(1)表一反映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劳动力总体上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同时部分行业和职业又存在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矛盾。

表二反映了1998—2002年我国再就业率持续下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2)①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②大力发展服务业、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

③扩大社区服务就业。

④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扶持和优惠政策。

④做好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⑤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的宏观调控。

⑥对弱势群体开展再就业援助。

⑦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到“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

⑧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

27.解答思路:

本题主要训练学生认真审题、仔细研读材料的能力。

抓住问题中的两个“目标”,结合材料找到目标制定的背景或依据,结合材料上升到理论高度。

参考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江苏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两个率先”的目标;根据本省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确定发展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制定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具体目标的分解有助于我国和苏南整体目标的实现。

(3)提出“两个率先”的目标,引导江苏全省发展,制定苏南、苏中、苏北的不同目标,引导区域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体现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若考生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应给分)

28.解答思路:

(1)问应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钢铁行业重复建设的不合理现象。

(2)问可用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

参考答案:

(1)材料表明我国钢铁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普通钢生产过剩,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2)从哲学上讲,要解决钢铁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必须:

①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要注意钢铁行业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②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要注意钢铁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等之间的关系;③坚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维护中央权威,反对小团体主义。

解答思路:

解答第

(1)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唯物论的知识,即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和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寻找与材料的结合点;另一方面是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即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

(2)题属于探究性试题,要求我们结合现实去探究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社会生产等环节看,要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分析,要克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现象等。

参考答案:

(1)①针对我们面临的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根本要求,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政府以及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推进体制创新等,说明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开展资源节约、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①转换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②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克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现象,减少资产闲置,避免资源浪费。

③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应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