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523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届一轮复习课标版版高考地理专题十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

考纲解读

主题

内容

考点

要求

高考示例

常考题型

预测热度

区域

生态

环境

建设

与资

源综

合开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16课标Ⅲ,36

(1)(3),14分

2015天津文综,8—9,8分

2014课标Ⅰ,7—9,12分

2014课标Ⅰ,36,24分

选择题

综合题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017课标Ⅱ,36

(1),8分

2016课标Ⅲ,37,24分

2014四川文综,5—6,8分

综合题

选择题

★★★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7江苏单科,10,2分

2016课标Ⅱ,36,24分

2014北京文综,36

(1),12分

2013广东文综,7,4分

选择题

综合题

★★★

分析解读考纲对本专题知识的要求,旨在理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理。

由于本部分知识是人类活动在特定区域的具体体现,所以命题时都会是以某一个具体区域或具体事件作为背景材料,多从问题或现象、成因及治理措施或发展思路等角度设问;对获取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能力有较高要求,在复习时,应该弄懂、吃透教材所列举的案例,然后举一反三。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6海南单科,16,3分)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2.(2016海南单科,17,3分)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B

3.(2016海南单科,18,3分)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B.种草

C.栽灌木D.自然演化

答案 D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4.(2015山东文综,5,4分)“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答案 C 

5.(2015山东文综,6,4分)“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D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6.(2015天津文综,8,4分)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答案 C 

7.(2015天津文综,9,4分)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 B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8.(2014课标Ⅰ,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A

9.(2014课标Ⅰ,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答案 D

10.(2014课标Ⅰ,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答案 D

11.[2016课标Ⅲ,36

(1)(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8分)

(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4分)

(2)赞同理由:

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2分)

不赞同理由:

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小题不得超过6分。

12.(2015安徽文综,35,3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10分)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14分)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10分)

答案 

(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3.(2014课标Ⅰ,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6分)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教师用书专用(14—15)

14.(2014广东文综,3,4分)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 D

15.[2014浙江文综,36(3)(4),1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

(2)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

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简析右图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

(2)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4分)

答案 

(1)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任答三点)

(2)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点二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4四川文综,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 A

2.(2014四川文综,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 B

3.(2016课标Ⅲ,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4分)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3分)

(2)有风:

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3分)

有地: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分)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2分)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4分)

4.[2014浙江文综,36

(1)

(2),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

(2)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

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0分)

(2)若上图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     ,原因是受            影响。

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      。

(6分) 

答案 

(1)有利条件:

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

(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

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任答两点)

(2)向北(或东北) 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 海洋渔业(或海洋捕捞)

教师用书专用(5)

5.(2013山东文综,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

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

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

试分析其利弊。

(6分)

答案 

(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

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

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考点三 流域的综合开发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2017江苏单科,10,2分)水库建成后能够(  )

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

答案 B 

2.(2014广东文综,7,4分)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答案 D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3山东文综,1,4分)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 C

4.(2013山东文综,2,4分)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答案 C

5.(2013广东文综,7,4分)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答案 C

6.(2016课标Ⅱ,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9分)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

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

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     、       。

 

第二

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     、    、    。

 

第三

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6分)

答案 

(1)上游(瑞士境内):

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

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

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本小题共9分)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 (防洪)(本小题共5分)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本小题共4分)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本小题共6分)

 

7.[2014北京文综,36

(1),12分]读下图,回答下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答案 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教师用书专用(8—9)

8.[2016北京文综,36

(2),10分]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

答案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灌溉,抗旱,蓄洪,排涝。

9.(2015上海单科,34—36,14分)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罗讷河示意图

  材料一 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 500多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

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2分)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8分)

(3)解析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4分)

答案 

(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上游春汛原因:

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河口枯水期原因:

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成枯水期。

(3)原因:

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讷河整治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同时核电逐步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下图为该模式简图。

据此完成1—3题。

1.(2018豫西南联考一,17)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水源D.土壤

答案 B 

2.(2018豫西南联考一,18)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  )

A.地下水B.雾气

C.雨水D.湖泊水

答案 C

3.(2018豫西南联考一,19)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草地退化

C.土壤盐碱化D.森林减少

答案 A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一次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

小时)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4.(2017江西九江十校二模,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答案 A

5.(2017江西九江十校二模,8)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少数地区依然有烧荒种植作物现象,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  )

A.气温B.降水

C.风向D.光照

答案 B

6.(2017江西九江十校二模,9)读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B.烧荒后肥力下降

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D.作物生长需肥多

答案 C

7.(2017福建厦门一模,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

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

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

(6分)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

(8分)

(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

(8分)

答案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2分)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

(4分)

(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2分)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2分)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

(4分)

(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

(4分)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

(4分)

考点二 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