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439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docx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的认识》单元测试

一、填空。

1、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2小时一共行了()千米。

2、5千米=()米1厘米=()毫米

3000米=()千米40毫米=()厘米。

2米=()厘米17分米=()厘米

3、1千米就是1000米,4千米就是()个1000米,就是()米。

4、一根蜡烛长1分米4厘米,点燃后还剩下9厘米,燃烧了()厘米。

5、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1米50厘米1米5分米9分米2米

32米+10米50米300分米300厘米5毫米1厘米–2毫米

6、测量高速公路的长度应用()作单位,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应用()作单位。

7、1000米=1()1cm=10()

4千米=()米3m=()mm

8、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1)小红的身高126()

(2)一支钢笔长12()

(3)绕操场跑一圈是400()(4)一张床宽90()

(5)一棵大树高4()(6)一辆汽车每时行驶80()

二、选择题。

1、三

(1)班学生平均体重是35()。

A、千米B、千克C、米

2、飞机每小时飞行1200()。

A、千米B、米C、分米

3、哥哥骑摩托车(),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将下面合适的条件的序号填入括号。

A、单价3700元B、每次运10千克鸡蛋C、每时行驶40千米

4、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每段长2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A、4B、6C、8

5、1千米比100米长()。

A、100米B、900米C、9千米

6、一个三角形三条边总长96毫米,三条边长度相等,每条边长()毫米。

A、90B、288C、32、

7、沿学校操场跑一圈是400米,小刚跑2圈,再跑()米,就是1千米。

A、100B、200C、300D、400

8、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8848()。

A、米B、千米C、分米

9、下面最长的是()。

A、200厘米B、2分米C、2000毫米D、2千米

三、判断。

1、爸爸每步比小红每步长15米。

()

2、一辆汽车每时行驶80米。

()

3、学校教学楼高度是12厘米。

()

4、千米、千克、米、克都是长度单位。

()

四、解决问题。

1、王老师星期天骑自行车浏览市区二环路风光。

她每小时行驶13千米,4小时行完全程,二环路全长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每时行40千米,一辆货车每时行50千米,两车朝不同的方向行驶,4小时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3、

(1)李老师步行上班,平均每分走75米,23分钟到达学校,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老师比李老师有近805米,张老师骑自行车8分钟可以到达学校,张老师每分行驶多少米?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

1、160千米,2、5000米,10毫米,3千米,4厘米,200厘米,170厘米;

3、4个1000米,4000米,4、5厘米,5、>,=,<,<,>,<;

6、千米,厘米,7、千米,毫米,4000米,3000mm8、

(1)厘米,

(2)厘米,

(3)米,(4)厘米,(5)米,(6)千米。

二、选择。

B,A,C,A,B,C,B,A,D

三、判断。

×,×,×,×,

四、解决问题。

1、13×4=52(千米)答:

二环路全长52千米。

2、(40+50)×4=360(千米)答:

4小时一共行驶360千米。

3、

(1)75×23=1725(米)答:

他家离学校1725米。

(2)(1725-805)÷8=115(米)答:

他每分行115米。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动脑筋,想一想。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出现一次。

A应该是几?

B应该是几?

4

A

2

 

 

2

 

 

 

 

B

1

 

3

 

 

【答案】解:

A是1,B是3。

【解析】【分析】观察A所在的第四行可知,A不可能是2、4,观察A所在的第二列可知,A不可能是3,则A是1;

第二列出现了数字1、2、3,则剩下的数是4,观察B所在的第二行可知,B不可能是1、4,观察B所在的第3列可知,B不可能是2,则B是3,据此推理。

2.猜一猜,画一画。

(1)

(2)

【答案】

(1)

(2)

【解析】【分析】

(1)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

”两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2)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

”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3.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答案】解:

【解析】

4.把1至16这十六个自然数巧妙地填入正方形的十六个空格里,可以做成有趣的幻方.下图是个未完成的幻方,当它被填满时,它的每一竖行、每一横行、每条对角线上四个数字的和都相等.请你继续把这个幻方完成.

【答案】解:

【解析】

5.画一画,分一分。

(1)

至少能分成________个三角形

(2)画一条线段,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答案】

(1)4

(2)

【解析】【解答】解:

(1)

故答案为:

4。

【分析】

(1)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至少可以分成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六边形的边数减2即可。

(2)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邻边任意一点(除顶点外)作线段,可以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6.在下图空格中填入不同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的和等于15。

【答案】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先确定6与4这条斜行中的数是15-4-6=5,然后推导出正方形左上角顶点处的数字,15-2-5=8,最后用15减去每一横行或竖行中已知的两个数,等于剩下的一个数,据此规律解答。

7.将2、4、6、7、8、10分别填入图中空格中,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8。

【答案】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先确定9与3这条斜行中的数是18-9-3=6,然后推导出正方形右上角顶点处的数字,18-6-5=7,最后用18减去每一横行或竖行中已知的两个数,等于剩下的一个数,据此规律解答。

8.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丽、小东、小平和小明的成绩是98分、100分、97分、95分,其中小平得了最高分,小丽不是得了98分,小东得了最低分。

这四个人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答案】解:

小平100分,小明98分,小丽97分,小东95分。

【解析】【分析】小平得了最高分,那么小平得了100分,小东得了最低分,那么小东得了95分,小丽不是得了98分,那么小丽得了97分,故而小明得了98分。

9.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A、B应该是几?

【答案】解:

A应该是2,B应该是4。

【解析】【分析】第二行中已经有3和4,那么A只能是1和2中任意一个数,因为第三列中已经有2了,那么A只能是2;第二行第三个数是1,那么B只能是3和4中任何一个数,因为第四行中已经有4,那么B只能是4。

10.在方框里填上1~9使算式成立,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1)

(2)

(3)

(4)

【答案】

(1)解:

(2)解:

(3)解:

(4)解:

【解析】【分析】

(1)竖式中的和的个位是1,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7,而且个位相加的和大于10,所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是11-7=4;

(2)竖式中的和的个位是2,可以猜想:

1+1=2,2+0=2,3+9=12,4+8=12,5+7=12,6+6=12,因为填的数字不能重复,所以可以选的有5和7或3和9,那么第二个加数的十位是6-1-4=1;

(3)竖式中的差的个位是4,减数的个位是8,4+8=12,那么被减数的个位是2,而且被减数要从十位退1,那么减数的十位可以是1、3,当减数的十位是1时被减数的十位是5+1+1=7,当减数的十位是3时被减数的十位是5+1+3=9;

(4)竖式中的差的个位是6,被减数的个位是4,4<6,所以被减数要从十位退1,所以减数的个位是14-6=8,被减数的十位是1+4+1=6。

11.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B、C各是几?

【答案】解:

B是3,C是1。

【解析】【分析】A所在的行中有1和3,那么A只能是2和4其中的一个,而A所在的列中已经有4,那么A只能是2,由此得出B是3;C所在的行中有2和4,那么C只能是1和3其中的一个,而C所在的列中已经有3,那么C只能是1。

12.小明、小勇、小军三个小朋友,小明比小勇轻,小军是最轻的。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答案】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推理的知识,根据条件“小军是最轻的”,结合左边第1人的话“我是最轻的”,可以得到左边的第1个人就是小军;根据条件“小明比小勇轻”,结合右边第1人的话“我比小勇轻”,可以推断出右边的第1个人就是小明,那么中间的人就是小勇,据此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