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284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

人教部编版第3单元12唐诗5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12 唐诗五首

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崔颢《黄鹤楼》中既描绘了在黄鹤楼所见的远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诗句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东皋(gāo)  薄暮(bó)  xǐ(徙)倚

落huī(晖)驱dú(犊)采wēi(薇)

崔颢(hào)千载(zǎi)燕然(yān)

征蓬(péng)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东皋薄暮望    薄:

接近

(2)徙倚欲何依徙倚:

徘徊

(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4)晴川历历汉阳树川:

平川,原野历历:

分明的样子

(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

草木茂盛的样子

(6)使至塞上使:

出使

(7)单车欲问边问:

慰问

(8)长河落日圆长河:

指黄河

4.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王绩,字无功,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东皋子”。

(2)《黄鹤楼》的作者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李白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诗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一)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5.请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

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家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面是说自己在现实中无认识之人,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

实则表现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境,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感。

(二)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

7.下列对诗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化虚为实,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抒发了一种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感以及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

B.后四句虚写,描写想象中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引发乡愁。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晰可见、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景致之美,令人陶醉。

D.尾联中“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

由景生情,融情于景,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

(解析:

B项中后四句是实写。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原野上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9.从修辞的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10.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大漠烽烟直上和长河映落日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面对此景时的深切感受。

“直”字在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遂宁中考)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①,乾坤②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①坼(chè):

裂。

②乾坤:

天地。

11.请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

一个“坼”字写出了湖水仿佛在延伸,大地犹如被切割开的状态;一个“浮”字写出了天地万物仿佛日日夜夜都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的状态。

这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壮阔磅礴的气势,富有动感和力度。

12.颈联和尾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体现了“诗圣”杜甫怎样的情怀?

“无一字”“有孤舟”可见诗人的孤苦伶仃,“戎马”“关山”点出了写作本诗时的战乱背景。

颈联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孤苦、晚境凄凉的哀叹,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的悲伤。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1.请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表现了奇特大胆的想象的诗句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来从楚国游    从:

(2)仍怜故乡水怜:

喜爱

(3)水面初平云脚低初:

刚刚

(4)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向阳的树

3.文学常识填空。

(1)《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A.牧人/驱犊/返    B.日暮乡/关何处/是

C.山随/平野/尽D.最/爱湖/东行不足

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D)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古诗像一朵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经吟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确,中国古诗之路也是漫长而修远的,现在请你和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

【示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

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感受古人的旷达胸襟吧。

(2)请根据下面两幅图片的内容,分别配上相关诗句。

①  ②

①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按顺序吟诵带“花”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

《中国诗词大会》则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

假如你参加了诗词大会,主题字为“江”,请你写出带“江”字的诗句。

【示例】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一)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7.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景象。

(100字以内)

【示例】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的前行而逐渐展开,最后在广阔的原野尽头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望着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首联叙事,紧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

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C.颈联以动写静,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依次是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

C.颈联依次是“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9.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初春景象?

“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或“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1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乱”字突出了早春各种花多而密的特点;“渐”字描写出了初春各种花逐渐开放的景象;“浅”字突出了初春的小草柔嫩的特点。

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早春的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1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典型例题】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每一座山都披上落日的余晖,多么静谧恬静。

【技法点睛】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应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诗词大意,找全景物,添加修饰语,写明句意。

2.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及关键词,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描绘画面不是解释说明,需要添加适当的细节描写。

3.可以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增添语言的描写性。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身边的文化遗产

1.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

(1)在宣传周里,为了庆祝“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学生会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介绍“京剧”。

请你根据下列材料概括京剧艺术的三大特性。

材料: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只就表演这一项,就包括唱、念、做、打四种门类。

如果把音乐、美术(包括化妆、脸谱、舞台设计、布景绘制等)、灯光、服装(刺绣工艺)、道具(工艺品制作)等等都包括在内,京剧实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综合艺术。

京剧不仅使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相对固定、相对规范的表演程式。

比如唱腔板式的安排,嬉笑与哭怒的方式,开门、关门、骑马、登舟、乘车、坐轿、开打、水斗、上山和上下楼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把这些程式根据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就是一出完整的戏。

京剧不求形式的真实,在表现上时空自由,出入六合,有无相生,以一当十。

如:

马鞭代表马,船桨代表船,蜡台代表黑夜,酒壶代表宴会,龙套代表千军万马。

这种表现形式上的虚拟有助于引发观众联想,扩大舞台表现力。

①综合性;②程式性;③虚拟性。

(2)下面是晓明同学为班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板报搜集到的材料,请根据提示帮他修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A】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师徒、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B】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

①【A】处画线句子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修改:

应将“等”删除(或将“……”改为“,”)。

②【B】处画线句子中成分残缺,请修改:

应在句末“最脆弱”后面加上“的部分”。

2.你校八年级

(2)班正在开展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品味精美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副对联,可是调皮的明明却擦掉了其中的几个字,请你运用对联的知识,将它们填写完整。

①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

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飞墓对联)

②上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联: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来写一段精彩的结束语。

【示例】同学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着炎黄子孙的情操,深受炎黄子孙的青睐,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将对联文化发扬光大。

3.你校八年级(5)班正在开展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

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

磨刀不误砍柴工。

【示例】阿姨,您好,小敏非常热爱古建筑,参加本次主题班会不但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而且还能激发她学习的热情,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2)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

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50字以内)

【示例一】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再往东北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就是王岭村。

【示例二】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左转到染坊村,再沿着右边的路走就能到王岭村。

第六单元测试卷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6分)

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相见欢》)

③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采桑子》)

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⑦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⑧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塞上燕脂凝夜紫”。

(共6分。

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默写杜甫《春望》的前四句。

(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共4分。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quǎn(畎)亩  荷担(hè) 无穷kuì(匮)也

法家拂士(bì) shuāng(孀)妻弱子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8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草木

(2)问君何能尔尔:

如此,这样

(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

营垒

(4)浑欲不胜簪浑:

简直

(5)天子先驱至先驱:

先行引导的人员

(6)自将磨洗认前朝将:

拿,取

(7)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犯错误

(8)我报路长嗟日暮报:

回答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3分)

A.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

C.甚矣,汝之不惠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解析:

A.“曾”同“增”;B.“衡”同“横”,梗塞、不顺;C.“惠”同“慧”,聪明。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C)(3分)

A.饿其体肤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独行其道D.改容式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3分)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帝感其诚

B.必先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

C.得志,与民由之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D.天子且至上至,又不得入

(解析:

A.真正,确实诚心;B.使……痛苦愁苦,这里指担心;C.实现能够,可以;D.到。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子,郑国人,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襁褓”指不满周岁的婴儿,“始龀”指七八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阅读(55分)

【一】(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百里奚举于市    举:

选拔、任用

(2)必先苦其心志其:

他,他的

(3)曾益其所不能曾:

同“增”,增加

(4)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指在国内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敌:

匹敌、相当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样的人。

(2)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客观因素:

艰苦环境的磨炼(2分)。

主观因素:

思想斗争的折磨(2分)。

【二】(11分)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上自劳军   劳:

慰问

(2)已而之细柳军之:

到,往

(3)彀弓弩彀:

张开

(4)居无何居:

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号令,不听皇帝的命令。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于是皇上派遣使臣手持符节给将军发布的命令。

14.本文刻画了周亚夫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述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3分)

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治军有方的“真将军”形象(1分)。

通过侧面描写(1分)(通过“军士吏”“军门都尉”等人的表现)、对比衬托(与霸上、棘门军)(1分)塑造周亚夫的形象。

【三】(13分)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真正,确实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

怎么,哪里

(3)必敬必戒戒:

谨慎

(4)行拂乱其所为拂:

违背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在国外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我迷惑心志,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17.【乙】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分)

内容上:

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2分);表达效果上:

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文章气势,使论证更充分(2分)。

【四】(16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②,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选自《蜀之鄙有二僧》)

【注释】 ①鄙:

边境。

②南海:

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

水瓶。

④钵:

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

难道,反而。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