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215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理综物理Word版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能力测试

2013.5

本试卷共14页,满分300分。

考舰长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016Na23Mg24Si28Cl35.5Fe56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1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n=2轨道跃迁到n=1轨道

A.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C.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15.如图2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

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增大绿光的强度16.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1:

T2=1:

8,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R1:

R2=1:

4,v1:

v2=2:

1

B.R1:

R2=4:

1,v1:

v2=2:

1

C.R1:

R2=1:

4,v1:

v2=1:

2

D.R1:

R2=4:

1,v1:

v2=1:

2

17.如图3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

n2=11:

5。

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

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R=100Ω。

A.通过电阻的电流是22A

B.交流电的频率是100Hz

C.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V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484W

18.—根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简谐运动,在t=0.25s时,绳上形成如图4所示的波形。

关于此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列波为横波,0点开始时向上运动

B.此列波的波长为2m,波速为8m/S

C.在t=1.25s后,A、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

D.当t=10s时,质点B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19.如图5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两电压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L2变暗,V1表的示数变小,V2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L2变亮,V1表的示数变大,V2表的示数变小

C.小灯泡L1变亮,V1表的示数变大,V2表的示数变小

D.小灯泡L1变暗,V1表的示数变小,V2表的示数变大

20.如图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m的木板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

质量为2m的木块A以速度v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B。

在木块A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板运动速率最大

B.S板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弹簧给木块A的冲量大小为2mv0/3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v02/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1)(4分)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圆柱横截面相同的圆,圆心为0。

将圆柱形玻璃的底面与圆重合放在白纸上。

在圆柱形玻璃一侧适当位置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在另一侧适当位置洱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先使P3能够挡住P2、P1的像,再插大头针P4时,使P4能够档住P3和P2,P1的像。

移去圆柱形玻璃和大头针后,得图7所示的痕迹。

①图中已画出P1P2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补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出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②用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表示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_______。

(2)(14分)为了较准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采用图8所示实验电路图进行测量,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待测微安表(量程500

,内阻约300Ω

B.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

D.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KΩ)

E.电源(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

F.保护电阻R0(阻值为120Ω)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填“C”或“D”);

②按照实验电路在图9所示的方框中完成实物图连接。

③实验步骤:

第一,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零;

第二,闭合开关S,将滑片缓慢左移,使微安表满偏;

第三,保持滑片不动,调节R的电阻值使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2/3时,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箱的

示数如图10所示,阻值R为______Ω。

第四,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RA为_______Ω

④若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

时,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1/2,认为此时微安表内阻就等于

0则此时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与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2/3时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RA相比,更接近微安表真实值的是______。

(填“

”或“RA”)

22.(16分)如图1

1,水平桌面固定着光滑斜槽,光滑斜槽的末端和一水平木板平滑连接,设物块通过衔接处时速率没有改变。

质量m1=0.40kg的物块A从斜槽上端距水平木板高度h=0.80m处下滑,并与放在水平木板左端的质量m2=0.20kg的物块B相碰,相碰后物块B滑行x=4.0m到木板的C点停止运动,物块A滑到木板的D点停止运动。

已知物块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2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沿斜槽滑下与物块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滑动摩擦力对物块B做的功;

(3)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3.(18分)图12所示为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

它由两个铝制D型金属扁盒组成,两个D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狭缝,两个D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在高频交变电源上。

在D1盒中心A处有离子源,它产生并发出的a粒子,经狭缝电压加速后,进入D2盒中。

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半个圆周后,再次经狭缝电压加速。

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设法使交变电压的周期与粒子在狭缝及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一致。

如此周而复始,速度越来越大,运动半径也越来越大,最后到达D型盒的边缘,以最大速度被导出。

已知a粒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加速时电极间电压大小恒为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D型盒的半径为R,设狭缝很窄,粒子通过狭缝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设a粒子从离子源发出时的初速度为零。

(不计a粒子重力)求:

(1)a粒子第一次被加速后进入D2盒中时的速度大小;

(2)a粒子被加速后获得的最大动能Ek和交变电压的频率f

(3)a粒子在第n次由D1盒进入D2盒与紧接着第n+1次由D1盒进入D2盒位置之间的距离Δx。

 

24.(20分)如图13所示,四分之一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P和水平绝缘传送带PC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圆心为0,半径为R0传送带PC之间的距离为L,沿逆时针方向的运动速度v=

.在PO的右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物体从圆弧顶点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后返回。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不计物体经过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P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体下滑到P点时,物体对轨道的压力F

(2)求物体返回到圆弧轨道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3)若在PO的右侧空间再加上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物体从圆弧顶点A静止释放,运动到C端时的速度为

,试求物体在

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海淀高三物理二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7

选择答案题

13.B14.A15.B16.A17.C18.D19.C20.D

实验题

21.(18分)

(1)(4分)

①光路图正确有箭头1分;入射角、折射角标度正确1分

……2分

(2)(14分)

①C……3分

②实物图补画正确……3分

③145.5……3分,291……3分

④RA1……2分

计算题

22.(16分)

(1)设物块A滑到斜面低端与物块B碰撞前时的速度大小为v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分

解得:

v0=4.0m/s………………2分

(2)设物块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摩擦力做功为W,则

f=µm2g……………………2分

W=-µm2gx……………………2分

解得:

W=-1.6J……………………1分

(3)设物块A与物块B碰撞后的速度为v1,物块B受到碰撞后的速度为v,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E,根据动能定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有

-µm2gx=0-

m2v2……………………1分

解得:

v=4.0m/s

…………………1分

解得:

v1=2.0m/s…………………1分

…………………2分

解得:

E=0.80J…………………2分

 

23.(18分)

(1)设α粒子第一次被加速后进入D2盒中时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能定理有

……………………2分

……………………2分

(2)α粒子在D形盒内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达到最大时被引出,具有最大动能。

设此时的速度为v,有

……………………2分

解得:

……………………2分

设α粒子的最大动能为Ek,则

Ek=

……………………2分

解得:

Ek=

……………………2分

设交变电压的周期为T、频率为f,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应等于交变电压的周期(在狭缝的时间极短忽略不计),则

解得:

T=

……………………1分

……………………1分

(3)离子经电场第1次加速后,以速度

进入D2盒,设轨道半径为r1

离子经第2次电场加速后,以速度v2进入D1盒,设轨道半径为r2

轨道半径:

………

离子第n次由D1盒进入D2盒,离子已经过(2n-1)次电场加速,以速度

进入D2盒,由动能定理:

轨道半径:

……………………1分

离子经第n+1次由D1盒进入D2盒,离子已经过2n次电场加速,以速度v2n进入D1盒,由动能定理:

轨道半径:

……1分

=2

…………1分(如图所示)

=2(

……………………1分

24.(20分)

(1)设物体滑到P端时速度大小为

,物体从A端运动到P端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分

解得:

…………………………1分

设物体滑到P端时受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分

解得:

N=3mg…………………………1分

设物体滑到P端时对轨道压力为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N=3mg…………………………1分

(2)物体到达C端以后受滑动摩擦力,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向左运动

距离为x时物体与皮带速度相同,设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

fx=

………………………1分

物体从皮带的P端滑到C端摩擦力做功

-fL=0-

………………………1分

………………………1分

解得:

x=

………………………1分

即物体在皮带上向左先做匀加速运动一半皮带长度后,与皮带同速向左运动,即再次到达P点时速度大小是v=

………………………2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在斜面上上升的高度H,则

mgH=

解得H=

……………………2分

说明:

其他方法答案正确均得分。

(3)设电场强度为E,在无磁场物体从A端运动到C端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1分

解得E=

……………………1分

在有磁场情况下物体从P端运动到C端的过程中,设任意时刻物体速度为v,取一段极短的含此时刻的时间

,设在此时间段内的速度改变量为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两边同时乘以

再对两边求和

……………………1分

……………………1分

……………………1分

以上结果代入上式,得

化简得t=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