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020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校园生活之老师,你好教案

8:

22:

00

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贺卡设计构思与利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是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两个基本环节。

学生们通过了解贺卡的由来、功能、内涵、种类和设计制作的意义,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在版面布置上,教材第6页介绍了以“教师节”为主题的各种各样的贺卡。

这些贺卡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造型简洁、新颖,主题明确,艺术形象优美,体现出对教师的浓浓情意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教材第7页主要介绍了贺卡不同的折叠方法以及镂空制作的小窍门,教材第8页介绍了封套的设计,第9页介绍了电子贺卡的制作。

本课用两课时来完成,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来学习。

第一课时,完成贺卡制作。

上课首先让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与课本上的范例进行评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开始让学生自评与互评第一节课完成的贺卡作品,继续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完成作业,达到教学目标。

也可以采用竞赛评奖的方法,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制作奖等,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重点、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

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颜料、水、毛笔、铅笔、尺、橡皮、彩色纸等

(教师)图片资料、优秀学生作业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提问:

快到教师节了,我们该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美好的节日呢?

(2)师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点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欣赏课本第6页上的范例。

(2)讨论:

你最欣赏哪一幅作品?

为什么?

(提示:

可以从主题、图案、色彩等方面来思考。

)制作一张出色的贺卡,应注意哪些问题?

(3)点明本节课所要解决的知识点。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介绍贺卡制作的步骤:

①设立主题;②设想效果;③确定折叠样式;④选择图形、文字,安排好版面;⑤动手制作。

(2)示范优秀学生作业,讨论:

①如何突出“教师节”这个主题?

②除了用蜡烛来比喻教师外,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用来比喻教师的?

③为什么一般多选择明亮轻快的颜色?

如果大面积使用黑、深灰颜色,你认为合适吗?

4.布置课堂作业。

主题:

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可以采用绘画也可采用电脑制作的方式。

要求:

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的贺卡设计知识,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表达出对教师的祝贺与热爱之情。

5.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笔、毛笔、颜料、水等

(教师)优秀学生作业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对比上一节课优秀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2)讨论:

根据上一节课所设计的贺卡的主题、色彩、风格,应该配什么样的信封?

提出问题,师生讨论,点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研究讨论,激发创意。

(1)出示优秀的信封套,讨论:

你最喜欢哪一种款式?

为什么?

(提示:

可以从图形、色彩等方面进行阐述。

)还有其他的样式吗?

如果让你设计,你会选择哪一种样式?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和整理知识要点,理清学习思路,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难点问题,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3.传授方法,加强体验。

(1)具体讨论如何选择不同的彩色纸作为信封套的材料,确定好样式,完成信封套的设计小稿。

(2)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的设计小稿放映在屏幕上,师生讨论:

在作品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布置作业,表达感受。

(1)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的贺卡制作一个相配的信封套。

要求色彩明快、简洁,作品有创新。

(2)注意:

尊重自己的喜好,独立思考,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创意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点评作品,学习评价。

卡通天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卡通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2.通过对卡通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卡通艺术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卡通艺术形象,并尝试将卡通形象运用于生活实际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卡通现在正成为中小学生最喜欢的艺术门类之一,有些卡通作品甚至被各个年龄层的人们所接受。

各种卡通艺术形象以其鲜艳的色彩、生动可爱的造型成为人们喜欢的对象,并且被大量运用于会标设计、玩具、布艺设计等各种艺术设计中,因此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卡通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同时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初步的艺术设计能力,并跟生活中的物品相联系,设计出生活中的卡通形象。

本教材首先从认识卡通形象着手,从学生熟悉的众多的形象导入本课的学习。

建议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运用视频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先感受认知,从情境教学观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教材的编排也比较合理,视觉冲击力强。

没有上述教学手段的学校,建议从直接认知的方式着手,让学生说说、认认,熟悉卡通艺术的概念、特征等。

在课程的安排上,可接着讲述卡通的主要表现手法,抓住卡通人物的五官与动态特征进行训练与讲解,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掌握卡通人物的五官、神态、动态技法后,进一步加强动物、植物的拟人手法表现,同时用情节性卡通——分格卡通来表现自己身边的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材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当前卡通的发展趋势,由传统手绘过渡到电脑绘制,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下,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然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卡通形象,设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2.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卡通的主要表现手段,包括五官的画法与动物、植物的拟人手法的技法表现以及分格卡通的构成方式。

难点:

掌握卡通人物的五官画法,熟悉电脑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卡通道具、卡通资料,建立自己的艺术成长卡通单元表格等

(教师)各种卡通形象、卡通图片、道具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感受卡通。

(1)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致4-6人一组,要求各组介绍本组准备的卡通故事,并将这些卡通形象图片布置在教室里,渲染气氛(以上准备均要求详细地写在本人的艺术成长卡通单元中)。

(2)学生在这些卡通形象中重新唤起儿时的记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放一些学生熟悉的卡通歌曲。

教师提问:

“你认识这些卡通形象吗?

请你来辨认一下。

”学生回答后,再次提问:

“卡通形象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后,归纳:

运用讽刺、嬉笑、幽默的绘画形式,常用夸张、变形、拟人的手法来描绘。

2.深入理解,提高审美。

(1)教师发言:

今天各个小组都给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卡通故事,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们的精彩演出。

请大家拿起笔,在艺术成长卡通单元中记录这些卡通形象及其特征,评出你认为最优秀的小组。

(2)小组表演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美工等系列奖,并以一些小奖品(如自己设计的仿奥斯卡的金像、获奖证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小组评议本组中最优秀的艺术记录,再次提升对卡通形象的认识。

3.归纳总结,明晰种类。

(1)请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再次明确卡通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卡通艺术常见的表现形态有卡通图书(卡通连环画)、卡通影视片(动画片)等。

(2)卡通发展至今,已经融合了绘画、文学及电影艺术的特点,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很多题材都用卡通形式来表现。

讲述时,展示教师收集的一些作品,并请学生根据分类原则归类、比较。

4.课堂检查,知识拓展。

(1)在本课的艺术成长卡通单元记录档案中评出三个等级,作为本课的教学评价。

若对本课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在课外收集卡通艺术的知识点、实物作为成绩加分的依据。

(2)每个小组要求以公正、认真的态度进行评选,并要求在课外再寻找有强烈艺术特征的卡通形象,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收集的各种卡通形象等

(教师)范作、各种夸张的脸部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将学生收集的卡通形象在教室里根据上节课的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展示。

请各小组根据卡通的分类依据,对其他小组放置的位置作出判断。

请判断的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巩固已学知识。

(2)再次阐述对卡通艺术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教师出示真实的爱因斯坦的相片,请学生辨认。

然后出示爱因斯坦的卡通形象,说出两者的区别。

引导得出夸张、变形是卡通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2.竞争表演,特征描绘。

(1)人的表情最丰富,它能体现人的各种心理状态。

请各组选出一个学生根据老师讲述的故事情节,运用表情来夸张地表现故事中主人公的神态。

评选出最佳表演艺术奖。

(2)请同学根据刚才的表演,画出各种脸部表情。

教师适时引导,课件演示并讲述五官的夸张变形。

(3)教师展示各种带有夸张、变形表情的卡通艺术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技法学习,艺术创作。

(1)教师提问:

如何正确把握卡通形象的五官特征?

介绍五官画法,以嘴、鼻、眼等为主要表现手段。

教师随堂演示或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请一个学生上来表演仰视、俯视、平视三种状态的脸部变化,出示正侧面的视图。

(2)在卡通片里面,有许多作品还需要场景的烘托,请学生找出教材中的图例——《精忠报国》,欣赏分析作品的场景设计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并记录在艺术成长卡通单元中。

请学生说说想表现的校园场景或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并评选最有创意的场景。

4.临摹练习,提升难度。

(1)在临摹的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上,配上合适的背景,成为一幅完整的卡通作品。

提示学生除了对五官进行适度夸张、变形,还可以对人物的结构、四肢、情节等进行夸张。

例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在天庭的场景。

(2)教师巡回指导,讲解人物的结构与形态,使学生对人物的基本形态有准确的认识,抓住动态线在人物中的主体位置。

5.课外延伸,举办展览。

在校画廊里展示学生创作的校园生活场景或者展示各组的优秀临摹作业,并评选最佳作业奖,在下节课准备颁奖。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分组绘制好的卡通作品、卡通动植物图片等

(教师)《米老鼠与唐老鸭》的卡通图片、优秀学生作品、范作、各种夸张的卡通动植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巩固旧知,颁奖鼓励。

(1)把上节课的优秀作业在美术教室做展示,并在课前选出最优秀的作业,颁奖并予以鼓励。

(2)请获奖同学讲解一下作业的创意所在,运用了哪些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方式,用以巩固已学知识。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米老鼠与唐老鸭》的卡通图片,提问:

画面中是真实的人吗?

动物们是怎样表现喜怒哀乐的表情的?

引出本课学习的重点——拟人化在卡通动物、植物中的应用。

(2)请学生出示收集的拟人化的动植物造型,说一说各组寻找到的对象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3.技法学习,探索实践。

(1)向学生展示大象的拟人化表现方式,介绍大象的拟人化步骤,教师示范。

(2)请学生临摹书本上的各种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教师做巡回指导。

4.深入探索,场景描绘。

(1)教师提问:

动画片也好,卡通连环画也好,如何让观看者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呢?

引出卡通创作中两种特殊的叙事方式:

单页插图式与分框分格式。

(2)请学生谈谈连环画的艺术表现特征:

远景、特写、对话框、情节等。

学生可以将本组收集的单页插图式与分框分格式连环画进行展示说明,以加深对其艺术特征的掌握。

教师总结,以课本中《花木兰》的多格卡通连环画为例,具体说明各个艺术特征。

(3)请学生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把整个过程用卡通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5.课外拓展,作业展示。

(1)分析本组收集的卡通连环画属于哪种类型,研究它的艺术特征有哪些,要求做一个关于卡通艺术的研究性报告,主题切入口要小。

(2)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请学生评选最优秀的作业,准备在下节课颁奖。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分组准备的卡通挂件、吉祥物等

(教师)优秀学生作品、范作、卡通形象应用于实际的范例(如海报、信纸等)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形象展示。

(1)将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卡通挂件、吉祥物布置在教室里,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卡通片或卡通音乐做背景烘托,渲染气氛。

引出课题:

生活中的卡通艺术。

(2)请学生再深入探讨卡通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授新知,技法练习。

(1)请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卡通用品,布置一个卡通饰物展览。

(2)教师提问: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卡通造型,它们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在广告、商标、标志等领域中都有体现。

那么如何利用卡通形象设计一个有创意的产品呢?

(3)介绍应用卡通形象的设计步骤:

①首先了解实际应用的对象是什么,有何用途;②根据实际应用的对象选择恰当的形象作为表现的对象;③对对象进行夸张、变形,突出卡通的艺术特征,尽量简练、概括;④运用合适的色彩渲染和表现,或者运用各种材质制作成卡通造型。

通过以上步骤,使学生明确设计的过程,能具备初步的设计卡通形象的能力。

(4)利用学生自己创作的卡通形象设计一件生活中的物品,要求小组合作。

同时展示其他学生的优秀作业,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

3.知识拓展,介绍动画。

(1)教师提问: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卡通片,那么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随后讲解并展示传统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传统动画片的理解。

讲述中国最早的动画片的制作原理——小孔成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现在还有一种运用高科技制作的动画片,请学生举例说明。

《大话三国》、《海底总动员》都运用了Maya、3DMax、Flash等动画软件来制作完成。

4.现场展示,课内总结。

(1)请学生自己展示设计的卡通形象作品,将自己的设计心得写在艺术成长卡通单元记录档案中,同时评选优秀展示小组。

(2)教师总结归纳:

卡通形象在实际应用设计中,可以是外观设计,可以是装饰设计,也可以是卡通吉祥物的设计。

设计的原则是实用、美观,符合它的功能,符合各个年龄层次的需要。

5.课外拓展,作品拍卖。

(1)总结学生的各种课内作业,要求学生在艺术成长卡通单元记录档案上写一篇学习体会。

教师审阅后,同各小组组长共同讨论,评选优秀作业与优秀学习小组,为课后学生卡通艺术品拍卖会做好筹备工作。

(2)学生自己设计卡通头像,并借此举办一个卡通秀的假面晚会。

美丽的西湖教案

8:

24:

00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彩以及水彩风景画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水彩风景画的技法,学习用湿画法、干画法表现自然景物。

3.感受西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胜,在于西湖。

西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三面青山一面城,远山含黛,湖光旖旎。

它是大自然和我们人类共同创造的杰作。

许多声名显赫的文人贤士曾用诗一般的心境整治、疏浚西湖,方才造就了今天西湖“长堤数痕、岛浮几点”的基本格局。

“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春夏秋冬、阴晴昏晓、雨雪风霜,都呈现出各自特有的美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具有平和之美、淡雅之美、恬静之美。

西湖秀丽的湖光山色如同一幅水色交融、淋漓流畅的水彩画,二者在审美意趣上非常相似。

本课整体上的框架就是以西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观为内容,以水彩画的技巧技法为形式,两者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初步地了解了水彩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热爱西湖、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课内容编排上,先让学生在古人赞誉西湖的诗词佳句和西湖图片的欣赏中感受西湖的美,有了美感后再寻找表现形式,既而转到对水彩画的欣赏。

水彩画有系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本课尽量避开这一点,从比较容易掌握的水彩风景画切入。

色彩调和等知识、技能、技巧,安排学生在尝试探索中自主获得。

在呈现顺序上较之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有了较大转变,如先出示各种各样的小技法,再由学生说说这些技法最适合表现什么。

降低了难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西湖的美,初步掌握水彩画的技法,体会水彩画的美感。

难点:

掌握水彩画技法中的湿画法、干画法以及对树木、景物的造型与表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画工具、材料、水杯

(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1.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探究,认识水彩画纸、笔、颜料的特性。

(1)让每位学生选择一种最喜欢的颜色,尝试在杯子中逐渐加水调和,在纸上试验从浓到淡渐变的水色调和过程。

(2)引导学生相互合作,把杯子中的不同颜色进行调和。

(3)尝试在不同湿度的纸上,不同颜色之间相互渗化的效果。

2.通过想象交流,总结特点。

(1)由学生交流、表达在尝试中发现的各种效果和规律。

(2)引发学生想象,说说各种效果能表现什么样的物象。

(3)总结出水彩的特点,它适宜表现淡雅、秀美的景象。

3.由水彩的美引出西湖的美。

(1)引导学生体会西湖与水彩非常相似的审美意趣。

(2)欣赏课本中的《春到西湖》、《断桥初春》,感受水彩画是通过怎样的效果表现出西湖春意盎然。

(3)欣赏《满湖曲折》,可以通过与“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西湖盛夏景象进行对比欣赏,突出《满湖曲折》画中淡泊、简单、萧疏的美。

夕阳余辉下,西湖的残荷别具一番风味。

4.讨论水彩画与我国传统水墨画的相同之处。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画工具

(教师)西湖风景图片、水彩画工具

教学过程

1.介绍风景,引导学习。

教师简介西湖风景,以一幅西湖风景图片为例,分析图中的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这只是通常情况下的层次,也有例外的)。

2.介绍云彩的画法。

(1)天空与云彩,通常是一幅画的远景。

大自然中云彩的色彩、形状千变万化,引导学生回忆并讲述在何时何地见到什么样颜色、形状的云彩,不同的云彩适宜用不同的画法去表现。

(2)教师示范:

①用“退色法”画天空。

②用湿画法、干画法画云彩(指出干画法、湿画法是主要的两种水彩技法,两者可以结合运用)。

3.学习山的画法。

(1)由课本中的《黄山朝晴》与《风景》两幅画的对比欣赏,学生自主得出画远山、近山的区别。

(2)远山可以概括成一种调子(要学生注意远山之间的层次感)。

近处的山应引导学生注意山的阴阳向背,山石的质感。

4.介绍树木的画法。

(1)教师讲解树的结构,树干、树枝的画法有一定难度,应着重讲解、示范。

(2)学生可以用铅笔勾勒树干、树枝、树冠的轮廓,然后上色。

5.学生临摹课本范画。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风景图片、剪刀、水彩画工具

(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风景画取景、构图。

(1)一张风景图片按景物剪开,由学生取舍、摆放(注意取舍和位置的调整)。

(2)有关画面层次、虚实处理知识的回顾。

2.讲解水彩风景画的作画步骤。

(1)铅笔起稿——上底色画天空、云彩——画中景、刻画仔细——点缀近景。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在演示过程中可加入一些特殊技法,如加盐法、涂蜡法等等。

(2)学生尝试特殊技法,引发联想,思考各种技法效果最适合用来表现什么。

3.讲解水彩画表现形式。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七月》、《静谧》,强调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或豪放或细腻,采用什么样的技法取决于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和理解。

(2)教师出示其他风格各异的水彩画作品,由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喜好,并说出理由。

4.布置作业。

以“秋天的校园”为主题在校园内一角写生,要求学生表现自己的感受,写生时注意取景、构图,画面可简单一些,但要有一定的层次。

5.布置展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评价、回顾。

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8:

25:

0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实践,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教材中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纸、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的作品,如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鱼,用不同的纸张制作的各种形式的作品,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老鼠、马、恐龙等,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前半部分是各种材料的实验,后半部分是材料的综合运用。

尤其是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制作相关的学具、教具,是对此次课改强调跨学科学习的一种尝试。

在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作出一些有一定科学含量或文化意味的综合材料作品,是本课编写时的重要意图。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要善于发现和发扬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东西。

在设计实践中,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制作实践活动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为学生创设充裕的自主时间和机会,提供自主发展必备的训练材料,不断给学生有效的激励和指导。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2.重点、难点。

重点:

学生感受、发现身边材料不同的质感,并在设计实践中巧妙运用,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难点:

如何巧妙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易拉罐(薄铝片)、电线

(教师)相关浮雕作品

教学过程

1.直接运用教材中精美的鱼造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析艺术家的作品。

(1)对材料的感受。

(2)造型的特点:

平面的、立体的。

3.分析纸等材料的特性及采用切、割、拼、贴等多种手法造型。

4.展示一组纸、铝片、电线、麻绳等材料制作的浮雕手工作品。

5.学生欣赏用各种不同质感的材料制作的作品,进行创作练习。

练习要求:

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浮雕造型,内容不限,但形象要求生动,并有情趣。

6.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强调制作的技法和操作的安全。

7.回顾总结,学生交流作品和谈论创作感受。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用废旧报纸做的纸浆、彩色纸、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教师)立体纸造型等作品

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优秀浮雕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