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复习题30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956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0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复习题30页.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复习题30页.docx

免疫复习题30页

免疫复习题

部分内容未整理,请自己查找。

别忘了闭卷考试哦。

复习中如果发现什么错误请及时告诉我改正。

一、绪论

1.免疫功能对机体的双重影响

答:

2.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

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

一是固有性免疫应答,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二是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为特异性免疫。

固有性免疫应答的特征是:

(1)无特异性,作用广泛;

(2)先天具备;

(3)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挥效应,但无记忆性;

(4)可稳定遗传;

(5)同一物种的正常个体间差异不大。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也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其特征是:

(1)特异性,即T、B淋巴细胞仅能针对相应抗原表位发生免疫应答;

(2)获得性,是指个体出生后受特定抗原刺激而获得的免疫;

(3)记忆性,即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仍存在于体内的记忆细胞产生免疫效应,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

(4)可传递性,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T细胞)可直接输注使受者获得相应的特异免疫力(该过程称为被动免疫)。

(5)自限性,可通过免疫调节,使免疫应答控制在适度水平或自限终止。

二、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答: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其功能为: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其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

3,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其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再循环

4,过滤作用

脾脏,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由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组成

功能:

1,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2,产生分泌型IgA

2.何谓淋巴细胞归巢

答: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成为淋巴细胞归巢

三、抗原

1.影响抗原免疫效果的因素

答:

有多种因素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强度,但主要取决于抗原物质本身的性质及其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可概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2.分子量大小3.结构的复杂性

4.分子构象(conformation)5.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6.物理状态

.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间的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类型等都明显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2.比较普通抗原、超抗原、丝裂原激活淋巴细胞的不同

答:

1,普通抗原:

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值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2,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某些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某些亚型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3,丝裂原(mitogen)也称有丝分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和增殖。

丝裂原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为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剂。

该性质用于体外机体免疫功能的检测,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其中超抗原通过直接与TCRVβ结合,极低浓度时即可激活2%~20%的T细胞克隆;丝裂原可与某一类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3.比较TD-Ag与TI-Ag的区别

答:

4.解释:

半抗原、抗原表位、异嗜性抗原、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自身抗原

答:

半抗原:

半抗原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又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的抗原。

它只有反应原性,不具免疫原性,又称不完全抗原。

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称为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异嗜性抗原:

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最初由Forssman发现,故命名为Forssman抗原。

外源性抗原:

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合成,而来源于APC外的抗原。

此类抗原在被溶酶体降解成短肽后,通过MHCⅡ类分子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诱导CD4+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经专职APC摄取,加工,处理,提呈的外源蛋白质均属于此类,抗原识别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内源性抗原:

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

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

自身抗原:

能诱导宿主发生自身应答的物质称为自身抗原。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物质不作为抗原来对待,但当机体受到外伤或感染等刺激时,就会使隐蔽的自身抗原暴露或改变自身的抗原结构,或者免疫系统本身发生异常,这些情况均可使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抗原性异物来识别,诱发自身免疫应答,引起自身免疫病。

四、Ig

1.Ig的结构和功能

答:

一、结构:

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组成的。

L链与H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免疫球蛋白,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现已知5种免疫球蛋白中IgG、IgA和IgD的H链各有一个可变区(VH)和三个恒定区(CH1、CH2和CH3)共四个功能区。

IgM和IgE的H链各有一个可变区(VH)和四个恒定区(CHl、CH2、CH3和CH4)共五个功能区。

VL和VH是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单体由一对L链和一对H链组成的基本结构,只有2个与抗原结合的位点,如IgG、IgD、IgE、血清型IgA;双体由J链连接的两个单体,有4个与抗原结合的位点,如分泌型IgA(SIgA),所以S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要比血清型IgA高。

五聚体由J链和二硫键连接五个单体,如IgM。

五聚体IgM理论上应为10个与抗原结合的位点,但实际上由于立体构型的空间位阻,—般只有5个结合点可结合。

  H和L链上都有可变区,同类重链和同型轻链的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其他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据此可将轻链和重链区分为可变区(V)和恒定区(C)。

VH和VI。

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变化,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分别为CDRl、CDR2和CDR3。

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

VH和VI。

各有113和1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个FR(分别为FRl、FR2、FR3和FR4)和3个CDRs。

VH和VI-中的各氨基酸可编号,一些保守的氨基酸都有其固定的编号位置,将不同序列和已编号的序列进行对比以后,在某个位置上多出来氨基酸编号为A、B、C等,如27A、27B、27C、106A等。

V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识别及结合抗原,并决定抗体识别的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氨基酸顺序的编号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别(x或入)CI。

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IgCH的长度不一,有的包括CHl~CH3,有的为CHl~CH4。

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Ig的C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抗原性是相同的,但V区各有不同。

C区与抗体的效应功能相关,可激活补体,介导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应。

  在Ig分子伸出的两臂和主干之间(CHl与CH2之间)还有个可弯曲的区域,称为铰链区。

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

虽然IgD、IgG、IgA有绞链区,而IgM和IgE没有,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完全不能弯曲,实际上还有相对的弯曲性。

各类抗体的铰链区的长度及氨基酸的顺序也有不同;人IgD的可伸展的距离最大,IgG4和两种IgA的弯曲度则有限。

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IgG,它占总的免疫球蛋白的70-75%,,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

尽管免疫球蛋白千变万化,但都有类似的结构。

抗体分子是由两对长短不同的多肽链所组成,四条链通过链间二硫键构成Y型基本结构(H2L2)。

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

其中分子量为2.5万(23kD)的肽链,称轻链(L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50~60kD),称重链(H链)。

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

二、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它仅以单体形式存在。

大多是抗菌性、抗毒性和抗病毒抗体属于IgG,它在抗感染中起到主力军作用,它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和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

IgG在机体合成的年龄要晚于IgM,在出生后第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年人水平。

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自然被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此外,IgG还具有调理吞噬和结合SPA等作用。

 2.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多为单体,也有二聚体,分泌型的都是二聚体,且含有分泌片。

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粘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粘膜重要屏障,对某些病毒、细菌和—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外来抗原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局部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无需中央免疫系统的参与,自身就可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抗体,即SIgA。

已有研究证明,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

初乳中含有分泌型的sIgA 。

IgA的凝聚物可以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3.IgM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Ig,IgM不是细胞,但可结合补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

由于IgM有较高的结合价,所以是高效能的抗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IgM在机体的早期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IgD是它主要出现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表面上。

可能与细胞识别有关,以便对应起相对的病原体进行免疫反应,也可能与B细胞的分化有关。

膜结合型IgD构成BCR,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称为初始B细胞;活化的B细胞或记忆B细胞其表面的mIgD逐渐消失。

5.免疫球蛋白lgE(是指人体的一种抗体),存在于血中。

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Ig,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

2.从分子结构和功能上比较IgG、IgM、IgA的异同

答:

见上题

3.查相关资料,试举一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阐明其制备的基本思路、特点以及用途

答:

参考免疫5版46页

4.解释:

抗体、单克隆抗体、抗体多样性、抗体特异性

答:

抗体Ab:

亦称免疫球蛋白Ig,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

单克隆抗体:

由经过特定的抗原处理过的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杂交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具有特异性识别某抗原上的某一个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由于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纯抗体,故称单克隆抗体。

抗体多样性:

参考免疫5版40页

抗体特异性:

 

五、补体

1.补体激活三条途径的异同及生物学意义

答:

1、经典激活途径:

(1)激活物:

主要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2)参与成分:

C1、C2、C3、C4、C5、C6、C7、C8、C9。

(3)激活过程:

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膜攻击阶段。

(4)激活顺序:

依次为C1、C4、C2、C3、C5--C9。

(5)转化酶:

C3转化酶:

C4b2b;C5转化酶:

C4b2b3b。

(6)生物学作用:

可在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C5转化酶裂解C5后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溶解靶细胞;补体裂解形成的小片段C4a、C2a、C3a在血清等体液中可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

2、旁路激活途径:

(1)激活物:

主要是病原体胞壁成分,如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等。

(2)参与成分:

除C3、C5、C6、C7、C8、C9外,还有B因子、D因子、P因子等。

(3)激活过程:

首先激活C3,然后完成C5--C9的活化过程。

(4)激活顺序:

依次为C1、C4、C2、C3、C5--C9。

(5)转化酶:

C3转化酶:

C3bBb;C5转化酶:

C3bBb3b或C3bnBb

(6)生物学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其生物学效应与经典途径相似。

3、MBL激活途径:

(1)激活物:

表面具有甘露糖、葡萄糖的病原微生物。

(2)参与成分:

MBL、C反应蛋白、C2、C3、C4、C5、C6、C7、C8、C9。

(3)激活过程:

A、MBL:

MBL激活起始于炎症急性蛋白与病原体的结合。

MBL与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配体结合后,激活与之相连的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

MASP2与C1s活性相似,其激活补体的过程与经典途径相似;MASP1具有C3转化酶活性,其激活补体过程与旁路途径相似。

B、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与C1q结合使之活化,激活过程与经典途径相似。

(5)转化酶:

C3转化酶、C5转化酶与经典途径相同。

(6)生物学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其生物学效应与经典途径、旁路途径相似。

2.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

 1.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补体激活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可使细菌和细胞溶解破坏,这在抗感染免疫和免疫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2.调理作用

  补体裂解产物C3b/C4b通过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后,再通过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由此而产生的促进吞噬的作用称为补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3.免疫粘附作用

  C3b/C4b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后,再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血红细胞或血小板结合,则可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此即补体的免疫粘附作用。

免疫粘附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易被吞噬清除,在抗感染免疫和清除免疫复合物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炎症介质作用

  

(1)C2a具有激肽样作用,能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炎性渗出和水肿。

  

(2)C3a、C4a和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气管痉挛等症状。

  (3)C3a和C5a有趋化作用,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炎症病灶部位聚集,发挥吞噬作用,释放炎性介质引起或增强炎症反应。

3.补体系统中的同源限制性调节蛋白有哪些?

举例说明补体调节的同源限制现象。

六、细胞因子

1.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答:

本科教材版本:

1,多为小分子(8~30kD)多肽。

2,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活性。

3,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4,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

自分泌:

某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放过来作用于该细胞自身。

旁分泌:

细胞因子产生后作用于邻近细胞,半衰期较短,局部发挥作用。

内分泌:

细胞因子作用于远端靶细胞,介导全身性反应。

5,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或协同性。

网络版本: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分子量小于25kDa的糖蛋白,分子量低者如IL-8仅8kDa。

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L-5、IL-12、M-CSF和TGF-β等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

大多数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为单拷贝基因(IFN-α除外),并由4-5个外显子和3-4个内含子组成。

(2)主要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关。

(3)通常以旁分泌(paracrine)或自分泌(autocrine)形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本身。

在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有产生的局部起作用。

(4)高效能作用,一般在pM(10-12M)水平即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

(5)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相应高亲和性受体数量不多,在10-10000/每个细胞。

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相当迅速,根据细胞因子受体基因DNA序列以及受体胞膜外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结构,可分为四个类型: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化因子受体。

(6)多种细胞产生,一种IL可由许多种不同的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如IL-1除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系产生外,B细胞、NK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在某些条件下均可合成和分泌IL-1。

(7)多重的调节作用(multipleregulatoryaction),细胞因子不同的调节作用与其本身浓度、作用靶细胞的类型以及同时存在的其它细胞因子种类有关。

有时动物种属不一,相同的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可有较大的差异,如人IL-5主要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而鼠IL-5还可作用于B细胞。

(8)重叠的免疫调节作用(overlappingregulatoryaction),如IL-2、IL-4、IL-9和IL-12都能维持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

(9)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或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1和TGF-β分别促进或抑制T细胞IL-2的产生;

(2)调节同一种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高剂量IL-2可诱导NK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3)诱导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TGF-β可降低T细胞IL-2受体的数量,而IL-6和IFN-γ可促进T细胞IL-2受体的表达。

(10)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了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2.查阅有关资料,阐述细胞因子有哪些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

答:

本科教材版本:

网络版本:

细胞因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以干扰素、各种集落刺激因子最为常用。

部分细胞因子已获美国FDA批准投放市场,有的细胞因子已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或正在申请获准准投放市场。

临床应用如:

a感染性疾病,给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注射重组IL-1受体拮抗剂或有中和活性的TNF-α单克隆抗体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干扰素用于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角膜炎和感染性生殖器疣的治疗。

IFN-γ对利什曼原虫和弓形虫感染也有疗效。

IL-5可被用于寄生虫感染;IL-12可被用于纠正艾滋病(AIDS)病人Th1细胞的进行性减少。

b.肿瘤组合细胞因子(IL-1、IL-2、IFN)加抗CD3mAb诱导的杀伤细胞可杀死肿瘤细胞,并且效果强于激活的杀伤细胞。

将IL-2和肿瘤疫苗一起使用能明显增强CTL/NK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功能。

拮抗IL-2或IL-2受体的制剂也可用于T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IL-6是浆细胞瘤细胞的自分泌生长因子,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的形成和发展。

c.血细胞减少症可用GM-CSF、M-CSF和G-CSF治疗白细胞减少症,EPO治疗红细胞减少症,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d.超敏反应IL-4和IL-13可诱导B细胞发生免疫球蛋白重链的类别转换而分泌IgE。

抑制IL-4和IL-13可能预防、治疗I型超敏反应。

e.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IL-10可能治疗由Th1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和IL-2或IL-2受体的制剂可能用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抗TNF的中和抗体可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损伤。

细胞因子的研究有非常好的前景。

 

3.举例说明已经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及其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

答:

商品化的细胞因子IFN-α2a、INF-α2b、IFNαn3、IFN-γ1b、α-EPO、G-CSF、GM-CSF、IL-1α、IL-1β、IL-2、PEG-IL-2、IL-3、IL-4、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PDGF等,其机制都与其功能相关联。

(1)干扰素:

干扰素是1957年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上清液中发现的第一个细胞因子,当时就已证明它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生物活性,干扰素也是第一个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明显疗效的细胞因子。

目前多用于肿瘤、病毒感染及免疫调节的治疗。

其副作用主要为发热及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停用后可恢复。

但长期应用干扰素,可诱导体内产生抗干扰素抗体,使治疗效果减弱。

(2)集落刺激因子:

在进行造血细胞的体外研究中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可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这些因子被命名为集落刺激因子(CSF),根据其作用对象,进一步命名分为粒细胞-CSF,巨噬细胞-CSF,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及多集落刺激因子,后证明所谓多集落刺激因子就是白细胞介素3。

不同的CSF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起促进增殖分化作用是血细胞繁盛必不可少的刺激因子。

当然,刺激红细胞增殖的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因子,刺激胚胎肝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刺激血小板的血小板生成素等,也可包括在集落刺激因子范畴。

有关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目前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报道最多,常用于各种原因的血细胞减少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由于其可增加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增加体力,已成为一个新的兴奋剂,在体育竞赛中使用,因此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监测已成为反兴奋剂的新课题。

(3)白细胞介素类: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的原义是指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1979年第二届淋巴因子国际会议上正式确定了白细胞介素的命名方法及标准,此后,每年都发现新的白介素,至2000年,已经正式命名的白介素为21种。

研究表明,白介素不但介导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参与其他细胞的调节,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

例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就是由各个系统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而联系的,对细胞因子网络的研究不但会丰富免疫治疗手段,也会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免疫系统复杂而精确的调节机制。

白介素的临床应用以白介素2最为广泛。

白介素2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并参与多种免疫过程的因子。

由于辅助性T细胞既是白介素2的产生细胞,又是白介素2作用的靶细胞,因此呈现正反馈现象,即少量的白介素2可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这也是细胞因子的自分泌现象。

自从美国学者Rosenberg发现白介素2诱导的淋巴细胞具有强烈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LAK)以来,白介素2的应用就更加广泛,尤其对于肿瘤和病毒感染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白介素2的体内半衰期极短,有研究认为其体内半衰期仅为20分钟,因此,目前应用多主张大剂量连续输注,增加了费用并导致使用的不便。

而且大剂量使用白介素2还有诸如发热,水肿,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其他白介素的使用则远不如白介素2广泛,临床报道的仅有白介素3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介素5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白细胞介素12用于纠正艾滋病后者的TH1细胞进行性减少,白介素4和白介素13可诱导B细胞发生免疫球蛋白重链的类别而分泌Ig,因此抑制这两种因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