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721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docx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修改版

第一篇: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集中表现

野夫与其他艺术形式比较,书法艺术形式美表现最为鲜明。

拂尘先生认为它是“力的形式”、“生命的形式”(见1986年第三十六《书法报》),实在很有见地。

由于中国书法艺术构成材料的特殊,因此书法艺术的形式的美、气势美、节律美、流动美、形体美等诸因素的交叉组合,构成了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使书法艺术的形式变得既抽象,又具体。

但我们如果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书法艺术上述诸形式美的要素,归根到底还是由线条美决定。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最集中最概括的表现。

一般认为,线条美是一种抽象的美。

抽象的美比具象的美更合虚,更高级,更富有艺术魅力。

书法正是一种借助线条来反映书法家复杂气质和情绪的艺术。

书法中的线条,不仅形美,而且质美。

所谓“屋漏痕”、“折钗股”、“银钧趸尾”描绘的不仅仅是它的形,而且是它的力度、气势、质地,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线条。

欧阳询“八法”中描绘它如“万岁之枯藤”、“高山之坠石”、“千里之阵云”、“长空之初月”、“劲松之倒圻”,也就是描绘了它的形质美。

那么,书法艺术中的线条为什么具有形美质美的基因呢?

英国著名画家荷迦兹(1697—1746)说过:

波浪线和蛇形线组成的物体,能“引导着眼睛作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直接地引起秀美的感觉。

”西方心理学实验证明:

“线条图画中信息最多的部分是各角和锐曲线。

”(转引庄志民《审美心理学的奥秘》)构成中国汉字的线条,正具备了这种特点。

无论是甲骨文、或篆、隶、草、真、行各体,线条组合变化之多、之复杂,表情之丰富,是无与伦比的。

它取万象之意,顺应自然规律,或温柔如少女,或如万岁之枯藤;或拙朴

暗含人伦之理,或屈伸显露生命之机。

徐涩处可见生之力的压抑和延伸;流丽处可见畅达之情绪等等,这些线条,或横、或竖、或弯、或曲,交叉组合,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对立统一,从而使人们根据这些包含丰富情绪、哲理的线条,产生任意的联想和想像,获得审美愉悦。

书法艺术中线条美的构成,出除了构成汉字本身点画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用笔。

中国书法是借助中国特有的工具——毛笔来进行创作的。

书法中用笔很重要,它决定着作品线条美。

行笔中,有起止、缓急、映带、回环、轻重、转折、虚实、藏露、偏正等,这样就使本来静止的单一的线条通过用笔的变化而变化,使构成作品的线条有了动态感、力度感、气势感,节律感、形体感等,从而使线条具有丰富的生命力,诱发欣赏者的审美情感,激发欣赏者的想象,给人以美的感染和享受。

同时,审美心理说明,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中,运动的对象更容易引起注意。

书法艺术中的用笔,正是使线条在静止不变的背景(宣纸)中显示状态,所以特别容易显示线条的生命感。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多肉”,而骨力是生命的支架。

可见用笔是形成书法艺术线条美的重要因素。

上述说明,中国书法艺术美的形成,使书法艺术有了动态美、气质美、力度美,从而形成了“力的形成”、“有生命的形式”。

诚然,艺术离不开情感,这种美的形式出现,离不开书法家的激情。

没有情操的线条不会成为艺术的线条的,就如几何曲线那样。

第二篇:

书法艺术美的欣赏

书法艺术美的欣赏

中国书法,是东方艺苑里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流传不衰,代代都有杰出的书法家出现."全世界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不是诗,却有诗歌的意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引人欣赏,心旷神怡."(沈尹默《书法论丛》)。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以点线为手段的一门抽象的视觉艺术.一幅好的作品,令人百看不厌,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书法到底是什么?

简言之,书法即写毛笔字,但写字不等于书法艺术.书法能够产生那么大的迷人魅力,到底什么原因?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是由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两者彼此相依而构成。

马克思曾说:

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没有欣赏书法艺术的眼睛和没有欣赏音乐的耳朵一样,再好的书法再好的音乐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学习书法,应当把欣赏作为自己实践的一部分。

读帖,就是结合书法实践进行的一种欣赏活动。

宋朝大书法家黄山谷说:

“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作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

书法欣赏带有主观色彩。

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便是审美主观性的生动说明。

由于人们的学识修养,性情气质,审美情趣的差异,书法欣赏中往往出现不同的爱好,比如欧颜柳赵四大名帖,千古流传,为历代所肯定。

但是,有的喜欢欧体的险劲美,有的喜欢颜体的浑朴美,有的喜欢柳体的挺健美,有的喜欢赵体的遒丽美,就是同一件书法作品,同一个人,随着年龄、书法修养、实践经验乃至情绪变化,也会出现不同的审美感受。

这是正常现象,但不能片面强调有审美的主观性而否定书法审美的普遍共性。

南齐著名书法家王僧虔论书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书法作品同绘画作品一样,追求“形神兼备”,书法欣赏也应该把“形神兼备”作为书法艺术评价的重要标准。

所谓形,指的是书法的点画、结体、笔法等。

所谓神,是指书法的神采,风格,因此,欣赏书法应该包括:

点画线条美,美好结体造型美,章法整体美及由此而形成全幅作品风格美,这是一条主要的脉络。

随着这一线索探索前进,书法艺术美的欣赏方法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点画线条美

汉字由点画组成,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

书法家利用提按、顿挫、轻重、粗细、强弱、徐疾等用笔技巧,结合用墨的枯湿浓淡等变化,使点画线条产生富有力感和情感美。

线条的力感

线条的力感是线条美的主要因素之一,线条的力感美,能唤起人们心中的力量感.怎样的线条才有力量感呢?

晋代卫夫人认为: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阵图》)所谓“筋”,就是点画坚韧遒劲,具有弹性,所谓“骨”,就是点画如铁画银钩,坚实有力,“筋”和“骨”都是使线条具有力感的主要因素,“颜筋柳骨”因此而成为书法用笔技巧的重要典范。

构成线条力感美的因素还有“立体感和涩感”。

米芾说:

“得笔,则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则虽粗如椽亦扁。

”所说圆即立体感,有立体感的线条,深沉厚重,即使如髭丝也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之妙。

扁薄浮浅的线条,写得再粗,也不过似隔夜油条,毫无力感可言。

所谓涩,刘熙载在《书概》中说:

“惟笔方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

”优秀的书法作品,便含有这种审美意趣的追求。

如“逆水行舟,舟之前进,不断为水所阻。

线条的情感

线条的情感主要表现在线条的节奏感,用笔轻重徐疾、抑扬顿挫、像音乐一样,唤起人们心中的节奏感,不同的音乐是通过音响的节奏表现,而书法则是通过线条的节奏与旋律表现。

音乐是听觉,书法是通过视觉。

这种节奏感,使人产生心理上的情感活动。

线条的呼应

线条的呼应是使线条富有情感的重要因素。

试想,如果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线条堆积在一起,会有什么美感可言?

有情感的线条,必然是启承分明,有呼有应、有起有止,起止适度,或断或连,似断还连,左右顾盼,上下呼应。

这样的线条,必然表露出书法家种种的情绪意志、胸怀风采。

这种意境,必然会感染欣赏者的心理,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

二、结构的造型美

欣赏一件书法作品,不可能单纯去看它的线条,一般总是根据内容逐字逐句自上而下看,它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点画线条上,还表现在每个字的结构造型上。

一个高明的书法家,在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下会创作出妙笔生辉、千姿万态、变化无穷的优秀书法作品.象一位优秀的画家用三原色画出绚丽多彩的图画,象音乐家只用七个音符谱写出美妙的乐章。

象舞蹈家,只用一前一后的舞步,跳出千姿百态的舞剧。

王羲之的《兰亭序》28行324字中有二十个“之”字,尽管笔画简单,但姿态各异,极尽变化之妙,充分表现了造型美。

三、章法整体美

整个章法美,还应包括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落款合理、钤印得宜,局部美与整体美和谐统一。

四、全幅风格美

“风格就是人。

”----马克思。

清代大书法家刘熙载在《书概》中说: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风格是书法家精神、情感、人格、学识在书法作品中的综合流露和反映。

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是在国难家仇的情况下写的,书家痛心疾首,悲愤填膺的情绪跃然纸上。

看后,使人产生景仰、尊崇、悲壮、豪迈的感觉。

王羲之《兰亭序》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兴会”的环境气氛中写的,流露了书家悠闲自得,潇洒飘逸的精神风貌,使欣赏者看后产生亲切自然,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情绪。

在提高书法艺术美的欣赏水平,不仅要具备这些欣赏的基本常识,还要勤于实践,加强文化及其他方面的艺术素养,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一言以蔽之,如果你愿意欣赏书法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书法修养的人。

书法是有雅俗之分的。

不入雅,便入俗。

雅者,已如上述.什么是俗呢?

俗就是书匠所作的作品,缺乏感受,没有思想,毫无个性,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东施笑颦,故作姿态。

大书法家何绍基总结说:

“同流合污、胸无是非、或逐时好、或傍古人,是谓之俗。

书法最忌坠入俗病,俗病难医。

无论创作与欣赏,总要以新为美,“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美,就是性格的表现”(《罗丹艺术论》)。

前面所说的颜体的浑朴,欧体的险劲、柳体的挺健,赵体的遒丽,都显示了每个人的独特的个性。

书法这门心灵艺术,通过笔墨形式,表现出艺术意境、思想感情,在欣赏作品时,既要用眼去“观赏”又要用心灵去“感受”。

既看又想,把自己深入角色,给眼睛灌注一点书法欣赏的功能,才能欣赏到“点线美、结体美、章法美、风格美、意境美、情感美”,让自己获得这份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书法艺术美的欣赏,听起来很玄,似乎高不可攀,不可捉摸。

其实我们只要随时注意书法欣赏修养,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一定能够深入书法艺术欣赏的自由王国。

第三篇: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

一、思想是语言美的灵魂

四、情感美是语言美的内涵

五、知识美是语言美的源泉

六、艺术美是语言美的魅力

七、结语

1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

摘要:

语言美是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道德、人格、情感、知识、审美心理等,总要借助语言外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人的语言也表现其内心活动的内容。

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语言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关键词:

语言美心灵美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精神文明建设

“言为心声”,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

“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10]意思是说,有了真情实意,才会有美的语言;有了智慧的心灵,语言才优雅动听。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

这种内心世界的美,当然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否则,它就无法表现出来,就不可能被人们所感知。

一个人的心灵总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并且在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认识和自己的观点、主张的同时,他的思想、情操、胸怀、良知、道德也随之表现出来。

一个思想狭隘、心灵庸俗的人,绝不可能说出优美的、令人赞赏的言词。

行为高尚是伟大的思想的自然结果,高雅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豁达、志气远大的人。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青年对选择职业的考虑》中说:

“人类本性是这样确定的,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做到自身的完善。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一段名言: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侯,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3]马克思、奥斯特洛夫斯基都有美的心灵,都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感人至深。

一、思想是语言美的灵魂

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思想水平和思想观

点。

要提高表达能力,首要的不是磨利嘴皮,而是要磨砺思想,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

语言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

没有爱憎分明的立场,哪有义正严辞;没有临危不惧的胆略,哪有侃侃而谈。

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

”[6]有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会有非凡的真知灼见,出言陈词才会掷地有声。

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同机会主义如蒲鲁东、巴枯宁的斗争中,利用各种讲坛,给予机会主义者们以有力的抨击,显示了革命真理无坚不摧的力量。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中,以“昆仑”为描写对象的光辉诗篇,展开了奇思妙想,以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发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呼喊: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这两句以气吞山河的前无古人的想象,要“倚天抽

3宝剑”,把昆仑山裁为三截。

”将这“裁为三截”的昆仑山,“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7]慷慨无私地分别馈赠给世界各国人民,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目的,这该是怎样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德美是语言美的核心

公认的待人处事的准则和信条。

比如:

爱国主义、先人后己、正直诚实、勤劳勇敢、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

因篇幅所限,现只就爱国主义来谈。

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青年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门回归开启话题,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中心,呼唤台湾早日回归。

其中,演讲者讲述了台湾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涂必昌老人和台独分子作斗争的事例。

一些台独分子在涂必昌老人面前挑拔说:

“你爱大陆,可是大陆爱你吗?

你的父亲当年不是被共产党判处了死刑吗?

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啊。

有仇不报非君子也!

”涂老先生听后,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反驳说:

“何谓君子?

是君子就应该分清什么是国事,什么是家事。

我父亲的死,这是我家庭的不幸!

你们要搞台独,使祖国的山河破裂,你们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不可饶恕!

我以为君子应该

4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任何情况下,国事都要大于家事!

”对此,演讲者作了如下议论:

“朋友们,这是多么深明大义,又是多么正气凛然!

这是炎黄子孙发自肺腑的呼喊,这是中华儿女要求统一的呼声!

是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的艰难困苦,一切的矛盾纠纷,一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个人恩怨,都会在这一神圣的理念中得到完全的化解。

这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50年来无敌于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8]涂先生反对分裂的道德是美的,因而语言是动人的。

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的、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

实践,来自伟大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陶冶。

有美玉的情操,才有光辉的人格。

周恩来的恢宏大度,来自对人民的伟大情怀;彭德怀的威武勇毅,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方志敏的乐观旷达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文天祥宁死不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构成了他们人格的崇高、壮美。

当他当了俘虏之后,别人问他:

“还想不想蜀?

”他回答说:

“此间5乐,不思蜀。

”这种荣辱不分的人,人格卑微低下,还谈得上什么语言美?

大的语言来自伟大的人格,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1945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上,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议之初出于外交礼仪,与周恩来握手后,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一块手巾擦了擦,然后收了起来。

周恩来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手后朝手边的垃圾箱一丢。

顿时使人瞠目结舌。

众记者立即报道了中国总理的精神道德、礼仪风度上都高出杜勒斯一筹的消息。

杜勒斯在丢脸之后,更加阴险地利用各国代表团宴会之机,秘密布置在餐桌上摆上有希特勒纳粹党标志的巨型蛋糕,企图使周恩来吃不好,不吃又有失礼节,从而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谁知周恩来一步入宴会的大厅,立即识破了这一阴谋,他先向赴宴的友好代表团团长一一颔首致意之后,突然伸出右手高举餐刀,一面用左手招呼大家:

“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联合起来,把它消灭掉吧!

”[4]铮亮的餐刀几下子就把纳粹党标志划得四分五裂,扬扬得意的杜勒斯一下子变得沮丧起来。

过后,连他也不得不承认周恩来是他见到的最厉害的政治家之一。

杜勒斯阴险奸诈,狭隘愚蠢;周恩来光明磊落,豁达机智,形成鲜明的对比!

面对帝国主义者的恶意挑衅,周恩来没有拔剑而起,也没有怒形于色,而是处变不惊,在谈笑之间,顿挫敌人的狂妄气焰。

四、情感美是语言美的内涵

6言出于思,情动于心。

没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就不可能阐发令人折服的宏论;没有真挚而炽热的感情,就不可能打动听众的心。

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

只有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憾力,掀起“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感情高潮。

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最后一次的讲演》之所以成为“狮子吼”,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仍感人至深,就是因为演讲中的正义、激昂和悲愤之情像一团火,

点燃了听众的情感,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情能动人,但未必能折服人。

要想真正使人信服,接受你的观点和主张,就必须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只有情理结合,情理交融,说服才有力量。

例如,作家谌容有一次应邀到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她刚登上讲台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难堪的问题:

“听说你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请问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

”谌容顺水推舟地回答道:

“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

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深。

”谌容由近及远,以小喻大,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的关系。

融情入理,情真意切,言近旨远,令人信服。

五、知识美是语言美的源泉

口才表达所运用的丰富知识,不仅为对方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而且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感,是一种智慧的美。

广博的知识会使你的讲说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让听者如沐朝阳,如坐春风。

7起话来就能目光四射,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宏论滔滔,振聋发聩。

庄子曰: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

”缺乏知识储备,孤陋寡闻,会使你语言表达成为无本之木,以至文思枯竭,捉襟见肘,期期艾艾,不知所云。

言语行为是否文明,根本上是言语道德修养问题,没有一定

的文化修养,就很难做到言谈文雅,更不可能妙语惊人。

鲁迅曾经论“他妈的”为中国的“国骂”。

乡下人说话,语汇贫乏,词不达意,“妈的”这个词儿,往往一词多用,“有时骂人,有时佩服,有时赞叹,因为他说不出别样的话来”。

如果我们中有人说话也变成这么一套:

“这妈的天气真是,妈的,妈的再这样,什么都是妈的了。

”[9]岂不令人咋舌!

有丰富的知识,才有口若悬河的根底。

有之于内,发之于外,内养外发,势所必然。

狮城论辩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试想,你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东西一无所知,又怎能同人家争论“人性本恶”的论题。

毛泽东同志博览群书,有人统计,他阅读、手书、引用过的诗词多达1662首。

正因为如此,他写文章才能博大精深,闳中肆外;他做演讲,才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成为雄视一代的语言巨匠。

六、艺术美是语言美的魅力

我们说,语言美首先是由内容美、思想美决定的,但这并非轻视语言的形式美、艺术美,否定语用技巧。

孔子早就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求技巧。

他说“情欲信,辞欲巧”,这样才能说服打动对方。

8毛泽东说,缺少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鲁迅说:

“单是题材好,是没用的,还是要技术。

”[2]老舍先生说过:

“近几年来,我们有些不大重视文学语言的偏向,力求思想正确,而默认语言可以差不多就行。

这不大妥当。

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没有高度的语用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

”[1]

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周恩来的为人处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在人际交往中,他讲究刚柔相济,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他纵横驰骋,游刃有余,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外交语言艺术,更是令人折服。

例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宴会上致辞说: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民间的来往中断了20年。

”这一句非常高妙的委婉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如果直接挑明原因,会刺激对方,以“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来说,对方可以意会,其他人根据两国关系的背景,也不难知道“这原因”指的是什么。

周总理以委婉的措辞,达到了曲径通幽的目的,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和赞誉。

又如,邓小平于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正式访问美国,在卡特欢迎邓小平一行的国宴上,邓小平说:

“我们来到美国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欢庆的节日。

此时此地,我们同在座的美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中美关系史上新的时代开始了。

”[5]邓小平巧妙地把30年来中国国

9家领导人和第一次以建交国家领导身份正式访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联系起来,利用这个时间上的特殊条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开创中美友好的新时代的美好愿望。

邓小平这次访美,获得重大外交成功,这与他惊人的语言艺术魅力是分不开的。

七、结语

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活美的重要方面。

语言美不美,是一个国家人民精神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精神面貌文野的标志之一。

可以说,语言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提倡语言美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情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因此,语言美是青年成长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10参考文献:

1、老舍,戏剧语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

2、鲁迅,鲁迅全集:

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出版社,1992

4、李勇,人格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5、徐丹晖,语言艺术探讨[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6、康家珑,语言的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7、林冠夫、朱迪卓,毛泽东诗词鉴赏[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

8、廖正、张一莉,语言表达艺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9、钱理群,鲁迅杂文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10、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第四篇:

杨凝式书法艺术美

萧散冲淡,胜似闲庭散步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的书法艺术美

【摘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如诗歌、绘画、音乐等有着相同之处,即采用以形传神的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并把意境作为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然而,书法艺术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它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及自然事物的形貌,而是以书法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客观融合中所营构出来的简逸旨丰的线条来展示大自然之美和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

书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虚实相生、章法的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

《韭花帖》线条结体章法意境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众所周知,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是通过毛笔书写汉字来表情达意的,汉字是书法的载体。

书法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