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692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docx

运用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

目录

1商品贸易概况-2-

1.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2-

1.2商品价格回升后抑制了商品贸易的发展-2-

2产业结构的概念-4-

2.1我国的产业结构-4-

2.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格局演变-4-

2.2.1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4-

2.2.2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5-

2.2.3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5-

2.3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5-

2.3.1农业的基础地位亟待加强-5-

2.3.2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6-

2.3.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6-

2.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措施-6-

2.4.1着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6-

2.4.2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7-

2.4.3政府制定倾斜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化-7-

2.4.4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步伐-7-

3国际商品市场-7-

3.1国际商品市场表现不容乐观-7-

3.2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8-

3.2.1世界经济复苏过程曲折而漫长-8-

3.2.2充裕流动性推高商品价格-8-

3.2.3大宗商品需求增势逐渐减弱-9-

3.2.4部分商品供应依然偏紧,抑制价格下行空间-9-

3.2.5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商品市场不稳定-9-

4前景展望-10-

运用贸易理论、政策等有关知识分析商品贸易、国内产业结构与国际商品市场

摘要: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商品贸易发展不畅。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各方面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有的地区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结构。

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产业结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央政府采取过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需求萎缩,价格暴跌。

2009年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出现企稳信号,商品市场率先走出低谷,迅速反弹,演绎了一出暴涨-暴跌-暴涨行情。

展望今后一段时期,商品市场的主要特点将是:

价格高位运行是长期趋势;消费格局将向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变。

关键字:

商品贸易大宗商品产业结构国际商品市场前景展望

Abstract:

Internationalcommoditypricevolatility,leadingtopoortradeofgood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icglobalizationinallrespects,topromoteaworldwid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andindustrialrestructuringduringtheupgradeprocessinsomeareastoplaytotheircomparativeadvantages,afasterpaceofeconomicdevelopment,acertainextent,tooptimizetheindustrialstructure.Buttherearealotofproblems,theproblemsoftheindustrialstructureisthebasis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inadifferentperiodofeconomicdevelopment,thecentralgovernmenthastakenvariousapproachestosolvetheproblem.Internationalcommoditymarketsafterthefinancialcrisishit,theshrinkingdemand,pricesplummeted.Sincethesecondquarterof2009,astheworldeconomyisstabilizingsignal,thecommoditymarketthefirsttobottomout,reboundquickly,theinterpretationofaboom-crash-skyrocketingprices.Lookingtothecomingperiod,thecommoditymarketswillbecharacterizedby:

pricehighlong-termtrend;themainchangesinconsumptionpatternstodevelopingcountries.

Keywords:

MerchandisetradebulkcommoditiesIndustrialstructure

InternationalcommoditymarketsProspects

正文:

1商品贸易概况

1.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由于市场对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和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

进入三季度,各品种价格走势有所分化。

粮食、铜等一些基本面较为坚实的商品价格明显回升。

石油、部分有色金属仍在震荡调整。

黄金价格大起大落,亚洲市场8月下旬突破1900美元/盎司,此后持续下跌,纽约市场更于9月23日暴跌5.9%,创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尽管经过剧烈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至9月份,IMF初级商品价格指数仍比年初高3.5%,比上年同期高25.4%。

1.2商品价格回升后抑制了商品贸易的发展

2003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继上年出现明显恢复和回升后再见较大上升。

以价格变动最为敏感的初级产品为例,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编发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按美元计算(下同),较上年同期再升17.2%。

各类主要初级产品价格普见上升。

2004年国际市场各类主要商品价格指数(美元)

商品类别

2002

年12月

2003年

2003年12月较

2002年12月±%

3月

6月

9月

12月

初级产品

75.7

77.1

77.0

80.8

88.7

17.2

食品饮料

78.8

78.0

77.6

80.6

87.4

10.9

原料

71.5

75.8

76.2

81.1

90.5

26.6

农产品

74.0

79.0

79.2

86.5

89.3

20.7

有色金属

69.4

73.0

73.7

76.5

91.4

31.7

石油

167.0

179.6

162.3

159.1

174.9

4.7

工业制成品

79.1

80.9

83.6

85.9

90.0

13.8

棉布

69.8

80.9

80.0

82.5

97.7

40.0

化工品

79.6

107.6

82.5

92.0

95.1

19.5

钢材

73.0

77.4

77.2

78.6

82.4

12.9

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及农产品(5.85,-0.23,-3.78%)价格普遍持续上涨,改善了资源出口国的财政和经济状况,但推高了世界生产成本,成为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通胀蔓延,2011年以来形势更加严峻。

美国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8%,核心通胀率达到2.0%,为2008年11月份以来新高。

欧元区核心通胀率(HICP)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

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通胀上升更为明显。

据IMF报告,2011年7月全球广义通胀率4.59%,其中发达经济体2.94%,新兴经济体6.86%,均为2009年以来最高。

商品贸易受到抑制后,迫使相关国家政府调整其国内产业结构,以适应国际商品贸易。

[1]

2产业结构的概念

  所谓产业结构,就是“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其中,“技术经济联系”从质的角度规定了各产业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各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比例关系”则从量的方面反映了各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是各产业经济活动的外在表象。

2.1我国的产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在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迅速发展,带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大调整。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既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使自己在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乘势而上,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

2.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格局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长期存在的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结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这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2.1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1978—1984年),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典型特点是:

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

我国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

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2.2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

1985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31%、44%、25%,到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3%、48%、29%,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得到了迅速增长。

2.2.3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讯设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199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

22.4%、48.3%、29.3%,1996年这一比重分别为20.4%、49.5%、30.1%,2000年时,这一比重分别为17.2%、50.1%、32.6%,到2004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5.9%、50.2%、33.9%。

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2.3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

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产业结构虽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3]

2.3.1农业的基础地位亟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

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2.3.2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

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

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研发投入严重匮乏,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

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

这正是我国的企业在彩电、空调、手机等诸多领域都深陷价格战泥潭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2.3.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完善。

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非常快,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但存在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水平滞后。

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2.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产业结构的现状表明,我国的工业化仍然处于中等水平时期,我国经济的现代化道路还相当漫长。

从竞争角度看,第二产业将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最强竞争力的产业。

2.4.1着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我国应更多地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角度考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在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我国在区域甚至全球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此外,要根据全球化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变化,吸取国际经验,及时调整产业政策。

政府应按照竞争优势理论,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性产业的扶持政策。

2.4.2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

国有企业应该在我国发挥主导作用,但不一定要成为我国经济组成中的主体。

因此我们应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适当收缩国有经济的战线,集中力量发展国家的战略性行业,改革国有资产配置结构,使国有资产投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更好地发挥有国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2.4.3政府制定倾斜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化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是行为主体之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产业政策,对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举足轻重。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政府必须注重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人才,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以强化薄弱环节,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2.4.4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步伐

企业是微观经济主体,是产业结构的支撑点,企业的经营机制和行业布局关系着产业结构的质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国有企业的运行质量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3国际商品市场

3.1国际商品市场表现不容乐观

受世界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增加、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2009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强劲反弹,2010年全面走强。

2011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度持续攀升,之后又高位波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2005年=100)于4月达到209.9的高点,比年初上涨15.4%,比上年同期上涨32.8%。

各类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均已达到或超过2008年中期金融危机引发商品价格重挫前的高点。

3.2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

  现阶段,国际商品市场走势不仅取决于商品本身的供需,同时还受货币因素、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地区局势的显著影响。

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和商品供需的预期仍是决定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但随着大宗商品金融属性越来越强,资本力量对短期价格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价格进一步回调的风险加大,但考虑到一些供需因素,价格下跌幅度将受到抑制。

据英国经济学人情报社(EIU)8月份的预测报告,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将比2010年上涨30.8%,2012年比2011年下跌9.2%,但仍高于2010年价格水平。

其中食品饮料和工业原材料2011年分别比上年上涨32.4%和27.8%,2012年则分别下跌11.8和6.5%。

[4]

3.2.1世界经济复苏过程曲折而漫长

继年初的良好开端后,国际金融市场再现动荡,西方主要经济体经济低迷,投资不振,就业情况不佳,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日浓。

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占全球生产总值2/3以上的发达国家仍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多数新兴经济体面临外需疲弱、国内通货膨胀、经济结构转型等挑战,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虽仍保持较为强劲势头,但以一己之力不足以拉动全球经济。

3.2.2充裕流动性推高商品价格

2011年以来,为应对通货膨胀,主要国家的财政刺激政策陆续退出,欧元区和新兴市场等经济体货币政策也逐渐收紧。

资金抽逃是造成二季度商品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持续低迷,近期各国货币政策主要目标逐渐由抗通胀转向刺激经济,货币政策风向出现由紧缩转为宽松迹象。

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会维持低利率政策。

欧洲央行最近宣布维持1.5%的基准利率不变,不仅停止加息,甚至出现了降息以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呼声。

为应对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强资本管制,并放缓加息节奏。

在全球实体经济低迷、投资活动不振的背景下,过剩的流动性必然涌入商品市场以避险增值,从而推高商品价格水平。

3.2.3大宗商品需求增势逐渐减弱

经济全球化、跨国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生产基地,同时庞大的人口也使其具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内在动力和压力,对大宗商品有持续增长的需求。

但也要看到,本次经济危机发生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潮流,资源使用效率将不断提高,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将降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因此,尽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将持续相当长时期刚性需求增长,但增速有望减缓。

此外,从当前市场格局看,商品市场真正繁荣仍有赖于发达国家全面复苏,而不能仅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但近期内发达国家的商品需求仍将呈低增长甚或负增长。

3.2.4部分商品供应依然偏紧,抑制价格下行空间

尽管需求增长趋缓,但许多大宗商品消费总量仍将攀高,部分商品供应偏紧,使目前较高的价格水平得以维持。

频繁的灾害天气导致一些主产区减产,粮食供应紧张,库存消费比持续下降至18.4%。

受资源稀缺和供应垄断影响,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多年来维持在大致相当的水平,预计2011年产量将略低于消费量。

2011年上半年,铜、镍供应有不同程度缺口。

紧平衡导致市场非常敏感,地区冲突、自然灾害、劳资纠纷、作物天气等一些突发、偶发事件足以引发市场激烈反应。

在生产增长受限的同时,一些主要出口国的贸易政策也加剧市场供应紧张氛围。

3.2.5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商品市场不稳定

美元强势地位在金融危机后受到动摇是不争的事实,商品期货成为重要避险工具,特别是价值相对较高的黄金、白银、铂等贵金属和铜、镍、锡等有色金属。

5月份以来此类商品价格在短暂下跌后迅速飙升就是明显例证。

如果美联储推出QE3,有可能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但若欧洲债务危机迟迟不能解决、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加重,市场避险资金又将重新追捧美元,商品价格将承受下跌压力。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商品价格走势愈加错综复杂。

4前景展望

展望今年前景,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可望有所加快,国际商品市场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提高到4.6%,在此情况下,世界商品贸易增速也将自上年的不到3%增至6一8%。

我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增长,进口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一些大宗商品如大豆、棉花、小麦等生产下降,供应仍紧。

还有中东政治局势等不确定因素将不时侵扰和影响市场。

[5]

但总的来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基本走势可望继续向好。

石油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市场对石油需求增长和在欧佩克国家的作用和影响下,世界原油价格预计还将继续徘徊在较高水平。

美国、欧盟、日本乃至印度等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加剧。

世界棉纱、布市场价格虽续有上升,但主要受棉花价格带动,市场竞争仍十分激烈,这种情况预计短期内仍将难有改观。

 

参考文献:

[1]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02)

[2]张珩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2009.6.5

[3]曾贝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调整思路[J].内江科技2009.5

[4]张小瑜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2010.5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