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296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docx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一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绪论、生物与环境

(一)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

20,分数:

20.00)

1.生态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A.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C.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D.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生态学一词是1866年由______首次定义的。

∙A.美国生态学家E.P.Odum(奥德姆)

∙B.德国动物学家ErnstHaeckel(海克尔)

∙C.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亚里士多德)

∙D.英国植物学家R.Brown(布朗)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3.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______。

∙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

∙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

∙D.包括A、B、C、的内容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4.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______等。

∙A.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

∙B.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

∙D.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5.下列属于原地实验的是______。

∙A.实验室中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B.应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不同温度对昆虫发育和死亡的影响

∙C.在田间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D.用线粒体和细胞核DNA标记序列,分析证实欧洲大陆的沙漠飞蝗来自两个起源地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6.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______。

∙A.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人类环境、生物环境和自然环境

∙C.土壤环境、水域环境和气体环境

∙D.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7.下列______是生态因子。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8.下列属于海虾生境的是______。

∙A.海岸水域及其水底泥沙

∙B.深海水域及其水底泥沙

∙C.深海水域

∙D.深海水域的泥沙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9.下列______等植物都是阳性植物。

∙A.松、红豆杉、杨、柳、水稻

∙B.松、杉、杨、柳、玉米

∙C.松、柔毛冷杉、杨、柳

∙D.松、云杉、杨、柳、芍药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10.下列______等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

∙A.牵牛、凤仙花、小麦、油菜、柳

∙B.牛蒡、菊花、大豆、蒲公英、麻

∙C.除虫菊、萝卜、甘蓝、菠菜、槭

∙D.苍耳、萝卜、水稻、黄瓜、番茄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11.阳性植物的特点是______。

∙A.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耐适度的荫蔽

∙B.茎较细长,节间较长,分枝较少;内部细胞体积较大;维管束数目较少;含水量较多

∙C.植物体内含盐分少,渗透压低,抗高温、干旱、病害能力较弱

∙D.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12.生理有效辐射是______。

∙A.红光、橙光、蓝紫光

∙B.红光、绿光、青光

∙C.红光、橙光、绿光

∙D.绿光、青光、蓝紫光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13.鸟类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鸟排卵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上升

∙B.日照时间加长

∙C.光照度增强

∙D.食物质量提高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14.有效积温计算公式中y代表______。

∙A.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一段时间的天数

∙D.总积温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15.睡莲属于______。

∙A.浮水植物

∙B.沉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多浆植物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16.植物受低温的伤害决定于降温的速度,它表现在______。

∙A.温度缓慢降低到-10℃,而后迅速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低

∙B.温度迅速降低到-10℃,而后缓慢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低

∙C.温度一直缓慢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高

∙D.温度缓慢降低到-10℃,而后迅速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高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17.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______。

∙A.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

∙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

∙C.食谷鸟由于食物的短缺而迁徙

∙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有关,还能调节土壤的温度

∙B.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

∙C.土壤水分过少,使其中的好氧性细菌氧化作用过于削弱,造成土壤贫瘠

∙D.土壤水分过多,使土壤内生物的还原反应减弱,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19.与植物对矿物质离子的吸收有关的是______。

∙A.矿物质离子的浓度

∙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

∙C.植物对矿物质离子的吸收能力

∙D.以上三个都有影响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0.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A.风速差异

∙B.海拔高低

∙C.太阳辐射

∙D.降水量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二、{{B}}填空题{{/B}}(总题数:

15,分数:

15.00)

21.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分1、2、3、4四个时期。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态学的萌芽、生态学的建立、生态学的巩固、现代生态学)

解析:

22.根据生物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可分为1生态学、2生态学、3生态学、4生态学、5生态学、6生态学。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全球)

解析:

23.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最初时期主要沿用研究1科学的方法,实验室研究是一种补充手段。

利用数学模型的方法能够2某种生态状态,观察它们的某种特征。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物、模拟)

解析:

24.生态学研究的每一个高层次对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对象所不具有的某些1。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新特性)

解析:

25.人类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隶属于1中的一员。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物类群分类)

解析:

26.生态因子按其性质归纳为1、2、3、4、5等五类。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解析:

27.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时期,植物体遮光后,花芽的形成减少,已经形成的花芽,也发育不良或早期死亡。

这说明在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1起着主导作用。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光照长度)

解析:

28.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有一项因子的改变超过了生物的生存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就是1定律。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耐性)

解析:

29.在光合作用中,绿色植物并不能利用所有的光波,只是可见光区的大部分光波能被绿色植物的质体色素所吸收,用于进行光合生产,通常把这部分辐射叫做1。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物有效辐射)

解析:

30.植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这是1法则决定的。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有效积温)

解析:

31.由于1的限制,玉米螟只能分布在气温15℃以上的天数不少于70天的地区。

在长江流域和福建,黄山松因2限制不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的地区。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低温、高温)

解析:

32.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三个区,即1、2和3。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干旱荒漠区)

解析:

33.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可以不透水,以排泄尿酸来代替排泄尿素和氨,这是该类动物对1的适应表现。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水)

解析:

34.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

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1;夜间风从山上向山下吹,叫做2。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谷风、山风)

解析:

35.土壤组成中,1、2、3是影响肥力的因素。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水、有机物、空气)

解析:

三、{{B}}判断题{{/B}}(总题数:

14,分数:

14.00)

36.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与环境。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37.按生物类群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38.生态学向宏观方向和微观方向发展,并与其他领域的学科交叉。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39.实验研究是利用实验的条件模拟某种生态状态,研究其中的一些条件的变化,观察它们对生物的存活、繁殖、行为等特征变化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对种内、种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40.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41.光照度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土壤因子的温度、湿度、蒸发、蒸腾等的变化。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42.广适性生物是食性广的物种,狭适性生物是食性窄的物种。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43.酶的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温度越高对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的速度越好。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44.水对动物有有利的影响。

因此,长期大量的雨水对许多种陆生动物都有利。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45.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46.植物根系深入土壤,利于一部分微生物和穴居动物进入土壤的深层。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47.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只有最善于飞行的动物生存。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48.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需要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农业施肥只用含二氧化碳含量多的肥料就可以了。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49.夜间辐射冷却时,靠近坡面的空气冷却得快,因此山谷底部的温度较低,山谷中上部温度较高。

(分数:

1.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四、{{B}}简答题{{/B}}(总题数:

10,分数:

30.00)

50.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分类法?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有以下分类法:

(1)根据组织分层分类。

(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

(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

(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

(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

(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解析:

51.现代生态学不同于以往生态学研究的新特点是什么?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现代生态学的新特征是:

(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2)与其他学科结合。

(3)在应用生态学领域发展迅速。

解析:

52.从不同的角度环境分为哪几类?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从环境的主体、环境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

(1)按环境的主体分,可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

(2)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3)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解析:

53.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

解析:

54.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如何划分的?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分为:

(1)致死高温区。

(2)亚致死高温区。

(3)适宜温区(有效温区)。

(4)亚致死低温区。

(5)致死低温区。

解析:

55.植物对光照度的适应类型有哪几类?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对光照度的适应可以把植物分为:

(1)阳性植物。

(2)阴性植物。

(3)耐阴植物。

解析:

56.植物对光照长短的适应类型有哪几类?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植物对光照长短的适应类型有:

(1)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植物。

(3)中日照植物。

(4)中间型植物。

解析:

57.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几类?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

(1)水生植物又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2)陆生植物又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解析:

58.简述陆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方式。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陆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方式是得水与失水两方面的适应。

得水方面的适应:

(1)通过饮水和获取食物中的水分而从环境中获得水分。

(2)通过水分代谢过程得水。

失水方面的适应:

(1)通过减少排泄失水和粪便失水。

(2)通过减少体表和呼吸道表面失水。

解析:

59.简述坡向对生物的影响。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坡向对山地生态有着较大的影响。

山地的方位对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强度有影响,辐射收入南坡最多,其次为东南坡和西南坡,再次为东坡与西坡及东北坡和西北坡,最少为北坡。

坡向的光照、温度、雨量、风速、土壤质地等因子的综合作用,能够对植物发生影响,从而引起植物和环境的生态关系发生变化。

以二郎山为例,山体的东坡上,分布着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山脊的西坡上,则分布着干燥的草坡,不但任何树木不能生长,灌丛植物也很少见。

同是一个山体的坡面上,东西两面具有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

解析:

五、{{B}}论述题{{/B}}(总题数:

5,分数:

21.00)

60.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有:

(1)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研究是人们在室外借助一定的工具,直接观察和记录生态对象某种特征的研究方法。

这种调查方法从生态学研究的一开始就被采用,至今仍是一种获取原始资料的必要和直接的手段,是分析和总结规律的基础。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

在使用这类方法的同时,会涉及到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

(2)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一种补充手段。

利用实验的条件模拟某种生态状态中的一些条件的变化,如光照时间和强度、温度、湿度、食物、种群的密度等,观察它们对生物的存活、繁殖、行为等特征变化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对种内、种间的相互影响的作用。

实验方法主要有两种:

原地实验和人工控制实验。

(3)模拟。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生态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复杂的生态学问题可以借助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得以预测和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系统分析是用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去认识事物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论体系。

系统分析要求把研究对象当做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在考察事物时,要着眼于整体与局部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力求综合地、精确地研究对象,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目的。

它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佳化。

描述生物种群的状态、动态机制或预测数量的行为动态时,常用到数学模型进行模拟。

数学模型用抽象的数学公式模拟和预测生物种群在一定生态因子发生变动时的后果。

对于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生态问题的预测和预报都有着重大意义。

它的优点是能够将一些用实验室方法不能做到的变化,在数据空间中表达出来。

上述三类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孤立地使用其中某一类,而是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时段分别使用或同时使用。

解析:

61.土壤酸碱度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分数: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的很多化学性质特别是盐基状况的综合反映,它对土壤的一系列肥力性质有深刻影响。

土壤酸碱度包括酸性强度和数量两方面。

酸性强度是指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的土壤溶液中H+浓度,用pH表示。

土壤酸碱度和植物营养有密切的关系。

土壤酸碱度通过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

土壤在pH6~7的微酸性条件下,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对植物生长最适宜。

在pH7.5以上的石灰性土壤中,矿质磷由于和钙结合而降低了有效性。

若在pH<4.5的强酸性土壤里活性铁、铝过多,会对作物生长不利。

土壤酸碱度还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长。

大多数维管植物生活的土壤pH范围在3.5~8.5之间,但最适生长的pH则远较此范围窄。

在最适宜的pH范围内,植物生长最好。

当pH超出最适范围后,随着pH的增大或减小,植物生长受阻,发育迟滞,但尚能适应和生存。

pH<3和pH>9时,大多数维管植物将不能存活,这是因为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钝化,都会使根部细胞的原生质受到严重损害。

强酸性土壤中活性铁、铝浓度的增加,以及碱性土壤中硼酸盐浓度的增加均会毒害根系,使根系腐烂。

从而使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解析:

62.生物如何适应低温?

(分数: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植物。

植物在低温季节来临时很快转入休眠。

在休眠状态下,植物体内不易形成冰晶,从而增强了抗低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