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292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docx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共5篇)

篇:

幼儿园大班活动设计方案

散文欣赏活动《蒲公英》

(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散文,感受并体验语言和意境美,感知散文中比喻的写作手法,了解在散文中是如何描写事物的以及描写事物的手法。

2.丰富与蒲公英有关的知识,丰富蒲公英、凋谢、花托、绒毛、柳絮、轻盈等词汇,能用适当的表情和语气,复述出散文,并能表达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

3.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文学性的表述和创编,如对小朋友的的脸颊进行比喻性的描述:

小朋友的脸扑扑的像苹果等。

4.学会倾听、朗诵这篇散文,掌握倾听和艺术发声的技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散文录音、轻音乐、蒲公英的图片,实物蒲公英

2.创设主题墙——飞扬的蒲公英(画蒲公英)3.幼儿课本《蒲公英》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

小朋友们,你最喜欢什么植物呀?

小朋友:

喜欢······(小草、小花)

老师:

哦,你们说的那些植物呀,都太“简单、普通”了,老师有个更神秘的植物宝宝,今天呀,老师就把它介绍给小朋友们,请小朋友们一会认真仔细地听,不然神秘植物宝宝一会就不和你们做朋友了。

(二)欣赏散文,初步感知

1.教师出示蒲公英挂图,引出散文,师幼完整地听散文录音一遍。

2.用课件和挂图配合,生动地朗读散文。

通过提问串联起整个散文,(“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花?

”“蒲公英凋谢后会怎样呀?

”“田野的风一吹,蒲公英会怎样呀?

飞起来时像什么?

”)让幼儿对散文有初步的理解。

(三)理解体验文学作品

1.让幼儿结合课件和图片完整地欣赏散文,学会倾听,并能够将散文完整流利地复述出来。

2.教师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让幼儿配乐朗诵散文。

(四)创造性地想象和语言表述1.了解蒲公英

教师:

刚才我们已经复述和朗诵过散文了,那么有谁可以描述一下蒲公英的特征?

小朋友:

蒲公英的花黄色的,花朵凋谢后,会长出·······(教师引导小朋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出蒲公英的特征)2.引导孩子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文学性的表述和创编。

教师:

蒲公英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绒毛似的像羽毛又像雪花,那么要是小朋友的脸蛋的话我们可以怎么说呢?

小朋友:

······

教师:

脸蛋是红红的,有哪些见过的东西是红红的?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文学创编,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五)迁移作品经验

在进行完文学作品创编后,教师引导孩子进行蒲公英的绘画,并将画作贴在之前开辟的主题墙上——飞扬的蒲公英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休息日时,教师带领家长孩子采集蒲公英,进行吹蒲公英游戏,进一步体验散文中的那种自然的乐趣。

第2篇: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

《好玩的立方体》

《好玩的立方体》选自主题《房子大观》次主题《特

殊的房子》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与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物品并组合造型。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

羊村实验室区域环境。

1、“羊村实验室”大门一个。

2、模型平台:

像圆柱体、长方体的模型16个、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若干。

3、魔术平台:

8个蓝色筐子、扑克牌、圆形光盘、圆形雪花片若干、长方形卡纸6张、正方形卡纸2张、圆形彩卡4个。

4、设计平台:

彩笔2盒、纸若干、像皮泥2盒、各种颜色的图形卡片若干、胶水2瓶、双面胶2个。

5、构建平台:

各种像长方体的纸盒、酒盒,像圆住体的易拉罐,装饰后像圆柱体的纸筒等物品若干。

6、课件:

长方体和圆柱体形成的课件。

7、游戏“爆米花”布料一块。

16块小型的长方体和圆柱体形状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羊村实验室”的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

老师带领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游玩“羊村实验室。

”进入后播放课件。

(二)教师与幼儿进入“羊村实验室”,通过“两个平台”的情境帮助幼儿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1、“模型平台”:

⑴让幼儿自由操作模型平台的物品,初步感知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师:

小朋友,这是羊村实验室的模型平台,拿起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坐在小垫子上看看玩玩,一定要看清它长的什么样子?

⑵(引入谈话区)引导幼儿讨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外形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

提问1:

长方体①有几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③哪两个面长的一样?

小结长方体定义。

提问2:

圆柱体①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②圆柱体的上下粗细一样吗?

两个圆面大小相同吗?

③能不能滚动?

小结圆柱体定义。

⑶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圆柱体的物品哪一个容易滚动?

小结:

长方体的物品比较稳固,圆柱体的物品侧面容易滚动,为后边幼儿搭建做辅垫。

⑷启发幼儿自由联想:

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像长方体,哪些物品像圆柱体?

2、“魔术平台”:

⑴幼儿自由操作变魔术材料,通过“变魔术”,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师:

小朋友到这边来,这里是羊村实验室的魔术平台,村长让喜羊羊他们用这些材料变出像长方体、圆柱体的物品来,两个小朋友一组,也来试试吧。

⑵教师组织幼儿谈话讨论:

请小朋友解说魔术是怎样变出来的?

⑶课件演示小结:

[1]把一张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扑克牌整齐的叠放在一起,变成的物体就像一个长方体;[2]把一张张大小一样的圆形光盘整齐的叠放在一起,变成的物体就像一个圆柱体。

(三)以游戏“爆米花”的形式引导幼儿对长方体与圆柱体的物品巩固认识,并加以分类。

爆米花儿歌:

“爆米花、爆米花、咧开嘴巴笑哈哈。

”第一遍游戏让幼儿巩固认识长方体、圆柱体的物品。

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对长方体、圆柱体的物品进行分类。

(四)引导幼儿进入“设计平台”、“构建平台”区角进行自主活动,作品留影后讲评。

设计平台:

进入设计平台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画出来,也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粘贴出各种作品来。

构建平台:

进入构建平台的小朋友可以用里面的材料搭建高楼大厦、大桥等各种作品来。

“现在开始比赛,看哪个平台的小朋友的作品最多、最精彩”。

3、作品讲评、整理归位后,看课件,播放音乐,列队出羊村实验室。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利用长方体和圆柱体物品搭建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来。

第3篇: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

讲课教师孟雅君

教学活动

科目:

语言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准备:

图片、头饰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

重点:

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活动过程

课前整理:

《大拇哥》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来了一位神秘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她呀!

(想)这位新朋友是专程过来看太阳班的小朋友们的。

那老师去帮你们请她。

(戴着青蛙头饰出来与小朋友对话)青蛙: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青蛙妈妈,你们见过青蛙吗?

(见过)那么你们喜欢青蛙吗?

(喜欢)今天我来,是想让小朋友们知道青蛙的成长历程,你们想知道吗?

(想)那就让你们的老师开始给你们讲故事吧!

故事里的内容会告诉你们青蛙的成长过程,好吗?

(好)那我先走了,我们一会儿再见!

拜拜(老师出现)小朋友们喜欢青蛙妈妈吗?

(喜欢)青蛙妈妈让我给你们讲一个青蛙成长过程的故事你们准备好了吗?

小朋友们呀要认真听因为老师等会儿会有问题问你们,回答对了有奖励!

首先出示白板的图片。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老师中间戴头饰配合故事的内容)

(1)青蛙妈妈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了什么?

(2)天气变暖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变成了什么样子?

(3)小蝌蚪先长出的是什么腿?

(4)小蝌蚪又长出了什么腿?

(5)最后他的什么不见了?

活动

出示绘好的图片。

让小朋友们观察图片上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然后出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整个成长过程。

活动延伸小朋友们想不想当一次小老师啊?

(想)让爸爸妈妈说一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听听爸爸妈妈说的对不对,好不好?

(好)活动反思

附录:

小蝌蚪找妈妈

春天来了,冰雪都融化了。

有一只青蛙从洞里钻了出来,伸了伸懒腰,噗通一声,跳到了池塘里。

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了许多小卵,然后就游走了。

天气渐渐变暖了,池塘里的卵也有了变化。

他们变成了许多大脑袋黑身子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一切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一天小蝌蚪们在池塘里玩耍,看见鸭妈妈再教小鸭子游泳。

他们心想自己的妈妈是谁呢?

于是去问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吗?

”鸭妈妈说:

“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宽嘴巴。

”小蝌蚪们谢过了鸭妈妈开始找他们的妈妈了。

小蝌蚪们游啊游,看见一条大鱼,她有大眼睛宽嘴巴这一定是妈妈。

于是就迎上去叫道:

“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你们到前边去找吧!

”小蝌蚪们谢过大鱼妈妈又向前游去,不知不觉中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们看见了大乌龟有四条腿,以为他就是妈妈,都高兴的叫“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你们到前边去找吧!

”,他们游啊游游啊游。

这时小蝌蚪的前腿也已经长出来了。

看见了一只大白鹅游过来,心想白肚皮她一定就是妈妈,于是都高兴的叫“妈妈”。

大白鹅笑着说:

“不、不、不,身穿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你们去那边找吧!

”他们又继续去找妈妈。

游啊游游啊游,小蝌蚪们没有发现他们已经快变成青蛙了。

他们游到了一片荷塘,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眼睛宽嘴巴,四条腿,白肚皮,身穿绿衣服的青蛙。

于是高兴的叫道“妈妈妈妈”。

青蛙妈妈看见小青蛙们激动的说:

我的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来快到妈妈这儿来,只见他们前脚一跳后脚一蹬就跳到了妈妈的荷叶上。

这时小蝌蚪们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从此以后小青蛙们每天跟着妈妈去田里捉害虫,保护庄稼成了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他们幸福的生活着。

第4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幼儿在园活动中经常会使用铅笔,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出现戳伤,划伤等事故。

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安全使用小铅笔

大班幼儿在园活动中经常会使用铅笔,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出现戳伤,划伤等事故。

股涉及此次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安全使用铅笔,并学会躲避,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铅笔的行为,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1、能够安全的使用铅笔。

2、知道躲避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铅笔的行为。

1、画纸人手一张。

2、已经削好的铅笔人手一支。

3、安全光盘。

猜谜语,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

“老师带来一件文具,小朋友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个仔细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他帮忙。

(谜底:

铅笔。

1、带领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安全使用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

“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有什么用?

使用铅笔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

铅笔细又长,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画画。

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

不能拿着铅笔与同伴打闹,不用铅笔时要把铅笔放入笔筒。

2、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励幼儿发现同伴的不安全行为。

师:

“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把铅笔含在嘴里,拿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你应该怎么做?

(提醒他或告诉老师)”

3、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图片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

“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

如果不对,哪里做错了?

该怎么改正呢?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铅笔。

以安全使用小铅笔为命题,让幼儿用铅笔在画纸上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铅笔。

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观察,纠正幼儿在使用铅笔时的不良行为。

高处危险我不跳

1、知道不能从矮墙、高台、陡坡等过高的地方向下跳。

2、学习向下跳的正确方法,加强自我保护。

多媒体教学资源

(1)《受伤的栋洞》案例录音

(2)《这些提防能跳吗》图片

(3)《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图片或视频

1、组织幼儿听案例录音,或教师讲述案例,了解从高处跳下的危险提问:

栋栋为什么会受伤?

小结:

从高处跳下来很危险,很容易受伤播放教学资源《这些地方能跳吗》或看幼儿图书第28页提问:

这些地方能跳吗?

为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是不能跳的?

小结:

超过自己腰部的高度就很危险了,不能随便从矮墙,高台等地方往下跳。

2、引导幼儿设计禁止跳下的标志,完成书上第28页的操作小朋友,从这些地方跳下来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们从这里设计一个禁止跳下的标志吧。

出示禁止跳下的标志,请幼儿观察,讨论怎样设计禁止跳下标志。

引导幼儿发现在红色圆圈中画出跳下的动作后,加上\"\"或\"×\"

3、示范讲解向下跳的基本动作要领,组织幼儿练习生活中,很多小朋友喜欢跳上跳下,只要不是太高(不超过自己腰部),是可以的。

但是怎样跳才能避免受伤呢?

播放教学资源往下跳的基本动作要领,或看书第29页,幼儿练习。

小结:

从较高的地方跳下来,首先要向上起跳,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半蹲,轻轻落地。

这样才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避免受伤。

有一天,6岁的小男孩栋栋和小伙伴一起在楼下公园玩,其中一个孩子提议从一堵一米半高的花墙上跳下来。

一群孩子爬上去,喊着\"一二三\"一起从墙上跳下来。

栋栋落地时,\"哎呦\"一声歪倒在地,站不起来了。

原来,地面较硬,落地姿势不正确,他的小腿骨折了。

《乘坐电梯安全常识》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

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

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

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

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

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

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

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PPT、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乘坐电梯时应该具有哪些安全意识。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课件PPT。

(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

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

你会怎么办?

1.导语:

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哪几种情况下是乘坐电梯不能做的事情。

2.遇到电梯故障我们应该怎么做?

故事表演:

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

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第5篇:

大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一:

集体舞《快乐圆舞曲》

活动目标:

、在熟悉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蹉步动作,完整合拍地随音乐舞蹈。

2、利用已接触过的简单动作来提示新学习的舞蹈动作。

3、注意避免在蹉步移动时拉倒舞伴和被舞伴拉倒。

活动准备:

手腕花、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准备性律动

、幼儿坐成圆圈,右手套花环,坐在椅子上复习准备性律动。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2、站成单圈,加入转身、拍手动作,再次复习律动。

二、学习蹉步动作

、教师示范蹉步移动动作。

2、练习随音乐的蹉步移动。

3、听音乐完整练习A段动作,理解准备动作将会怎样提示舞蹈的动作方向。

4、两两结伴,探索击掌和对转方式。

三、完整随音乐舞蹈

、随音乐将动作完整练习。

2、加入姿态的要求完整练习。

活动二:

打击乐《解放军进行曲》

活动目标:

、在学会旗操的基础上,学习用圆舞板、小铃、铃鼓等乐器演奏《解放军进行曲》。

2、根据旗操的动作、节奏型拍出节奏,探索大鼓的配器方案。

3、向解放军学习,能以饱满的精神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一、听乐曲《解放军》进行曲

、今天,我请大家听一首曲子,一边听,一边想,这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2、解放军是怎么走的?

(请个别幼儿试试)

3、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复习旗操。

4、转换节奏型。

5、老师做旗操动作,幼儿拍手转换节奏。

二、使用乐器,幼儿看指挥练习

、学习看老师的指挥。

2、第一段齐奏,第二段看老师指挥分组演奏。

3、小结幼儿演奏情况,引导幼儿解决困难之处。

4、出示大鼓,探索应该加在什么位置上。

5、集体练习听音乐拍大鼓节奏。

6、请幼儿演奏大鼓,其余幼儿看指挥演奏乐器。

7、出示指挥棒,全体幼儿起立模仿-,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军乐队演奏。

活动三:

歌曲《兔子和狼》

活动目标: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边唱边表演。

2、根据故事情节,在集体讨论中提炼、填充歌词。

3、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回忆熟悉故事内容。

二、倾听旋律,提炼歌词,词曲匹配

、倾听琴声,了解旋律。

2、幼儿随较慢的琴声尝试自己编歌词。

3、师生共同提炼歌词。

4、教师表演,幼儿唱歌。

共同边唱边表演。

三、边唱边表演,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分角色表演歌曲。

2、小结相互接纳的好处。

活动四:

乐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目标:

、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舞蹈、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和同伴的体态可以提示自己做出音乐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的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讲的是一个小动物,是谁?

(幼儿自由发言)

2、它有好多好多的脚?

是谁?

二、师生共同创编,学习游戏动作(放音乐)

、创编、学习螃蟹手脚跳舞的动作。

2、创编、学习螃蟹横行、吐泡泡的动作。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3、创编、学习螃蟹挠痒痒、舞蹈的动作。

4、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听音乐学习。

三、探索幼儿规则

、倾听、捕捉音乐,创设游戏情景。

2、共同讨论,确定游戏规则。

四、听音乐游戏

、了解在动作转换时可以提示自己动作的方法。

2、随音乐游戏,注意不碰撞同伴。

六、带领幼儿随音乐舞蹈若干遍。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