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7881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docx

阶段提升专题一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检测

必修三专题一检测

一、单选题

1.(2017.11·浙江选考模拟三·1)《论语》记载:

“孔子谓季氏(鲁国权臣),‘八佾(天子乐舞)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表明孔子

A.推崇为政以德    B.提倡仁者爱人     C.反对奢靡享乐    D.注重克己复礼

2.(2016·浙江金华十校一模·13)孔子说:

“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据此判断,孔子“从周”是由于西周时期

A.发展了夏商政治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D.以血缘纽带维系国家

3.(2018.11·浙江高考·1)马克思指出: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4.(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2)荀子给儒家的“礼”赋予“法”的内容,其弟子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

这表明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中有共鸣之处                        B.儒学汇集了各家思想精华

C.百家争鸣局面归于沉寂                        D.诸子百家的主张基本一致

5.(2017.9·浙江台州选考质量评估·2)古代某思想家认为: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B.“制天命而用之”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兼相爱、交相利”

6.(2017.9·浙江绍兴选考诊断性考试·1)《说苑·政理》中说: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与这一说法相一致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7.(2017.11·浙江高考·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8.(2016.4·浙江学业水平·2)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

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9.(2019·浙江首届学考分离猜题卷·3)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认为,以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造成了一种专务心性之虚、不务政事之实的作风,要求“从王学回到朱学”。

究其原因是,朱学

A.认为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B.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C.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提出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

10.(2019·浙江温州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5)朱熹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社会政治理论的依据是

A.道统论                B.“太极”学说       C.知行合一论        D.“众治”思想

11.(2018.11·浙江高考·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                                                B.本心即天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12.(2018·浙江台州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5)思想家陆九渊曾赋诗: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其主张

①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②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③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④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8)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14.(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5)民国初年革命党人易白沙在其所著《帝王春秋》中提到,早年因读梨洲、船山、亭林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

下列属于梨洲先生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有力思想武器的是

A.循天下之公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16.(2019·浙江丽水、衢州、湖州三地高三上学期期末·7)“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此文最有可能出自

A.《日知录》           B.《天下郡国利病书》C.《明夷待访录》    D.《船山遗书》

17.(2019.1·浙江学业水平·4)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最精彩处”在于

A.认为工商皆本     B.抵判君主专制C.主张“众治”        D.抨击“孤秦”“陋宋”

18.(2018·浙江嘉兴9月高考选考科目教学测试·7)他是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章炳麟尤其景仰其民族精神而更名“章太炎”以示效法。

“他”是

A.王阳明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黄宗羲

19.(2018·浙江温州8月选考适应性测试·7)黄宗羲曾说: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

A.抨击君主“为天下之大害者”            B.建立“天下之法”以限制君主

C.要求“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D.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

20.(2017.4·浙江高考选考·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

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21.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一主张()

A.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B.体现了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发挥

C.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D.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2.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

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

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

”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                    D.老子

23.中国古代某学者提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思想主张。

该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董仲舒

24.“他基本上承接、发挥了孟子的修养方法,注重切身感受和内心体验,强调静坐寡欲、格物明心”。

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25.某思想家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遂将儒家伦理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以此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僵化的流弊。

该思想家是()

A.陆九渊B.王守仁C.黄梨洲D.顾亭林

26.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

“(他)所注重的问题是:

‘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

’‘知识的来源在哪里?

’‘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

’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

”以下言论属于这位思想家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天地之化日新”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7.(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圣人坚揽定趾以救天地之祸,非大反孤秦、陋宋之为不得延,固以天下为神器,毋凝滞而尽私之:

……天地之产,聪明材勇,物力丰犀,势足资中区而给其卫。

圣人官府之,公天下而私存,因天下用而用天下。

故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王者无私以一人治天下,’此之谓也。

“是故因亦一道也,革亦一道也。

其通也,时也;万古不易者,时之贞也。

其塞也,时也;古今殊异者,时之顺也。

——摘编自王夫之《宋论》、《黄书宰制》

材料二儒法两家主张的差异

主张学派

强调

内容

实施方式

特点

目的

儒家

礼义

伦理道德

教化

以理服人

王道

法家

法治

制度法律

刑罚

以力服人

霸道

——马小红《古法新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孤秦、陋宋”的主要表现并概括王夫之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5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

(4分)

必修三专题一检测参考答案

1、【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

【解析】材料孔子论述了礼仪问题,为政以德是孔子在政治领域的主张,故A项错误;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强调的是人与人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礼仪涉及等级问题,与奢靡享乐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季氏(鲁国权臣)……八佾(天子乐舞)舞于庭”,季氏违反了等级礼仪,孔子表达了周礼遭到破坏后的愤怒,要求克己复礼,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先秦

【解析】根据材料“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表明,周朝借鉴了夏朝和商朝的礼义制度,制订了自己华美繁盛的制度,所以导致孔子“从周”,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神权强化王权,是三代的共同特征,故C项错误;三代时期都保留了上古血缘部落的遗存,带有血缘纽带的特征,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

【解析】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主张以德治国,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自然,体现在政治上为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结合所学,秦国商鞅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来实现国家大一统,为法家代表,故C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D项错误。

【答案】C

4、【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解析】材料反映出儒家对法家思想的吸收,法家对老子思想的继承,都反映出思想的融合,百家争鸣中有共鸣之处,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儒家对法家思想的吸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当时思想的活跃,故C项错误;诸子百家的主张既有融合,也有相互的批驳,不可能基本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A

5、【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

【解析】材料中“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符合法家主张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改革的思想。

A项属于儒家的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B项属于儒家荀子人道有为的思想,故B项错误;C项主张不必因循守旧,要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改革,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属于墨家兼爱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6、【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

【解析】“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是法家赏罚分明的主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故A项错误;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B项错误;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C项错误;韩非是法家学派集大成者,故D项正确。

【答案】D

7、【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

【解析】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故A项正确;中央官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使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得到改变,故B项错误;中央官学的建立不能体现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局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A

8、【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

【解析】法家强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和变法等,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所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故B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等,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儒家主张“仁”、“礼”、“德治”与“仁政”等,材料中没有反映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B

9、【考点】宋明理学;宋朝;㈠儒学的复兴——理学;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学侧重空谈,主张发明本心,朱学主张“入世”,干预政治,从这个角度讲,朱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万物之理终归为一是王学和朱学的共同点,排除A项;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是强调学习的方式,不是题干强调的务实不务实,排除B项;朱学没有提及要限制君权,排除D项。

【答案】C

10、【考点】宋明理学;宋朝;㈠儒学的复兴——理学;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依据是道统论,故选A项;“太极”学说是周敦颐的理论,排除B项;知行合一论是王守仁的思想,排除C项;“众治”思想是顾炎武的思想,排除D项。

【答案】A

11、【考点】宋明理学;宋朝

【解析】根据材料“格物致知”,结合所学,为程朱理学的范畴,“知行合一”为王阳明的主张,故A项错误;“本心即天理”属陆王心学,故B项错误;“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明末李贽的主张,属明清进步思想,故C项错误;“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属于程朱理学,渐悟的范畴,故D项正确。

【答案】D

12、【考点】宋明理学;排列组合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①是朱熹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故①错误;根据材料“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可知人见墟墓便兴起悲哀之感,见宗庙即兴起钦敬之心,可见陆九渊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地点明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故②正确;由材料“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易简质朴直达本心的为学之道才是永恒的大事业,可知陆九渊认为在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的存在,故③正确;④是王阳明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3、【考点】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图二的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李贽是明清之际四大家而不是宋明理学,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四大家仍旧属于儒学思想,没有突破儒学范畴,故B项错误;北宋五子和陆王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是传统主流的复兴,明清之际四大家是传统主流的批判和继承,故C项正确;图一和图二的思想都属于传统的儒学思想而不是近代民主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14、【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朝;⒉明清进步思潮出现;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紧扣设问中“梨洲先生”即黄宗羲,故选C项;“循天下之公”是王夫之即船山的思想,排除A项;“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顾炎武即亭林的“众治”思想,排除B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思想,排除D项。

【答案】C

15、【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顾炎武以精卫自比,突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情怀,故选A项;“人心一点灵明”,体现了王阳明“修心”、“致良知”的重要作用,排除B项;“循天下之公”,体现了王夫之反君主专制的一面,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主张“众治”反对“独治”,反对君主专制,排除D项。

【答案】A

16、【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材料“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是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内容,故选D项;《日知录》该书是大型学术札记,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排除A项;《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排除B项;《明夷待访录》通过对历史深刻反思,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早期的民主思想,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排除C项。

【答案】D

17、【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抓住题干中“思想的最精彩处”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早期民主思想,故选B项;工商皆本是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不是思想最精彩处,排除A项;“众治”思想是顾炎武的政治思想,排除C项;抨击“孤秦”“陋宋”是王夫之的思想,排除D项。

【答案】B

18、【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符合顾炎武,故B项正确;王夫之主张唯物主义,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19、【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君主专制的危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用“天下之法”以限制君主,故B项错误;“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是顾炎武的观点,故C项错误;材料“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强调了君臣平等,故D项正确。

【答案】D

20、【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朝;清朝

【解析】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都是反对君主专制,是在思想上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A项正确;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是对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故C项错误;明清儒学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但还没有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A21、B22、C23、D24、D25、B26、B

27、

(1)孤秦、陋宋的表现:

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3分)

政治:

循天下之公,批判君主专制;哲学:

天地之化日新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2分)

(2)主张:

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