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7802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docx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

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偏爱——陈某某随班就读案例

一、基本情况:

陈某某,男,1991年出生,籍贯:

江苏,现为南洋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借读学生。

该生身材较为瘦小,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经检测和鉴定,现为随班就读生。

(一)心理及智力情况:

该生性格较为内向,能与同学接触,但其行为和语言常引起同学哄笑,因而产生自卑感,逐渐失去了自信心。

上课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极少次数的发言,表现极为紧张,自己不知所言。

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记忆力差,理解和反映迟缓。

(二)适应性行为:

生活上能自理,能做简单家务,学广播操反映慢,动作不协调。

课间喜欢和同学追逐打闹。

有些时候日常行为较为怪异,有一定程度的自残倾向。

(三)家庭背景情况

该生老家在江苏省丹阳市运河镇,家中有父亲、母亲和姐姐。

现在父母在上海开了一家小鞋店,生意清淡,家庭居住环境较差。

父母无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

(四)学习能力分析:

语文方面:

读生语言能力差,读书不连贯。

回答问题时好长时间才能说出一句,也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在课堂上他有时看书,有时画画,有时玩东西。

很少回答问题。

数学方面:

理解能力也比其他同学慢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映越来越慢。

只能做一些最最基础的题目,而且准确率很低。

英语方面:

几乎是空白状态。

劳动技能方面:

能够进行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收拾课桌等。

二、矫正目标和措施:

根据该生有自卑感,没有自信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劳动技能方面远低于正常儿童,行动迟缓等特点,确定矫正目标为:

(一)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如自信心,注意力,学习习惯等,尽可能的使其能正常参加学习。

(二)有计划地开发其智力因素。

如感知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理解力、语言能力等。

数学:

要求能做最简单的计算题。

语文:

要求能读通课文,了解内容、结构,进而了解中心和写作方法。

能回答简单问题,写出300宇左右、能表明自己意思的文章。

(三)进行行为能力、生活能力、劳动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劳动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自发的要求掌握计算的能力,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使其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产生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欲望,从而培养其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其将来能基本适应社会。

为了达到以上三个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     消除自卑,树立自信,自然融入班集体之中。

在本学期中,班级学生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我特意安排了一位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较好的班干部来帮助他。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会准备一些最基础的习题,让他上黑板做,并给予其适当的提示,让他知道自己也能学会解题,增强其自信心。

在班会课上,我也会经常表扬陈彬彬在劳动方面的一些表现。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也会经常找其聊聊天,让他能够说出心中的不快。

除此之外,我觉得家访也很重要,在几次的家访过程中,我都对其提出了在家要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要求。

令人高兴的是,他做到了。

(二)增强有意注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尽量用有形的、有色的、有声的、会动的教具吸引他的注意力。

2、进行读书和计算训练,会流利地读课文,算好每一个题,目的还在锻炼他的注意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计划地发展其智力因素。

弱智生随班就读,关键在于“随”。

随就不是齐步走,一刀切。

要让其按着自然规律,按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当然也不是任其自由发展,不能忽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要让其能随进班集体,随上班集体,最终使其能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与同学同步发展。

三、小结

通过实验体会到,弱智生随班就读工作,也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参差不齐的。

但是,它们都在发展,都能发展,不管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强壮的还是软弱的,它们都各具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都会按着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发展、成长,这就是自然规律。

随读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因为他也属于自然,绝不会越出自然发展规律。

只要教师为他提供学习条件、机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帮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他们就一定会随着自己的伙伴,按着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点去学习和成长。

而这里的关键所在,就是“条件、机会、环境、帮助和方法”。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为他们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氛围,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有针对地发展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领域,随班就读学生也一定能像正常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随班就读生生命教育案例

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参差不齐的。

但是,它们都在发展,都能发展,不管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强壮的还是软弱的,它们都各具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都会按着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发展、成长,这就是自然规律。

随读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因为他也属于自然,绝不会越出自然发展规律。

只要教师为他提供学习条件、机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帮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他们就一定会随着自己的伙伴,按着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点去学习和成长。

一、基本情况:

牟怡卿,女,1995年10月10日出生,家住宝山三村147号601,现为同泰路小学学生。

该生轻度智能发育迟缓,总IQ66。

(一)心理及智力情况:

该生入学初性格较为活泼外向,能主动与同学接触,爱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

虽然上课经常十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不知所言,注意力也常不能集中,自制力、记忆力差,理解和反映迟缓。

(二)适应性行为:

生活上能自理,能做简单家务,学广播操反映慢,动作不协调,左右不分。

上课时或不知所措,或自行其事。

(三)家庭背景情况

该生为独生子,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父母身体健康。

父母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四)学习能力分析:

语文方面:

该生语言能力相比书面表达能力较佳。

读书基本能一字字指读,但不连贯。

自己说话时,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对生字的记忆只有20%,一节课学10个生字,只记住1一2个,学生字时,他有时看书,有时画画儿,有时玩东西。

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她越来越少回答问题。

劳动技能方面:

能够进行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收拾课桌等。

二、矫正目标和措施:

根据该生无自卑感,且有一定自信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劳动技能方面远低于正常儿童,行动迟缓等特点,确定矫正目标为:

(一)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如自信心,注意力,学习习惯等,便能正常参加学习。

(二)有计划地开发其智力因素。

如感知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理解力、语言能力等。

语文上要求能读通课文,对简单的儿歌、古诗等能进行背诵,鼓励多识字等。

(三)进行行为能力、生活能力、劳动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劳动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产生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欲望,从而培养其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其将来能基本适应社会。

为了达到以上三个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鼓励树立自信,自然融入班集体之中。

班中曾开展“我会干什么”班会,大家都说了,其中她说:

“我会洗手帕,会帮妈洗菜。

”老师以同等的爱表扬了他。

接着开展了“我也有缺点”的讨论,许多同学都说了缺点或不足,老师问:

“你愿意大家笑话你吗?

”答不愿意。

老师说:

“那好,今后谁也不要笑话别人,我希望你们都能互相帮助,成为一个好学生。

”后来,又开展了“我能记住这个字”比赛活动,牟怡卿会的就让他到前边去板演,然后师生给予鼓励。

老师的期望,活动的教育,使同学自然接纳了牟怡卿,牟怡卿也自然地融入了班集体。

(二)增强有意注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尽量用有形的、有色的、有声的、会动的教具吸引注意力。

2.开展比赛活动,看谁能集中精神看老师写字,听老师读书,给老师挑错等提高兴趣,增强有意注意。

3.进行读书训练,提出不丢字、不加宇、不读错字等要求,目的还在锻炼她的注意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锻炼,她的注意力集中了,记忆力也随着增强。

(三)有计划地发展其智力因素。

弱智生随班就读,关键在于“随”。

随就不是齐步走,一刀切。

要让其接着自然规律,按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当然也不是任其自由发展,不能忽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要让其能随进斑集体,随上班集体,最终使其能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与同学同步发展。

就拿在语文教学中,我是让牟怡卿这样随班就读的:

l.独立拼读:

让他利用拼音读通一句话,两句话……。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数量自定,可多可少,压力较小,希望较大。

目的是提高识字量,练习读好句子,日积月累打实基础,为今后创造条件,同时也提高他读书的兴趣。

2.伙伴间领读、帮读:

把随读生编入小组,小组内每人领读一段课文,牟怡卿也领读一段,是事前伙伴儿帮他准备好的。

这种方法可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

使他能随进集体,随上集体。

3.小组内“论”读:

做法是读一段议一段,或谁对哪段、哪句不明白,就读出来大家议论。

这样帮、学形式自然不拘束,气氛活跃,有读有问,有说有听,理解了课文,增加了交流,增进了感情。

4.协作复述:

重点段在前面读的基础上,小组内集体编写复述提纲,然后分工负责,每人说一部分内容,联合起来完成复述任务。

意图还在于:

“帮”、“拉”、“随”。

5.回答问题:

用了“学说”法,即原样学说。

“仿说”法,即听别人答后,让贾世帅用自已的话仿说。

“半独立回答法”,即在老师或同学提示下回答问题。

由于教师为他提供了克分的学习条件、机会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又给了她足够的帮助,感知、理解、记忆和阅读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使之随入了班集体。

三、效果:

通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目前,已有了很大进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能力。

如读课文由原来读一句提高到现在能通读一大段。

语文考试成绩均能达到10分。

上课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在校内能做值日,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

在家能与父母交流一天学校见闻等。

四、反思:

通过实验体会到,弱智生随班就读工作,也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参差不齐的。

但是,它们都在发展,都能发展,不管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强壮的还是软弱的,它们都各具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都会按着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发展、成长,这就是自然规律。

随读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因为他也属于自然,绝不会越出自然发展规律。

只要教师为他提供学习条件、机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帮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他们就一定会随着自己的伙伴,按着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点去学习和成长。

而这里的关键所在,就是"条件、机会、环境、帮助和方法。

关注随班就读生  (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

  随班就读生甘×,女,12岁,就读于苏民学校五

(1)班;胆子较小,平时不敢与同学讲话。

但她也有很多的闪光之处,能听从老师的话,每天坚持来校,带好学习用品。

能参加一些活动,如踢毽子、跳绳等。

  出生史:

1993年3月,身高正常,体重正常;

    发育史:

身体发育正常,智力水平低于起同龄孩子。

学习比较困难,对任何事物的接受比一般同学要慢;

    评估:

     医学评估:

身体发育正常。

     心理学评估:

中度智障。

     社会学评估:

社会适应能力弱。

     教育学评估:

语言功能极差、学习能力弱。

     诊断结果:

属于中度智障患儿,应实施相应的教育训练,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

  

(二)、家庭情况

  父母状况:

父亲,待岗,初中文化;母亲,就职于上海施耐德控制公司,初中文化。

    家族史:

无智力障碍。

     父母的教养态度:

关心孩子,较宠爱孩子,很少辅导孩子的学习,任其自由发展,她知心话的倾述的对象是外婆。

  二、问题陈述

  二期课改精神指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人们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

如何更好地让特殊教育回归普通教育中,从而缩小随班就读学生与健全学生的差距,成为一个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甘×入学时,身体一般,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反应迟缓,说话不清,没有数数概念。

学习比较困难,对任何事物的接受比一般同学要慢。

其感性知识贫乏,头脑中生动的表象少,掌握抽象概念比正常学生要困难的多;另外,她的注意力又不能较长时间集中。

因此,行规方面要进行正确引导,课堂教学时要提高她的参与意识。

  三、教育训练过程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实验能否顺利进行,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是关键。

“每个人都是单一翅膀的天使,惟有彼此拥抱,才能飞翔!

”我很喜欢这句话。

我想,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接纳、尊重与欣赏,会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美好!

甘×是班级的一员,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和同学都应该关爱她。

  

(一)制定并实施个别教育计划。

  1. 安排甘×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帮助甘×这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正常的学习中来。

  2.对甘×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精神。

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3. “伙伴帮助”,以优等生带随班就读生。

在提高随班就读生的同时,对优等生也是一个提高和锻炼的过程。

不仅复习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习方法得到多次运用。

同时也提高组织、口头表达能力。

  4.与随班就读生家长建立经常的联系,随时交流学生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

  

(二)提高随班就读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提高随班就读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就是要重视随班就读生的存在,要有适合随班就读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发挥随班就读生的主体性。

引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应有发展。

甘×胆小内向,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认知能力有明显缺陷。

现在虽已是五年级学生,但无论书写能力,记忆力,还是理解能力都很差,上课时只能在别人帮助下跟读课文中的句子。

要提高甘×的参与意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随班就读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是随班就读生保持稳定愉快的学习情绪、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关键。

课堂上,我针对甘×的实际水平,安排适当的环节,合理的作业,让她也站起来读—读,说—说;在活动中,鼓励她动动手,动动脚。

就因为她有了学习的机会,在我的鼓励下也敢尝试了,所以老师的赞许有了,同学的掌声也有了。

  2、形成友爱的同学关系

  

(1)互助型学习小组

  这一个学习小组内,有3—4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组,在互助组内,甘×不会因为插不上手而坐冷板凳,其他学生也会替她考虑,把学习的机会让给她。

这样,她就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了。

  

(2)平时多表扬帮教同学

  在班级中,小伙伴王某对甘×充满同情、乐于帮助,利用这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带动全班学生形成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不但对甘×提供了帮助,也帮了其他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

  3、创设—个愉悦型的学习氛围。

  创设愉悦型学习氛围就是让甘×卸下心理包袱,能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回答问题时:

  

(1)降低要求,小步子进行。

  甘×接受能力差,迁移弱,只能降低要求,小步子进行。

如在课文阅读方面,开始,只要求他进行朗读课题;接着,在提问形式中进行阅读;最后,才要求完整读句。

这种开始起点低,逐步加码,有利于形成学习自信心。

  

(2)创造机会,施展才能。

  课上,让甘×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及时表扬,增强她的自信心;在四人小组讨论中,让她表现自己。

 

  (三)体会成功的愉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我都特别注重随班就读生的成功体验,以本学期的第14课《中彩那天》为例——

  针对甘×的实际情况,首先在教学中,对她降低要求,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课堂上,我针对她的实际水平,安排适当的环节,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加强甘×的注意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让其听,听同学读,听同学说,听老师讲解,听同桌伙伴帮助;让其说,参与小组讨论;让其读,自由读、齐读;让其答,用一个简单句式回答;根据随班就读生的需求设计分层作业,让她做适合自己的那一套作业,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从而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这样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通过学习,和同学共同参与理解重点词句的讨论,能在教师指导、同学的帮助下,朗读课文,说一、二句简单的话。

让其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以此来帮助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这堂课中,我也充分利用了激励机制,如讨论时适时指导、友善的抚摸、口头表扬。

极大地激起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努力争取成功。

  四、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实践,甘×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她不但会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上课时作一些简短的回答,还能愉快的和同学交往,脸上的笑容多了,更懂得了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五、评析

  关注随班就读生的教育是长期性的。

俗话说: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对于随班就读生,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他们,应根据各个人特点,从各个方面去进行教育教学,这样才符合随班就读生的教学规律,才能使随班就读生学有所获。

对于甘×同学,行规方面我选择了从行为品德方面去教育,课堂教学我选择了提高她的课堂参与意识,这些是行之有效的。

今后应该在教育方面去寻找一些符合她的方法,使她在学习知识方面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在脑瘫智障儿童中学习应用

二、实验准备

(一)目标的设计:

脑损伤儿童的中枢性机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六大领域的功能障碍。

其中特异性的感知觉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阻碍发育期综合能力的发展。

根据脑损伤是非进行性的,儿童脑发育可塑性发育机理,注重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早期,提供各种发育所必须的信息输入,运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将运动功能训练、感知觉输入和认知学习有机结合,将失认症与失用症的教学实践中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相结合,运用纵横信息数字化教学实验,显著促进了左右脑的协调运用与开发,创造条件促进内隐与外显心理活动转化,充分激发脑损伤儿童在运动、感知觉、认知、语言交往、思维、社会适应、游戏、学习等方面的潜能。

1、在学龄前(3-6岁)脑瘫、智障儿童中以感知觉发育教学法为重点教学目标。

在特殊教育教学课改中运用自行制作的纵横形码、数码、单字、词组等分类教学卡片教具,引导特殊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视觉、听觉、触觉的辨识能力;将信息化数字教学融和在蒙苔梭利教育的三段教学法(图片、图片+数字、文字+数字)中、拓展其记忆、思维、联想功能,发展特殊儿童的信息接受意识,拓展内隐学习能力;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声画同步吸引学习专注力,多媒体教育课程涵盖了启蒙教育、基本认知能力训练、信息编码能力训练和组织策略训练等四个方面提高认知能力。

通过教学实验,总结在国内相关康复教育机构推广普及的可行性资料。

2、在学龄期脑瘫、智障儿童中以认知教育干预法为重点教学目标。

运用纵横汉字编码辅助或替代汉语拼音学习语文课程是本课题新课改的尝试。

特殊儿童纵横信息认知教学依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从认识0到9的数字,理解纵横编码笔形与数字的关系,掌握纵横码口诀,再运用数字编码认识汉字、学习词语、语言句子、看图作文,帮助脑瘫和智障儿童掌握识别汉字和汉字信息化输入的技能,通过信息化教学,运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完成日常作业,实现无纸化操作,孩子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获取大量书本无法提供的信息、学习自行整理、归类信息,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脑瘫、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内隐学习能力,促进其潜能发展,形成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在特殊教育与研究教学实验的基本理论、普遍规律和实践模式。

(二)问题的提出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在脑瘫、智障儿童中学习应用的课题研究应用还在起步阶段,针对脑瘫和智障儿童学习困难特殊性及学习年龄跨度大问题,借鉴普通学校教学大纲和教程,运用纵横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以人为本的制定个案和集体教学课程并在教学组织中实施。

构建在脑瘫、智障儿童中应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和信息技术活动课程中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引导特殊儿童喜爱学习、发展信息素养、体验自主探索、整合信息技术与适应社会生活的模式。

(三)方法的选择:

在为期一年的教学研究中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融合在特殊教学方法中实施,主要以实验法、观察记录法、经验总结法为主,文献研究为辅,在课程实施中进行个案与集体研究,探索并验证其可行性。

在实验结果的验证中采用学习任务量化的方法,首先由专业老师给每位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试,根据脑瘫、智障儿童的残障程度选择相应的测试量表(包括Gesell,PPVT,韦氏测定等),再根据学生学习不同的能力,依照学龄前期、学龄期不同教学目标制定学习任务量化表。

通过量化表的进度曲线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否,进而为实施学习、教学实验提供可靠的量化数据。

根据量化表数值分析测定训练计划的可靠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帮助教师和家长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为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教学课题研究实验提供了可靠的验证数据。

 

任务进度量化表示例:

(注:

所示任务进度量化表是根据博爱ISO9001:

2001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制成电子表格,应用到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教学课题研究。

该表格的应用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最终解释权归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

(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数与基本情况:

  目前参加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教学实验的实验组学生共有30名,其中脑瘫18名;智障11名;自闭症1名;学龄前期10名,学龄期20名;男性21名,女性9名;年龄在3~17岁之间。

所有患儿疾病临床诊断均符合各类疾病诊断标准。

因条件限制,实验采取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

学龄前组实验分析表一

类别

总数

男性

女性

小班

中班

大班

脑瘫

4

0

4

1

2

1

智障

5

4

1

3

1

1

自闭症

1

1

0

1

0

0

统计

10

5

5

5

3

2

                    学龄期组实验分析表二

 

类别

总数

男性

女性

7-9岁

10-12岁

13岁以上

脑瘫

13

10

3

2

5

6

智障

2

2

0

0

0

2

自闭症

0

0

0

0

0

0

宿迁启智学校智障

4

3

1

0

1

4

宿迁启智学校脑瘫

1

1

0

0

1

0

合计

20

16

4

2

5

8

 

三、实验过程

(一)按照特殊儿童的不同残疾程度、不同智力水平进行分组实验。

学校将实验组儿童根据不同残疾程度及不同智力水平进行分组实验,1、学龄前期2、学龄期(包括小学低年级组和小学高年级组),分别设置实验计划,制定个案与集体活动目标,使特殊儿童能喜欢和适应纵横信息技术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接受和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设计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学校研究小组对特殊儿童分类调研,根据残障的特点分组,按照特殊教育课程,分别制订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借鉴其他省市优秀试验点纵横信息实验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课程,安排如下:

1、学龄前期

(1)初步认识电脑,了解电脑的组成及名称。

(2)掌握简单的电脑操作技能:

开关电脑;鼠标的拖动;数字键盘的操作。

(3)学会纵横汉字输入法的口诀,认识笔形。

(4)能自己在“纵横输入法儿童学习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