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7757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ocx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主主持人 :

      

主持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合作单位:

 负责人:

   

 负责人:

   

 负责人:

  

 负责人:

  

 负责人:

  

 

××省教育厅

二○○四年二月制

 

一、简表

项目名称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类别

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

是否招标项目

起止年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所在学校

学校名称

邮政编码

电话

通讯地址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8

2

3

3

0

1

4

1

主要成员

不含主持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章

主 要 成 员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单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章

单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章

单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章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一)项目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将为中医药产业和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药学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并不断深化;中药学的研究将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全面进展,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显著提高;而中药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支能创新、善创业的中药人才队伍。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中包括了“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中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归根到底是要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中药人才,是“十一五”规划对我国高等中药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药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中药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在专业性较强的中医药院校建立拔尖创新中药人才体系,是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欲待探索的重要任务。

本项目组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中医药专科院校建立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学科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和教学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并引入“PBL”教学新模式,论述创新中药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为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全新思路和实施途径。

(二)现状分析

我国1959年开办中药高等教育以来,中药高等教育在为国家培养高级中药专业人才中功不可没。

在中药高等教育开办之初,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培养“成品”为目标的基础之上,还兼顾了拔尖人才的重点培养,为中药事业的发展输送了相当一批拔尖人才。

但随着社会发展及我国经济的持续成长,尤其是随着大学扩招浪潮的涌进,中医药院校也大多卷入其中,导致高等中药教育质量下降,目前的高等中药教育与社会发展,尤其是与新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药人才,已经不相适应,如:

首先扩招后,学校的基础条件建设出现滞后现象,许多中医药院校在自身条件下,只能以培养“成品”为主,无太多精力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次,目前的高等中药教育学科体系分散并缺乏开放性,多学科交叉融合固有的屏障仍未打破,哲学、自然科学与中医学共同发展的平台尚未建立,使传统与创新这一对矛盾始终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再次,对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认为素质教育只是赶时髦,只对个别学生进行一次性的改革实验,或者将其作为第二课堂的“亮点”,而未全面、深刻认识到创新教育在中药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未将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真正纳入中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之中。

对中药产业群内各方面人才的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传统中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中药人才,思维方式以模仿型、再现型为主,许多人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强,其素质、知识、能力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中药专业毕业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这已经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中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高等中药教育必须立足于拔尖创新型中药人才的培养。

因此,根据中药创新拔尖人才的特点,结合本项目组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中医药专科院校建立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学科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和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等五个方面,并引入“PBL”教学新模式,论述创新中药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探索一条具较强可操作性的拔尖创新中药人才的培养之路。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具体改革内容

(1)整合相关学科,构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中药学科为核心、生命科学学科为前沿的基于学科的平台课程,按学科大类平台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形成基于学科大类知识结构的“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

①通过“打通、减少、增加、分类、弹性”等调整方式,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大类的核心课程设计,重新确定平台核心课程

②构建以“平台课程”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模块,体现弹性学习要求。

(2)深化教学改革,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头作用

①倾力打造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带动,加强特色课程的培育与建设

②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③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引入“PBL”教学新模式

(3)构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培养拔尖创新中药人才

①改革原有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验教学;整合实验室,优化资源配置,创建新型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②强化毕业专题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③开展“第二课堂”、“科研导师制”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积极挖掘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扎实培养拔尖创新中药人才

④结合科研、面向社会,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中药人才

⑤融课外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为一体构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4)分阶段设计多模式的专业教育体系

(5)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①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

②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努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2、改革目标

本项目通过对“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中药教学改革、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等五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构建新型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及一整套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达到培养拔尖创新中药人才的目的。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学科整合和按学科大类平台全新的课程体系的设计

(2)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完善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

(二)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1、实施方案

本项目研究方案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大部分:

(1)在理论层面上,运用高等教育理论阐述中医药院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途径,剖析拔尖创新中药人才的特点,细致梳理和甄别拔尖创新中药人才的内涵,探讨中医药院校如何创新中药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中药人才;

(2)在实践层面上,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在项目所在单位——××××大学药学院的教育教学实施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校准理论研究成果,从而在理论上得到更高提升,更能在本学院未来发展中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并推广到学校及其他地方院校。

在具体实施环节遵循统筹部署、分段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

统筹部署:

采取整体规划,确定拔尖创新中药人才的支撑体系的组成部分,并确定组成部分的构成模块。

分段实施:

针对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构成模块,分段、循序渐进地进行体系的建设,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取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逐步推进:

在3~5年内,使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新型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体系的新型平台,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2、实施方法

本项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讨和阐述。

基于学科平台课程,遵循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才质量的总体品质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对拔尖创新性中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设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整合相关学科,构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中药学科为核心、生命科学学科为前沿的基于学科的平台课程,按学科大类平台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形成学科大类

平台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形成学科大类知识结构的“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

①通过“打通、减少、增加、分类、弹性”等调整方式,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大类的核心课程设计,重新确定平台核心课程

充分利用我院学科的优势,挖掘现有专业的地域、资源等优势,重新整合相关学科,本着促进交叉学科、建设复合型专业的原则,构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中药学学科为核心、生命科学学科为前沿的基于学科的平台课程。

②构建以“平台课程”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模块,体现弹性学习要求。

如以“化学学科”为依托,打破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旧模式,把四大化学教学融为一体构成基础化学课程,在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的前提下,形成基础化学教学模块;打破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旧有模式,将专业教学融为一体,构成中药学专业学科教学体系。

另外,在模块内设立选修课程,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逐步建立并实现在指导性教学计划基础上的体现学生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深化教学改革,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头作用

①倾力打造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带动,加强特色课程的培育与建设

本着巩固和深化我院学科专业的优势,加强课程体系规划建设,在原有基础之上,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

进一步加大精品课程培育力度,循着“优秀”、“样板”和“精品课程”三个建设阶段逐步推进,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此外,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发现、创造并持之以恒地培育具有“中药”特色的特色课程,为拔尖创新人员的培养提高支撑体系。

②深入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拔尖创新中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深入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按照中药创新教育的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着重选择一些特别拔尖的学生因材施教,专门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增加特殊训练环节;在拔尖创新中药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中,大量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和大面积采取双语授课,大量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开设专门的科研训练课、尽早进入教师实验室或课题组等途径更多地将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引入教学过程,积极探索科研训练课程教学的新方式。

③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加强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引入“PBL”教学新模式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

在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展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扩展教学时空,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如建立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引进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优秀教学课件;学生也借助自己网站设留言板,建立网络学习园地,作为师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药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此种教学法,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往往由教师确定与实验有关的问题,问题一般要求具有开放性和真实性,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而理解实验原理、操作等。

教师则起到启发引导作用。

在此类实验学习中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学习兴趣获得极大的提高,并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例如:

解决问题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3)构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培养拔尖创新中药人才

明确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之后,为强化学生学科知识结构,应将理论符号和实践行为相结合,因此,必须强化学科平台课程的实践环节。

为此,我们构建了由实验教学、毕业专题实践、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五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注重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落实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色。

①改革原有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验教学;整合实验室,优化资源配置,创建新型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a、参与实验教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在现行药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往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创新性实验内容缺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非常有益,但不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新型实验教学中心应依靠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教授的力量,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走出计划性、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研究式的学习方式。

促进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开设一些高水平的、紧跟学科前沿的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且将每个实验分为基本部分和提高部分,丰富和充实基地的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在现有实验项目下进行大胆创新,开拓新的实验项目或课题,形成一系列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实验内容。

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进行分层次培养,这样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一刀切的缺陷,使得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完不成任务而心急气馁,更好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教师在实验指导的过程中,应时刻贯彻“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可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进度,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一名科研人员只带教2~3名学生,师生共同探索,这样老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共处,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交流机会多,而且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师生间交流容易。

此外,还可通过E-mail、QQ、MSN、E-learning等方式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在线互动,进一步促进科研人员参与教学。

另一方面,在科研人员为学生传授知识时,学生活跃的思维、求异的精神可能成为激发和拓宽带教人员科研研究思路的源泉;而且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高、创新劲头大,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提出带教人员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这就刺激带教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积极申报课题,出成果,以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b、开放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新型实验教学中心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雄厚的科研力量、稳定的科研方向、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实验基地的开放创造了条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发挥自主创新潜能的自由舞台。

中心建成后,以学院局域网为支撑、教务管理系统为平台,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化,所有基地仪器设备、开放式课题、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全部在网上公布,对学生进行全面开放,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实验平台网页,浏览和下载网络教学课件和多媒体影象资料。

无论哪个专业、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预约实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申请自己的开放式创新实验课题和指导教师。

同时,提倡学生自带课题进入实验教学中心,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学生可以4~5人组成科研小组,提出自己科研思路,自行选题,自行确定研究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撰写正式格式标书,由专家审核、论证其可行性。

如果方案得到专家认可,可申请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资助,遵照实验中心的管理规定,按照正式科研程序,自由地进行实验工作,并将其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写出论文,力争公开发表。

通过开放实验教学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不仅可使学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进行科研工作的整体体验,培养了科研团队协作精神,并在初次的研究实践中学习到了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优秀者脱颖而出,对培养21世纪创新中药学人才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c.提供毕业实习基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新型实验教学中心不仅是教学、科研的主阵地,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毕业实习基地。

学生进入实验中心实习后,由导师给出基本课题,启发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补充,给学生留有思考创新的余地。

首先,学生通过查阅和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课题内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初步了解,并将文献的精华和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制作成PowerPoint,在seminar(小型讨论会)上进行汇报,不论是PPT的设计还是讲述中存在的问题,教授、研究生、博士生都要对其一一指出。

然后,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前提下,确定实验内容、设计技术路线。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同样以seminar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实验进程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导师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进度,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阶段性调整或修改实验方案,优化实验设计,避免了盲目和少走弯路。

最后,在科研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完成论文的撰写,论文质量能明显提高。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能熟悉一流仪器设备的操作和规范使用,为以后踏上科研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制作PPT,不仅提高信息领域水平,而且通过seminar汇报,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缜密程度,加深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

与研究员、教授、研究生一起工作,他们科学求实的科研态度,严谨周密的科研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②强化毕业专题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a、重视毕业实践,加强“模拟实践”环节

毕业实践是学生学习深入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因此我院非常重视毕业实践环节。

在学生进行毕业时间前,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强化训练,将大学阶段所学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串烧式”回顾与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实践单位性质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小组配备一定教师根据实践单位性质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践”。

b、调整教学计划,提早并延长毕业实践时间

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教学计划的调整,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前一学期进行,这样,一是避开学生频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的时段,学生可以安心进行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的撰写;二是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做准备,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③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积极挖掘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扎实培养拔尖创新中药人才

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积极挖掘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形成了以“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展为龙头,以创业计划大赛、“新苗计划”、“药学院科研立项”、SRT(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为主体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并在一系列的科技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

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结合科研、面向社会,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中药人才

a、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

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省中医院制剂科设在校内的优势,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基地,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

b、在已有天目山等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拟根据专业特点,拓展新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更广泛的开展野外实践教学工作。

c、结合科研、面向社会,实践与创新并举,培养创新型人才

加强与制药企业、医院和科研院所的沟通、联合与共建,将实践教学真正延伸到社会,实践与创新并举,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稳固的、更广泛意义的产学研结合实践基地。

⑤融课外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为一体

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巩固专业知识,加强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采用赴地方经济实践服务团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

如进行地方药材产销调查研究工作,走访药材市场,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环境,参观浙贝母GAP基地、玄参GAP

种植基地、高山药材种植园等活动。

通过这些密切结合实践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

(4)分阶段设计多模式的专业教育体系

学生在大一阶段按大类招生后,在三年级明确专业。

在专业教育阶段,各学科在理论教学中尽量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尽快转化成本科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将科研课题和高水平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在教学方法上实施基于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形成以拔尖创新人才为龙头,多模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模式类型如下:

以学习特优生的选拔与培养工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