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514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媒体与应用 期末总结.docx

教学媒体与应用期末总结

教学媒体与应用 总结

第一章绪论

媒体: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从信源到信宿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通常将媒体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

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所存储与传递的信息以教学为目的,其特定对象为教师或学生,教学媒体的选取取决于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是由那些能用于教与学活动过程中的媒体发展而来的。

教学媒体的特性

固定性——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

散播性——扩散、传播性

重复性——再现功能

组合性——多种媒体设备组合;多种媒体信息表达元素组合

教学媒体的功能:

呈现力;重现力;传送能力;可控性;参与性——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

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研究领域:

硬件研究;软件研究;应用研究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制度是保证,应用是目的。

教学媒体的历史

媒体形态的演化

口语语言媒体的形态——家族式教育

文字语言媒体形态——小规模“公共教育”

数字语言媒体形态——多样化教育

口语语言媒体的特性:

简单性,快捷性;通俗性,及时反馈性;参与性,交互性,多样性

口语语言媒体的缺点:

即时性;时空局限性

文字语言媒体阶段:

强的稳定性和留存性

印刷媒体阶段: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机械印刷

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制诞生

幻灯、投影媒体与摄影媒体:

丰富了感性资源;延伸了人类的视觉体验和能力

电子媒体阶段

电影媒体——“梦”

广播媒体——有线和无线

录音媒体——声音的存储

广播电视媒体与电视录像媒体——“窗”

数字语言媒体阶段:

计算机媒体;计算机网络媒体

教学媒体的分类

媒体表达手段的分类:

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

媒体作用于感官和信息流向的分类:

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

第2章教学媒体理论

信息的本质:

信息是反映相对于外部世界的某种知识。

揭示了信息的普遍性、重要性;对物质、能量的依赖性;对于物质与能量的独立性

1.在信息论中,信息被定义为减少或消除一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申农,申农给予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

并且用概率统计数学方法为度量来定性被消除的量的大小——信息熵。

2.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

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

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维纳。

把事物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分析它的信息流程、反机制和控制原理,寻找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方法。

控制论的主要方法还有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等。

3.信息是由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体

物理载体:

符号。

语义:

经验意义。

信息的产生:

信息是物质与物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即:

某物与它物相互作用,在它物留下某物存在方式的痕迹

信息的特性:

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二重性(客观性、绝对性;主观性、相对性);时效性

教学过程中的信息

(1)学习者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数据:

仅描述客观事实或事件,不含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信息:

蕴含了对数据间关系的理解

知识:

代表了一种关系模式,描述事实的同时还能够预见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智慧:

蕴含了对基本法则的多种理解,蕴含了对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理解,智慧是系统的认识。

(2)学习的发生,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派认为:

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3)采集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和学习

教学过程包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符号——信息的表征

符号的本质: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承载或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

任何一种符号系统都有两个部分:

外在形式——所指;内在含义——能指;

符号对学习的影响

(1)传播者和受播者的角色

(2)意义的共同空间(3)符号提供的反馈

教学媒体的本质

媒体的本质:

媒体的功能;媒体的工具论;媒体环境论;其他的观点(媒体既是信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媒体有“冷”和“热”之分)

教学媒体的特性:

(1)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

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能动性;工具性

(2)教学媒体的个别特性(差异论)

表现力;重现力;广播力;易控性;互动性

教学媒体理论的范畴

1.教学媒体理论的分类

教学媒体技术理论——传播理论、印刷技术、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

教学媒体艺术理论——视觉文化、美学、音乐和美术理论

2.教学媒体的研究层次

(1)教学媒体的四个层次

(2)教学媒体认识的通用性结论

3.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关系

(1)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

(2)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理论的著名观点

1.媒体层级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人类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是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在将现实的感觉事物一般化的时候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体化、半抽象化的视听教材;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

2.媒体特性论——托尼●贝茨的观点

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替换的,问题是在给定的条件下何种媒体做合适

4种主要媒体:

文本、音频、电视和计算机

关于媒体的选择和组合的依据:

可获得性;成本;教学功能;交互性和用户友好度;组织;创新;速度

3.媒体效能论——拉瑞劳德的观点

视听媒体、超媒体、交互媒体、可适应媒体、综合媒体5类;

叙述媒体、交互媒体、通讯媒体、可适应媒体、著作媒体5类;

4.媒体等观论——克拉克的观点

能带来高质量教学的与其说是媒体不如说是软件设计;

各种媒体只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媒介,它们对学生成绩并不能产生更大影响;

媒体差异论;

教学媒体的学科基础

1.教学媒体的系统论基础

系统方法是教学媒体理论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系统科学是一个学科群;系统论是加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的含义: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

系统的属性:

⑴系统的整体性,即非加和性。

⑵系统的相关性。

⑶系统的功能性和目标性。

⑷系统的层次性和相对性(有序性)。

⑸系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⑹系统的适应性。

系统论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⑴整体的性质不是要素具备的;⑵要素的性质影响整体;⑶要素性质之间相互影响。

结构功能原则:

⑴要素不变时,结构决定功能;⑵结构、要素都不同则可以有相同的功能;⑶同一结构可能有多种功能。

2.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

3.教学媒体的心理学基础

4.教学媒体的传播学基础

5.教学媒体的艺术和美学基础

第3章教学媒体的应用方法

教学媒体在教师主导的教学中的作用:

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更加标准化;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教学媒体在学生主导的学习中的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发现”和“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教学媒体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提供有效的交互;远程教育中交互的类型;常见教学媒体的交互性比较分析

有利于个别化教学;Internet技术;CMC技术;远程登录技术;自适应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学习内容的选择性;有利于资源共享。

应用教学媒体的教学方法:

讲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言语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讲解,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讲授法的缺点:

学生的参与活动少;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容易形成教师满堂灌的僵死局面。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原则:

熟悉内容和媒体;语言语速要适中;讲授的启发性,交互和“留白”。

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或印证书本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原则:

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工作;演示工作。

讨论法:

学生以小组或专业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一体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优缺点:

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及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用媒体讨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等;容易失去监管,造成跑题;一定要有总结——结果。

操练法:

操练法是在一定的组织和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情景,使学生通过独立的智力、体力活动,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以掌握、深化和巩固知识,形成各种学习系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操练法的使用:

理论联系实际;一定的指导很有意义;评价操练结果很重要。

辅导法:

辅导法是指通过媒体向学生提供有关教材、参考文献以及课外趣读,或提纲挈领地给出重点难点、有关结论、证明及推论,使学生获取知识和方法。

确定辅导内容和形式;循序渐进,积极思考;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游戏法:

教学游戏的选择;注重引发学生对更深层次知识的思考;评价、反思游戏

模拟法:

模拟要尽可能的仿真;总结学习成果,交流经验。

发现式学习

问题解决式学习

协作学习

第4章音频媒体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声音的物理属性

声音——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

真空不能传声;不同介质传播速度有所不同;声波是疏密波,是纵波。

声音的要素

响度:

主观上——大、小、轻、重;客观上——振幅;振幅和距离是主要影响因素。

音调:

主观上——尖、高;客观上——频率。

音色:

发声体的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不同。

正常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表达信息的形式:

语言;音响;音乐

声音的数字化

模拟信号:

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号。

声音数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采样和量化的问题。

采样:

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个环节。

它是利用周期性采样脉冲序列(常用p(t)表示)从连续信号中抽取一系列的离散值来得到采样信号的。

采样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格式在时间上的离散化。

数字音频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

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公式:

数据量(码流)=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8

目前通用的标准采样频率有三个:

11.025khz、22.05khz、44.1khz

奈奎斯特定理:

要想不产生低频失真,那么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录制的最高频率的2倍,该频率也叫做奈奎斯特极限。

量化:

就是把采集到的数值送到量化器(A/D转换器)编码成数字,每个数字代表一次采样所获得的声音信号的瞬间值。

量化时,把整个幅度划分为几个量化级(量化数据位数),把落入同一级的样本值归为一类,并给定一个量化值。

量化级数越多,量化误差就越小,声音质量就越好。

两种PCM(脉冲编码调制)数字音频录制模式

48KHz频率采样,16比特量化,双声道/立体声模式;

32KHz频率采样,12比特量化,四声道模式;

一般采用44.1千赫兹频率采样,16比特量化,双声道/立体声模式记录。

常见的声音媒体

录音磁带

1.录音磁带的构造:

录音磁带由带基和磁性层构成

带基是磁性层的载体;带基决定磁带的机械性能;其成分采用醋酸纤维或聚酯树脂;磁性层包括磁粉、黏合剂、助剂;磁粉的成分通常采用氧化铁、钴-氧化铁、二氧化铬、金属铁粉等硬磁材料。

2.录音磁带的技术特性

灵敏度:

灵敏度一般指仪器、设备、试剂或测试方法对微小外加作用显示出的敏感程度。

磁带对磁场信号的反应能力。

频率特性:

磁带的灵敏度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动态范围:

磁带的磁饱和上限和灵敏度下限之间的范围,即磁带能记录的信号的最大电平与最小电平的比值。

信噪比:

放音时输出的信号电平与噪声电平的比值。

串音:

磁场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3.录音磁带的工作原理

4.磁带录音的基本方式

CD光盘

1.CD盘片的结构

2.CD光盘的播放原理

激光唱机:

激光唱机又称CD(COMPACTDISC)机

CD唱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结构:

CD唱机主要由激光拾音器及唱盘系统、伺服系统、信号处理系统、信息存储系统与控制系统等组成。

 

录音机

1.录音机的类型

2.磁带录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磁头

电磁换能的关键部件;高导磁率软性材料;录音磁头——磁缝适中,前窄后宽(4um-8um);放音磁头——磁缝较窄,后隙几乎没有(0.7um-2um);消音磁头——磁缝较宽,前后平直(25um-50um)。

(2)磁带(3)机械机构

3.录音机的技术特性(指标)

带速误差实际带速与额定带速之间的相对误差

抖晃率磁带的不规则运动引起的记录信号寄生调频现象,也指走带速度的瞬时波动情况以百分之零点几(0.4%左右)计,此值越小越好

频率响应特性频率响应简单地讲就是指录音机在录、放音时能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

频率响应范围越宽,高、低音就越丰富

失真度失真度反映经录音和放音后,对原声音的逼真程度。

失真度越小越好

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有用信号和噪声之比,比值越大,放音时的噪声越小,一般在30dB以上

传声器

传声器的类型

传声器通常称为话筒或麦克风;它是把声音信号(机械能)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换能器件。

它根据构造不同可分为动圈式、晶体式、铝代式、电容式等多种。

根据使用方式又分为有线式和无线式。

根据拾音指向性可分为全向式、心形式、双向式和单向式。

在教育中常用的传声器有动圈传声器、电容传声器、无线式传声器等。

传声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动圈式传声器----由永久磁铁、音圈、振膜和输出(升压)变压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原理:

当振动膜受声波压力前后振动时,带动音圈在永久磁铁形成的磁场中作往返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就产生了随声音大小变化的音频电信号。

即把声波转化成了电能。

缺点:

灵敏度较低、频率范围窄。

动圈传声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固有噪声小,被广泛用于语言广播和扩声系统中。

(2)电容式传声器

原理:

膜片与极板之间构成电容器,可获得电容量,当声波传到振动膜上时,振动膜随之振动,改变了与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容量发生变化,在电阻R两端得到了交变的电压降(E=Q/C),从而把声波转换成了电能。

特点:

电容传声器的频率范围宽(30Hz-18KHz)、灵敏度高、失真小、音质好,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多用于高质量的广播、录音、扩音中。

动圈式传声器频率响应一般为50-10KHz。

但是组合式动圈传声器频率响应可达35-15KHz。

传声器的技术指标

灵敏度:

传声器的灵敏度是指传声器在电声转换过程中将声压转换为电压的能力。

声压:

声波通过媒介时所产生的压强改变量。

频率响应:

表征传声器对不同频率声波的灵敏度。

如何产生频率响应?

由于不同频率信号产生的增益或衰减差异造成的。

直达声:

从声源直接到达听者的声音信号(反射声)

指向性、方向性

表征传声器对不同方向声波的灵敏度;传声器按方向性可分为全向传声器、心形传声器、双向性传声器、锐向传声器。

共同点:

声源对准它的中心线,即中轴时,灵敏度最高、失真最小;两者之间的偏角越大,高音损失越大。

输入阻抗:

网络、天线、传输线、换能器或电子电路等输入端所呈现的阻抗,是一种等效阻抗,等于输入端电压与电流的复数比值

输出阻抗:

网络、天线、传输线、换能器或电子电路等输入端所呈现的阻抗,是一种等效阻抗,等于输出端电压的变化对负载电流变化的复数比值

动态范围:

指传声器在可以允许失真限度内,能够传输有用音量的范围。

可以用传声器的最大声压级与最小声压级的差值来表示。

当超近距离拾音时,要选用宽动态范围的传声器。

谐波失真:

谐波失真是用电设备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

谐振波主要是由于电容和电感器件的非线性组成导致,即电容和电感在某一时段的电压和电流会反向交替上升,谐振现象有可能持续下去。

传声器的使用

连接线:

高阻抗式传声器传输线长度不宜超过5米,否则高音将显著损失。

低阻传声器的连线可延长至30~50m。

应选用双绞线为芯线的金属屏蔽线或单芯金属屏蔽线。

注意不要和电源线扩音机输出线靠近或平行,以防止啸叫和交流声。

工作距离与近讲效应

传声器与嘴巴之间的工作距离在30cm~40cm为宜。

近讲效应实际上是因为声源在空间的某点的声压与声源和该点的距离成正比造成的低频提升现象。

声源与话筒之间的角度:

有效角度

话筒位置和高度:

话筒不要先靠近扬声器放置或对准扬声器,否则会引起啸叫。

防止敲击或跌倒。

不宜用吹气或敲击的方法试验话筒

扬声器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又叫喇叭。

扬声器的种类

按其能量转换原理可分为电动式(即动圈式)、静电式(即电容式)、电磁式(即舌簧式)、压电式(即晶体式)等几种。

按频率范围可分为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高音扬声器。

按声波辐射系统分类:

直接式、号筒式、音箱式、声柱式。

电动式扬声器应用最广泛,它又分为纸盆式、号筒式和球顶形三种。

扬声器的组成与原理

扬声器俗称喇叭——是把(扩音机输出的)电能抟换成声音(机械能)的一种器件;

电化教育中最常见的是电动式扬声器.

(1)电动纸盆式扬声器

(2)电动号筒式扬声器

(3)音箱

(4)声柱

选音箱经验:

摸:

扬声器的边,越软越好。

否则声音干硬,频率下限太高,难以表现低音频段。

按:

手指轻按扬声器中间,陷得越深,扬声器冲程越长,低音效果好。

敲:

敲扬声器纸盆,耳朵凑近前听声音低沉的“嘭嘭声”好。

听:

静噪即电流声,拔下音频输入线,音量调最大,电流声越小越好。

试:

用交响CD,调音量,声音变化均匀,无咔咔噪音,音乐中无啪啪电位变换干扰。

扬声器的技术指标

灵敏度:

音箱的灵敏度是指当给音箱系统中的扬声器输入电功率为1W时,在音箱正面各扬声器单元的几何中心1m距离处,所测得的声压级。

阻抗特性:

表示扬声器的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是指扬声器输入的信号电压U与信号电流的比值。

频率响应:

指在规定音频电压作用下,扬声器轴向一定距离处的幅射声压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倍频程:

当声音的声压级不变而频率提高一倍时,音调也相应地提高一个八度。

额定功率:

有扬声器的输入额定功率和输出声功率之分。

辐射特性:

表示扬声器向各个方向辐射声波的均匀程度。

扬声器的使用和维护

正确选择扬声器的类型;扬声器输入功率不要超过额定功率,否则会烧坏或振散音圈;注意扬声器--扩音机阻抗匹配;两个以上扬声器放在一起时,应注意相位问题。

反相声音将明显减弱。

在使用立体声系统时应注意音箱之间的距离。

两个音箱之间距离约等于音箱到听众中间位置的距离。

扩音机的原理和组成

原理:

扩音机是用来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具有一定功率电能的设备,也就是把话筒、拾音器受到机械振动后所产生的信号电压,或由收音机、录音机等接收的信号电压,经过多级放大后,使其具有一定的功率,来推动扬声器,从而发出声音。

组成:

前置放大部分、功率放大部分、电源。

扩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使用功率);频率特性;输入灵敏度(话筒3mv;拾音器100mv);谐波失真;信号噪音比。

扩音注意点

传声器的信号应通过传声器插口插入扩音机;电唱机的信号必须通过拾音插口送入扩音机;扩音机不能空载,开机前必须将各音量开关旋至音量最小位置;

要注意扬声器与传声器的相对位置,以防止发生啸叫,一旦发生啸叫,应将传声器的音量关小。

调音台(ConsoleMixer),一种对音频信号进行技术控制和艺术加工处理的重要音响设备。

调音台的作用

①对各路音频信号进行放大;②对各路输入/输出信号进行电平控制与混合;

③对音频信号的音调音色进行修饰与调整;④对输出信号进行监听与指示。

调音台的分类

以输入通路数进行分类;以主输出通路数进行分类;以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以信号处理方式进行分类

(1)以输入通路数进行分类

调音台的输入通路(channel)常称为分路,有4路、6路、8路、10路、12路、16路、18路、24路、36路、48路、54路或更多路。

一般把4~10路称为小型调音台、12~18路称为中型调音台、24路以上称为大型或超大型调音台。

(2)以主输出通路数进行分类

1轨输出为单声道,曾用于电影和电视的对白或外景等录音制作,现已很少见;2轨、4轨、6轨分别具有一对、二对、三对立体声输出,可用于一对或多对立体声扩音及双声道立体声录音;8轨以上称多轨输出,可连接多轨录音机进行节目的前期制作,常用于录音室。

(3)以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用途来分调音台可分为直播调音台、录音调音台、扩音调音台、混音台、以及DJ调音台。

录音调音台有同期对白台、外景台、音乐录音台、混录台等。

有大型的和小型的,有便携式的和固定的之分。

(4)以信号处理方式分类

按信号处理的方式来分,调音台可分成模拟式调音台和数字式调音台。

模拟式调音台的内部其音频信号是模拟的;数字式调音台的内部先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而后用数字信号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在输出前再将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输出,也可用专用的连接电缆直接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后续设备。

调音台的性能指标

对调音台工作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

增益;动态余量;噪声;频率响应;谐波失真;串音

(1)增益

增益即调音台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之差表示,记作K。

调音台的基本输出电平为线路电平0dB;调音台的输入有两种:

线路输入(LineIn);话筒输入(MicIn)

线路输入电平标准为0dB;

话筒输入电平为-70~-50dB对应了话筒的实际灵敏度。

从调音台的线路输入角度看,调音台的增益为0dB。

虽然在调音台内部也有放大环节,但这主要是为了弥补在调音(音质处理)过程中的信号衰减。

对于话筒输入,调音台必须提供足够的增益以使约-70dB的话筒低电平输入提高到-10~0dB的调音台输出,满足功放或其它音响设备的标准配接。

(2)动态余量

调音台的动态余量D也叫峰值储备,是指调音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平(对应最大增益)和额定输出电平(对应额定增益)之差。

(3)噪声

调音台的噪声指标有两种,分别对应线路输入和话筒输入。

线路输入用信噪比表示,一般大于80dB。

话筒输入通路的噪声指标以等效输入噪声电平来表示。

专业调音台的等效输入噪声电平通常在-124dB~-126dB以下。

(4)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是一个常规指标。

从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20H~20KHz的频率响应应无多大的问题,并且也没有必要更宽以免增加噪声量以及增加放大器的代价,调音台的频率不均匀度一般在1dB左右。

(5)谐波失真

调音台的非线性谐波失真是指在额定输出电平时,在整个工作频段内的总谐波失真值。

专业用调音台的谐波失真一般小于0.1%,比一般的话筒谐波失真(小于0.5%)要小。

(6)串音

调音台的串音指标衡量相邻通道间的隔离能力。

串音衰减越大,通道间的隔离越好。

串音与信号的频率有关,高频段的串音比中低频段严重。

专业调音台的串音衰减应大于70dB。

 

调音台的主要功能

对输入到调音台各种节目源信号的不同电平和阻抗的匹配;

对音频信号的各级放大和电平控制,提高低电平的输入和补偿输入信号在调音台中各种处理的损失,以满足最终0dBv或0VU的输出;

对原始声音频率的不均匀调整和音色处理的频率均衡;

为保证音频信号最大动态传输和录制过程中动态控制的动态处理;

对多路音频信号输入按所需比例的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