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479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靠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排尿、出汗、呼出气体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落叶。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

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

光、水分、温度等。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P.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方案的要求:

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5、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6、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

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对干旱的适应;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

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适应环境②生物影响环境③环境影响生物

9、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

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0、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①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如:

草→兔→狐,就是一条食物链。

②进入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①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称为生态平衡。

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③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就越多,食物网也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反之,生态系统就越容易被破坏。

12、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4、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厚度大约20千米。

15、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6、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7、显微镜的结构 P.37

 

18、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收镜

①取镜: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安放:

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

③调节焦距:

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④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⑤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

⑥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P.39讨论]当我们通过显微镜看清标本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19、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为什么?

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20、判断污点的位置:

如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污点反向移动,则污点在装片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21、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须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楚。

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因此,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并制成玻片标本。

常用的玻片标本:

切片、涂片、装片。

P.42

2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

P.43

擦净片→滴水(滴清水)→撕材→展平→盖片(方法,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染色→吸引

2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P.46

擦净片→滴水(滴生理盐水)→刮材→涂→盖片→染色→吸引

[P.47讨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在生理盐水中,人的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若在清水中,人的细胞会吸水胀破。

2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壁的功能:

支持和保护作用

②细胞膜的功能: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质里还有线粒体。

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

④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菌、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6、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

视野中的气泡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往往呈圆形或椭圆形,里面是一片空白,用镊子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

而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压盖玻片时,一般不会变形或移动。

27、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哪一部分?

挤压水果所得到的果汁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

28、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9、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

有机物:

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一般能燃烧,复杂的物质。

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无机物:

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一般不能燃烧,简单的物质。

如水、氧、无机物等

30、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仅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有。

线粒体:

分解在有机物,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31、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人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人体,就是因为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信息,叫遗传信息。

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这是由于: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遗传信息。

32、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33、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P.56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34、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过程,P.57

染色体:

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去。

因此形成的两个新

细胞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5、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P.59

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许多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体的四大类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P.60

36、由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37、由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人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38、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

39、绿色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40、植物体的5种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P.64

4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许多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42、树皮中有筛管这种输导组织,,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就会死亡。

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

位于树皮中的筛管,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供其利用,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的其他器官就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导致植物体死亡。

43、单细胞生物:

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

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单细胞生物的种类极其繁多,它们既有动物,如草履虫、痢疾内变形虫;也有植物,如各种单细胞的藻类;还有的属于真菌,如酵母菌等。

43、草履虫:

靠取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来获取营养;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通过表膜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收集管、伸缩泡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和废物;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4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鱼类的天然饵料。

(2)净化污水。

有害:

(1)危害健康。

(2)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能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合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2、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

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

大都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没有输导组织。

(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

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

大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植株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进行生殖。

孢子是一种(无性)生殖细胞。

常见蕨类植物:

肾蕨、卷柏、满江红。

3、种子的结构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1)

 

(2)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5、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色。

6、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7、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叶片多为网状脉。

图P.86

8、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如:

松、柏、杉、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如:

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9、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10、幼根的生长:

根尖:

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

根尖的结构: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图P.97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幼根的生长不仅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而且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11、枝条是由叶芽发育成的。

(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

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12、茎的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1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植株的生长所需营养: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4、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

这是为什么?

答:

保护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15、桃花的结构:

图P.104

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16、传粉和受精 P.105

传粉:

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方式: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17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

这是什么原因?

答:

这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

18、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朵花中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

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

19、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0、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导管的功能: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导管从下往上运输水、无机盐,筛管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21、植物的蒸腾作用:

①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②叶片的结构: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图P.112

表皮上有气孔。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③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可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兔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对环境而言,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还能降低环境温度。

22、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

P.114

23、光合作用:

(1)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在叶绿体中进行)

①条件:

光能、叶绿体    场所:

叶绿体

原料:

二氧化碳、水    产物:

有机物、氧气

光能

②公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储存着能量)

③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种植农作物时应该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提高产量:

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2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P.116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暗处理: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为了让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

②部分遮光:

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与没有遮盖的部分形成对比,设置对照实验)。

③脱色:

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

④检验:

清水漂洗,滴加碘液。

(淀粉遇碘变蓝,用碘液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

实验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5、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26、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也用来构建其他生物体,也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7、水是由植物的根吸收的,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二氧化碳从气孔进入细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28、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①概念: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

(在线粒体中进行)。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活细胞

②公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着能量)

③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④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贮藏蔬菜水果:

除低温度或氧浓度、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

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