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442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据海关统计,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仅为6.6亿美元,在全国外贸出口中所占比重也仅有6.7%。

经过近20余年来的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年平均增长了33%以上,2005年出口额达到4267.5亿元,占我国产品出口总额的56%。

连续11年超过纺织品而居我国最大宗出口商品。

但随着我国机电企业快速开拓国际市场之际,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机电产品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

浙江作为一个外贸大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份额位居全国第四,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已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面临的绿色壁垒也日益严峻。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阻碍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绿色壁垒,进而制订出相关的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和浙江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1绿色壁垒概述

1.1绿色壁垒的定义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名义,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进行限制。

初期,是全球绿色消费运动促成了绿色壁垒,因为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和90%的德国人在购买物品时都会考虑到产品的环保标准。

然而后期的绿色壁垒,逐渐演变成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隐蔽制裁手段。

发达国家用提高国内市场的环境标准来设置绿色壁垒,以平衡自己在劳动力价格、运输和原材料价格等方面的劣势。

绿色壁垒已成为继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行政措施)之后的新型贸易壁垒。

1.2绿色壁垒特征

绿色壁垒主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形式的合法性、较强的隐蔽性、很大的歧视性等特点。

它迎合了当前人们普遍的环境保护心理,利用了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提高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又披上了合理的外衣。

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较高,其环保意识也较一般发展中国家强得多,因此其制定和实施的各类环境标准也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严格,成了一种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PPM标准、强制性绿色标志、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等。

而我国机电产品的绿色壁垒有:

在产品安全认证、技术标准和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设置技术限制,在噪声污染、电磁污染、节能性、兼容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虽然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繁多,但影响浙江机电产品出口主要是各种绿色检测认证,如欧盟的CE认证以及最近的双绿指令、美国的UL等。

2浙江机电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

2.1浙江机电产品的发展现状

2005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四位,增幅39.4%,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出口位居全国第二位,占比达22.1%,仅次于广东。

2006年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额达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8.7%,机电产品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

1-12月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400亿美元,达亿美元,增长40.1%,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为42.0%,比2005年提高个百分点。

其中12月单月出口为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机电产品出口已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表1: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状况(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出口实绩

占出口额比重(%)

同期增长比例(%)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资料来源:

浙江外贸公众网

绿色壁垒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从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后,就遇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先进的产品法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标准、电磁辐射标准等方面的绿色壁垒。

近年来随着环境对贸易影响的不断扩大,绿色壁垒不断成为浙江省外贸出口的重大障碍。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累计遭遇3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524起绿色壁垒,其中浙江省占了近百起,约占总数的1/5。

据不完全计,2004年浙江省约26种产品和1022家有一定出口规模的企业遭遇绿色壁垒,直接涉案金额517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倍。

在“绿色壁垒”面前,“浙江制造”越来越频繁地遭遇“退运”。

杭州海关统计显示,2006年浙江省出口到欧洲后遭退运的电器总价值为787万美元,同比增长30%。

出口退运现象的增多,表明欧盟国家采取的贸易壁垒已经发挥效应,并开始对浙江省电器行业出口的良好势头产生影响。

绿色壁垒名目繁多,然而对浙江机电产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发达国家的各种技术法规和产品安全认证。

2.2.2影响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绿色壁垒

由于浙江机电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等国家,而这些国家的技术法规和产品安全认证特别是对机电产品实行的强制认证使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受到种种限制,欧盟最早设置了针对机电产品的严格技术性贸易壁垒,CE标志是工业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欧盟各国海关有权拒绝未贴CE标志的产品入关。

美国则对电子产品进口设置了《控制放射性的健康与安全法》,对汽车制定《空气净化法》和《防污染法》,不达标的产品将被拒之门外。

日本则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机电产品的限制是JIS标准,其中许多是高于国际标准,不达标就不能进人日本国内市场。

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1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

美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更是多得不胜枚举。

目前浙江出口机电产品有54%的产品取得了CE认证,41%的产品取得了UL认证,仅有7.5%的产品取得了JIS认证。

2003年2月,欧盟议会及理事会通过两项被称为“双绿指令”的新环保指令:

《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

前者要求,2005年8月13日以后,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气电子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承担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

对2005年8月13日前投放市场所产生的电气电子废弃物的管理费用,将由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按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承担;后者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

这两项环保指令涉及的产品包括家电、照明设备等10大类产品,几乎涵盖了主要出口机电产品。

目前欧盟约占浙江机电出口市场的1/4,省内机电企业的成本将因此提高10%左右,出口价格上涨15%左右,由此,机电产品向欧洲出口的门槛提高了,大大限制了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将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仅宁波一地,《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即涉及出口企业2000家左右,影响出口金额超过15亿美元。

2004年,浙江省出口欧盟的机电产品总额中就有28.45%属于欧盟两个指令的管辖范围,约合61.7亿美元。

另据杭州海关年初统计显示,2005年1月浙江省共对欧盟出口指令范围内产品约1.6亿美元,同比增长44.4%,比2004年出口增速下降54.5%。

这表明双指令已初步影响浙江省有关产品的出口,同时,指令产品出口呈现向其他市场转移的趋势。

UL认证(UnderwriterLaboratories),是英文保险商试验室的简写。

UL安全试验所是美国最有权威的,也是世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较大的民间机构。

UL标志几乎涉及所有种类的产品。

UL出版了500多种标准,其中70%被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采纳为美国国家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UL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它的认证费用高昂。

以电风扇为例,若要通过UL认证,单单一个产品规格的认证费用就要4~5万,每年还必须缴纳年费、工厂检查费、交通费等等。

根据产品的不同,各种产品的认证费用不一而足。

对于一定规模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少则数个,多则几十个,如果全部要通过认证,其费用可想而知。

企业每年所付出的认证费用就要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高昂的费用,也是国际认证壁垒的一种变相方式。

很多企业更多考虑的是认证的成本太过高昂,而对各种认证望而却步。

继欧盟出台环保EuP指令,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紧随其后,将对音视频产品及其电源装置、数字电视适配器等三种分阶段实施能源效法。

依据该法规规定,对音频产品的能效要求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电视机的视频及DVD的被动待机功耗均不得超过三瓦。

而对电源装置的要求则将分才俩个阶段实施,最终达到空载功耗0.5瓦以下。

质检总局指出,法规涉及的三类产品都是我国出口的重点商品,美国更是主要的目标市场。

但我国产品与该法规的要求却相距甚远。

若以电视为例,2005年检测的253个测试样品,不超过3瓦的只有6%。

这将是对浙江机电产品的又一重大考验。

因此我国加入WTO后不能对浙江机电产品扩大出口保有过分乐观的期望,如果不能正确对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及早调整策略,前景将不容乐观。

3机电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分析

浙江机电产品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其外部和内部的原因。

外部原因给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造成极大影响,但浙江机电企业更需要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以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3.1外部原因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众所周知,一国经济的衰退,国家必然会对本国的经济进行保护。

而随着关贸总协定8轮谈判的完成和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制的实施,关税大幅度降低,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大量的减少,原有的保护手段将越来越没有市场。

近几年来,欧美和日本等国的经济都在走低,这就使得他们寻求新的非关税壁垒,当一些披着合法外衣的、却近似苛刻的技术标准被进口国所执行的时候,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环境措施

过度保护会导致对贸易变相限制,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重大障碍。

发达国家与贸易有关的某些环境措施是导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关于机电产品严格的废弃排放要求标准,噪声强制标准,安全法规与认证,产品回收要求和严格的节能措施等等。

各国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

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性显著。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多倾向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表现为弱质性,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少,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所定的标准。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波及性及效仿性

一旦一个产品被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很容易波及其他相关产品、甚至产业。

比如,欧盟2002年通过的废旧电器回收指令将原几种家电产品扩展到了几乎所有家电、电器及信息技术和电讯产品。

另一方面,如果一国实行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他国家会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效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执行。

3.2内部原因

浙江机电产品的弱质性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居多,技术密集型商品偏少。

浙江主要机电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高附加值的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额仅占总出口额的1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普遍达到了30%以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技术处于劣势。

机电产品出口有待升级,需要加大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机电产品的开发力度。

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少,科技人员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形成了生产能力但没有形成技术开发能力。

技术创新大多处于一般化水平,层次低,缺乏引领性、前瞻性。

企业在技术方面主要以引进和模仿为主,转化能力差,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后,往往不能及时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即使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也不掌握核心技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加工装配环节,外商主要还是利用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

企业自主技术、自主开发设计,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很少,即使有,也是集中在较低层次。

3.2.3自家门槛离标准化太远

由于情报系统不发达,企业不了解对外贸易中的国际标准,对出口国的技术限制知之甚少,在生产过程中又片面追求某种利益而带来负面效应。

如追求数量增长,对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不合格引发的质量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国内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一方面表现在认证体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则是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限制,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相应要求。

缺乏采用国际标准的推进机制,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积极性普遍不高。

浙江目前重点骨干企业采标率刚刚达到75%,出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的仅为42%。

3.2.4出口的市场区域过于集中

浙江机电产品的贸易方向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这两个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

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浙江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两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两大经济实体。

而这些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也决定了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将不得不直面绿色贸易壁垒的威胁。

3.2.5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并且富于实时性的专业信息平台

从防范和应对绿色壁垒角度看,由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出口企业联合建立的全面的、系统的并且富于实时性的专业信息平台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事实上浙江恰恰缺少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并且富于实时性的信息平台,使得政府的指导和监管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很难到位,而企业更往往因为对国际标准或进口国标准等信息获得的难度及滞后性而被动遭遇绿色壁垒。

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不够强大

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这一“外贸铁三角”互为联动,缺一不可。

其中,

企业无疑是积极应对的主体,政府是强大的后盾,行业协会则是起到协调、组织作用的重要力量。

然而,目前行业协会仍是最为薄弱的短腿。

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具有政府所不能的功能,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可以起到政府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根据WTO/TBT有关合格评定程序的规定,需授权委托给民间具备第三方性质的机构———具有社团法人和相应地位的技术机构———执行评定。

但目前浙江的行业协会、检测、认证等机构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为官方或半官方性质,即使是注册法人经营,也实际受

政府机构控制。

绝大多数行业协会处于小规模经营、极其分散状态,基本上不能完成对行业内部企业的协调、规范和信息提供等基本功能,也就无法实现浙江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冲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实现出口顺畅的目的。

4浙江机电产品积极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为了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浙江机电产品顺利发展,不仅涉及许多复杂的生产技术性问题,而且还涉及许多行政管理问题。

因此需要企业和政府同心协力,了解和研究国际市场准入规则才能有效地突破绿色壁垒,扩大出口贸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国外贸易保护的挑战。

政府方面

强化出口生产体系建设改革完善出口生产体系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机电产品出口重点和基地企业,建立一支新形式下,与不断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高的管理水平生产出口骨干力量。

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生产体系加大技术改造,培养开发创新机制。

开拓国际市场。

为其提供各类信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生产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加快机电产品出口结构调整,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在提高出口传统机电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努力扩大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积极发展和扩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及与整机配套产品的出口。

依法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鼓励机电企业加强节能、环保型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逐步将环境、劳保、卫生、社会责任等因素引入设计和生产管理中。

加快对机电产品的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完善

浙江出口商品屡屡遭遇技术壁垒的事实说明,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须使浙江的出口商品在产品标准上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具体到浙江的机电产品,当务之急就是政府应加快对机电产品的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建立一个与世界接轨的,涵括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法律体系和信息体系的立体技术贸易措施体系,重点放在保障人类安全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上,以适应宏观国际环境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和浙江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

政府部门要做好本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通过产品国际安全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以及环保认证的规划,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所需的认证费用给予适当支持,力争实现所有重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保认证;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通常被称为“双绿色认证”,是一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被认为是攻克绿色壁垒的最有力武器,不仅可以缩短时间、节省费用、简化程序,而且可以减少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因此,浙江应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工作。

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浙江出口企业屡遭绿色贸易壁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企业对其绿色壁垒不了解,特别是对欧美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能力弱。

在浙江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促进绿色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措施。

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了解绿色壁垒的各种信息,密切注视欧美绿色壁垒变化的新动向,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将其对浙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构建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体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要按照保护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力保对美国、日本、欧盟的市场份额,大力开拓俄罗斯、韩国、东盟、拉美等新市场,扩大对中东地区的出口。

目前,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日、欧,而这3个经济实体又恰恰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技水平最高、技术标准最严格的地区,在这些国家严格而苛刻的技术标准环境之下,以浙江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难免遭遇绿色壁垒的障碍。

相反,如果更多的企业注重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减少对这些市场的依赖程度,那么,我们不但能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还可以通过转移一部分剩余产业到更不发达的国家而享受更加优惠的关税待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2企业方面

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自主创新

浙江机电企业能否立足于国际市场并谋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关键要看产品质量的优劣和技术含量。

立足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强化出口生产体系建设,企业应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不断加速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调整出口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提高密集、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吉利将其发展道路归结为“三自之路”,即自主创新、自行发展和自己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20年的发奋图强,让吉利这个土生土长的草根企业,迅速成长为以汽车产业为核心,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跨国企业集团。

特别是在汽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的业绩尤为辉煌:

攻克并掌握了轿车整车和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技术,取得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中国几代汽车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吉利牌系列轿车被授予浙江省名牌产品,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以中国汽车唯一自主品牌的身份参加法兰克福和底特律车展,成为长达百年历史的国际两大顶级车展上五星红旗的升旗手。

率先实现轿车批量出口,为实现“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我们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能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

” 

发展绿色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

随着保护环境与保护资源意识的不断加强,一个以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目的新兴行业――绿色产业正方兴未艾。

同时,它带动了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绿色市场的形成。

据估计,未来10年内绿色产品将主导世界主要市场。

我们应适应这一绿色潮流,改造产品设计、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环保因素,努力达到各种技术、安全、卫生、环境标准以及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环保因素,努力达到各种技术、安全、环境标准以及包装、标签规范,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

在这一新的国际贸易领域打开市场。

要建立实力雄厚的科研技术队伍,重视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

加大对检测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尽快建立起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促进科技进步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

重点开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俄产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将产品定位在国际水平或者先进水平,使其能够达到贸易对象国的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够跨越技术壁垒,顺利进军美国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尔鼓励创新,并大力投资研发。

目前,海尔集团已在世界各地设立了6个产品设计开发中心,拥有19个合作伙伴,在世界机电产品市场上打出“Haier”的国际品牌,标志着我国机电产品整体竞争实力的提高。

重视国内市场,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

我国拥有世界上1/5的人口,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均收入已达1000美元,国内本身就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企业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应将眼光落回国内市场,避免出现进口本国生产且出口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尴尬现象。

宁波波导股份公司有限就成功开拓了国内外市场。

据了解,截止到2005年9月,波导手机已出口372万台,位居国产品牌出口第一,占整体国产品牌手机出口总量的6成以上。

目前,波导手机的出口已经覆盖欧洲、美洲、东南亚、独联体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波导公司并没有忽视国内市场,波导手机2005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近1000万台,稳居国产品牌手机国内销量第一,蝉联国产手机国内销量六连冠。

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齐头并进,使波导公司稳居不败之列,注重国际市场的同时,坚持在国内市场锤炼和积累,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采用国际标准和开展国际认证,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生产管理体系

采用国际标准是企业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打破国外贸易技术壁垒的有效手段。

出口企业应按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完善产品的质量检测手段,力争实现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此外,面对技术贸易壁垒,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也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从过去重视加工过程、产后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转向关注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及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

积极主动地了解有关贸易国的绿色壁垒情况

企业要充分掌握有关进口国关于机电产品的技术、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包装和标签的标准及法规,熟悉有关的合格评定程序及认证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将本企业产品与贸易对象国的各种标准及法规相比较,分析研究其差距,为改进产品提供现实依据。

重视发挥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并促使其承担起政府转移的相关职能。

目前浙江省的行业协会过于分散,绝大多数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

建议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一批包括机电行业在内的具有真正规模效益的试点行业协会,同时由政府对行业协会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包括肯定其社会地位,赋予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内协调与自律所必须的职责与权利,以行政、司法力量支持协会合理的行动,为协会的人才引进、社会保障提供法律保证,使协会成为浙江今后应对绿色壁垒的主力军。

2002年以来,浙江发生的温州打火机企业对欧盟CR法案的著名的壁垒遭遇战,都是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由当地民间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胡兴军,2006: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遇到的绿色壁垒及突破口》,《产销市场》4月2期,第5页。

[2]李慧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