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020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docx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

2018考研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

数学

I.考试性质农学门类联考数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农学门类数学考试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56%

线性代数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IV.考查内容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

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和右极限)的概念.

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

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断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

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

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的导数.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二阶导数的求法.

4.了解微分的概念以及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

5.理解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掌握这两个定理的简单应用.

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

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

在区间(a,b)内,设函数f(x)具有二阶导数.当时,f(x)的图形是凹的;当时,f(x)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冰平、铅直渐近线).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与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方法与分部积分法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

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

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4.了解无穷区间上的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无穷区间上的反常积分.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

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五、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线性代数

一、行列式

考试内容

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二、矩阵

考试内容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及正交矩阵等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4.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及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

换求矩阵的逆矩阵和秩的方法.

三、向量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法则.

2.理解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3.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4.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

四、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的克拉默(Cramer)法则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与相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的通解

考试要求

1.会用克拉默法则解线性方程组.

2.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方法.

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4.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5.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考试内容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

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矩阵特征值的性质,掌握求矩阵特征值和特征

向量的方法.

2.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和相似矩阵的性质,了解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将矩

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

3.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随机事件和概率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考试要求

1.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Bayes)公式.

3.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

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

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B(n,p)、泊松(Poisson)

分布P(入)及其应用.

3.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U(a,b)、正态分布N(卩,82)、指

数分布及其应用,其中参数为A(入>0)的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为

4.会求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边缘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

概率密度和边缘概率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常用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边缘分布,理解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和边缘密度,会求与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相关事件的概率.

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的概念,了解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3.了解二维均匀分布,了解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

4.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和的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

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

2.会求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数学期望.

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考试内容

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Bernoulli)大数定律棣莫弗一拉普拉斯(DeMoivre-Laplace)定理列维一林德伯格(Levy-Lindberg)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和伯努利大数定律.

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

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

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X2分布t分布F分布分位数正态

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考试要求

1.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其中样本方差定义为

2.了解X2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3.了解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化学

I.考试性质

农学门类联考化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

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无机及分析化学50%

有机化学5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填空题35空,每空1分,共35分

计算、分析与合成题8小题,共55分

IV.考查范围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溶液和胶体

考试内容分散系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

考试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3.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5.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

考试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考试要求

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及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性质,功与热等概念。

2.掌握有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计算:

恒压热与焓变、恒容热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及成立的条件。

3.掌握化学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进度、标准态、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化学反应的摩尔熵变、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等基本概念及吉布斯判据的应用。

4.掌握化学反应的、、、的计算。

5.掌握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计算及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6.掌握化学反应方向的自由能判据。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试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及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及移动

考试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及活化能等基

本概念。

2.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及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达式的书写。

5.掌握与的关系及应用。

6.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7.掌握化学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8.掌握多重平衡规则。

四、物质结构

考试内容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离子

键和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

考试要求

1.了解波粒二象性、量子性(量子化)、波函数(原子轨道)、概率密度(电子云)、能级、能级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交错等概念。

2.了解四个量子数的意义,掌握其取值规则。

3.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及方法。

4.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之间的关系,掌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6.掌握杂化轨道(sp、、)的空间构型、键角及常见实例,不等性杂化轨道(、等)的空间构型。

7.掌握元素电负性差值与键极性、偶极矩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色散力、诱导力、

取向力)和氢键的概念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五、分析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定量分折中的误差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法概述考试要求

1.掌握误差分类与减免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2.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滴定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滴定结果的计算。

六、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考试内容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缓冲溶液酸碱滴定法

考试要求

1.了解质子条件式的书写,掌握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2.掌握质子酸、质子碱、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共轭酸碱对、解离常数等基本概念。

3.掌握缓冲溶液的类型、配制、有关计算,了解其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一元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及常用指示剂的选择。

5.掌握一元弱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多元弱酸(碱)能否被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

6.掌握酸碱滴定的有关计算。

七、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考试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沉淀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掌握由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3.掌握分步沉淀及其简单应用,了解沉淀转化的条件。

4.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原理、银量法[莫尔(Mohr)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法扬司(Fajans)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八、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氧化数、氧化与还原、氧化态、还原态、氧化还原电对、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用电池符号表示原电池及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3.掌握能斯特方程式及浓度(或分压)、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的相关计算。

4.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程度)。

5.掌握标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6.掌握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

7.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氧化还原指示剂分类。

8.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及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

计算。

九、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考试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平衡配位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配合物定义、组成及命名,了解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2.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掌握有关外轨型配合物(sp、、、)和内轨型配合物(、)的结

构特征及性质。

3.掌握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关系,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相关的计算。

4.了解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螯合效应。

5.了解配位滴定法的特点及EDTA的性质。

6.掌握单一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及提高配位滴定选择

性的方法。

7.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指示剂及指示剂使用条件。

8.掌握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十、分光光度法

考试内容

分光光度法概述吸收定律显色反应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原理、应用及摩尔吸光系数,了解引起偏离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因素。

3.了解显色反应的特点,掌握显色条件的选择。

4.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十一、电势分析法

考试内容电势分析法基本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

考试要求

1.了解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的含义。

3.了解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方法。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典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

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有机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反应特性

考试要求

1•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

键和n键,碳原子的特性及有机化合

物分子的立体形象。

2.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3.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特征及基本类型。

、饱和脂肪烃考试内容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碳原子的杂化,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表示方法(Newman

投影式和透视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2.掌握烷烃和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及习惯命名法。

3.了解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卤代);了解自由基反应机制,掌握不同类型碳自由基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5.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三元环、四元环的加成反应,五元环、六元环的取代反应)。

三、不饱和脂肪烃

考试内容

烯烃、二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双键碳原子的杂化、烯烃的异构现象,三键碳原子的sp杂化,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效应。

2.掌握烯烃的命名,构型的顺、反和Z、E标记法,次序规则;掌握炔烃的命名。

3.了解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烯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硫酸、次卤酸、催化氢化、过氧化物催化下

的自由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a-氢的卤代反应;了解亲电加成反应机制(Markovnikov规则);

掌握不同碳正离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

5.掌握炔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HCN),氧化反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6.掌握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加卤素、卤化氢)、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四、芳香烃

考试内容

芳香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了解芳香烃的分类和结构,掌握苯和萘及衍生物的命名。

2.掌握苯的结构、芳香性及Huckel规则。

3.了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苯和苯的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及碳正离子重排、酰基

化),侧链的氧化反应,侧链的卤代反应;掌握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氧化

反应,还原反应。

5.了解芳环亲电取代反应机制,掌握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电子效应的影响

五、旋光异构

考试内容

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构型的表示及标记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偏振光与旋光性、旋光度与比旋光度、手性分子与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与旋光活性、对映体与非对映体、内消旋体与外消旋体等基本概念。

2.掌握旋光异构体构型的Fischer投影式和透视式;掌握构型的R/S和D/L标记法。

3.了解环状化合物和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结构。

4.了解旋光异构体的性质。

六、卤代烃

考试内容卤代烃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卤代烷的异构、分类和命名。

2.了解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3.掌握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与H2O/Na0H、NaCN、RONa、氨或胺、AgNO3/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