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日维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001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百日维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百日维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百日维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百日维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百日维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百日维新.docx

《二百日维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百日维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百日维新.docx

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1.(2016·黄山一检·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法治中国”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何以尊于禽兽!

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在清末新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

“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

……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

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

(9分)

(1)梁启超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政治理想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

(9分)

(2)材料二中法制改革的原因是“今昔情势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哪些情势不同。

(6分)

(2)近代西方法律传入的影响;清朝出现统治危机;近代经济活动的需要。

(6分)

7.(2016·江苏扬州高三期末·25)(10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变法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

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

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

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

斯亦太不自量矣”。

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材料三

日本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

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

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大多数参与了藩政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3分)

(2)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2分)

(3)参照材料三对明治维新的认识,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次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分)

7.

(1)表现:

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赋予君主大权;尊孔学为国教。

(3分)

(2)原因:

康有为个人学养不足,对儒家经典随意描画。

(2分)

(3)原因:

缺少群众基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不彻底;领导者缺乏政治经验。

(3分)

(4)条件:

成熟的领导力量;完善的理论指导;坚实的群众基础等。

(2分)(任两点)

16.(2016·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而已。

然则变将何先?

曰:

莫亟于废八股。

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

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

曰:

有大害三。

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

——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

材料二

1898年光绪帝发布上谕:

乡试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

……经济特科之设,朝廷原期取英才,以备贤良之选,非为幸进之途开营谋之路。

……夫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在戊戌年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的人居大多数。

为什么呢?

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

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

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

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

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严复提出废八股的主要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

(3分)

(2)据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有什么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在教育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没有实现的原因。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3分)

 16.

(1)理由:

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1分)

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有识之士要求变革。

(2分)

(2)变化:

增加了外国政治、经济等的内容。

(2分)

措施:

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设京师大学堂;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

(任答2点,共2分)

(3)原因:

守旧势力的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

(2分)

认识:

改革要尽量减少阻力;依据国情;讲究策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任答1点,共1分)

 

4.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策略对戊戌变法的结局具有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励众志。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

弟私窃深忧之。

——康广仁《致易一书》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戊戌人士“同志太孤”的主要变法措施。

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改革启示。

【答案】

(1)迅速变革;全面变革。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守旧势力十分强大。

(2)措施:

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准其自谋生计,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启示:

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

 

1.(2015·淮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

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

今天下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

欲任天下之事,一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

材料二 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

……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

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份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

《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康有为的观点。

结合所学,分析其观点的国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法”及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戊戌变法期间除办京师大学堂以外的教育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维新派一种怎样的追求?

[答案]

(1)观点:

日战胜中国主要因为教育先进;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维新变法运动。

(2)教法:

中与西相结合。

目的:

培养人才;开启民智。

(3)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各地设中小堂;选派留学生;鼓励私人办学;鼓励官员及其子弟入学堂学习。

(4)追求:

教育救国(强国),振兴教育。

2.(2015·哈六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

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

……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三 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

——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钱穆认为康有为的认识不足之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

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君主立宪。

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

(2)现代化史观。

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3)促成民族觉醒,救亡图存,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对此应如何评价?

(8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4分)

(3)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6分)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一、二可知主要意图是抵制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维护清朝统治。

(2)问从材料三、四可知是由皇帝主持变法。

依据是俄日改革。

第(3)问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 

(1)主要意图:

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

评价:

变法以救亡图存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统治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核心观点:

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依据:

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

(3)原因:

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12.(2013·黄冈高二检测)下列材料是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

(6分)

(2)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例史实说明上述某个观点。

(6分)

(3)材料四从哪个角度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

(6分)

(4)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分)

【解析】 第

(1)问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分别是:

传统文化的影响;变法者主观局限性;整体社会环境。

(2)问根据所学任选一例说明三则材料。

第(3)问分析材料四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

根据所学,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第(4)问根据上述内容,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的成功需要有利的社会条件。

【答案】 

(1)材料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

材料三:

整体的社会环境。

(2)材料一: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

材料二:

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

材料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任意回答一例史实即可)

(3)角度:

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要义”:

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4)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地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支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

……歆(西汉末年刘歆)窥见此旨,造作古文而扫除今学。

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

……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因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图。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

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1)问,从材料一可知,康有为认为,西汉末年刘歆做“伪经”,以后的儒家经典是伪经。

康有为旨在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

(2)问,分析材料二、三信息中的现象找出变法中的“失误”。

第(3)问,从材料四中“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提取信息分析回答。

第(4)问,戊戌变法时期,“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思想旗帜才刚刚开始,即思想启蒙才刚刚开始。

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失败原因”。

答案 

(1)观点:

西汉末年以来儒家经典是伪造的。

意图:

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

(2)失误:

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3)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变法的理论体系。

(4)含义:

思想启蒙。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

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

他提倡“《论语》加算盘”。

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

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涩泽子爵·话论语》

(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2)有西方学者认为:

“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根据“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材料二中“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回答。

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两则材料都在提倡尊重传统,学习西方的相同点。

(2)问,选取准确角度,可以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的回答。

答案 

(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

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

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等。

角度2:

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

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

用史实说明你所同意的观点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系统方案。

(2)①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

②保守:

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群众。

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民主思想。

激进: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的思想动员。

(选其中一个方面回答)

(3)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史学发展)。

解析 第

(1)题分析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政治进步方面的贡献。

(2)题从变法的具体内容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等方面考虑。

第(3)题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回答问题。

图一: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

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图二:

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开始了一场“现代化”运动。

图三:

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1)图一中“已成定局的悲剧”指的是什么?

简要说明图一所示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为什么说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3)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解析 本题以现代化(又称近代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背景、失败原因、影响等内容的分析。

关于“中国现代化”这个概念,教材中没有出现,而在近年的高考备考中却是一个热点问题,这就要求在备考中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要加强理解。

(1)问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千余名为求官而来”“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可判断图一反映的是“公车上书”,结合其历史背景回答“已成定局的悲剧”所指的事件;第

(2)问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性质的理解,可从背景、措施、领导者等方面去分析,失败原因可根据所学知识从主客观方面分析;第(3)问从字面意思入手,举例回答。

答案 

(1)悲剧: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事件:

“公车上书”。

影响:

推动了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

(2)原因:

从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目的(政治上期望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挽救民族危机等)、变法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变法性质等角度说明是一次“现代化”运动。

原因: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且依靠了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3)含义:

中国的现代化并未终止,如后来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