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868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docx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毕业暨升学模拟试题一

  2020年九年级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

(一)

物理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物理与化学同场考试,两张试卷,考试时间共计120分钟。

2.本试卷共6页,计22题,满分90分。

请核对无误后,再答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带________电.该小球之所以带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________了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是冷却方式之一,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________.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且宽度为a,照射到一个凹透镜上,经过拆射后在距透镜L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宽度为b的光斑,则此凹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4.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某学校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

在量筒内倒入60cm3的水;

①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4cm3刻线相平;

②将石块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与100cm3刻线相平;

③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面与64cm3刻线相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___kg;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1只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____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所做的功F1________F2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________第二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选镇“大于”“小于”或“等于”).

6.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符合题意。

10.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

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11.能量是物理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关于能量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①做功可以引起能量改变,根据做功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变化的多少

②热传递可以引起能量的变化,根据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的变化量

③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可以无条件地相互转化

④不同的物体之间,能量可以无条件地随意转移

⑤做饭时燃烧天然气,这是将天然气这种物质转变成能量,即用掉了物质生成了能量

⑥电路中通过电流时,能量发生了转化,电源消耗的能量等于各部分电路中获得的总能量

A.③④⑤B.①②⑥C.②④⑥D.①③⑤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导体材料特征是具有单向导电性

B.纳米材料主要成份是纳米原子

C.超导体是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做成的导线常温下电阻为零

D.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3.如图是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应采取的办法是()。

A.只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

B.同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C.适当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大小

D.适当升高或降低电流电压

14.在交流发电机中,当线圈平面,①转至与磁感线垂直位置时,感应

电流为零;②转过与磁感线平行时,感应电流改变方向;③转至与

磁感线平行时,感应电流为零;④转过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感应

电流方向改变,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

15.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特斯拉线圈“表演,表演者通过有关设备造出人工闪电,放出美妙

的电火花。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表演使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

B.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是通路

C.表演者的防护服里有金属丝,电流只是经过金属丝,并没有通过人体

D.表演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量

16.小勤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

表量程“0~3V”,电流表量程“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50Ω1A”,灯泡L标有

“2.5V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

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V

B.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2A-0.5A

C.该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功率是2.25W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得分

评卷人

三、实验题(每空2分,第17题6分,第18小题10分,第19小题8

分,共24分。

17.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变化来比

较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观察图甲中的AB管,在通电时间相

等时,发现B管液面上升的高,则表

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

__________有关。

(3)采用图乙实验装置,可以得出结论: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__________越大,电

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18.王明同学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实验中,根据已有

器材,他设计好了电路原理图,并完成了部分实物连接。

如图1所示。

图1图2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某次测量过程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压表的示

数为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则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W(留两位小数).

(3)王明同学完成实验后,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经过多次测量与计算后,得到了一组功

率P与电压的平方U2的数据,图3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的P与U2的关系的是______。

 

图3

19.如图是小明“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后,当导体ab向左或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

转,当导体ab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

明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___运

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实验中发现,当导体ab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当

导体ab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这个实验,小明作了进一步的探究,他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

弱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小明的猜想,请你帮他设计主要的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通过上述(3)的实验,发现磁场越强,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从而小明认为提高

发电量的关键在于增强发电机电磁铁的磁性,只要不断增强电磁铁的磁性,就能获得

更多的电能,这个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0题6分,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7分,

共19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0.小洋家煮饭、烧水使用的是管道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放出的

热量有50%被有效利用,现要将质量为4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完全

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21.如图是一种测量身高的电路装置,ab是一根均匀直金属竿竖直放置(金属竿有电阻),

金属竿上引出两根无电阻导线接入电路,上端MN无电阻且可以按照人的身高上下移动。

电源电压为U一定,R0是保护电阻,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且在电流表的表盘上刻上相应

的高度,将其改装成身高表。

试分析:

如果电流表刻度c、d处对应身高刻度分别为Hc、

Hd,则Hc>Hd。

 

………………………答…………………题…………………不…………………过…………………此……………………线………………………

22.小明利用电能表和停表测量家中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他的做法是:

打开标有“220V

1210W”的热水器,关掉家里的其他用电器,测得电能表[标有“1800r/(kW•h)”]的铝

盘转过200r所用的时间是400s。

(热水器电热丝的阻值不变)求:

(1)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2)通过热水器的电流;

(3)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供电线路。

已知此时供电站输出的电压是220V,则供电站距他家

多远。

(已知每km导线的电阻为5Ω)

 

1.【答案】负;得到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小球带负电;小球是因为得到了电子而带负电.故答案为:

负;得到.

【分析】

(1)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物体因多余电子带负电,缺少电子带正电.

2.【答案】比热容;增加

【解析】物体内能的改变,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1)汽车的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最好;

(2)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传递到水,所以水的内能增加.故答案为:

比热容;增加.

【分析】

(1)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取暖剂、防冻剂等;

(2)改变物体内能有两个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改变内能本质是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本质是内能的转移.

3.【答案】

【解析】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解析】【解答】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将图中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与主光轴交与点F,则O、F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如下图所示:

该图简化成如下图所示:

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则有

,解得

【分析】掌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

4.【答案】0.024;4×10-6;4000

【解析】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

小玻璃杯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玻=84cm3-60cm3=24cm3;由于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由漂浮条件知:

G玻=F浮玻,即:

m玻g=ρ水gV排玻,m玻=ρ水V排玻=1g/cm3×24cm3=24g=0.024kg;石块的质量m=ρ水(V乙-V甲)=1.0×103kg/m3×(100×10-6m3-84×10-6m3)=0.016kg;石块的体积V=V丙-60cm3=64cm3-60cm3=4cm3=4×10-6m3;石块的密度ρ=

=4×103kg/m3。

故答案为:

0.024,4×10-6,4000。

【分析】根据漂浮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玻璃杯、石块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

5.【答案】等于;等于;等于

【解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功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

(1)第一次以与地面接触的下边为支点转动,F1克服重力才能将砖抬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cb=mg×

cb,则F1=

mg;

第二次同理有:

F2×ab=mg×

ab,F2=

mg,所以F1=F2;

(2)拉力F1做的功W1=F1h,拉力F2做的功W2=F2h,因为F1=F2,所以W1=W2;

(3)第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W1=Gh1,第二次克服重力做的功W2=Gh2,

因为两块砖都是沿着拉力慢慢向上移动h,h1=h2=

h,所以W1=W2。

故答案为:

等于;等于;等于【分析】

(1)砖不滑动时可认为砖是以触地点为支点形成的一种转动,因微微抬起所以可以看做为转动的动态平衡;在逐渐抬起的过程中,动力始终向上,动力臂大小不变,物体的重力和阻力臂也保持不变,从而可知动力的大小变化;

(2)根据公式W=Fs可以比较出两个力做功的多少;

(3)根据公式W=Gh可以比较出克服重力做功的多少。

6.【答案】1;2.87

【解析】长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8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2.87cm.故答案为:

1;2.87.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