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851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NCR调试方案详细.docx

SNCR调试方案详细

 

SNCR脱硝工程

SNCR

一、调试的目的

通过调试使设备、系统达到设计最优运行状态,装置各参数、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使SNCR脱硝系统安全可靠的投入运行,满足系统设计方案中要求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及其它规定值。

二、调试组织机构和分工

调试人员:

莫世明(电气)、马建超(工艺)、刘亮(主调试)及相关配合人员。

调试期间甲方指定专人对整体调试进度进行配合并做好记录。

1、试运转调试措施经各方讨论,会审通过,并在以后调试过程付诸实施。

2、安装单位负责分步试运工作中单体调试,整个启动调试阶段设备与系统维护、检修、消缺,调试临时设施制作安装、系统恢复及编写调试方案,并组织实施等工作。

3、生产单位在整个试运期间,根据调试方案及运行规程的规定,在调试单位指导下负责运行操作。

三、SNCR系统调试内容

完整的SNCR系统调试一般包括:

上电测试、单体调试、分部调试、整体热态调试和完整系统168h锅炉60%以上负荷运行调试五个过程。

1、上电测试

上电测试是指对配电柜内各回路进行检查

(1)上电前先检查电缆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机柜内所有连接螺钉是否牢固、无松动;

(2)上电顺序应按照主回路、支回路顺序依次上电,每一步上电都需要检测相关回路段的电压;

(3)操作人员应做好绝缘措施;

2、单体调试

单体调试是指对系统内的各类泵、压缩机、搅拌器、喷枪、各个阀门等按照规定进行的开关实验、连续试运转测定轴承升温、震动及噪声等,并进行各种设备的冷态连锁和保护试验。

3、分系统调试

分系统调试是指对SNCR系统的各组成系统(尿素的储存系统、尿素溶液的制备与储存系统、尿素溶液输送系统、尿素溶液稀释系统、尿素溶液的计量分配系统、喷射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进行冷态模拟试运行,全面检查各系统的设备状况,并进行相关的连锁和保护试验。

分系统调试是检验设备及工程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动态试验过程,是整套系统运行前重要的工序。

4、热态调试

热态调试是指SNCR系统在锅炉热启动后所进行的调试工作,主要任务是校验流量计、温度计、压力变送器、检测仪等仪表的准确性,并进行尿素溶液稀释系统、喷射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的运行优化实验及顺序控制系统的投入等,检查各设备、管道、阀门等的运行情况。

5、168h试运行

SNCR脱硝系统168h锅炉60%以上负荷运行时调试的最后阶段,是在全面的自动投运率、保护投运率情况下考查系统连续运行能力和各项性能指标的重要阶段。

四、调试准备

调试是脱硝装置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是由安装转为生产的重要环节,调试工期直接影响装置的投产时间,调试质量控制决定装置是否能长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因此必须做好调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1、安全准备

安全文明生产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是保证顺利且高质量调试不可替代的基础,因此在系统开始运行或设备运行时,为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应注意以下内容:

(1)将调试时间进度表告知所有可能进入操作设施区域的运行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

(2)在开始调试前将警示信息以警示牌或警示标签形式放在相关的地方。

(3)确定危险地带和限制范围的设定,确定和标记危险地带。

(4)如有必要,应设置临时通行线路以便记录数据、运行或巡视。

(5)针对不同的设备和系统,制定不同的紧急预案,以保证人员和设备运行安全。

2、热控仪表的检查

(1)熟悉掌握相关仪表的效用和使用。

(2)检查所有的仪表是否校验准确,适用环境或标准是否与厂家的用法说明一致。

3、通信和组织系统的确定

(1)明确调试现场和控制室之间的交流方式。

(2)明确在调试期间的运行和维护负责的责任人。

4、设备安装及装备的检查

(1)SNCR系统试运行前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1)所有的安装工程已经结束完工。

2)试运行范围内地面平整,照明充足,无杂物,通道畅通,具备安全消防设施且事故照明可投入使用。

3)现场电、水、气等物质条件满足系统分部试运行要求。

4)脱硝系统内所有的阀门均校验合格,满足试运行要求。

(2)试运行前设备检查

1)蒸汽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供应正常。

2)软化水水源压力及流量能充分保证.

3)喷枪位置安装无误且固定完成。

4)溶解罐及储存罐内部无杂物并将人孔门关闭。

5)调试期间所需尿素储量充足,满足试运行需求。

五、上电测试

1、首先将柜内所有断路器都处于关断状态。

2、检查进线电压是否正常(三相AC380V-15%~+10%)。

3、进线电压正常后给总受电柜送电,观察输出三相电是否正常。

4、三相电正常后,按照图纸分别对控制柜内每个控制回路进行送电试验。

5、进行控制回路的动作测试(不带负荷测试,所有电机的主回路断路器处于关断状态),检查每一个控制回路动作是否正常。

六、单体调试

1、管道清洗、打压试验

整体管道设计压力0.4Mpa,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2.0倍即0.6~0.8Mpa。

(1)压力试验前具备的条件

1)管道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

2)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保温外,其余全部完成,且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管道施压水排放设施准备齐全,且能保证将水排到现场以外的排水沟内。

4)管道试压区域内的设备、临时电源均有良好的保护,突发性泄漏不至于对设备造成损害。

5)管道上仪表一次部件均安装牢固且满足水压试验要求。

6)所有参加管道试压的人员对所试压部分流程清楚。

7)试压所用水源水量满足试压需求。

(2)管道试压

1)现场试压水源为厂区提供水源

2)对于不锈钢管道,水压试验所使用的水应为洁净水,且氯离子含量不大于25ppm。

3)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时,管道的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时,如业主方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液体介质试压设施配置示意图

4)液体压力试验时,必须排净系统内的空气,特别对于较大系统,应多次排气,即:

排气出水后,关闭放气阀,停3-5分钟,重新打开放气阀,如此循环多次,直到系统无气体为止。

排净空气后应缓慢升压,根据试验压力分级进行升压,一般第一次升压到试验压力的50%,检查无异常后继续升压,第二次升到试验压力的70%,全面检查无异常后继续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分钟,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全面进行检查,停压30分钟,以压力不降,无渗漏及目测无变形为合格。

5)当试验过程中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须泄压后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重新进行试压。

(3)管道泄压

1)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开启系统放水管线高点放空阀,对管道系统缓慢进行泄压或排放,直至泄压排放完毕。

系统泄压示意图

2)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进行泄压排水时,必须先开启管道系统高点的复位放空阀,在系统无压力后,仍开高点放空阀,然后打开系统最低点的排水阀进行系统排水,将系统水排到指定地点。

3)对系统内不能排净的积水,应用压缩空气进行吹除,以免系统内积水。

4)与设备相联的管道系统,必须将设备内的水放净,如不能放净的,用压缩空气将积水吹除。

(4)试压的验收及确认

1)管道系统试压完毕,经双方共检合格后,应及时填写管道试压记录,并由共检方代表签字确认。

2)管道试压经过确认后,应立即转入管道防腐和保温工序。

(5)试压注意事项

1)管道系统试压时划定警戒区,并设专人负责警戒,非试压人员不得进入。

2)管道系统采用液体介质进行试压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必须采取防冻措施。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

4)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泄漏点,严禁进行带压修补和紧固。

5)对试压的管线必须挂上明显的标识牌,说明管线正在试压,任何人不准随意打开或关闭系统阀门

6)试压合格后,降压应缓缓进行,降压速度不宜超过0.5MPa/min,当系统高点表压为零时,应打开进气口,防止系统产生负压。

7)试压时系统内的水不得随意排放,应排放至指定地点。

8)气压试验和吹扫时,用尽量将系统减小,并在气体排放口作明显标记,试压区域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2、管道吹扫及清洗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开车成功在管道压力试验合格后,对管道进行吹扫与清洗工作。

(1)吹扫及清洗前准备

1)管道吹洗前,应对已安装的安装孔板、法兰连接的调节阀、重要阀门、节流阀、安全阀、仪表等采取保护措施。

2)吹洗前应检验管道支、吊架的牢固程度,必要时应予以加固。

3)管道工作已完成,确定管路无修改处。

4)管道系统吹洗前,应由施工单位、甲方专业组联合检查确认吹洗前的条件。

(2)水冲洗管道

1)在水冲洗前,应确定冲洗水的排放是否可靠,能否承受大流量冲洗水的排放。

当选择排放管道时,排放管道的截面积不得小于被冲洗管截面截的60%。

2)清洗用水源采用装置区外围就近的地下生产水或消防水管网。

3)当冲洗的管道中包括仪表时,可以先用洁净水将管道充满,然后进行大流量的间歇式排放冲洗;也可以先将管道用洁净水充满后,连接一个能够提供满足冲洗流量的合格水源进行连续式排放冲洗。

不管冲洗时必须保证其冲洗的最大流量且流速不得低于1.5m/s。

4)当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水色目测一致,且观察水的浊度达到设计规定时,说明此管道的冲洗已合格,否则应按上述3)中规定重复进行冲洗,直到合格为止。

5)当管道排水时,应注意打开管道高出的放空阀,以防止负压的形成,造成对管道破坏。

另外,当管道排放时,应将管道内的积水排放干净,排水完毕后,应使用压缩空气吹干。

(3)注意事项

1)吹洗的排放口应不朝向通道口,并有安全及警示措施。

2)各种用电设施设备采用防水措施,线路上设置漏电保护器。

3)吹洗时应设置禁区并设置警示牌。

 4)吹扫时应统一指挥,切不可盲目行动,特别是对阀门的开启应在确认后再行动,指挥不明确不能任意行动。

 5)吹洗时,防止管内吹出物体击伤施工人员和设备,排放口须避开道路、操作场地及其它人员和设备集中的地方,须引至安全地点。

3、泵类设备调试

(1)试运行前检查准备工作

1)检查泵、电机紧固件,螺栓有无松动,电机静电接地是否良好,确认整体安装符合试运行条件。

2)确定泵入口管线安装好过滤器。

3)确认泵出口压力表等已校好并投用。

4)检查所需电机线圈绝缘电阻合格(380V,≮0.5兆欧)。

5)确认泵体排凝阀及放空阀关闭。

6)灌泵并排气,使液体充满进出口管线及泵体。

7)为试运行泵提供介质的储罐等设备在试运前必须确认是连通大气的,防止因泵抽真空对泵造成破坏的同时损坏与其相连的储罐等设备。

(2)试运行

1)按规定办理送、停电作业票后,相关泵送电

2)打开泵出口压力表阀。

3)确认泵体排凝阀及放空阀关闭。

4)确认离心泵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关。

5)手动盘车5~6圈,转子转动应轻便灵活,无卡紧及轻重不均等现象,无异常响声。

6)点试电机,确认旋转方向正确后启动离心泵。

7)当离心泵运行稳定、出口压力达到规定指标后,缓慢打开出口阀。

8)按试运行要求连续运行4小时,检查泵的各项性能。

9)在运行期间,进行全面检查.电流、压力、流量、轴承温度(泵的轴承温度不得高于75℃,并不得超过外界温度35℃)、振动情况及有无泄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振动、温度、噪音等,及时做好记录。

(3)停泵

1)试运行结束后,关闭泵的出口阀,停泵,然后关闭泵入口阀。

2)关闭与泵相关的各种管线阀门。

3)按规定通知停电。

(4)注意事项

1)启动前安装好防护罩。

2)盘不动车和转动出现轻重不均匀不能启动。

3)泵内没有充满液体不能启动。

4)严禁用关入口阀的方法启动或调量。

5)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运转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

6)试运行期间如泵体和管线发出剧烈噪音或发生剧烈振动应立即停泵检查。

7)试运行期间出现电流异常上升现象应立即停泵检查。

4、空气压缩机调试

(1)试运转前准备

1)试车前必须对所有参加试车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试车人员应熟悉试车方案。

2)设备安装工作均已完成,经检查合格。

3)若利用工艺管道试车时,管道的安装、吹扫、冲洗、试压工作必须完成,且各类阀门启闭灵活。

4)润滑油、电气(仪器、仪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符合试运转要求。

5)设备各部配件、零件应完好无损,各连接件应紧固。

6)各种计量仪表应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各种安全装置应安装完毕。

(2)试运转前检查

1)检查压缩机转子底部的外接管,是否连接紧固。

2)检查输入和输出管路中的冷凝水排放阀是否关闭。

3)检查压缩机中油位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4)检查变压器的电源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超载继电器位置。

5)根据说明书检查所要求松动的紧固螺栓是否按要求松动。

6)合上电源、启动电机并立即停车,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

(3)试运行

1)打开空气出口阀。

2)打开电源开关,按启动按键,压缩机在卸载状态下开始运行。

3)压缩机25秒后加载运行。

4)检查显示器中的读数和信息。

5)经常检查显示器,如发现报警,应立即排除故障。

6)如要更换元件,更换润滑油,对电机加注润滑脂,关闭压缩机,先按紧急停车按钮。

把电源断开,使压缩机卸压。

7)定期观察压缩机运行情况:

a压缩机的控制区状态(自动、手动、就地控制、遥控)

b压缩机自动启动/停车定时器的情况

c最大工作压力

d输出压力

e空气过滤器的压力降

f油压

g中间冷却器压力

h输出温度

i压缩机转子温度

j驱动电机过载保护(正常、不正常)

k总运行时间和加载时间

(4)停机

1)关闭空气输出阀。

2)按压停车按钮,压缩机在卸载情况下运行3秒钟然后停车,将电源断开。

应将开关锁好并在开关上挂上醒目标示牌。

3)打开排放阀。

4)打开输入输出管中的主排放阀。

(5)注意事项

1)如果电动机停机而自动运行的指示灯仍亮着,则电动机可以自动启动。

2)不允许压缩机在20秒内重新启动。

3)对于高压电动机,每天启动次数最多为20次。

4)经常检查显示器,如报警指示灯发光或闪烁,应及时排除故障。

5)开机前应检查曲轴箱机油是否达到油位标位,检查各部件,紧固螺丝是否松动,检查风扇皮带紧度并调整合适。

6)压力表、安全阀应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安全阀应调整在规定的压力值,防止空压机超压运行。

7)开机时注意电机,压缩机的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响。

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待运转正常开机后才离开。

8)定期排放油水分离器的油、水。

停机后要切断总电源,并清洁整机。

七、分系统调试

1、尿素溶液制备与储存系统

(1)系统功能描述

尿素溶液制备与储存系统是实现尿素储存、溶液配制和溶液储存的功能。

固体尿素经人工拆袋后由斗式提升机将其投放到溶解罐内进行溶解,保持溶解罐温度在40℃以上,避免尿素结晶析出。

尿素溶解罐中,固体尿素与水充分混合搅拌(同时使用溶解罐蒸汽盘管加热器进行加热)配制成50%的尿素溶液,由尿素循环泵输送至尿素储存罐中。

(2)系统调试

尿素溶液配比是将尿素颗粒和软化水配比成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详见50%尿素溶液配制操作说明)。

计算出配制50%尿素溶液所需要的合适的水量及尿素总量,根据计算量首先向溶解罐中加入适量高度的工艺水;然后通过上料机向溶解罐里投入固体尿素颗粒,待接近设计液位时测量尿素溶液的浓度及密度,待满足条件后停止加尿素。

待尿素溶液配置完成后,由尿素溶液输送泵将溶解罐中的尿素输送到尿素储存罐中储存,为稀释系统提供稳定的尿素溶液供应。

A、溶解罐液位控制

根据设计的尿素溶液的浓度和溶解罐的液位,通过工艺水进溶解罐流量计显示加水量确定充填的尿素颗粒的袋数。

每次配料时首先向溶解罐注水,然后通过控制溶解罐的液位与进水管电磁阀,根据进水管电磁流量计显示注水量确定投入尿素袋数,配得所需浓度的尿素溶液。

B、尿素溶液配料过程控制(如图1-1)

系统开始尿素溶液的配比过程后,打开溶解罐进水管电磁阀,打开盘管加热器电磁阀,当罐内液体温度大于50℃且溶解罐水位达到设计水位时,系统关闭进水管电磁阀并启动溶解罐搅拌电机,同时向溶解罐中添加与注水量相同数量的袋装尿素颗粒。

当上料结束后保持溶解罐温度40℃搅拌20min;当温度不低于40℃时关闭盘管加热器电磁阀,尿素溶液配料完成。

C、溶解过程的顺序启动控制:

首次启动时打开工艺水进水电磁阀,累计进水达到设计值时,关闭工艺水进水电磁阀。

1)关闭尿素溶液输送泵。

2)打开尿素溶解罐加热器进气口电磁阀。

3)当尿素溶解罐温度达到50℃时,启动尿素溶解罐搅拌器。

4)开启上料机投入适量尿素颗粒。

5)启动尿素溶液循环泵

6)当尿素溶液密度不低于1140kg/m³、尿素溶解罐温度不低于40℃、稳定10min后关闭溶解罐加热器电磁阀,打开尿素溶液输送泵进出口手动球阀。

7)当尿素溶液液位不高于0.1米时,停止尿素溶液循环输送泵,关闭输送泵进出口手动球阀。

8)重复50%尿素溶液制备过程。

还原剂溶解罐加热器电磁阀、尿素溶解罐搅拌电机、尿素溶液循环输送泵与尿素溶解罐液位连锁。

液位低于0.5米时尿素溶解罐加热器关;液位低于0.5米时,尿素溶解罐搅拌电机停;液位低于0.1米时输送泵停。

尿素溶解罐温度与尿素溶解罐加热器进口电磁阀连锁,当温度低于35℃,自动开启,当温度高于65℃时,自动关闭。

还原剂溶解罐加热器电磁阀允许开的条件是:

溶解罐高于0.5米且溶液温度低于35℃。

(3)尿素溶液充装过程控制(图1-2)

尿素溶液配比结束后,溶解罐中尿素溶液由尿素溶液输送泵输送到尿素溶液储存罐中储存。

输送泵启动前,对循环输送泵进行例行检查;输送泵启动后,应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升至正常值,然后打开输送泵出口阀。

在输送泵运行时,应检测其出口压力,当压力异常时,系统报警并执行相关动作。

由于尿素溶液储存罐的容积一般较大而溶解罐的容积较小,一般进行多次充装。

在充装过程中系统应同时检测溶解罐和储存罐的液位,当尿素溶解罐液位低于下限值0.1m或者储存罐液位高于上限值2.5m时,均要自动关闭尿素溶液储存罐进液阀体;若溶解罐液位低于下限值0.1m,则进行下一次配料过程;若储存罐液位高于上限值2.5m,则整个配料过程结束。

关闭循环输送泵,结束溶液输送过程。

 

图1-1尿素溶液配料过程控制

图1-2尿素溶液输送充装过程控制方案

(4)尿素溶液储存罐控制(图1-3)

尿素溶液储存罐作为配料系统和稀释系统的过度环节,主要作用是储存一定量的尿素溶液,为稀释系统提供稳定的溶液供应,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于尿素储罐容量远大于溶解罐的容量,因此需要对储存罐液位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溶液排干而导致故障。

当储存罐液位低于下限值0.3m时启动尿素溶液制备系统;当储存罐液位高于上限值2.5m时停止输送泵。

图1-3尿素溶液储罐控制

(5)尿素溶液储存罐温度控制

由于50%尿素溶液的结晶温度为18℃,一旦储存罐中温度低于此值时将出现尿素溶液结晶颗粒,可能会导致过滤器等局部堵塞,造成系统故障。

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储存罐温度应高于结晶温度5~10℃。

当温度过高时储存罐加热器电磁阀关闭;当温度过低时储存罐加热器电磁阀开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尿素溶液输送系统及稀释系统调试

(1)尿素溶液输送泵的控制(图1-4)

尿素溶液输送泵共有两台,用于对尿素溶液进行加压,一用一备,并在正常情况下两台泵构成启、停互锁。

由于两台泵的工作介质为尿素,因此应防止出现主泵长期运行而备用泵长期停运造成的备用泵生锈等问题。

为了解决备用泵长期停运的状况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当主泵运转一次后,下一次应为备用泵运转;当备用泵停止运行时主泵开始工作,两泵交替工作,自动进行循环。

循环周期为每完成一次充装过程交换工作一次。

图1-4尿素溶液泵的控制

(2)工艺水泵的控制

工艺水泵共有两台,用于对工艺水进行加压,一用一备,并在正常情况下两台泵构成启、停互锁。

为了防止出现主泵长期运行而备用泵长期停运造成的备用泵生锈等问题,当主泵运转一次后,下一次应为备用泵运转;当备用泵停止运行时主泵开始工作,两泵交替工作,自动进行循环。

循环周期为一周。

(3)混合模块的控制

要确定所需的尿素量首先确定烟气中NO的量(NO量占烟气中总氮氧化物量的90%以上),根据NSR值计算得到使用的尿素量。

根据检测锅炉负荷计算出烟气流量。

根据尿素总量守恒,喷入烟气中与NO反应的尿素量与尿素管路中的尿素量应相等,即每台锅炉燃烧脱硝所需要的尿素流量计算公式:

qv1=1.34×10-6NSR×qvy/µ1×ρ1

公式中µ1—储罐中尿素溶液浓度(质量分数),%

ρ1—尿素主管溶液密度,kg/m³

qv1—尿素主管溶液流量(标态),m³/s

qvy—烟气流量(标态),m³/s

—氮氧化物浓度,ppm

NSR—标称氨氮比

工艺水管路流量由每台锅炉需要稀释后溶液总流量和该锅炉50%尿素溶液稀释前流量差决定,稀释后尿素溶液总量由喷枪总数量决定。

根据稀释前尿素溶液管道流量从而控制尿素管道的控制阀开度。

工艺水管流量由稀释后尿素溶液流量和尿素溶液稀释前流量的差值决定。

工艺水与50%尿素溶液按照8:

1的比例混合,即每1L50%尿素溶液稀释为10%尿素溶液需要添加工艺水8L。

稀释后尿素溶液浓度

µ2=µ1ρ1qv1/ρ1qv1+ρ2qv2

公式中qv1—稀释前尿素溶液流量,m³/s

qv2—稀释水量,m³/s

ρ1—尿素主管溶液密度,kg/m³

ρ2—稀释水密度,kg/m³

µ1—储罐中尿素溶液浓度(质量分数),%

µ2—稀释后尿素溶液浓度(质量分数),%

图1-5混合模块控制

3、喷射系统调试

开始喷射还原剂之前,首先开启雾化空气和保护风管路手动球阀,将调节阀调节到适合开度0.2~0.3mpa;开启尿素溶液各支管路阀,根据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显示调节针形节流阀的开度保证各喷枪的还原剂量满足反应要求。

(图1-6、图1-7)

图1-6喷枪运行控制

图1-7喷枪运行时的保护控制

由于喷枪深入锅炉,长期经受高温烟气的冲击,因此在喷枪运行时,压缩空气和保护风等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

当喷枪停止工作时必须保持压缩空气和保护风调节阀保持打开状态。

八、SNCR脱硝系统热态试运行

脱硝系统安装完毕且完成各个单体、分系统调试后,需进行整套启动试运行,以对设计、施工和设备质量进行动态检验。

检验脱硝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脱硝效率,发现并解决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使之投产后能够按期稳定运行,尽快发挥投资效益,为环保做贡献。

1、整体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1)系统设备包括喷射区均已完成安装完毕。

(2)试运行现场周围垃圾杂物清理干净,电缆沟、盖板齐全。

(3)试运转现场通道畅通,照明充足,事故照明可以投入使用。

(4)尿素溶液制备和存储系统静态调试结束,满足热态运行要求。

(5)喷射系统静态调试结束,满足热态运行要求。

(6)分系统调试期间存在的缺陷漏洞均已处理完毕,并试验合格。

(7)脱硝系统仪表均调校完毕,满足热态运行要求。

(8)脱硝系统的所有连锁保护在各分系统调试并检验合格。

(9)现场通信设施齐全。

(10)尿素制备和储存区域已安排专人值守

2、SNCR脱硝系统整套启动前的检查

(1)脱硝压缩空气系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