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830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docx

一年级数学备课准备课

一、准备课

教学要求:

1.通过使用挂图和教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少”、“大、小”、“长、短”、“上、中、下”、“左、右”等常用的词语的含义。

2.通过实物、图片等学具的教学,使学生能通过操作实行简单的分类。

3.通过实物或教具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4.使学生初步学会准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方法,会写横、竖、拐

弯。

5.通过课文插图对刚入学的聋哑儿童实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的教学,使学生能实行简单的分类,初步知道“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准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方法,会写横、竖、拐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的:

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聋哑儿童实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育。

1.理解同学、老师。

2.说明上课要求:

师生问好,上课要坐好,有事要举手,不要随便讲话。

二.带学生参观学校环境。

三.看图教学。

图一:

1.教师对照书上的插图实行启发,引起学生看图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介绍:

这幅图是新学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2.指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

3.根据图回答问题:

图上都有哪些人、物?

他们在做什么?

图中有几名学生?

几名老师?

图二: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

2.回答问题:

(1)他们都在做什么?

(2)数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人?

(3)女同学有多少个人?

男同学有多少个人?

(4)扫地的有几个人?

浇花的有几个人?

踢球的有几个人?

(5)向日葵有几朵?

小鸟有几只?

月季花有几朵?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复述图中的内容。

2.表演图中人物的行为。

五.作业。

1.看1~3页图画,理解图意。

2.预习4~5页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理解大、小。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实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词语的含义。

教具准备:

几种大小不同的球类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上节课教学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各类物体的个数。

2.出示4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8个圆形,请同学分别数一数每种图形的个数。

二.新课。

1.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4页上的三组图后回答问题:

(1)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2)出示足球和皮球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

(3)出示皮球与乒乓球让学生再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教师贴出牛和羊的图片,让学生指出谁大谁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在牛和羊的图片下面贴上“大、小”的卡片。

3.鸡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

4.教师再使用水果、学习用品等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小”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五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观察后,指出每组图中物体的大小,在观察第二组图时教师把其中的两两出示,盖住其中的一个物体,让学生指出谁大谁小。

3.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指名学生区别他们的大小。

一.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理解了“大小”,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多注意观察,分辨出物体的大小。

二.作业。

教科书第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一中的第1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的理解“长、短”。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长、短”的含义。

教具准备:

一长一短的毛线、铅笔、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两组图片。

指名说出每组中两个物体谁大谁小。

2.指名板演,把每组图中的大的画上“”。

教师先说明要求,并实行示范后再让学生做题。

二、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页上的图画,然后提问:

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手中拿着什么?

他们的铅笔有什么不同?

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

2.教师出示书上方框中两支铅笔的形状,让学生体会“长、短”的含义,并教学“长、短”的手势和读法。

3.在黑板上画出两组图形,让学生先比较出谁长谁短,再让学生上黑板把长的打上“√”。

4.教学“长、短”的辨证关系。

出示一组三支各不相同长度的铅笔图形,教师把其中的两两出示,盖住其中的一支铅笔图形,让学生指出谁长谁短,从而使学生理解“长、短”是相比较而存有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巩固练习。

1.做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做第2题。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理解了“长、短”,下课后,同学们自己能够找一些物体比一比,看看哪个长,哪个短。

四.作业。

练习一的第2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理解“多、少”。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少”词语的含义,会分辨物体的多与少。

教具准备:

两串葡萄挂图,“多、少”词语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黑板上画出水果图形,要求学生在大的上打“√”。

2.在黑板上画出铅笔、小尺图形,指名学生上黑板把短的圈起来。

3.复习“长、短”、“大、小”的手语。

二.新课。

1.出示两串一多一少的葡萄挂图。

(1)引导学生观察图,教学“葡萄”的手势和口语。

(2)引导学生比较出每串葡萄的多、少。

(3)贴出“多、少”词语卡片在相对应的葡萄图下,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

(4)带领学生齐读“多、少”。

(5)指名学生认读“多、少”。

(6)拿去“多、少”词语卡片后让学生看图说“多、少”。

2.课堂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做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做第2题。

3.使用实物演示“多、少”。

四.小结。

五.作业。

练习一第3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巩固对“大、小”、“长、短”、“多、少”的理解,加深其含义的理解,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物体的“大、小”。

2.复习物体的“长、短”。

3.复习物体的“多、少”。

二.完成练习一的题目。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要求把大的用“√”画出来,并指导学生把“√”画在准确的位置上。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此题的练习形式在“做一做”中已出现,可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行间巡视,适时辅导差生。

3.做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先说明要求是在多的一行的横线上画“√”,并要求把“√”画在规定的位置上,让学生通过比较,知道哪一行多,然后把“√”画在它右边的横线上,教师可在黑板上贴图片实行示范,协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板演。

三.作业。

练习一第1~3题。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理解“同样多”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一对应,了解“同样多”的含义。

教具准备:

萝卜、小白兔图片各4张,多种几何图形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大的用“√”画出来。

2.把多的圈起来。

二.新课。

1.教学“同样多”。

(1)教师贴出实物图问:

有几个萝卜?

有几只小白兔?

(2)对照图提问:

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白兔够不够?

教师边连线边说:

“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白兔”。

再问:

“有没有多余的萝卜?

”“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教师再说明:

“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兔,萝卜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萝卜和小兔同样多。

板书课题:

同样多

3.操作。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2个●。

提问:

在圆形旁边对着圆形摆正方形,要求■和●同样多,谁能摆?

(2)请一名学生到前边摆,其它同学在下边动手摆。

教师在黑板上竖着摆2个,在圆形旁边对着圆形摆正方形,摆的和●同■样多。

再让大家看一看自己摆的和黑板上的一样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页“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巡视,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加以指导。

四.作业。

让学生利用各自的学具在课桌上摆“同样多”。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多些、少些,及写字准备练习。

教学目的:

在学生初步理解一一对应,在理解了“同样多”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具准备:

可往黑板上贴的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贴出一排5个正方形,请一名学生在正方形的右边对着正方形摆三角形,要求摆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教师用细线连接■和●,说明是“同样多”。

2.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摆,其余同学在课桌上摆。

横着摆一行3个圆,再在圆的下面对着圆摆正方形,摆的●和■同样多。

让大家看,自己摆的和黑板上的是不是一样,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然后教师问:

大家摆的●和■是不是一一对应的?

我们说圆形和正方形怎么样?

二.新课。

1.教学“多些、少些”。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2只小鸡的集合图,又在右边贴出1只小鸭的集合图。

提问:

怎样知道小鸡和小鸭是不是同样多呢?

还是哪个多一些?

启发学生说出:

用连线的方法,教师用细线将小鸡和小鸭连接,继续问:

小鸡和小鸭是不是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

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小鸭和小鸡都对上了,小鸭没有多余的,不过还有一只小鸡没有对上小鸭,所以说,小鸡比小鸭多。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鸡(图)比小鸭(图)多”。

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2个苹果的集合图和3个桃的集合图。

提问:

怎样比较苹果和桃谁多谁少呢?

学生回答教师连线,教师说明:

“比的结果是苹果比桃少”贴上“苹果比桃少”。

4.教师对照两幅图小结比较“多些、少些”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做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然后集体订正。

3.教师对以上两题的比较方法和怎样在横线上画图形实行小结。

4.写字准备练习。

四.作业。

第10页的“做一做“下面的写字练习。

 

第8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理解上、中下,学写“1”的写字准备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第11页的插图,直观地了解“上、中、下”的含义。

教具准备:

几种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多的圈起来。

2.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二.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1页的插图。

(1)了解图意。

(2)教学“上、下”的手语和口语。

(3)通过使用教室的实物上下位置的对比。

2.指导学生看第11页的第二幅图。

(1)教师介绍图意。

(2)教学“中”的手语和口语。

(3)指名学生说说谁在上,谁在下,谁在中。

3.课堂练习。

(1)教师拿出桃、梨、苹果图片,按上、中、下贴在黑板上,让学生

说出谁在“上、中、下”。

(2)教师拿出鸡、鸭、鹅图片,指名学生按上、中、下在黑板上贴出来。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1页上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看图说出猴子和大象谁在上,谁在下。

五.作业。

第11页下面的写字练习。

 

第9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同样多”、“多些”、“少些”及“上、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同样多”

2.复习“多、少”。

3.复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4.复习“上、下”。

二.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教师巡视,集体讲评。

2.指导学生看第2题图后,让学生在书上填空。

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写上黑板,集体订正。

3.做第3题。

教师读题,协助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由完成。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即时纠正。

三.补充练习。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和“上、中、下”。

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练习二1~3题。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理解左、右,并继续教学写字准备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方位词“左、右”,并能分清“左、右”。

教具准备:

几种水果、动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两组图片,让学生分别指出每组中各物体的位置。

二.新课。

1.板书课题:

左、右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形。

(1)教师指着图形说明,梨的位置在左,苹果的位置在右,边说边在图形的下面板书“左、右”。

(2)教学“左、右”的手语。

(3)变换图形的位置,让学生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4)引导学生观察谁在左,谁在右,教师要说明是以自身为主体来判别谁在自己的左边,谁在自己的右边。

(5)教师联系左手、右手实行讲述,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左手、右手是不会因方位变化而变化的。

3.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

4.练习。

(1)看图片说说谁在左,谁在右。

(2)说出左边有几个▲?

右边呢?

(3)请两名同学并排站在黑板前,让全班同学说出谁在左边,谁在右边。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要求学生分清“左、右”,同时实行“左、右”的“多、少”比较。

四.作业。

第13页的写字练习。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理解有和没有。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有、没有”的含义,分清“有、没有”和“多、少”的区别。

教具准备:

盘子、水果等。

一.复习。

1.教师轮换举左、右手,让学生指出左、右。

2.出示相关实物图形,让学生说出“左、右”方位,及其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等。

二.新课。

1.教师右手拿了一个皮球,左手空着,两只手同时伸出,让学生观看后,告诉学生老师右手拿着皮球表示“有”,而左手里空着没有东西表示没有,接着实行左、右手交换物体,反复强调“有、没有”。

2.出示第14页“有、没有”的图示。

引导学生说出左边的圈里有鸡蛋,表示有,右边圈里没有东西,表示没有。

3.教学“有、没有”的手语,让学生对照图示,反复练习。

4.让学生看图示说一说“有、没有”。

5.教师通过展示教案本说明教师有,学生没有,接着再展示数学课本说明教师有,学生也有,加深学生对“有、没有”的理解。

三.练习。

完成第14页上的“做一做”。

四.作业。

第14页上的写字准备练习。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分类。

教学目的:

通过对实物分类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及相关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将前面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实物图让学生回答问题,加以复习,从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新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第一幅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启发学生说出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各是什么用的。

教师讲述为什么要把球圈在一起。

2.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第二幅图。

先让学生观察图,然后让学生试着把同类的圈在一起。

3.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后,启发学生思考:

公鸡、母鸡、小鸡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鸡,是同一类的,所以要圈在一起。

教师根据学生圈的情况实行纠正,说明理由,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应怎样分类。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四.作业。

写字准备练习。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

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巩固已学的“左、右”、“有、没有”、“分类”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形,让学生说出谁在左,谁在右。

2.复习“有、没有”。

让学生上黑板在有“★”的图下面画“√”,并说一说什么样表示“有”,什么样表示“没有”。

3.复习“分类”。

让学生观察图后,说一说每幅图里可分为几类,怎样实行分类,然后,让两名学生扮演分类,再实行集体评讲。

二.功固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1题。

2.做练习三的第2题。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三.作业。

预习练习三的第4~6题。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

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4~6题。

教学目的:

巩固前面学习的“大、小”、“多、少”、“同样多”等内容。

教具准备:

能演示“大、小”、“多、少”、“同样多”的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大、小”

教师出示多种大小不同的两个实物,让学生分辨它们的大小。

2.复习“多、少”。

教师使用粉笔,学生的教科书,作业本变换不同的数量,让学生辨别哪个多,哪个少。

3.复习“同样多”。

出示图让学生找出同样多的一组。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4题。

教师读题,让学生指出哪头猪大,并用“”画出来。

3.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

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每条船上各哟多少个人,再指出哪条船上的人多,并画上“√”。

4.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教师读题后,引导学生用连线发比较出有无剩余。

三.作业。

1.完成练习三的第4、5、6题。

2.预习练习三的第7、8、9题。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

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7~9题。

教学目的:

巩固前面学习的“上、下”、“有、没有”和“分类”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复习“上、下”。

2.复习“有、没有”。

3.复习“分类”。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7题。

教师读题,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弄清图意,指出哪个小朋友在上面。

2.做练习三的第8题。

教师读题,讲清要求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即时纠正。

4.做练习三的第9题。

三.作业。

完成练习三的7~9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