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829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docx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消防专篇ok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

 

项目名称长安一品住宅小区(一期)

设计单位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签章)

日期2014-05-16

 

设计人员名单

设计单位

姓名

签名(签章)

法定代表人

技术总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人

建筑专业负责人

结构专业负责人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电气专业负责人

暖通专业负责人

注:

专业分工根据项目情况确定

注:

本列姓名为电脑打印

注:

本列由其本人签名或签章

设计文件目录

详见附表

注:

该目录即为本工程消防设计所有的图纸资料目录。

有变更设计的还应包括设计变更通知书的目录。

长安一品住宅小区(一期)消防设计说明书

1.建筑篇

1.1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45-95(2005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3-2010)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2建筑项目概况:

1.2.1本项目用地位于麦坡路以南、福临北路以东、永昌西路、消防大队以北、建新北路以西。

临湘市长安一品是高档精品住宅区,基地总面积约104.71亩。

公司遵循全新的居住理念以及“品味、品质、品牌"的开发理念,力求将长安一品建设成为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物业管理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型居住社区。

长安一品小区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需求,设置了多层、小高层、高层等多种住宅类型,及89—138m。

不同面积的户型。

小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60021.53平方米,居住人口3689人;

1.2.2本项目地势高差较起伏较大;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本项目块地总用地为69809.27平方米。

1.2.3本期工程共设计有11栋楼,即1#、2#、3#、大门、5#、6#、27#、28#、29#、30#、31#楼(各具体位置就见总平面图),其中1#、2#、3#、30#、31#为多层建筑,5#、6#、29#楼为小高层住宅,28#楼为高层住宅,27#楼为物业及会所;多层住宅设置有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面积总计为52687.35平方米。

1.3建筑设计

1.3.1设计理念

1.3.1.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为设计目标,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通过“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建立社区高效安全的道路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社区。

1.3.1.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1.3.1.3、坚持“可操作性"的理念

在注重规划超前性的同时,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临湘市的地方习惯与市场需求,使规划具备可操作性。

同时充分考虑小区开发建设的不确定性,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规划可根据建设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具备充分的弹性。

1.3.2单体设计

1.3.2.1单体建筑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1.3.2.2商业服务网点的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疏散距离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1.3.2.2住宅每一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1.3.3安全疏散

1.3.3.1本期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不大于650平方米,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15米,住宅每单元均设有疏散楼梯一部,总疏散密度满足规范要求。

疏散楼梯均可直通室外,便于日常管理和快速疏散。

1.3.3.2本工程高层住宅每单元设置有一部消防电梯。

1.3.3.3商业服务网点、物业管理、社区用房均可直通室外,便于日常管理和快速疏散。

1.3.3.4消防控制室:

本工程在27#楼(会所)一层设置有消防控制室,并设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安全入口,满足规范要求

1.3.4、建筑防火构造

1.3.4.1、防火墙、防火隔墙、楼板等建筑构件均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的要求进行设计。

1.3.4.2、建筑物各层均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设置相应数量、类型的灭火器。

1.3.4.3、高层建筑与周边多层建筑间距>9米,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间距>13米,均满足规范要求。

1.3.4.4、建筑物四周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不小于4米,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无障碍物,转弯处道路内半径均大于9米,设有消防登高面为8米*15米,满足消防救援需要。

1.3.5、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屋面保温采用矿棉板保温,外墙采用微晶无机保温砂浆;

2、建筑电气

2.1强电

2.1.1、本工程由建新北路引来一路10KV电源供电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电缆从建新北路穿管埋地引入设在23#楼地下一层西北面的高压配电室(后续设计)。

在地下室设发电机房,内配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后续设计)作为第二路电源,发电机与高低压变电所低压设联络,以便供所有消防及一.二级负荷.

2.1.2、消防专用设备:

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排风兼排烟风机.等消防专用设备的过载保护只报警,不跳闸,消火栓泵、喷淋泵采用一级负荷双电源供电,在末端互投(或在适当位置互投)。

2.1.3、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疏散楼梯、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自带蓄电池式供电,断电后,其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三十分钟,

2.1.4、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或由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统一管理,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2.2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篇)

2.2.1防护等级:

本工程为一类防火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防护等级按一级设置

2.2.2系统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系统;

应急照明控制及消防系统接地。

2.2.3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设在27#(会所)一层,其隔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并与其他部位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应急广播设备、中央电脑、CRT显示器、打印机、电梯运行监控盘及消防专用电话总机、UPS电源设备等。

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2.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对小区全楼的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

⑴在办公室、走廊、电梯前室、弱电机房、动力机房、设备房等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

在吸烟室、发电机房、蒸熏室等平时烟尘、雾气较大的场所设置感温探测器;防火卷帘两侧设置感温探测器。

⑵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

⑶在本建筑的各层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及人员通道上适当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口。

⑷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感温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湿式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还可接收排烟阀、加压阀的动作信号。

2.2.5消防联动控制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硬线直接控制。

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电动防火卷帘门、电梯运行、气体灭火、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照明等的监视及控制。

火灾发生时可手动/自动切断空调机组、通风机及其它非消防电源。

⑴消火栓系统的监视及控制

消火栓加压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和故障显示;

消火栓加压泵、消火栓稳压泵可由压力开关自动/手动控制;

消火栓按钮动作直接启动消火栓加压泵;消火栓启压泵按钮的位置显示;

通过硬线手动直接启动消火栓加压泵;

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消火栓加压泵;

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消火栓加压泵的电源状况;

监视消防水池、水箱的水位。

⑵自动喷水系统的监视和控制

本工程自动喷水系统为预作用喷淋系统,任一个火灾探测器动作,即在报警器中报警,报警器通过现场模块自动开启电磁阀,使预作用报警阀动作,并接收其反馈信号,然后报警器通过报警联动盘喷淋泵。

流水挚安全信号阀动作仅在报警器上报警、显示位置。

消防控制室内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喷水加压泵、喷水稳压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和故障显示:

监视水流指示器、预作用报警阀的压力开关、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

通过硬线手动直接启动喷水加压泵;

下方控制室能显示喷水加压泵的电源状况。

3)排烟系统的监视和控制

排烟风机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和故障显示;

控制排烟阀的开启及状态显示;

自动或通过硬线手动直接启动排烟风机;

4)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所有的排烟阀、排烟口、正压送风阀、正压送风口的动作信号。

5)消防卷帘门的控制

a)用于消防分区的卷帘门分一步落下,由其两侧的感烟探测器自动控制;

b)用于通道上的卷帘门分两步落下,由其两侧的感烟、感温探测器自动控制;

c)卷帘门的动作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d)在卷帘门两侧均设有声光报警;

6)电梯的监事和控制

a)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电梯监控盘,能显示各电梯的运行状态:

正常、故障、开门、关门及所处楼层位置显示;

b)火灾发生时,根据火灾情况及场所,由消防控制室电梯监控盘发出指令,指挥电梯按消防程序运行:

对所有或任意一台电梯进行对讲,说明改变运行程序的原因并将电梯均强制返回首层且将轿厢门打开;

c)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盘及相应的控制电缆有电梯厂商提供。

d)电梯的火灾指令开关采用钥匙开关,由消防控制室负责火灾的电梯控制。

7)气体火灾系统的控制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单独配置了启动控制所需的火灾探测器,可独立完成整个灭火过程。

自动控制:

消防控制室能显示系统的自动手动工作状态;能在气体灭火系统报警、喷射各阶段有相应的声光信号,并关闭相应的防火门、窗,停止相应的通风控制系统,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阀。

b)该系统同时具有手动控制及应急操作功能。

2.2.6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合用)机柜,机组采用定压式输出。

由于消防应急广播与背景音乐合用,其分区主要按楼层和防火分区进行考虑。

a)在走廊、楼梯间、电梯厅、动力机房等场所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

b)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根据火情,自动或手动进行火灾应急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播放疏散指令的控制程序如下: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楼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相邻的防火分区的扬声器。

c)应急广播设置住备用扩音机各一台,容量都为1000W。

d)广播和报警器采用时序控制。

2.2.7.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扭上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塞孔外,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风机房、电梯机房、冷冻机房、管理值班室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控制室设置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消防专用电话网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

2.2.8.消防报警系统电源、配线及接地

1)供电电源

消防用电设备的装电装置均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配电装置处设置自动切换装。

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备UPS作为备用电源。

本工程部分低压出线回路断路器设有分励脱扣器,当消防控制室确认火灾后用来切断相关非消防电源。

2)系统接地

消防系统接地利用大楼综合接地装置作为其接地极,设独立引下线。

引下线采用BV-1x35穿直径40PC管暗敷。

要求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3)消防系统线路的选型及敷设方式

信号传输干线采用NHRVS-2x1.5,电话线采用NHRVS-2x0.5,广播线采用NHRVS-2x1.。

传输干线采用防火金属线槽在弱电间、吊顶内明敷,支线采用穿钢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暗敷于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易小于30mm。

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一段线路穿金属耐火(阻燃)波纹管。

4)应急照明系统

应急照明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配电,并在末端互投;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

应急照明系统干线采用低烟无卤电线电缆在强电间敷设于防火桥架上、吊顶内明敷于金属防火线槽;支线采用耐火导线穿钢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暗敷于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所有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疏散走廊、变配电室、水泵房、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多功能厅、大堂等场所设置备用照明。

疏散走廊、公共出口设置疏散照明。

变配电室、水泵房、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等的备用照明照度按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设置;多功能厅、大堂等场所设置备用照明按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50%设置。

在大空间用房、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照明,要求照度不低于0.51x。

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或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统一管理,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强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3、消防给排水

3.1给排水消防

3.1.1消防内容

本工程消防内容有:

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3.1.2消防给水

3.1.2.1消火栓给水系统

1)消防水量

住宅室外消防水量15L/s,室内消火栓水量20L/s;商业店铺室外消防水量20L/s,室内消火栓水量15L/s。

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2)室外消防

室外消防按两路水源设计,室外给水现拟分别从东侧的城市道路建新北路的市政自来水管各引一条DN200给水管,室外给水管为生活、消防共用;室外消防采用低压系统,室外管为环状布置,环网上设有室外地上式消火栓若干,室外消火栓间距按不超过120米布置。

3)室内消防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要求,28#楼为17+1住宅>50米属一类层居住建筑,消防用水量为20升/秒;商业店铺消防用水量为15升/秒;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采用临时高压系统,住宅区消火栓系统考虑消火栓栓口静压没超过1.0MPa,为防止管网超压,在水泵房内设置一套泄压阀。

火灾时消火栓箱处及消防控制室均可启动消防泵,消火栓泵设在设备附房的地下消防水池内,选用消防泵XBD8.4/20-30-HY型(Q=30L/s,H=84m,N=30kW)水泵二台(一用一备);火灾初期用水量由住宅26#楼屋顶(有效水容积18m3)消防水箱供给,室内环状管网设有二套水泵接合器。

消火栓布置确保同层二股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充实水柱为10mH2O。

消火栓箱内配有:

栓口直径65mm、25m长衬胶水带、水枪喷嘴直径19mm、消防按钮。

一至九层各层均采用减压式消火栓。

另各屋顶设试验消火栓一只。

3.1.2.2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高层和多层住宅下面的商铺(总面积超过3000㎡或者单层面积超过1500㎡)部分等均设有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消防泵房内设自动喷淋泵XBD5.2/30-30-HY型(Q=30L/s,H=52m,N=30kW)水泵二台(一用一备)。

系统在每层供水横干管起点处设置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在管末端设试验放水阀。

室外设自动喷水泵接合器二套。

湿式报警阀组设于地下式水泵房内。

沿街商铺按中危险Ⅰ级设计,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

 

3.1.3移动式灭火器

每栋楼均设有MF/ABC3、4、5型磷酸铵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根据每栋楼的功能采用不同危险等级配置。

住宅楼每层按A类建筑轻危级设计设有MF/ABC3型磷酸铵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沿街商业店铺按A类建筑中危级设计均设有MF/ABC4型磷酸铵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电气设备房按B类严重危级设计设有MF/ABC5型磷酸铵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3.1.4消防水池、泵房及屋顶消防水箱

1)消防水池及水泵房

消防水池及泵房设置在设备附房,贮存水量约252m3(贮存室内、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消火栓泵XBD8.4/20-30-HY型(Q=20L/s,H=84m,N=30kW)水泵二台(一用一备)设置在地下室水泵房内;室外设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二套。

2)屋顶消防水箱

消防水箱设在住宅26#楼的电梯机房屋顶,消防水箱总容积为24m3(有效水容积为18m3)。

供火灾初期10分钟消防用水量。

3.1.5其他

管材选用:

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DN≤100螺纹连接,DN>100法兰或卡箍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