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568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 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考生物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9年高考生物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解析】牵拉骨骼肌,能在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再根据突触可判断,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d位于传出神经上,A、B正确;图中缺少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c表示突触间隙,兴奋传递时,在其中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答案】C

2.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

【答案】

3.下列有关大脑皮层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

A.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言语区的W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C.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D.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

【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而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B错误。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C正确。

大脑皮层中有感觉中枢,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D正确。

【答案】B

4.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解析】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的“动力车间”,A项正确;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不是神经元特有的,B项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项正确;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D项正确。

【答案】B

5.病人甲甲状腺全部切除,病人乙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  )

A.甲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B.甲病人需要补充TRH,乙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C.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D.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

【答案】D

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B.抗利尿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

C.兴奋在A处是单向传递,抑制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钠离子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解析】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功能;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甲,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方式乙,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方式丙;兴奋在A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抑制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阴离子会大量内流;图中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答案】A

7.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微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d表示神经与骨骼肌连接的区域(属于突触的一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电极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骨骼肌收缩

B.d内信号变化: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c处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D.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骼肌细胞膜外为正电荷

【答案】B

8.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答案】B

9.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持续38℃时散热量与产热量保持平衡

B.体温升高都是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感染病菌时人体发烧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D.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甲状腺的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答案】B

【解析】体温持续维持在38℃,说明此时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体温升高是因为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感染病菌时人体发烧有利于机体免疫系统杀灭病菌,维持内环境稳态;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还能通过垂体间接实现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

10.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每消耗1分子的ATP,它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B.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差

C.Na+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时需要消耗ATP

D.Na+K+泵为静息电位产生储备了细胞内液的K+

【答案】D

11.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D

12.对小鼠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注射放射性碘,②注射一定量促甲状腺激素。

定时进行甲状腺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放射性碘经协助扩散进入甲状腺细胞

B.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加大

C.图示时间内,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含放射性碘

D.曲线下降段,小鼠血液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碘

【答案】D

【解析】放射性碘经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甲状腺细胞,A错误;促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减小,B错误;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会导致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下降,因此在图中曲线下降段,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有放射性碘,C错误、D正确。

13.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制造基因表达时能促进化能合成作用合成葡萄糖

B.TORC2蛋白分子开关的功能与血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关

C.TORC2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特异性受体

D.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TORC2蛋白在体细胞中都存在

【答案】B

【解析】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方式,不能存在于动物体内,A错误;血糖浓度降低时,TORC2蛋白开启基因表达,使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关闭相关基因,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TORC2蛋白通过开启和关闭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可能位于细胞内,不可能是细胞膜上胰高血糖素的受体,C错误;TORC2蛋白只与血糖调节有关的基因表达有关,并不存在于所有细胞内,D错误。

14.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

如图为进食等量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导致胰岛素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B.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快

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

【答案】B

15.下表中表示的活性物质、其作用的细胞及其作用的结果均相符的是(  )

组别

活性物质

相应细胞

结果

甲状腺激素

几乎所有的体细胞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胰高血糖素

肌肉细胞、肝脏细胞

细胞内糖原水解

抗原分子

B细胞或记忆细胞

细胞增殖分化

神经递质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神经细胞兴奋、肌肉细胞收缩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16.下图是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_个完整突触,与B相连的是反射弧的_______

(填“感受器”或“效应器”)。

(2)若图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不变”)。

(3)如果该图表示血糖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①可表示______细胞,其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

【答案】

(1)3 效应器 

(2)延长 (3)胰岛B 胰岛素

【解析】

(1)突触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题图中一共有3个完整突触。

B神经元的轴突与①相连,B产生的兴奋能传向①,故①是效应器。

(2)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兴奋能沿环形结构反复传递,因此,能使兴奋传递持续的时间延长。

(3)血糖升高后,下丘脑会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并使其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故①表示胰岛B细胞,是反射弧上的效应器。

17.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据图回答问题:

(1)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流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可能是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__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图中分泌物a为胰岛素,则细胞甲为____________,引起细胞甲释放分泌物a的另一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0 

(2)递质受体 (3)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4)胰岛B细胞 血糖浓度升高

18.钙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与骨和牙齿的形成以及肌肉功能等有关,所以血钙水平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如图反映了人体内血钙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作答。

(1)降钙素作用于肾脏相关细胞时,与其细胞膜上的________相结合,引起尿液中钙浓度的________;还可以与成骨细胞结合,_______,最终使得血钙浓度降低。

(2)甲状旁腺激素可以使得钙在小肠处的吸收率________;可以引起钙在骨组织中的溶解,进而将钙离子释放入________;还可以促进肾脏对钙的________,最终使得血钙浓度升高。

(3)人体内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当钙离子含量偏离正常范围时人会表现出相应症状,比如,人体发生肌肉抽搐就可能是因为钙离子含量________所致,由此推测钙离子可以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性。

【答案】

(1)(特异性)受体 升高 促进成骨细胞对Ca2+的吸收利用 

(2)升高 血液 重吸收 (3)太低 降低

19.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答案】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2)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 非特异性

20.左图是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称________。

(2)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神经递质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仍通过图示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能引起肌细胞收缩。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α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表现是________。

(4)结合图中信息解释人体血钙低时,肌肉抽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态皱纹是面部表情肌长期收缩牵拉皮肤引起的。

“肉毒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

结合图解分析,“美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效应器 

(2)一定流动性 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兴奋的快速传递

(3)松弛(或不能收缩、或舒张) (4)血钙降低导致突触间隙(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低,Ca2+内流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 (5)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导致面部肌肉松弛

21.如图为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内容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而不是其他细胞,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在剧烈运动时,甲细胞产生的CO2增多,CO2经血液运输到呼吸中枢——脑干,刺激脑干产生兴奋,呼出多余的CO2,维持内环境稳态,CO2经血液的传送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________。

(5)在各种激素中,________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

(6)胰岛素由________细胞分泌,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2)由于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了,为了维持内环境稳态,生物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3)某种激素的靶细胞表面有能识别它的糖蛋白,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CO2通过血液运输到脑干,引起呼吸加快,排出多余的CO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5)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

(6)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答案】

(1)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2)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了相应受体 (4)体液调节 (5)甲状腺激素 垂体 (6)胰岛B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2.如图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体内首先增加的是图中的激素________。

切除成年动物的甲状腺,其体内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个体的激素是________。

(均填图中字母)

(2)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________分泌过多。

(填图中字母)

(3)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图中器官________(填字母)分泌的。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及用具:

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胰岛素等。

①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检测指标是________。

②实验前应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饲喂等量且大量的________。

③为了进一步证实生长激素确实是通过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高血糖,在上述实验中还需对实验组小鼠注射________,并检测其血糖含量变化。

【答案】

(1)c a、c 

(2)b (3)A (4)生长激素(的含量) 血糖含量 葡萄糖溶液 适量(一定量)的胰岛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