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647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docx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给定,电流、转速的反馈量经过模/数转换后也送入单片机中进行处理,最终形成了单片机控制PWM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3.2PWM技术基本原理

PWM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上脉动直流电的“占空比”来改变平均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电枢电压的平均值为:

Umg=ρVcc,ρ称为占空比,其值由固定频率调节脉冲宽度的方法来调节。

4调节器参数设计

本系统调节器参数的设计主要采用工程设计法。

按照多环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采取先内环后外环,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张。

因此在双闭环控制系统中,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

单片机控制PWM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实际动态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电流环

 

ASRACR

 

n(s)

图2单片机控制PWM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框图

4.1电流环参数设计

首先将电流环从整个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中取出,得到近似的电流环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ACR

 

图3电流环近似结构框图

由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而且设计要求电流超调量

,因此可校正成典Ⅰ型系统,所以电流调节器ACR采用PI型的,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下式:

式中

----电流调节器比例系数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对电流环作近似处理,可得出电流环结构简化图,如图4所示。

 

图4电流环结构简化图

电动机电枢电流的额定值

所以电枢允许的最大电流

所以电枢电流的范围为

,而A/D转换为8位的二进制数码,因此得出电流反馈回路的反馈系数

因为整流电路采用的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所以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为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

,而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为:

,通过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得出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因此可以计算出电流调节器各参数。

电流调节器各参数计算: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电流环开环增益:

要求

,应取

,因此

 

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

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

PWM变换器传递函数近似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

,满足设计要求。

4.2转速环参数设计

前面已经计算出了电流调节环的参数,要对转速环进行参数设计,首先计算出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通过近似条件的处理可以得出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为下式。

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图3中的电流环后,整个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

 

ASR

 

图5转速环动态结构框图

由前面调速系统的原理可知,转速的控制是无静差的,而且设计要求空载启动转速超调量

,因此可校正成典Ⅱ型系统,所以转速调节器ASR也采用PI型的,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下式:

式中

----转速调节器比例系数

----转速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对转速环作近似处理,可得出转速环结构简化图,如图6所示。

 

图6转速环结构简化图

转速调节器各参数计算: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按照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

,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从而求出转速开环增益

最后可求出ASR的比例系数为

检验近似条件:

转速环截止频率: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

满足近似条件。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满足近似条件。

时,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由于以上是按线性处理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所以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

所以超调量为

 

5系统电路设计

整个调速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含有:

以三相桥式整流器为主的主电路,PWM功率放大驱动电路,电流、速度检测电路以及以51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控制器等几个单元电路组成,各个单元电路的设计如下。

5.1主电路设计

主回路的设计主要是:

三相交流电源经三相桥式整流变换为电压恒定的直流电源,然后经过直流PWM变换器得到可调的直流电压,最后供给直流电动机使用。

整个主回路的构成如图所示。

其中,从图7中可以看出,采用的是电压源型逆变器,直流环节采用大电容C1来滤波,从而使得输出的直流电压波形比较平直,在理想的情况下可视为内阻为零的恒压源。

由于电容C1的容量很大,当突加电源后,后造成短路,从而形成比较大的充电电流,会减少整流二极管的寿命,严重的可能烧毁,因此在电路中加入了限流电阻R1,加入电源以后为了避免限流电阻R1在运行中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可在限流电阻R1两端并入延时开关K,将其短路即可。

图7主回路电路图

5.2驱动电路设计

从上述原理可知,产生高压侧焖鸡驱动电压的前提是低压侧必须要有开关的动作,因此本系统采用的是双极性脉宽调制功率放大器。

PWM驱动原理图如图8所示。

因为VT1~VT4是作为开关用的大功率晶体管,只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当电机正转时VT1、VT4导通,反转则VT2、VT3导通。

而D4、D5、D9、D10则为续流二极管,主要起到保护作用,防止VT1~VT4被反向击穿。

因为控制回路是弱电,而主回路却是强电,因此在两者之间加入了起隔离和抗干扰作用的光电耦合器。

图8PWM驱动原理图

5.3检测电路设计

检测回路主要包括电流、电压、速度的检测,其中电流、电压的检测须由A/D转换通道转换为数字量再送入单片机中进行相应的处理,转速检测直接使用数字测速。

电流检测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霍尔电流传感器(TA)CSM100LA,A/D转换器ADC0809。

转速测量电路则由施密特整形电路以及装在电动机转子上的光电编码盘组成,因为电机的转速与电脉冲的频率成固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将光电编码盘输出的电脉冲经施密特整形电路整为标准的TTL电平,再送入单片机的两个外部中断,然后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作为计数器来不断重复的捕捉相邻两次速度脉冲,最后从两次触发的时间差算出转速。

5.4数字控制器设计

数字控制器是整个调速系统的核心,AT89S52单片机测试数字控制器的核心。

前面已经计算出电流、转速调节器的参数,因此可以得到两者的传递函数,一次可以先按模拟系统设计方法设计调节器,然后采用离散化,就可以得到数字控制器的散发,也就是模拟调节器数字化。

数字控制器采用PI调节算法,将测得的电流、转速的数字量送入单片机中,通过测得的转速与预置转速相比得到差值,然后单片机通过对差值进行PI运算得出控制量,再通过IO口输出四路PWM控制信号,最终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主要是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如图9所示。

整个系统的总电路图见附录。

图9单片机最小系统

6调速系统软件设计

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是利用软件实现的,所有的硬件须由软件来实施管理,通过软硬件的相互结合来实现电机的调速。

整个调速系统的软件有主程序、初始化子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和PI算法子程序组成。

6.1主程序

主程序设计成循环形式,将预置的转速与实际测得的转速相比较,得到一个差值,然后将差值进行PI运算得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值,再将输入值与实际测得的电流值相比较,又得到一个差值,最后将差值进行PI运算得到控制值,最后利用控制值改变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最终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

主程序框图如图10所示。

图10主程序框图

6.2初始化子程序

初始化子程序的功能主要是完成器件工作方式的设定、系统运行参数和变量的初始化等。

初始化子程序框图如图11所示。

6.3中断服务子程序

中断服务子程序的设计是整个系统软件设计的关键部分,用来完成实时性强的功能。

例如PWM控制信号的生成、状态检测以及数字PI调节等。

中断服务子程序主要包括了转速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电流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

图11初始化子程序框图图12转速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

进入转速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后,首先保护现场,再计算实际转速,完成转速PI调节,最后启动转速检测,为下一步调节做准备。

中断服务完成以后须恢复现场,从而使得被中断的上一级程序正确可靠的运行,转速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如图12所示。

电流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主要完成电流PI调节和PWM控制信号的生成功能,然后启动A/D转换,为下一步调节做准备。

中断服务完成以后须恢复现场,从而使得被中断的上一级程序正确可靠的运行,电流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电流调节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

6.4PI算法子程序

本系统采用的是比例积分调节器,使系统在扰动的干扰下,通过PI调节器的调节作用使电机的转速达到无静差,同时使电流紧紧跟随给定值的变化,从而加快启动过程。

PI算法子程序框图如图14所示。

图14PI算法子程序框图

 

设计体会

通过本次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我巩固了自己在理论课程中学习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进一步熟悉了许多设计软件的应用,了解了一些以前没有涉及到得新知识。

这具体包括,通过这次设计,我进一步学习、掌握了ProtelDXP、VISO这几款画图设计软件的使用,同时我在原来学习电力电子整流、滤波、斩波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了其中相关的原理以及设计单片机控制PWM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所要采用的方法。

另外,这次设计也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凡事都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才能找出最优的解决办法,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戴仙金.51单片机及其C语言程序开发实例.北京:

清华出版社,2008

[5]王晓明.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北京: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