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642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docx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

前言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我国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的一门学问,是传统“小学”的一个门类,一向被认为是很艰深的学问,甚至被称为“绝学”。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语言学中跟语音有关的学问总使人有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现代语音学里的“音素”、“相对音高”、“音位”、“非线性音系”等,更不用说古代的“幫滂並明”、“内转外传”、“东董送屋”、“照二照三”、“戛透轹捺”、“一等洪大”、“四声八调”“果假遇蟹止效流”了。

这种情况,与名词术语的五花八门不统一甚至标新立异或故作玄虚有关,也与学科性质有关。

其实任何一门真正的科学都是这样,起初人们往往把它看的很神秘,似乎这是一门玄妙的学问,可望而不可及,这实在是人们不了解这门科学而产生的错觉,音韵学也不例外。

音韵学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在这门学问上,中国古代的音韵学家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五四”以后的中国音韵学家和国外的一些汉学家利用现代语音学知识和工具,结合新材料,利用新的方法又把这门科学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今天,我们学习音韵学,肯定还要接触许多“玄妙”的术语概念,遇到不少的难题,但其“神秘”的面纱和外衣也会越来越少,露出“庐山真面目”来。

本书以本人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汉语音韵学基础”的讲义为底子,主要介绍汉语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汉语音韵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学习方法,语音学知识概说,古音(包括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古今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规律,汉字声韵调的辨识,音韵学的作用等。

本书共十八讲(一学期十八周,每周一讲),力求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转述古今贤德对音韵学的共识。

每讲后附有一定量的练习题。

第一讲什么是汉语音韵学

第一节汉语音韵学的性质

1.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常简称为“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语音系统,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各种语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

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比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包括普通话里的各种语音要素(元音和辅音音素、声调、轻重音等),以及这些语音要素相互配合的方式和变化现象。

语音系统,具有规律性和独特性。

现代汉语(包括方言)有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古代汉语有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包括不同的历史阶段)。

音韵学就是要尽量客观、科学的研究清楚古代汉语不同历史时期的音系面貌。

具体说,就是要研究清楚不同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种类的构造规律及其演变规律。

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9个韵母,4个调类。

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汉语音韵学也有简称“声韵学”的,认为汉语语音的研究是从所谓的声母与韵母着手的。

董同龢《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2001)中说,这个叫法是“最不恰当的一个名称”,“其实那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想法。

第一、把语音分作声母与韵母,并不是只可以适用于汉语。

事实上,凡所谓单音节的语言,我们研究起来,都是那么去做的。

因此‘声韵’二字仍不免含混。

第二、汉语以及其同性质的语言中还有一个成分,即声调,它的重要性决不在声母与韵母之下,却又没有提起。

”实际上,传统音韵学研究中古音的学问所依据的韵书如《广韵》里的“韵”实在也是包括声调的,但纵观整个音韵学的研究部门,上古音和近古音里就不是这样。

再则,从古今汉语语音比较的角度来说,“声、韵、调”分开称说也是比较符合今人科学研究的习惯的。

今天,了解或深入学习音韵学,是离不开语音学的。

语音学和音韵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基础的科学,它适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

语音学兴起于19世纪,它主要研究语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成分、结构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

语音学研究的对象是现代语言的语音。

语音学包括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各种语音的构成、变化等)、历史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演变及规律)、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特点)、实验语音学(用仪器研究语音的物理、生理现象)等分支。

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是国际音标。

(《传统音韵学实用教程》邹晓丽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音韵学通论》胡安顺中华书局2003)

音韵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的一个门类,注重汉字字音的分析、声韵的类别、声韵的系统和古今音读的异同。

音韵学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范围和内容都是属于历史性质的,所以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跟专门研究现代语音的语音学并不相同。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讲义》周祖谟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音韵学起源于对汉字字音的分析,但不限于研究一个一个单个汉字的读音,着眼点在整个汉字系统代表的古代语音系统。

每个汉字读音都是由声、韵、调三部分构成的,所以音韵学实际就是分析、研究汉字声、韵、调的科学。

但这只是静态的,即共时的研究。

音韵学也分析研究汉语声、韵、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情况,即动态的、历时的研究。

综合起来看,音韵学既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共时系统,也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历时系统。

(龙异腾《基础音韵学》巴蜀书社2003、《传统音韵学实用教程》邹晓丽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杨剑桥《汉语音韵学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比较法等方法考证汉字的音类。

至于标音问题,由于跟汉语适配的汉字的特性,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只能还是汉字,清代以后,只是给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音标符号。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

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2.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分期与音韵学的内容

语音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为了研究历代语音演变的规律及其发展,现代学者认为有必要按照语音演变的状况,划分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共时语音系统阶段。

瑞典学者高本汉,我国学者罗常培、王力,分别对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状况作了分期。

经过学术界求同存异,比较多的人同意把汉语语音的变化发展大致粗分为四个时期或细分为六个时期:

细分粗分

一期: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

(周秦时期)

二期:

公元前2世纪至2世纪上古音时期(又称古音期)

(两汉时期)

三期:

3世纪至6世纪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期:

7世纪至3世纪中古音时期(又称韵书时期)

(隋、唐、宋时期)

五期:

14世纪至9世纪近古时期(又称北音时期)

(元、明、清时期)

六期:

20世纪初始现代音时期(也称音标时期)

细分是从语音实际出发的分类,粗分是从音韵学研究阶段出发的分类。

汉语音韵学,英文名为:

Chinesehistoricalphonetics。

通常包括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四部分内容。

一、古音学古音又称上古音,指周秦两汉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

研究上古音的资料主要有两方面:

①《诗经》、《楚辞》的押韵字,经书、子书中的韵语,两汉以前的韵文;②形声字的声符。

古音学包括古韵、古纽、古声调三部分。

对古韵的研究,宋代吴棫启其端,明末陈第批判唐宋学者的古诗叶韵(叶音)说,成为古韵研究的开路先锋;清初顾炎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奠定古韵研究的基础,他的研究成果反映在所著《音学五书》中;以后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江有诰等人,在顾氏的基础上加详、加细,大体上完成了古韵分部工作;现代学者王力定《诗经》韵29部,战国至两汉古韵30部,可视为古韵研究的总结。

近年来,李方桂、郑张尚芳、潘悟云等人的上古音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古声调的研究还没有定论。

二、今音学今音又称中古音,指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的语音系统。

研究中古音的资料主要有以下5种:

①《广韵》和《切韵》等韵书及其各种残卷。

②从魏晋到宋代经史子集的反切注音。

③《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等韵图。

④归纳诗文押韵字,如南北朝民歌、唐宋古体诗、骈体文等。

⑤梵汉对音、藏汉对音,主要利用佛经音译的人名、地名。

清代陈澧《切韵考》是一部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著作,在书中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反切研究法——系联法,他的研究结果是,中古声母40类、韵母311类(四声分计;20世纪初瑞典学者高本汉首次用音标构拟中古音,揭开了用现代化手段研究历史语音的序幕,他认为中古声母47类,韵母290类,并为声母和韵母构拟了音值;当代学者李荣著有《切韵音系》一书,书中确定声母36个,韵母334个;此外,还有很多当代学者对高本汉的中古语音系统和拟音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

三、等韵学等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的发音原理的科学。

相当于今天的语音学。

等韵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韵图和门法。

韵图是利用图表形式逐一表示一个个反切的读音。

对韵书来说,它把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简练明晰地表现出来,对于使用韵图的人来说,韵图是汉语音节拼合的练习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准确读出反切读音的目的。

等韵学的精华表现在韵图上。

门法是按照韵图查找反切读音的方法,主要讲按一般方法查不出准确读音的特例的各种情况。

最初的门法附在韵图前边或后边,如《韵镜》卷首有《归字例》,就属于门法一类的文字,另外,《四声等子》有《辨音和切字例》,《辨类隔切字例》、《切韵指掌图》有《检例》,这些都属于门法,但这时还没有“门法”的名称。

直到元代刘鉴《切韵指南》所附《门法玉钥匙》才第一次出现门法名称,列13条门法,明代真空《直指玉钥匙门法》,把刘鉴的13条门法扩展为20条,是集门法大成的著作。

这些门法,主要试图解释韵书反切与韵图列字的等列出入情况,有些解释基本合理,有些不尽合理,有些则是错误的。

四、北音学音韵学研究内容除了以上三部分外,也有把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研究元明清时期的北方话语音系统的科学算在内,一般叫北音学。

对北音学的研究,罗常培、赵荫堂、杨耐思、薛凤生等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

3.汉语音韵学的功用(《音韵学通论》胡安顺中华书局2003)

汉语音韵学和汉字学、训诂学、语法学、考古学、校勘学、方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我们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

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

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

二、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

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言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

三、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

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