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925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docx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纳税人:

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即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亦称纳税主体。

2、税率:

是税法上对征税对象或税目从价或从量规定的征收比率或征收额度。

3、起征点:

即征税对象数额达到开始征税的起点,亦称起税点。

免征额:

即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4、社会契约论:

主张国家是通过人民或者是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而建立起来的。

5、租庸调:

是以田、户、身为课税对象,以人丁为本的一种课税制度。

6、摊丁入地:

就是丁银摊入地亩征收。

7、公需说:

国家的职能是满足公共需要和增进公共福利,这一职能的实现需要税收来提供物质资源,故此,税收存在的客观依据就在于公共需要或公共福利的存在。

8、义务说:

国家是人类组织的最高形式,个人依存于国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就应有征税权,人民纳税是应尽的义务,任何人不得例外。

9、牺牲说:

税收对于国家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人民是一种牺牲。

10、外部性:

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强加于市场之外的其他人的成本或效益。

11、受益原则:

认为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相一致。

12、能力原则:

是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个人应承担的税收。

13、税收弹性:

在财政需要增加支出或是税收以外的收入减少时,税收应当能基于法律增加或自动增收。

14、税收收入弹性:

是指税收收入变化率与经济变化率之间的比率,反应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的灵敏度。

用公式表示:

Er=(T/T)/(Y/Y)

15、税收影响点

16、税收效应:

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或效应。

17、税收中性:

是指政府课税不改变纳税人的经济决策。

18、收入效应:

是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

19、税收的乘数机制:

在一个存在资源闲置的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需求,极大地增加产出,即税收的变动使产出呈倍数变化。

20、税负转嫁:

是指纳税人纳税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的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税负归宿:

是指税收负担通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

21、税收资本化:

又称资本还原,是指在一项资产出售时,买主会将课预见的未来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商品的资本价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商品交易发生后,名义上由买主按期纳税,而实际上税款以通过税收资本化由卖主负担。

22、从价税:

是以课税对象的价值(价格)为课税依据的一类税。

从量税:

是以课税对象的自然单位(重量、面积、体积、数量等)为计税依据的一类税。

23、价内税:

是指税金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种。

价外税:

是指税金不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种。

24、税收支出: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通过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安排将一部分按标准税制结构规定应收的税款无偿的让渡给纳税人的财政援助方式。

二、简答题。

1、怎样认识税收价格?

2、税收与行政性收费的关系怎样?

答:

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为居民个人和单位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行政管理而收取的工本费和手续费。

税收是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中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部分筹资的手段;政府收费则是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中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部分筹资的手段。

3、税收与公债的区别何在?

答:

(1)公债是一种公的信用,因此必须遵循信用关系的原则;而税收的课征,是强制性的。

(2)公债认购者与发行者—国家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认购者作为债权人是以到期收回本息为条件,发行者作为债务人是筹借以偿还为条件的借款;而税收是无偿征收,征税人进行的是无代价、不付报酬的课征,纳税人履行的是纯义务的缴纳。

(3)公债既是自愿的、有偿的,当然不可能规定借债数额。

而税收的课征则是预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纳税人不得讨价还价。

(4)税收与公债的作用不同。

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则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4、简述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

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二是社会经济条件,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财产制度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

只有社会上同时存在着这两个前提条件,税收才能产生,因此可以说税收是国家政权和私有财产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5、简述初唐租庸调制的重要意义。

答:

租庸调制得重要意义,就在于使一部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田地。

由于它本身就是在均田的基础上实施的,这对于初唐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保证国家赋税收入,无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租庸调制实施的120年里,社会经济繁荣,人丁、户口逐年递增,财政结余,国库充实,说明这次税收改革是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的。

6、简述课税的理论依据。

答:

(1)政府课税是对社会共同需要的分担。

(2)政府课税是国家索取权的体现。

(3)政府课税是国家实施政策的需要。

(4)政府课税是弥补市场失效的需要。

7、什么是税收财政原则?

它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

税收财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税收的财政原则主要内容:

一是充分的原则;二是适度的原则;三世弹性的原则。

8、什么是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

如何提高税收效率?

答:

税收行政效率是指以最小的费用来实现最大程度的税收收入筹集,通常以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库税收收入的对比来衡量。

亚当斯密的“确实”、“便利”、“节省”原则,实质上就是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

提高税收效率,第一、确实。

第二、便利。

第三、简化。

第四、节省税务行政开支。

9、税收有哪些职能?

研究税收职能意义何在?

答:

税收的职能有:

税收的财政职能、税收的调节职能、税收的监督职能。

研究税收职能的意义在于正确认识税收自身固有的职责和功能,以便制定良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发挥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税收职能的认识,使我们知道税收对市场经济是有作用的;但同时我们也并不能认为税收是万能的,不能认为税收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万应灵药。

10.简述供给学派减税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于供给方而非需求方,公开承认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理论的真理性。

理由大致如下:

(1)税率的普遍降低会提高个人所获得的资产报酬率和公司税后利润率,从而提高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而过高的税率会挫伤工人的积极性。

(2)公共部门的生产率远没有私人部门的生产率高,所以把资源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会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率。

11、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经济发展水平。

(2)国家职能范围。

(3)税收制度及其征管能力。

除上述之外,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还有:

政府收入对税收依存度的大小、财政收支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等等。

12、税负转嫁的方式有哪些?

答:

(1)前转。

前转指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在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易时,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附加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通过提价的方法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

(2)后转。

后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或劳务的购进价格,将其所缴纳的税款转嫁给商品销售者和生产者的方法。

(3)税收资本化。

又称资本还原,是指在一项资产出售时,买主会将课预见的未来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商品的资本价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商品交易发生后,名义上由买。

13、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

(1)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2)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不易转嫁。

(3)流转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较难转嫁。

(4)课征范围广的较易转嫁,课征范围窄的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较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较难转嫁。

14、目前世界各国的税收结构类型有哪些?

答:

一、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模式。

通常在这种税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被普遍征收并占据主导地位,法人所得税也是重要税种,通过所得税组织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主要部分,对社会调节作用也主要通过所得税来实现,同时辅之以选择性流转税、财产税等,以起到弥补所得税功能不足的作用。

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模式。

在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结构中,通常是以增值税、销售税、货物税、消费税和一般营业税等税种为主,国家税收收入主要是靠这些流转税来筹集,其税额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较大,并对社会经济生活起主要调节作用,而所得税、财产税以及其他税种则作为辅助税种起弥补流转税功能欠缺的作用。

此外,还有人认为,有双主体税收结构和税收模式,即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结构。

15、税收支出的形式有哪些?

答:

1、税收减免。

2、税前扣除。

3、、税收抵免。

4、退税。

5、加速折旧。

6、盈亏互抵。

7、延期纳税。

8、税收豁免。

9、税收饶让。

16、税收支出的原则。

答:

1、适度原则。

2、倾斜原则。

3、效益原则。

4、透明原则。

5、时效原则。

6、简便原则。

17、税收支出的经济效用。

答:

正效用:

1、股利微利有益商品和具有外部正效用的商品的生产。

2、股利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风险项目投资,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4、保障个人生活基本需要,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有益补充。

5、有利于扩大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就业机会。

负效用:

1、不利于平等竞争,容易造成对经济的扭曲,从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2、减少了财政收入,造成税收收入流失。

3、导致税法复杂化,增加征管难度。

4、税收支出的“逆向”效果和对非纳税人的排除增加了新的分配不公。

5、可能诱发生产者的惰性。

18、税收政策的类型。

答:

1、扩张性税收政策。

是指通过减少税收收入规模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使其与社会总供给趋于平衡的政策。

2、紧缩性税收政策。

是指通过增加税收收入规模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使其与社会总供给趋于平衡的政策。

3、中性税收政策。

是指税收收入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效用,也不产生紧缩效用。

19、税收政策机制和手段。

答:

1、相机抉择稳定机制。

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税收政策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与增长。

2、自动稳定机制。

是指通过税收制度的安排,对经济发挥某种“自动”稳定机制的作用。

它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是依靠税收制度的内在机制,对经济自行发挥稳定的功能。

20、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

答:

一、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1、税收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税收的三性特征,使得税收的调节具有权威性,从而使其具有重要二独特的调控功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税收政策服从于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虽然在财政分配中具有特殊地位,但它必须服从于财政政策并受其制约。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税收调控,往往需要财政支出政策协调配合,才能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税收的收入特点决定了税收的首要职能是组织财政收入,这制约了税收发挥调控作用的空间。

二、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税收政策是通过直接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发挥作用,货币政策除了利用利率政策、汇率政策能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外,基本上通过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或伸缩来发挥作用的。

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及时相互不可替代的,又是需要相互密切配合的。

在实际应用中,二者既可做同向配合,又可做异向配合。

当二者同向配合时,它们的直接目标便趋于一致;当它们异向配合时,它们的直接目标便相互交叉。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