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58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docx

基坑开挖及土方工程

GZ/QP/4.9/A·02

No.

 

监理细则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

 

工程名称:

慈城新区湖东地块三期Ⅲ-10地块

建设单位:

城投置业建设有限公司

承包单位:

华恒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人:

总监理工程师:

项目监理部:

慈城新区湖东地块三期Ⅲ-10地块项目部

2014年11月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34746m2。

建筑的功能为住宅小区。

总建筑面积74926.94m2万其中地上面积为37568.03m2。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共37358.91m2。

主要功能为停车及配套设备用房,基础采用为长螺旋压灌桩基础,桩径分别为Ф600、Ф700,桩总数1989枚。

支护桩为Ф600、Ф700,长螺旋压灌桩及混凝土钻孔灌注桩,Ф600为高压旋喷桩,Ф700为水泥搅拌桩。

1、工程桩概况:

本工程桩桩径Ф600、Ф700长螺旋压灌桩,有效桩长分别为6m-37.6m,砼强度等级C25、C30,单桩承载特征值,Ф600为1000~2250KN,Ф700为1650~2850KN,中风化作为桩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0.85、0.9、1.1、1.2(米)。

2、围护概况:

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由浙江华展设计,支护形式采用长螺旋压灌桩,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围护体系,采用嵌缝高压旋喷桩Ф600形成止水帷幕水泥掺量25﹪,坑中坑部位采用水泥搅拌桩Ф700@500水泥掺量15﹪,水泥采用普通42.5级水泥。

立柱桩采用Ф600,长螺旋压灌桩桩砼强度C25,桩长4.5-24.5m,共130根立柱桩,格构件采用L100×100角钢制作。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5.00米。

自然地坪标高约为-2.6,冠梁顶标高为-3.7,砼强度等级为C25,

围护支撑梁顶标高为-3.700,围护梁截面尺寸为1000×600、1600×600。

围护梁基底标高为-4.300,支撑梁截面尺寸为700×600、600×6400、600×500、600×400,连梁截面尺寸为700×400、5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工程地下室基坑形状菱形,南北最大跨度为154.3m,东西最大跨度215.8m基坑开挖总面积约33297.94㎡,周长约740.2m.

本工程地下室一层底板标高为-6.15,基坑开挖深度为4.25米,电梯井开挖深度则为6.25米,基坑局部开挖深度为5.25米,开挖总土方量约14.2万立方米。

3、地质情况: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宁波工程勘察院,2013年4月)》反映,本工程场地属于山前滨浅海相淤积平原,场地内地基土层变化较大,特别是风化基岩的埋藏起伏较大,最大高差达30m左右,且局部埋葬较浅,参考场地自上而下各土层的工程地址主要特征如下:

①0层:

素填土,灰褐色为主,上部局部黄灰色,结构松散。

①1层:

粘土,灰黄~黄灰色,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可塑状态,厚层状。

②1层:

淤泥,灰色,流塑,厚层状,高压缩性。

②1夹层:

泥炭质土,深灰色~灰黑色,流塑,厚层状,高压缩性。

②2层:

粘土,灰色为主,局部灰褐、浅绿灰色,软塑,厚层状,高压缩性。

②3层:

淤泥,灰色,流塑,厚层状,下部渐变为粗鳞片状。

③层:

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鳞片状为主,高压缩性。

④层:

粉质粘土,灰、褐灰色,局部为浅绿色,软塑~流塑状态,厚层状。

⑤层:

粉质粘土,灰黄、黄褐色,顶部局部为绿灰色,软可塑为主。

⑥层:

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可塑状态,厚层状。

⑦层:

粉质粉土,灰黄色,硬可塑状态为主,厚层状。

⑦~层:

含粘性土圆砾,灰色,浅黄灰色,稍密状态。

⑨层:

含砾沙粉质粘土,灰黄、黄褐、浅灰绿等杂色,硬可塑~软可塑,厚层状,中等压缩性。

⑨夹层:

孤石,浅灰色,灰色,局部为肉红色、紫红色,岩性以凝灰岩为主。

⑩1a层:

全风化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紫灰色,棕红色等杂色,遇水易崩解。

⑩1b层:

全风化角砾凝灰岩~凝灰角砾岩,紫红色为主,遇水易崩解。

⑩1c层:

全风化玄武玢岩,青灰色、浅黄灰色等杂色,遇水易分解。

⑩2a层:

强风化砂岩~砾砂岩,紫灰色、灰褐色原岩节理,裂隙发育。

⑩2b层:

强风化角砾凝灰岩~凝灰角砾岩,肉红色,紫红色,灰褐色,原岩节理,裂隙发育。

⑩2c层:

强风化玄武玢岩,青灰色,浅黄灰色,黄褐色,原岩节理,裂隙发育。

⑩3a层:

中等风化砂岩~砾砂岩(含砾砂岩),紫灰色,浅灰色,块状结构,岩石质量差。

⑩3b层:

中等风化角砾凝灰岩~凝灰角砾岩,肉红色,紫红色,块状结构,属软软岩~较硬岩。

⑩3c层:

中等风化玄武玢岩,浅黄灰色,黄褐色,青灰色,块状构造,岩质较硬。

结合地层情况,本工程地下水况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为主,勘察期间水位标高1.37-2.31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和干湿交替条件下,均具微腐蚀性,本工程抗浮设防水位取黄海高程2.60m,桩端持力层取中风化层作为桩基持力层。

基础采用钢筋砼承台,地梁筏板式基础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外壁混凝土中掺加低碱型膨胀剂,各部位混凝土等级见表

项目名称

构件部位

砼强度等级

备注

地下室

顶板、底板、梁、墙、承台

C35

地下室、底板及外垟、消防小池侧壁:

P6防水混凝土

基础垫层

C15

后浇带

C40

采用高一级补偿收缩混凝土

本工程应设场外场内测控网:

根据规划定位和总平面图布置,在施工现场外道路和空地上建立测控网,测控网应不受打桩、挖土的影响范围外设置,其主要作用校正场内的测控精度。

场内测控网应在场外测控网控制线上,是在打桩、挖土、围护、垫层、地下室底板阶段放样的直接控制网,考虑每阶段施工会使控制网精度受影响,因此每次放样前应先做好复核控制工作。

水准测量工作是施工重要部分,水准测量点根据规划提供水准基准点引到场外观察,并不易破坏位置,作为控制场内水准点的基准点,并做好保护工作。

在打桩、挖土、围护等施工阶段,场内水准点要经常复核,确保精确度场内水准点要写上相对标高。

基坑开挖是整个地下室的关键工序,挖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自然地面至到冠梁基础底开挖,挖土深度约1.8米,第二阶段:

从自然地面至支撑梁底,第三阶段:

围护支撑梁底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电梯井底板垫层)人工配合修土。

挖土先开挖四周冠梁处土方,紧接着进行冠梁施工,等到冠梁砼强度达到80﹪后,挖围护支撑梁底标高,等围护支撑梁砼达到80﹪后,挖至地下室底板承台、地梁、电梯井等垫层标高,且要间隔挖承台分段挖地梁,边挖边设垫层及砖模。

基坑挖土的同时应做好基坑内外的排水工作,沿基坑外侧设排水明沟,并根据实际情况一定距离设地表集中排水井。

基坑内侧根据实际情况设排水沟,设集中排水井,做到坑内外有组织的排水,确保基坑土体不受浸泡。

基坑施工期间需进行基坑监测由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地下工程院监测,监测内容主要是深层土体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周边环境监测等,监测数据每次应在24小时内报项目监理部。

二、质量标准:

(一)、依据标准

宁波市行业标准《宁波市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220-2002)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二)、基本要求

1、开挖准备

(1)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平整场地,清除和搬迁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障碍物;

(2)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保证场地不积水;

(3)设置测量控制网,水准点要求设在不受基坑开挖影响区域以外;

(4)挖土机械,降水排水设备运转正常。

2、基坑排水

(1)设置有效的地面排水措施;

(2)为减少和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在冠梁顶和自然地面斜坡脚设置400(宽)×300(高)的集水沟,四角贯通,每隔25-30m设置800×800×800mm的集水井,利用水泵将水抽出。

在每阶段的土方开挖面内均设置临时排水沟,四周贯通,确保基坑干燥。

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m并深于潜水泵深度,井壁应及时加固,在集水中放置水泵,利用水泵将水排向基坑外。

3、基坑开挖

(1)深基坑开挖总原则:

开槽先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每个层面深度,在各处挖土面支撑体系全部施工完毕;

(2)采用机械开挖,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路线分层开挖,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坑底或边坡边界应预留20cm-30cm厚土层用人工挖土清底、修坡;

(3)挖土期间严禁挖土设备碰基坑围护和工程桩;

(4)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荷载,大型施工机械应按规定的行走路线及停靠地点实施操作。

(5)弃土应及时运出,或远离基坑堆放;

(6)基坑挖至设计深度后,应对坑底修土找平,若局部超挖,应用素填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并压实至与地基土相同的密实度为止。

(7)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底面后,应及时组织验槽,抓紧施工排水沟和集水井及垫层的施工,

要充分利用土体结构的时空效应,压缩基坑暴露时间减少支护体系变形。

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5、基坑监测

按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和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安全。

(1)、设置监测项目

①、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在基坑外测周边布置10个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孔,监测孔深度暂定为6-25米,用于监测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基坑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变化情况;

②、水平位移监测:

在支护结构上设置了30个监测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随时掌握监测对象的水平变位情况;

③、沉降监测:

在支护结构上设置了30个点进行沉降监测,以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体系竖问变位等情况;

(2)、监测报警值

本基坑为I级基坑,本工程监测控制值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标准和设计院要求执行:

监测项目

控制值mm

备注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最大值

60mm

 

速率是指土体开挖至坑底时连续3次的日平均变化值

速率

3mm/d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最大值

60mm

速率

4mm/d

支护结构沉降

最大值

50mm

速率

3mm/d

周边水平

最大值

40mm

速率

4mm/d

周边沉降

最大值

35mm

速率

3mm/d

(3)、邻近建筑物和管线的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支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通过对基坑周边土体、水体以及保护对象的应力、应变参数的监测,验证基坑围护和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并通过对工程环境变化因素的趋势分析,对基坑围护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预报,掌握施工中应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