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876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经济学重点.docx

物流经济学重点

物流经济学

第一章物流经济学概论

一、流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的物流系统内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组织形态演变规律、物流产业增长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动中如何遵循经济规律,依据经济目标而对物流行为进行优化的学科。

物流经济学具有一般经济学的特点,即最佳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对于物流经济学而言,研究的是如何实施物流活动所必需的物流资源(包括人、财、物)的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最佳的物流经济效果。

三、物流经济学的特征1综合性2系统性3应用性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四、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运输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阶段和供应链管理阶段

五、物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各种物流实践(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物流过程、物流政策等)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选优,其目标就是物流总成本最低。

六、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流系统的经济规律以及对各种物流实践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优选的问题。

根据这可以将其定位于在对两方面内容的研究;一是对从事物流活动主体的研究:

而是对物流活动客体的研究。

第二章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一、物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物流技术创新原理(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特把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过程③开辟新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2)资金报酬原理(3)供应链系统整体最优化原理;供应链系统是包含物流系统(具有7种功能;商品的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服务)、制造系统、销售系统等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

二、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1)物流投资

(2)物流成本与费用;①成本通常指为获得商品和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②主要成本有物流会计成本、物流机会成本、物流经济成本、物流沉没成本、物流营运成本、物流变动和固定成本以及物流边际成本(3)物流税收与税金(4)利润(企业的经营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即是会计利润)(5)经济效果:

成果与消耗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

(6)社会影响效果

三、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边际分析法

(2)成本收益分析法(特征:

①自利性②经济性③计算性)(3)贡献分析法:

贡献=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4)盈亏平衡分析法: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每计量单位的贡献差数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是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第三章物流供需理论分析

一、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

二、从物流需求的形态来说,包括有形需求和无形需求。

有形需求是指对物流服务内容的需求;而无形需求是指对物流服务的质量的需求,如物流效率、物流时间、物流成本等方面的需求,其变化突出表现在减少物流运作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等方面。

三、物流需求的市场特征

(1)派生性

(2)广泛性(3)多样性(4)不平衡性(5)空间特定性和时间特定性(6)层次性(7)化解性(8)弹性小

四、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1GDP总量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2产业结构3经

济空间布局4技术进步5企业竞争战略与经营理念的转变6消费—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7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价格8人口增长与流动9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关系10季节因素

四、物流供给的市场特征1个性化2无形化3完整性4供给弹性小5短缺性

五、影响物流供给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价格3技术4物流需求5产业布局6制度和政策

六、物流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是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七、物流需求预测:

(1)原理:

1惯性原理2类推原理3相关原理

(2)作用:

1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2物流需求预测是制定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3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3)成功预测的策略:

1预测编排2如何消除预测差异的影响3调整预测编排4提高应急能力;(4)步骤:

1明确预测目的、任务,制定预测计划2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数据3调查资料整理分析4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5建立预测模型6预测模型分析计算,求出预测值7进行误差分析,最后确定预测结果;(5)方法:

1定性预测方法:

①德菲尔法②主观概率法③市场调研法④小组共识法⑤类比法;2定量预测方法:

①简单平均法②加权平均分③移动平均法④季节指数法。

第四章物流生产管理

一、运输就是把不同领域的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将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内运至消费者手中,实现产品的空间转移。

二、运输的特点:

1运输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2运输不会增加新的社会产品3运输产品在计量时具有特殊性4运输的劳动对象比较庞杂。

三、运输的作用:

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流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

四、运输方式的选择:

1定性的方法:

①铁路运输②公路运输③水路运输④航空运输⑤管道运输⑥复合运输;2定量的方法:

考虑4维度:

①经济性②迅速性③安全性④便利性

五、采购经济分析:

最佳经济批量D—年需要量;S—订购成本;H—单位产品的年均存储成本。

六、物流企业规模效益分析:

1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赢得顾客的信赖2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利用专业化和分工带来好处。

第五章物流成本与物流价格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1狭义:

指在物流过程中,企业为了提供有关的物流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中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物流服务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2广义:

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成本。

二、狭义物流成本的构成:

1物流活动中的物资消耗,主要包括电力、燃料、包装耗材、固定资产的损耗等;2物资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合理耗损;3企业为了开展物流活动的人力成本;4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办公、差旅支出;5用于保证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资金成本;6研究设计、重建与优化物流过程的费用。

三、物流成本的几个理论:

1物流成本冰山理论2“第三利润源泉”学说(西泽修教授提出,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3“效益背反”理论(又称二律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应和表现)

四、物流成本的特征:

1物流成本的绝对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是呈现上升趋势的2无论如何,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物流总成本3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

物流成本的大小具有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准的相对性特点,这是物流成本与企业其他成本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

五、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计算)

六、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价。

营业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七、物流控制成本的内容:

1运输成本控制2库存持有成本的控制3装卸搬运成本控制4包装成本控制5流通加工成本控制

八、物流成本控制必须遵循的原则:

1经济原则2全面原则:

①全过程控制②全方位控制③全员控制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④目标控制原则⑤重点控制原则

九、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

十、物流价格是指物流企业对特定的业务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价格。

它是物流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第六章

1,采购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

采购点的优化,采购批量的优化。

2,采购点据距企业的距离、采购数量及产品运输方式等是采购点优化的主要考虑因素。

第七章

1,现代物流强调的是5R:

righttime(适时)、rightplace(适地)、rightquality(适质)rightquantity(适量),rightprice(适价)。

2,错位时间效益错位时间效益的创造是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之上的,遵循市场“无形的手”的调节规律,利用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时机,通过相应的物流活动努力塑造时间效益。

基本思路: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如蔬菜的“抢早市”;配合待机销售的囤积性营销活动的物流活动。

第八章

1,物流技术创新包括物流硬技术创新和物流软技术创新。

2,物流硬技术创新主要包括:

运输技术创新、仓储技术创新、装卸搬运技术创新、包装技术创新。

第九章

1,物流组织层的组织方式:

资源整合、优化设计。

2,物流组织层的功能界定:

促进协作、拓展业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提升物流产业。

第十章

1,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物流业直接创造了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

2,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

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净现值NPV,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IRR。

3,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的净现金流量NCF

平均报酬率=每年的平均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100%

各年的NCF=营业收入-付现营业成本-所得税=税后利润+折旧

4,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的系统化趋势,物流的信息化趋势,物流中心、批发中心、配送中心的社会化趋势,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

第十一章

1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循环经济适按照生态学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循环。

3绿色物流概念:

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的特征:

物流活动的减量化,资源高消化,物流活动的再使用系统标准化,目标协调性。

5循环经济下的绿色物流发展:

1集约资源2绿色采购3绿色运输4绿色仓储5绿色包装6绿色流通加工7绿色装卸8绿色信息搜索和管理9废弃物回收10逆向物流

第十二章

1,回收物流的特点:

种类繁多,数量大,运作粗放,路线较短。

2,逆向物流的特点:

分散性、缓慢性、混杂性、多变性

3,在设计闭环供应链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战略运营原则、整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污染最小原则。

第十三章

1,全球物流的含义:

当生产和消费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时,为克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进行物流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交易或交流活动。

实质:

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和地区间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和交换。

2,全球物流具有物流系统范围的广泛性、物流环境的差异性、物流过程的高风险性、运输方式组合的多样性、物流标准的统一性和物流信息的先进性等特点。

3,全球物流系统的组成:

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外贸商品储存系统,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和检验子系统,商品包装子系统。

4,促进全球物流发展的有利因素:

经济增长、技术、地区化、供应链观念以及解除管制。

不利因素:

市场和竞争(市场进入限制、定价和关税)、配送渠道以及金融壁垒。

5,全球物流的发展趋势:

全球物流系统更加集成化,全球物流管理更加网络化,全球物流标准更加统一化,全球物流配送更加精细化,全球物流园区更加便利化,全球物流更加现代化。

郑州航空港:

  

1、突破省域思维局限发挥广域辐射引领作用

2、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建成国内航空货邮枢纽

3、通过颠覆性模式创新凸显实验区示范作用

4、基于区域优势建设特有航空经济产业集群

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它是以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的综合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

实验区范围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总面积415平方公里,形成以中部航空港区、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和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中部核心区以客货运输、航空维修、航空制造为主导产业;北部以会展、休闲、娱乐、医疗、商业等关联产业为主,南部以新型电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花卉产业等航空偏好型产业为主。

实验区将建成竞争力较强的国际性航空货运枢纽、水平高端的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绿色智慧的航空都市区、内陆开放型的航空港区。

航空物流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支撑,郑州航空物流在近几年已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为空港实验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郑州航空物流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2.航空物流发展基础与态势良好

3.航空关联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4.航空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劣势分析

1.经济辐射能力相对较弱

2.临空产业基础薄弱

3.港区至市区交通不便

4.物流企业和物流人才相对匮乏

机会分析

1.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产业转移创造机遇

3.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强劲

4.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航空物流的对策研究

作为中部地区的河南,不沿边、不沿海,要参与国际竞争,航空是最便捷、最高效的桥梁和纽带。

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打造国家对外开放高地,航空是突破口。

研究发现,孟菲斯这座位于美国中南部农业区的中等城市,以机场为核心,以联邦快递为航空物流运营商,打造了全球著名的空港经济区。

借鉴国内外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的经验,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积极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意义

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河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抓手和机遇,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

一是有利于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众多产业的集聚区,产业层次高、关联性强,对河南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区域竞争力,形成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利于河南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更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三是有利于提升郑州乃至河南省的区域竞争力。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JohnKasarda)认为,以机场为核心,以发展临空产业和航空物流构建的航空大都市,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建设航空大都市,将迅速提升郑州市的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提升郑州市对河南省经济和中部地区的辐射力、带动力,使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大都市”。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航空物流的必要性及优势

世界经济进入“速度经济”时代,机场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航空物流以其高速、安全等优势,成为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据统计,航空物流对产业带动的比率是1∶28,对就业带动的比率是1∶12。

特别是身处内陆的河南,航空物流不再仅仅是一种物流方式,而是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的最佳通道。

而郑州发展航空物流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1)中国民航局已经把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惟一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

(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作为国家战略,而航空物流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支撑,是发展重点;(3)随着河南省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出口型制造企业的引入,产生了大批生产周期短、运输要求快的产品,航空物流成为很多企业的首选;(4)郑州机场货运量在全国前三十名主要机场中增速第一,势头正盛。

地利:

(1)郑州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要冲,由铁路、公路构成的四通八达的地面交通,为货运客源的集聚提供了极大便利,即郑州具有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2)郑州是国内惟一把综合保税区建设在航空港内的城市,综合保税区与机场口岸实现了以一次性验关为主的“区港联动”,为进一步发展航空物流创造了条件。

人和:

(1)由于郑州机场地理位置优越,成了国内外各家航空公司及货代公司的布局理想地,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公司、香港国泰已开通货运专线,中外运和美国UPS也已签约入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富士康项目在郑州发展良好,未来郑州航空货运量将会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郑州发展航空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郑州发展航空物流尚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借鉴国内外航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的经验,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国内外知名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的特色。

三、国内外知名空港航空物流的发展情况

(一)美国孟菲斯机场

孟菲斯是联邦快递公司的世界级枢纽及联邦快递的总部所在地,是世界顶级物流转运中心以及最大航空货运机场,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邮件处理中心。

联邦快递超级转运中心的货运量贡献了孟菲斯机场90%以上的吞吐量。

由于靠近孟菲斯机场就可以享受最晚的截件时间,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物流商如UPS、DHL等都在孟菲斯转运中心附近建立了仓库,从而支持了孟菲斯国际机场的发展。

同时,作为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三大枢纽之一,孟菲斯国际机场集散了美国南部以及中美、加勒比地区的航空客货,并与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和底特律的两个中心共同构成了西北航空公司国内枢纽网络,该网络通过与跨大西洋、跨太平洋的国际航线网络整合,实现大规模国内、国际航班客货的有效转接,进一步奠定了孟菲斯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空物流货运枢纽地位。

(二)德国法兰克福机场

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航空枢纽,排名世界前十,拥有304架飞机飞往110个国家。

法兰克福货运区就建在机场附近,占地面积约300公顷,由南北两个货运区构成,聚集了80家航空运输公司,100家运输服务公司(如TNT、DHL、FedEx等)专业从事物流服务。

机场当局在南侧货运区建设了大型现代化机场货运城,年处理能力约为100多万吨,为客户提供定制模式服务,按需提供一流设备和服务。

为了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法兰克福机场还建立了海关监管仓库、分拨配送中心、货运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物流设施。

(三)新加坡樟宜机场

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东南亚最成功的机场之一。

樟宜机场的运作模式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新加坡民航局拥有和管理航空货运设施,向包括DHL、FedEx、TNT和UPS等在内的200多家专业物流公司出租仓库、写字间和物流设备,由这些物流公司直接参与提供航空物流服务。

二是航空货运中心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区,可以让各公司不用通关,即可在这里方便地移动、组合、储存和重新包装货物。

只有当货物离开航空货运中心时,才需要通过设在自由贸易区出口的海关和安全检查。

(四)韩国仁川机场

仁川机场是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的基地、天合联盟(SKYTEAM)的东北亚枢纽。

为了增加机场的货运服务功能,满足货主的需求,机场当局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机场内建立自由贸易区。

韩国最大的电子企业三星集团和LG集团均在仁川机场租了专属物流中心。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既满足客户需求,又给机场带来了大量货源,提高机场设施的利用率,增加机场的竞争力。

除此以外,与周边地区机场相比,仁川机场收费较低,有着较大的优势。

(五)中国香港国际机场

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是重要的国际客货运枢纽之一,每天平均有750班航机在机场升降。

在香港国际机场营运定期航班的客送航空公司接近60家,另有15家全货运航空公司,航线目的地超过140个,遍布全球。

提供航空货运服务的两家航空货运站位于南跑道以南,共占地21公顷。

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航空物流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航空物流园区和航空物流枢纽

(二)吸引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入驻

(三)引进基地航空公司

(四)提供特色服务

(五)确保人才支撑

此外,机场是空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航空物流发展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民航业得到快速发展,客货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

未来,郑州机场计划用20年时间,打造郑州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初步建成国内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建成中国的“孟菲斯”。

河南航空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航空经济的大潮中,先觉者方能先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