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771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强重难点专题.docx

压强重难点专题

 

压强重难点专题(总8页)

八年级下册《压强》重难点专题练习(有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液体压强比较问题

1、如图所示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相等的圆柱形容器和底大口小的容器乙.分别倒入适量的同种液体,液面高度和液体上表面积都相等.设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桌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F甲>F乙  B.F甲<F乙  C.P甲>P乙  D.P甲<P乙  

2、如图3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

3、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___ 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_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 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ʋ和2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1 = p 2   F1=F2  B.  p1 > p2     F1

C.  p1 > p2   F1=F2  D.  p1 < p2   F1>F2

 

 5、如图5所示,装满水的密闭窗口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

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2F、PB.

、PC.F、2PD.F、P 

6、 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一样大B.甲最C.乙最大D.丙最大

7、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关系为:

ρA<ρB<ρC

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8、如图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PC的关系是______;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PC′关系是______.

二、压强变化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

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若在三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则三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ρ甲﹥ρ乙﹥ρ丙

B.ρ乙﹥ρ甲﹥ρ丙

C.ρ丙﹥ρ乙﹥ρ甲

D.ρ甲﹥ρ丙﹥ρ乙

3,如图4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

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4,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的大小如图2所示。

下列方法中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是……………………………()

A.都沿水平方向截去了相同的高度

B.都沿竖直方向截去了相同的厚度

C.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并放到甲的上表面

D.将甲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并放到乙的上表面

5,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

A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B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C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D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6,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

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

7,如图6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已知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下列做法有可能使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与P乙大小关系不变的是(无液体溢出,ρ铜>ρ铁)

A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B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C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D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8,如图3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

A.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B.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9,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分别浸没在甲、乙两个容器中,且均无水溢出,这时两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10,如图4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

已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且无液体溢出,则()

A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

B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

C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D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11,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则

()

A可能是截去相同的质量。

B一定是截去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可能是截去相同的体积。

D一定是截去相同高度。

1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V甲>V乙>V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F(力F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

13,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14,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现将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

15,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液面相平。

已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且无液体溢出,则

A甲对容器底部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

B甲对容器底部压力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C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

D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综合练习题

1.(2013•三明)下列实验中,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大小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B.马德堡半球实验C.帕斯卡实验D.伽利略理想实验

2.(2013•锦州)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3、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曾经发明了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如图所示。

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砖墙上后,可挂上衣帽等物品而不会掉下,其原因是()

A.因为重力比大气压小B.因为大气压力和重力平衡

C.因为重力小于摩擦力D.以上说法均不对

 

4、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FA>FBB.pA<pBFA=FB

C.pA<pBFA>FBD.pA=pBFA<FB

5、一个底面积是重是20N,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其静止在一个面积是1m2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上,正方体只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那么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A.一定是2000Pa

B.可能是3000Pa

C.不可能是4000Pa

D.可能是6000Pa

6、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7、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⑴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⑵下列四幅图是小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除图④杯中装的是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

比较图___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比较_________________两幅图,可以得出: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

⑶有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水。

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高度差,不漏气,⑵①②,②④,②③,相等⑶不可靠的,没有控制压强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8.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读出的水银柱长度分别为75cm、和76cm;已知其中一位同学实验时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另一位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只有一位同学方法正确。

则当时的大气压值跟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答案:

9、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

(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g取10N/kg)

答案:

(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为3×103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40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50N,5000Pa

10、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的重力为.(g=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外力F的大小;

(3)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1)水对塑料片的向上压强:

P=ρ液gh=1×103kg/m3×10N/kg×=2500Pa

∴水对塑料片的压力F水=PS=2500Pa×1×10-3m2=

答:

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是2500Pa,压力是.

(2)塑料片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玻璃管的压力(等于玻璃管的重力G)、外力F和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水,

塑料片平衡,即:

G+F=F水

∴F=F水-G=

答:

外力F的大小是2N.

(3)倒入液体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P0=ρgh0,

塑料片的截面积为S,则塑料片受倒入液体向下的压力为F0=P0S=ρ液gh0S;

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向上的压力F水=;

∵塑料片刚好下落,则塑料片受力为平衡力,即F0=F=

∴ρ液gh0S=

解得ρ液=×103kg/m3

答:

该液体的密度是×103kg/m3.

 

11、如图10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A的边长为米,B的边长为米。

①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求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ρA:

ρB

③若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1和PB1.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

答:

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600Pa;

②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ρA:

ρB是27:

8;

③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和PB′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

当h<时,PA′>PB′;

当h>时,PA′<PB′;

当h=时,PA′=P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