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757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黄山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黄山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黄山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黄山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山学校.docx

《黄山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学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山学校.docx

黄山学校

地理等温线的判读专题突破

一、知识整合

 等温线:

 ①线密→(温差大);线疏→(温差小)

 ②线向高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高;线向低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低)

 ③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影响明显

 ④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影响显著

 ⑤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受(地形)影响显著

 ⑥呈封闭状曲线:

线内温高→(盆地);线内温低→(山地)

 二、分析规则

等值线图是历年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等值线图的数值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掌握了等值线的规律,就可以正确地进行各种等值线图的分析。

 1.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

 2.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

 3.同一幅图上,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值距;

 4.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图中中断(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

 5.在两高值区或低值区之间,必须有两条相邻的等值线,其数值相等,并且这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在两个高值区之间是低值,在两个低值区之间是高值(如等压线图中的鞍形气压场附近)。

 三、疑难总结

 等温线曲折多变的原因分析

 1.如果等温线比较平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大致平行,气温的递减方向为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低,说明纬度高低是决定气温的主要因素。

这种现象在海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2.在大陆中部,如果等温线夏季向高纬度弯曲,冬季向低纬度弯曲,则说明夏季陆上的气温高于海上的气温,冬季相反。

这是因为海陆差异和冷空气的浸入(冬季)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中现象在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表现的比较突出。

 3.对照地形图可以发现:

等温线呈封闭曲线的地区,气温值里高外低的是盆地,气温值外高里低的是山地。

 4.在大陆内部的局部地区,如果冬季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说明冬季气温比其两侧同纬度的地区高,对照地形图就可以发现此处位于冷空气的背风坡,山脉对冷空气的侵入起了阻挡作用,如我国的四川盆地(北部的秦巴山地)。

 5.高山地区的等温线走向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

 6.冬季在温带大陆的西岸,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夏季在热带大陆西岸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其走向均几乎呈南北方向,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究其原因,对照洋流分布图可以发现:

前者沿岸有暖流通过;后者沿岸有寒流通过。

 7.等温线越密集,说明气温的递变速度越大,两地的温差也越大。

 四、具体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根据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或一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因此,等温线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例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 )

 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     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

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     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

 

【解析】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这表明该图表示南半球;E所在区域为陆地,此时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表明陆地气温相对较高,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份。

 【参考答案】C

 2.判断海陆位置:

冬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例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解析】据等温线递减方向可知,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向南递减,这表明该图表示南半球;阴影部分代表大陆,此时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这表明陆地气温相对较低,应为南半球的冬季即7月份。

 【参考答案】A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

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

寒流: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同于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

 

暖流: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类同于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例3】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乙处洋流可能是(   )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千岛寒流

 【解析】图示等温线的数值向北递减,应为北半球;乙处位于大陆东岸,且洋流流向为自高纬向低纬,应为寒流,即北半球大陆东岸的寒流,A、B、C三股洋流皆位于大陆西岸,应予以排除。

 【参考答案】.D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的影响

 地势高:

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

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6.判断地形名称

 山地: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小。

 

盆地: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大。

 【例4】读图,已知a>b>0,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的海拔小于a                 B.Q的海拔大于b

C.P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D.Q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2.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的温度低于a         B.Q的温度高于b

C.P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D.Q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解析】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a>b,则P的海拔应大于a,Q的海拔应小于b,P为山丘,Q为洼地。

 【参考答案】1.D  2.D

 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间变化规律。

 

(1)冬密夏疏:

冬季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夏季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冬季温差较大,夏季温差较小。

 

(2)温带密,热带疏:

温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

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海面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

 8.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形的关系

 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如果地球有一个均一的表面,则等温线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但由于气温除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等温线不一定与纬线一致,经常发生弯曲。

其走向有以下几种类型:

 

(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例5】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解析】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表明受到海洋的影响。

 【参考答案】B

 (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9.判读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探讨影响气温的因素

 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同纬度大陆,上气温最低月份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海洋上的向高纬凸出,气温最高月份则相反。

 

(2)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3)等温线成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盆地或山地)影响,多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这样讲等高线,您见过吗?

刚讲完等高线的判读,什么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的判读还是让很多学生头晕,今天早晨我走进教室,伸出我的手,让他们看看,只听见一片“哦。

”的恍然大悟的叫声。

手上画的什么呢?

见下图。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

是不是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

考试的时候使用被抓住了,别说是我说的哦。

呵呵

复习等潜水位线需要掌握哪些考点

等值线是高考必考内容,其类型多样,考核方式多变,是复习备考重点内容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通常主要讲解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降水量线等的判读,对等潜水位线提及较少或讲述不深,本文以此为专题,系统讲解等潜水位线复习中需要把握的考点。

 考点一、潜水的埋藏深度

 潜水的埋藏深度L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上数值H代表该线上点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等潜水位线数值h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下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H-h)。

 考点二、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动。

因此有:

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考点三、潜水的流速

 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考点四、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对于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有如图三种基本关系。

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在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因此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在C图中,河流右岸潜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潜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考点五、取水点(即水井)位置的选择

 选择水井位置时,要依据以下三条:

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在解决此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潜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标出潜水的流向,以确定潜水的汇集区和各地点汇水面积的大小,最终确定取水点(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考点六、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

人们只要合理开采就可保证永续利用。

但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采,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然补给和恢复速度,就会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地下水漏斗区即是指地下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潜水面呈现漏斗状曲面的地区,如图。

更为严重的是,超采地下水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区,还会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等。

 

【典型例题】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山脊和山谷

 2.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且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B选项,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地面高度(等高线数值为15米)减去潜水位(数值为10米),即埋藏深度为5米;C选项,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10米,地面高度为20米;D选项迷惑性较大,因图中等高线数值不是很大(200米以下),更为关键的是图中给出了比例尺,所以应是平原地形。

若不认真读图,就容易判断失误,导致选择错误。

第2题,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分布可判断:

图中②③④点为地下水汇集区,①点位于潜水分岭,潜水补给不充足,故首先排除①点。

又因为②地的潜水汇水面积包括③和④地的潜水汇水面积,故选②。

 答案:

1.A  2.B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判读

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

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河流径流量过程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

如河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河流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

如冰川补给汛期在夏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

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

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3)解题思路分析:

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各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如下。

 

(1)东部季风区(华北地区)

 降水集中在7、8月,汛期为7、8月或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

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东北地区

 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4、5月份形成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小河流会断流。

 

 (3)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河流7、8月份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河流断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之蒸发强烈和下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一般不超过250m3/s。

 

 (4)南部沿海地区

 每年5月因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地区8、9月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纬度低,又濒临海洋,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所以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

 

 (5)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洞、暗河等发育,促使地表水下渗,由于地下径流作为补给水源,导致地表河流径流量变小。

 

 

多数河流是由于多种形式补给的,如黄河夏秋时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春季时又有积雪融水补给,因此要注意综合分析。

 请结合讲解,完成下题,巩固判断规律。

 甲图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乙图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图中A、B、C表示这条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_____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_____补给。

 

(2)甲图①②两条曲线,哪条是筑坝后测到的?

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乙图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

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甲图中河流流量变化的情况和季节可知:

A为雨水补给,B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为地下水补给。

从①②两流量变化特点来看,②为筑坝之后的流量,因为筑坝后,形成的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能削减洪峰,增加枯水期流量。

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三种补给形式,各具特点:

A补给集中于7、8、9月,B补给集中于3、4月,C补给较稳定,枯水期补给多,丰水期补给少,综合这些特点该河应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森林被砍伐后,河流流量曲线将更加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大增。

 答案:

(1)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2)②流量曲线平稳

 (3)图略。

森林砍伐前,流量较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增大且水位陡涨陡落 森林可截留一部分雨水,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44分)

 2010年3月2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数千个城市展开。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先后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2.活动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昼夜等长  B.惠灵顿日期为9月27日  C.雅典日出最早  D.莫斯科白昼最长

 北京时间2010年7月15日19时30分,第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长沙开幕,湖南卫视现场直播了开幕式晚会。

来自62个国家80个赛区的10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旨在激发各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强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

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城市能在提供的时间(当地区时)看到开幕式直播的是

 A.东京(东九区) 15日18时30分     B.莫斯科(东三区)15日14时30分 

C.开普敦(东二区)14日13时30分   D.巴西利亚(西三区)14日19时30分

 4.当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    ,材料中的62个国家一定同时处于同一日期。

 A.8时   B.7时44分   C.20时   D.19时44分

 据下图日历反映信息,回答8~9题。

  8.2001年春分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26′N、120°E   B.0°、21°W 

C.23°26′S、21°W   D.0°、120°E

 9.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A.180°经线、0°经线       B.180°经线、120°E经线

C.180°经线、101°W经线    D.180°经线、159°E经线

 读下图,b点为线段ac的中点。

若图中线段ac为40°N纬线的一段,a、c两地经度分别为0°、100°,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某日5时30分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c机场正值日落。

回答21~22题。

 

 5.飞机起飞时,b点的地方时为

 A.0:

00    B.8:

50    C.12:

00    D.8:

10

 6.飞机降落到c机场时的当地标准时间为

 A.18时30分    B.18时50分     C.19时30分     D.19时50分

 7.飞机从a机场到c机场的飞行时间约为

 A.6小时    B.6小时20分     C.6小时40分    D.7小时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

回答10~11题。

 10.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轮船,从8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1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轮船,于当地时间5月17日11时20分(区时)起,用了10分钟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5月16日12时30分   B.5月17日11时30分  C.5月18日11时30分  D.5月18日10时30分

 二、综合题

 12.一架飞机于2006年2月28日6点从甲机场(50°E)起飞,直抵乙机场(55°W),中途用了20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0分)

 

(1)甲地所在的时区是____,乙地所在的时区是_____,乙所在时区的经度范围是_____。

 

(2)甲地所在的时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乙地所在的时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__。

 (3)28日6点应该是甲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也就是________经线的__________时。

 (4)当飞机从甲机场起飞时,乙地的区时和地方时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5)当飞机从甲机场起飞时,北京(116°E)时间是_______时,北京的地方时是_________。

 (6)若28日6点是甲地的地方时,则第(4)小题的答案分别是______ __和_______。

 (7)当飞机抵达乙机场时,甲地与乙地的区时分别是__ 月   __日___  _时和__      月_  _日_ ___时,乙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

 13.下图中外围大圆表示赤道,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1)图中OP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经度为              。

 

(2)图示为         (南、北)半球,A点的地方时为             ,N点的地方时为               。

 (3)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根据图中五城市所处的经度位置可以判断出惠灵顿位于170°E附近,日界线以西,时间最早,因而最先熄灯。

 2.D 活动当天在春分以后,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

因此,D项正确。

 3.B 此题不难,只要按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进行计算即可,当然,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日期。

 4.B 62个国家都在同一日期,虽不告诉我们这些国家的具体名字,但也暗示我们这些国家分布于全球各地,因此,我们选全球基本处于同一日期的情况,亦即180度经线地方时为零时。

最后,一定注意这里问的是北京的地方时。

 5.C 根据题中资料可知,a、b两点的经度差为50°。

易出现的错误就是认为a位于晨线,c位于昏线,b在中间,地方时为12:

00,其实a、c并没有同时位于晨线和昏线。

 

6.D 飞机降落时,正值日落。

根据“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24”的规律,不难知道降落时当地地方时为18:

30。

标准时间也就是区时。

 7.B 两种思路,一种是用降落时a机场的时间减去起飞时a机场时间,另一种就是用飞机降落时的b机场时间减去飞机起飞时的b机场时间。

也就是说先将时间换算成一个地方的,再减。

 8.B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时北京时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