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669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父亲的病》等。

C.《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自号华阳隐居的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

D.山水,形态各异,名称有别。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山夹着的水道为“峡”;“则素湍绿潭”,“缓缓流动的水”为“湍”;“重岩叠嶂”,“高峻的山崖”为“岩”,“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样的山峰”为“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D.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烦躁   宛娫   鸦雀无声   豁然开朗

B.肤浅   屏障   目不暇接   囊莹映雪

C.松弛   旁骛   五彩斑澜   通宵达旦

D.诀窍   恻隐   味同嚼蜡   莫衷一是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累赘(lěi)   无虞(yú)    契约   悲天悯人(mǐn)   诲人不倦(huì)

B.迸溅(bèng)  孱头(chàn) 矜持   血气方刚(xuè)    忍俊不禁(jīn)

C.颤抖(chàn)  吞噬(shì)   羸弱   海市蜃楼(shèn)   摒息凝神(bǐng)

D.炽热(chì)   渺小(miǎo)  俯瞰   千钧重负(jūn)    心有灵犀(xī)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好奇心是一剂精神良药

惠滢

我认识的一位爷爷前段时间因为血栓住院了。

老爷子姓杨,曾是一位工程师,年过九旬仍然身体健朗,鹤发童颜。

他是上海人,年轻时到北京工作,普通话里夹着浓浓的上海口音,不熟悉他的人听起来很费劲。

杨爷爷不愿穿病号服,住院穿的仍是平常衣服——V领驼色毛衣搭配白衬衫。

别看杨爷爷年纪这么大,但总是穿戴得体。

听到我的赞赏后,他笑起来,用上海普通话说:

“这里面是假领子,好洗。

即便住院,老爷子一点儿没闲着,他每天要读三份报纸。

嫌病房的灯不够亮,又让家人拿了个小台灯夹在床头。

床上放着他看报纸的工具——两个放大镜。

这两个放大镜很有意思,一个是多功能款,光线暗时可以打开上面的一圈小灯。

另一个是手工款,以电饭锅为材料,把镜片包了起来,配以不知从什么地方卸下来的手柄。

老爷子说:

“平时我在家可忙了,有时顾不上看报纸,只能捡重点看一下。

”我不禁心生疑问,一位鲐背之年的老人,有什么可以忙的呢?

“我要修东西啊。

”老爷子一本正经地说。

想起上次去杨爷爷家时看到的场景,虽然大部分家具是现成的,但他自己手工做了很多小件儿,比如躺椅边上那个干净利索的置物架,用来放他喜欢看的报纸书刊。

那个放大镜也是他忙碌的成果。

“每天看完报纸就赶忙去修东西,经常要修好几天,现在都没有闲工夫听音乐了。

”这位老工程师说。

他可不是用收音机听音乐,而是用专业的环绕立体声音箱听CD。

我们正说话时,护士来给隔壁床的大叔打针了。

杨爷爷看到后兴冲冲地站起来,一句话也不说,专心致志地看护士打针。

“我爷爷就这样,对什么都好奇。

人家打个针他也要过去瞅瞅。

”杨爷爷的孙女婧婧笑嘻嘻地说。

这种好奇心在杨爷爷身上确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美食感兴趣,就钻研做菜。

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吃他做的豆沙包,里面的豆沙非常细腻。

据说老爷子有个专门磨豆沙的磨,做豆沙成了他的一绝,难以被超越。

怀揣对北京城的好奇心,杨爷爷比现在年轻一点的时候,经常坐公交车围着北京转,再年轻一点儿时,他会骑着车出去逛。

虽然身体步入老年,但他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兴趣。

不得不说,这样持久的好奇心真让我羡慕,它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松弛,经过90年冲刷却没有被腐蚀,顽强地生长在心里最明亮的地方。

有人说,好奇心没了,青春也就没了。

有多少人,在二三十岁的年纪便裹上了老年的心态,对什么都兴趣寥寥。

他们觉得被工作、婚恋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挂着格式化的笑,对周边的一切日渐麻木。

麻木是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好奇心的死敌。

有好奇的东西,你就会想要靠近,靠近就有可能受伤,所以干脆封闭这一感觉。

但诚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言: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

好奇心是天赐的礼物,可惜的是,随着成长,新鲜的好奇心逐渐枯萎,人们锁住自己的心,不知不觉就成了跟着人流走的看不清面容的一员。

当人们专注于“外圆”的时候,不小心一起“内圆”了,想找回自己变得很困难……

我在病房里这么想的时候,婧婧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爷爷你穿鞋怎么不穿袜子?

老爷子潇洒一笑:

“年轻人不都是这么穿的吗?

6.文中杨爷爷的好奇心具体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条概括出来。

7.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8.文章的议论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9.文中的杨爷爷身上主要体现出了哪些特点?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材料中有两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___句的_____错误,应改为______________。

第___句的_____错误,应改为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第②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医生”来了

①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专有名词,它已经突破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拐点,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时期。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已可以快速诊断疾病、做手术、开展健康监测等。

②跟人类医生一样,“人工智能医生”也是通过望、闻、听等手段看病。

以肺部结节为例,小到1毫米的病灶,资深阅片医生平均10分钟读1张,大型医院每天片子超过10万张,阅片医生的工作紧张而繁重。

如今,一些医院开始引入人工智能系统筛查,阅片时间降至1分半。

③“人工智能医生”不仅效率很高,在诊病方面更加精细与全面。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由依图医疗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不仅可以检测出肺结节病灶,还能对病灶性状进行多维度描述,包括大小、体积、密度、CT值,结节表征可涵盖6种常见的良恶性征象——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空洞、空泡、钙化。

④人工智能装上“眼睛”,可以阅读标准化的图像,筛查出病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考验了这名“人工智能医生”,发现其检出率达95.78%,误报率却仅有2.63%。

2018年,该院60名影像科医生通过AI系统判读影像病例超过了15万份。

⑤人工智能还有灵敏的“耳朵”。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已于2018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岗,在医患交流过程中,智医助理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语音技术,生成并自动提取病历,医生还可查询相似病例、临床指南以及对症药品。

⑥最近,“人工智能医生”还装上了“大脑”。

在广州妇儿中心,人工智能系统学会“读懂”病历,然后像人类医生一样,给出诊断。

医生将患者主诉、症状、个人疾病史、检查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信息输入病历文本,系统自动将自由病历文本转换成规范化、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数据,再给出诊断结果。

⑦“人工智能医生”诊断准确率高吗?

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该人工智能对上呼吸道疾病和下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和87%,对不同类型哮喘的诊断准确率在83%到97%之间。

⑧预计,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

那时的医疗不再是“排队医疗”,而是“秒医疗”“精准医疗”“个性医疗”。

(选自《科学大众》2019年4期,有删改)

11.文章以“‘人工智能医生’来了”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12.简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预计,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

1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未来人类将离不开‘人工智能医生’”的原因有哪些?

三、句子默写

15.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①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是故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虽有嘉肴》)

⑤水何澹澹,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⑥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汪十四者,新安人也,不详其名字。

性慷慨激烈,善骑射,有燕赵之风。

时游西蜀,蜀中山川险阻,多相聚为盗。

凡经商往来于兹者,辄被劫掠。

闻汪十四名,咸罗拜马前,愿作“护身符”。

汪许之,遂与数百人俱拥骑而行。

闻山上嚆矢①声,汪即弯弓相向,与箭锋相触,空中堕折。

以故绿林甚畏之,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

无几时,汪慨然曰:

“吾老矣!

不思归计。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②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

”因决计归。

归则以田园自娱,绝不问户外事。

而曩时往来川中者,尽被剽掠。

山径不通,乃踉跄走新安,罗拜于门外曰:

“愿乞壮士重过西川,使我辈弱者可强,贫者可富,俾③啸聚之徒大不得志于我旅人也。

壮士其许之乎?

”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遂许之曰:

“诺!

”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于是重山叠岭之间,复有汪之马迹焉。

(选自《虞初新志》)

[注释]①嚆矢:

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

②猱:

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

③俾:

使。

16.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而曩时往来川中者

17.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汪许之

②因决计归

③愿乞壮士重过西川

④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

1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

19.文中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汪十四“慷慨激烈”的特点?

请概括回答。

20.作者是如何表现汪十四“善骑射”特点的?

五、语言表达

21.有同学根据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联:

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六、作文

22.根据材料写作。

上帝是公平的。

他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他给了梵高一生的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赋;他给了史铁生残缺的身体,却赠予他一支生花妙笔。

所以,我们面对人生的坎坷,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他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这个材料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发扬自己的优势;乐观地面对人生,要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3.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

蓦然回首,总会发现,有过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

体验感动、欣喜、自豪……固然美好,品味愧疚、遗憾、愤怒……也不失纯真。

请你以“那一天,我        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外阅读

1、

五、语言表达

1、

六、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