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546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docx

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

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考纲要求]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6.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8.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9.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0.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1.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12.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考点一 微粒结构及相互作用力

原子结构、离子结构是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复习时,注意掌握常用规律,提高解题能力;重视知识迁移、规范化学用语。

根据考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掌握。

1.明确微粒间“三个”数量关系

中性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四同”的判断方法

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H、H、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3.巧记10e-、18e-微粒

10电子体和18电子体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

以Ne为中心记忆10电子体:

以Ar为中心记忆18电子体:

此外,由10电子体中的CH4、NH3、H2O、HF失去一个H剩余部分的—CH3、—NH2、—OH、—F为9电子体,两两组合得到的物质如CH3CH3、CH3OH、H2O2、N2H4、F2等也为18电子体。

4.理清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

题组一 辨析概念,比较数量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

(4)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

(5)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

(6)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H2O的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8)Na2O、NaOH、Na2S、Na2SO4加热熔化,克服的是相同类型的作用力(√)

2.(2015·上海,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

下列关于L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

C.核外电子数116D.相对原子质量293

答案 D

3.(2017·海南,3)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  )

A.18O3B.2HO2C.14N16O2D.14C16O2

答案 D

解析 A项,1mol18O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18-8)mol=10mol,即1mol18O3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3×10mol=30mol,错误;B项,1mol2HO2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2×1+2×9)mol=20mol,错误;C项,1mol14N16O2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7+2×8)mol=23mol,错误;D项,1mol14C16O2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8+2×8)mol=24mol,正确。

题组二 准确判断原子或离子的表示方法

4.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O(×)

(2016·江苏,2A)

(2)Mg2+的结构示意图:

(√)

(2016·江苏,2B)

(3)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

(2015·江苏,2A)

(4)氯分子的电子式:

(√)

(2015·江苏,2C)

(5)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

(2015·江苏,2B)

(6)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7)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

S2-(√)

(8)8O2-的结构示意图:

(×)

题组三 对比书写物质的电子式

5.按要求书写电子式

(1)H3O+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N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__________________,CCl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S2________________,CO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HO________________,C2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2________________,(SC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Cl2________________,N2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H________________。

(3)Na3N________________,Mg3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________________,Na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H________________,NaC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SCN________________,NaB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书写“电子式”需要注意5个问题

(1)首先要判断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2)不能漏写没有参与成键的电子对,如NH3的电子式不是

(3)不能错误合并离子,如Na2O2的电子式写成

是错误的。

(4)不能混淆化学键的类别,如H2O2的电子式写成是错误的。

(5)离子(或根)带电荷,基团不显电性,如OH-为

,—OH为

题组四 “10e-、18e-”微粒在推断题中的应用

6.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是由短周期元素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

请完成下列各题:

(1)若A、D均是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D属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分子,写出C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

(3)若A、B均是含2个原子核的微粒,其中B中含有10个电子,D中含有18个电子,则A、B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是一种含有22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A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构简式)。

答案 

(1)2F2+2H2O===4HF+O2 

(2)

(3)HS-+OH-===S2-+H2O

(4)CH3CH3、CH3OH

解析 

(1)18电子的气态单质分子为F2,则C为HF、B为H2O、D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2)B、D为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且A含有18个电子,C含有10个电子时,则B为O2、A为H2S、C为H2O、D为S,即2H2S+O2===2H2O+2S↓。

(3)含2个原子核的18电子的微粒为HS-,10电子的微粒为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4)含22电子的分子为CO2,则A为含18电子的含C、H或C、H、O的化合物,可能为CH3CH3或CH3OH。

小技巧

若10e-微粒满足关系:

则一定是NH+OH-NH3↑+H2O

考点二 正确把握元素周期表 准确运用元素周期律

在历年高考中,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利用区间定位推断元素

对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可采用区间定位确定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序数的排列顺序由左到右依次为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牢记各周期对应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快速确定周期数。

周期

起止序数

1~2

3~10

11~18

19~36

37~54

55~86

87~118

3.“三看”比较微粒半径大小

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

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

r(Li)<r(Na)<r(K)<r(Rb)<r(Cs)

r(O2-)<r(S2-)<r(Se2-)<r(Te2-)

r(Na)>r(Na+)

“二看”核电荷数: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

r(Na)>r(Mg)>r(Al)>r(Si)>r(P)>r(S)>r(Cl)

r(O2-)>r(F-)>r(Na+)>r(Mg2+)>r(Al3+)

“三看”核外电子数:

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

r(Cl-)>r(Cl) r(Fe2+)>r(Fe3+)

4.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5.建立“位、构、性”关系模型

这类题目往往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基本理论等知识串联起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推断元素,常用的主要方法有:

(1)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主要化合价的特征关系。

(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4)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特殊结构。

如:

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

②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确定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