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1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450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药学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药学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药学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药学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12.docx

《中药学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1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12.docx

中药学12

中药学-(12)

1.白豆蔻入汤剂的煎法宜

A.先煎

B.烊化

C.另煎

D.包煎

E.后下

答案:

E

[解答]白豆蔻的使用注意

[解答]白豆蔻入散剂为好,入汤剂宜后下。

故选E。

2.佩兰的功效是

A.止咳

B.解暑

C.行气

D.祛湿

E.止呕

答案:

B

[解答]佩兰的功效

[解答]佩兰的功效是化湿、解暑。

故选B。

3.薏苡仁具有的功效是

A.通便

B.清肝

C.清胃

D.除痹

E.解暑

答案:

D

[解答]薏苡仁的功效

[解答]薏苡仁的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故选D。

4.治疗脾虚湿盛的水肿,宜选用

A.泽泻

B.猪苓

C.车前子

D.滑石

E.薏苡仁

答案:

E

[解答]薏苡仁的主治

[解答]薏苡仁的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泽泻是利水渗湿、泻热,能泻肾与膀胱之热;车前子是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猪苓是利水渗湿;滑石是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故选E。

5.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A.车前子

B.滑石

C.石韦

D.地肤子

E.木通

答案:

A

[解答]车前子的功效

[解答]车前子的功效是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是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石韦是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地肤子是清热利湿、止痒;木通是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故选A。

6.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的药是

A.滑石

B.车前子

C.地肤子

D.木通

E.石韦

答案:

A

[解答]滑石的功效

A.茵陈

B.萆薢

C.虎杖

D.地肤子

E.金钱草

7.具有利湿退黄,解毒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答案:

E

8.具有利湿退黄,散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答案:

C

[解答]虎杖、金钱草的功效

[解答]茵陈的功效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萆薢是利湿祛浊、祛风除湿;虎杖是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地肤子是清热利湿、止痒;金钱草是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9.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的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丁香

D.吴茱萸

E.小茴香

答案:

A

[解答]附子的功效

[解答]附子功用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吴茱萸是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小茴香是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故选A。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

E.小茴香

10.既治亡阳证,又治阳虚外感风寒的药物是

答案:

A

11.既治厥阴头痛,又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的药物是

答案:

D

[解答]附子、吴茱萸的功效

[解答]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小茴香是散寒止痛、理气和中;肉桂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12.治疗月经不调,伴有乳房胀痛,胁肋胀满,舌苔薄白,脉弦者,应首选

A.木香

B.香附

C.当归

D.红花

E.川楝子

答案:

B

[解答]香附的主治

[解答]香附的功效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证;当归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红花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川楝子是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用于肝郁化火所致的诸痛证。

故选B。

13.治疗胁肋胀痛,嗳气吞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者,宜选用

A.枳实

B.陈皮

C.木香

D.香附

E.川楝子

答案:

E

[解答]川楝子的主治

[解答]川楝子能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用于肝郁化火所致的诸痛证;香附的功效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证;枳实的功效是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陈皮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故选E。

14.苦寒有小毒,不宜持续及过量服用的药物是

A.全蝎

B.苦参

C.花椒

D.吴茱萸

E.川楝子

答案:

E

[解答]川楝子的使用注意

[解答]川楝子苦寒有小毒,不宜持续及过量服用。

其余药物均无此特点。

故选E。

15.下列各药,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月经不调的药物是

A.香附

B.木香

C.枳实

D.橘皮

E.川楝子

答案:

A

[解答]香附的主治

[解答]香附的功效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证;枳实的功效是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川楝子的功效是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用于肝郁化火所致的诸痛证。

故选A。

16.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

A.山楂

B.麦芽

C.莱菔子

D.鸡内金

E.厚朴

答案:

A

[解答]山楂的功效

[解答]山楂的功效是消食化积、行气散结,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麦芽的功效是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用于米面薯蓣食滞证;莱菔子的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的功效是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用于米面薯蓣食滞证;厚朴的功效是行气、燥湿、消积、平喘,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故选A。

17.下列各药,既能运脾消食,又能化坚消石的药物是

A.山楂

B.神曲

C.麦芽

D.鸡内金

E.莱菔子

答案:

D

[解答]鸡内金的功效

[解答]鸡内金的功效是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通淋化石;山楂的功效是消食化积、行气散结,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麦芽的功效是消食健胃、回乳消胀;莱菔子功效是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神曲是消食和胃。

故选D。

18.鸡内金具有的功效是

A.除痰浊

B.化湿浊

C.行气血

D.化结石

E.散郁结

答案:

D

[解答]鸡内金的功效

19.患者痰壅气逆,咳嗽喘逆,痰多胸闷,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宜选用

A.山楂

B.莱菔子

C.神曲

D.鸡内金

E.麦芽

答案:

B

[解答]莱菔子的功效

20.患者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治疗宜选用

A.使君子

B.苦楝皮

C.雷丸

D.槟榔

E.贯众

答案:

D

[解答]使君子的功效

[解答]使君子的功效是驱虫消积;苦楝皮的功效是杀虫疗癣;雷丸的功效是杀虫;槟榔的功效是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腹胀便秘;贯众是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故选D。

21.下列药物中,具有杀虫,疗癣功效的药物是

A.槟榔

B.雷丸

C.使君子

D.苦楝皮

E.鹤草芽

答案:

D

[解答]苦楝皮的功效

[解答]使君子的功效是驱虫消积;苦楝皮的功效是杀虫疗癣;雷丸的功效是杀虫;槟榔的功效是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腹胀便秘;鹤草芽的功效是杀虫。

故选D。

A.本品有一定毒性,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

B.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

C.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D.与热茶同服可致呃逆、腹泻

E.本品与乌头相反

22.使用苦楝皮时应注意

答案:

A

23.使用槟榔时应注意

答案:

B

[解答]苦楝皮、槟榔的使用注意

[解答]槟榔苦辛温,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苦楝皮苦寒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24.治疗血热所致之痔血、便血,宜首选

A.小蓟

B.艾叶

C.地榆

D.灶心土

E.白及

答案:

C

[解答]地榆的功效

[解答]小蓟的功效是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擅长治疗尿血;艾叶的功效是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地榆的功效是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下焦血热所致的痔血、便血等;灶心土的功效是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用于脾气虚寒不能统血之吐血、便血、崩漏等;白及的功效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内外诸出血证,为收敛止血要药。

故选C。

25.三七具有的功效是

A.凉血消痈

B.活血定痛

C.养血安神

D.温经通脉

E.解毒敛疮

答案:

B

[解答]三七的功效

[解答]三七的功效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故选B。

26.三七、茜草、蒲黄的共同功效是

A.凉血止血

B.收敛止血

C.温经止血

D.化瘀止血

E.补气摄血

答案:

D

[解答]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

[解答]三七的功效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茜草是凉血化瘀止血、通经;蒲黄是化瘀止血、利尿。

三者均属化瘀止血药。

故选D。

27.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

A.蒲黄

B.麻黄

C.大黄

D.姜黄

E.雄黄

答案:

A

[解答]蒲黄的使用注意

[解答]蒲黄入汤剂宜布包;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用;散瘀多生用。

故选A。

28.患者崩漏下血,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暗、脉涩,治疗应选用

A.白及

B.仙鹤草

C.地榆

D.三七

E.艾叶

答案:

D

[解答]三七的功效

[解答]三七的功效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白及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内外诸出血证,为收敛止血要药;艾叶的功效是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地榆的功效是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下焦血热所致的痔血、便血等;仙鹤草的功效是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根据题干选D。

A.三七

B.蒲黄

C.茜草

D.白及

E.白茅根

29.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答案:

C

30.既能化瘀止血,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答案:

B

[解答]茜草与蒲黄的功效

[解答]三七的功效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茜草的功效是凉血化瘀止血、通经;蒲黄的功效是化瘀止血、利尿;白及的功效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内外诸出血证,为收敛止血要药;白茅根的功效是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