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432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docx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

[小品命题表演]表演的内部技巧

在正式学习这三大部分的课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影表演艺术,包括电视表演艺术的方方面面,这样将对下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演员在摄影机或摄像机前,以演员自身为创作手段去体现影片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这就统称影视表演艺术,它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演员自身:

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和创作的产品即人物形象这三位一体统一于演员自身。

  影视演员应掌握和磨练自身的外部表现工具-形体、五官、声音、语言以及各种技能,并掌握一整套表达人物情感、思想的内部心里技巧,他依据剧本,在导演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将人的艺术形象从剧本体现到银、屏上。

  表演艺术的创作主要表现在独特的再体现和鲜明的性格化,又能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隐藏在剧本字里行间的深邃的作者意念,并对剧作的人物形象作有个性的补充和体现。

这种再创作,就要求影视演员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具以较深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表现力,从而达到演员与角色、生活与艺术的统一,体验(即内部)与体现(即外部)的统一。

  作为电影的种种特性,例如:

它的逼真性、时空性、蒙太奇及电影特有的生产过程(电视也类似)必然带来镜头前表演的种种特点。

  一、银、屏幕的逼真性:

  银、屏幕的逼真性要求表演的生活化,影视反映现实极其逼真,将真实的现实环境(实景偷拍时,包括现实中的人们)一一纳入自己的形象体系,这就是说,影视演员是在与现实相一致的真实景物中进行表现的。

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做到自然、真实、生活化。

  二、演员以导演的分镜头剧本进行创作,其表演必须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通过综合手段体现出来。

  演员创作角色的过程中,组成创作自我感觉的必不可少的各种因素和技术方法,如动作、假使、规定情境、想象、单位与任务、注意与对象、真实感与信念、速度与节奏、情绪记忆、交流与适应、逻辑与顺序、性格化、舞台魅力、肌肉松驰、道德与纪律、控制与修饰、面部表情、声音、语调、言语、造型等。

为了掌握演技和进行具体的理论及分析影视片表演鉴赏,我们先从表演的内部技术学起。

  一、动作

  表演(员)的名词就是动作。

演员就是动作者。

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它的“原因”、“目的”和“结果”,这就是动作的三大要素。

动作-是演员技术最主要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重视它。

演员表演时,仅依靠外在动作是不够的,必须找出内在的根据(即目的)。

如:

1、削铅笔    2、疲倦

  二、注意力集中

  人在生活中,除了睡眠外,他的注意力是不停的、时刻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的。

那么影视演员在银、屏上的注意力集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它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对象上的一门技巧。

银屏上或舞台上的注意多为有目的的注意。

  演员要强迫自己注意力集中,一方面要和实际生活一样,同时吸引你的注意力集中的对象必须明确。

所以,一个演员必须养成一种自然的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演员需要有注意的对象,对象越有吸引力,就越有力量控制演员的注意力。

演员在排练过程中,有时会被私心杂念所干扰或被外界各种现象所吸引,离开了应注意的对象,将会出现肌肉紧张、慌乱等现象。

演员运用“注意力集中的技术”,假借于想象虚构,给自己提供根据,并对对象加以改造,使之有吸引力,就能把内部和外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注意对象上,从而排除私心杂念及外界干扰。

  演员有意识地运用注意力集中的技巧,可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增强记忆,为创作角色储备丰富的素材。

  有的演员在喧闹的环境里也能进入角色,有的演员有一点声音就会被打扰吸引,使他不能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工作。

这就说明他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注意力集中的技巧。

因此,训练一名新演员做到注意力瞬间完全集中在表演对象上是十分重要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常地、不懈地练习方能成功。

  *注意力集中练习题:

  1、在屋里,注意听屋外有什么声音。

  2、注意听外面的声音,忽然改变听门外有什么声音。

  3、触觉的注意力练习:

蒙上眼睛,让他摸指定的人。

  4、味觉注意力练习:

体会各种不同食品的味道(酸甜苦辣)

  三、肌肉松驰练习(肌肉控制)

  肌肉松驰是演员消除肌肉紧张的技术。

肌肉的多余紧张对演员总的自我感觉起着有害影响,会破坏正确的创作,妨碍对角色的内心体验及外部体现。

一个演员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容易犯有莫不开和精神及肌肉紧张的现象,这对表演艺术有极大的影响。

  例如:

  一个人平时行动很随便,但一站到镜头前,便总觉得手脚多余,没地方放,不知干什么好,这些现象都是肌肉紧张所致。

一个演员为了表情逼真,必须尽力想办法使肌肉松驰下来,尤其是面部肌肉。

  那么什么办法可以使肌肉松驰下来呢?

  只有当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种现象上的时候,肌肉才会松驰适度,动作才会自然舒适,注意力集中与肌肉松驰是互相帮助起作用的。

也就是说只有注意力集中,就可以帮助松驰;反之,如果肌肉产生多余的紧张,也证明注意力没有很好的集中。

  演员在表演空间里,精神应该集中,肌肉应该解放,把精力很合适地消耗于动作中,有意识地锻炼肌肉松驰,有意识地锻炼和控制自己的肌肉松驰和紧张,达到能够自由运用肌肉的状态。

在这种情形下的各个形体器官才能富有表现力,才能表达角色的内心体验,自由地流露出内在的情感,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

  *肌肉松驰的练习:

  1、坐在椅子上,使全身肌肉松驰到零度(即人在醉酒、重病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特征)

  2、全身肌肉松驰后,紧张右腿的肌肉再将全身肌肉恢复适度。

  四、想象与创作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是的,演员要是没有想象会是什么样子呢?

  想象-是演员内部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补充、启发演员内在创作的基础。

演员在镜头前处理一个动作或一件事情,都必须利用“想象”。

但“想象”是不能“假设的”。

  一个演员必须能够“假设”,“假设”就是创造的开始。

影视剧中的一切全由构思造成,一切都是虚设的。

如:

道具、服装、景物、对话等,都不是自己生活中的,演员本身是以角色的身份出现的,他的任务是把剧作家构思的剧本,经过艺术加工,用动作、语言、形象等手段,逼真地表现在银屏幕上。

我们要在假定的环境里,根据生活现实,真实地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演员的创作。

  每个演员必须要具有充分的想象力,把剧本的角色当作你本身的事,这种想象过程就是当你中途退场,场末又上场的空间里想象完全地把它联系起来。

这种想象不是剧本和导演所能告诉你的。

如:

十分钟前你在扮演年轻的小伙子,而瞬间你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就靠演员去想象这段时空的变化,从而确定起新的人物形象,由外形的年轻到苍老,由精神的活跃到迟钝,岁月的残蚀,青春的消失,由外形到心里,都需要你透过想象来完成。

演员依据剧本提供的虚构事实和人物的基础,用自己对生活中熟悉、理解、感受、积累的素材。

进入艺术构思的想象的过程,丰富和深化人物形象,在内心造成相应的体验欲求、意向和动作。

所以,一个演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或想象力迟钝的话,是很难做好一个演员的。

  想象是根据记忆而发展的,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把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储存起来,放在记忆的仓库里,因为这是演员创作的素材,总会用得着的。

  *想象的练习

  1、你到了非洲森林中,迂到了什么事情?

  2、你死了三十年又活过来,那时中国将是什么样子?

  3、看一张人物画像,想象出他三十年的经历。

  五、真实感与信念

  真实感与信念是使演员对剧情所虚构的一切特有真情实感并真诚相信的技术。

真实感与信念互为作用,同时存在;而没有二者,就不会有体验和创作。

  演员在表演空间里所接触的一切:

布景、道具和人物都是假设的,都是由艺术的虚构而成的,演员处在舞台上和镜头前的每一瞬间都应充满信念,相信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着的动作的真实,并假借于合乎逻辑和顺序的形体任务和动作,并用“假使”和规定情境来为行为和动作找根据,使演员获得真实感和信念,从而进入‘我就是’-存在着、生活着,我和角色同样地在感觉和思想的创作状态。

  如:

二个人在生活中是夫妻关系,但在表演中却规定是敌我关系或其他矛盾的对立双方,那就要把对方当敌人来对待……

  有信念和真实感,戏才能感人,才能把观众带到剧情中去,如果演员对注意对象的信念不够,对对象的态度不对,就不能产生信念和真实感。

  *真实感和信念的练习

  1、把帽子当作小猫。

  2、斧头和镰刀不好使了,把它磨的飞快,结果不小心把手碰出血了。

  3、度假,去郊外湖边钓鱼。

  4、夏夜,捉蝈蝈。

六、情绪记忆

  情绪的记忆也可以说是‘情感的记忆’或者是‘激情的记忆’。

演员可以调动来帮助自己创作角色的、对过去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激情的记忆。

情绪记忆在演员创作中不仅非常重要,而且也是演员内心创作的最好的和唯一材料,通过运用情绪记忆的技术演员可以回想起同角色在某种规定情绪中相类似的情感和激情,这样,对演员体验角色,同时还可以用情绪记忆的活生生的材料加以补充,使体验具有魅力和感染力,使演员的创作丰富而完整。

  除情绪记忆外,还有感情记忆。

包括:

听觉记忆、味觉记忆、嗅觉记忆、触觉记忆、视觉记忆。

这五种感觉记忆能帮助情绪记忆。

  演员经常运用的是视觉和听觉记忆。

如:

看到一个陌生人,过后你能说出他的特征等;听音乐和歌曲,记住后能唱出来,这是听觉记忆。

演员储藏的记忆越多,他的情绪越丰富,对创作角色越有帮助,所以演员应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思索,一一储藏在宝库中,加强自己的修养……

  情绪是演员自己产生的,导演和其他各部门是帮助演员产生情绪的,而演员就根据导演所指示的方法,和其他条件,学会在镜头前能看见能听见,进入环境,产生出角色所需要的正确情绪来。

  七、交流

  交流就是有对象的表演:

交流就是与他人的思想、动作、情绪的互相给予与接受。

进而言之,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的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交流主要有:

  1、与对手演员(角色)之间的直接交流;

  2、自我交流,即是演员(角色)理智与感情的斗争或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所形成的交流;

  3、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即演员与自己头脑中想象对象的交流;

  4、与集体对象的交流,即在群众场面中演员同其他众多演员的交流或剧场中与观众的间接交流。

  在影视演员的表演中,经常运用与想象对象交流的技术。

  演员要用具有内心根据的虚构把所体验到的思想情感与对手相互交流,要感觉到在言语交流和无言交流时彼此之间形成的内在联系(联结),如果使体验和情感合乎逻辑而有顺序地联系起来,就会发展成为一种交流的力量。

  交流有外部的形体的交流过程;还有更重要的内部的精神的交流过程。

如不能做到从内部交流到外部交流,也可用一些手法从外部达到内部,先激起交流过程,然后激起情感。

  由于电影表演的特性,掌握言语交流有其特有的方式:

  1、与对手处于同一画面中,可以直接交流;交流双方被分切在单独的画面中,演员要与想象的对手交流。

  2、在自我交流时,人物处于画面中,独自与画面是同步的;人物处于画面外,独自与画面是对位的。

  3、常以旁白和解说的方式,与想象的观众交流。

  4、后期配音阶段,演员面对画面中人物的表演,要重新唤起人物内心的感受,使角色的言语交流与画面融合。

  注:

本世纪四十年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相继问世后,欧美国家一些学者、专家和戏剧家运用这些学科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对表演艺术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交流理论,主要有:

交流的模式、交流这的信息反馈、多层次交流等。

  *交流的练习:

  1、哥哥在工作,妹妹去看书,哥哥把书抢来不许妹妹看,但妹妹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又把书偷到手,其实哥哥早就发现了,当妹妹拿书要走时,哥哥说:

“把书放下。

  2、一个技术不熟练的理发师给一个爱挑剔的客人理发,理发师越小心越出毛病,客人越看越不顺心。

  3、星期六姐妹两人都在等自己的男朋友,都不想让对方发现,都想把对方支走,但谁都不肯走。

外面有人,都认为是‘他’来了,跑出去,结果是邻居家来客,最后二人都明白彼此的意图了。

  八、假使

  “假使”是指演员艺术想象的虚构。

是在表演创作中的开端,它能把演员从现实生活中上升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它能推动演员的想象,唤起演员的情感和情绪记忆,能使演员设身处地地生活于角色的规定情境之中,从而使内部和外部动作正常地、有机地、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所以它是演员内心创作活动的推动力和刺激物。

普通的“假使”只能引起有意识而连贯的想象,引出逻辑的层次和动作;“有魔力的假使”却能单独地在一刹间反射式地激起动作。

  “假使”总是和规定情境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都是一种假定,有“假使”而没有规定情境,就不能具有必要的刺激力量。

  演员善于利用“假使”,会推动自己在各种条件下的创作活动。

例如:

在摄影棚里拍摄面对大海遥望亲人的特写镜头,就需要演员运用这一技术来激起自己的想象和内心活动,以便完成根本没有大海的“遥望亲人”的动作。

  九、规定情境

  规定情境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航速的心里活动。

同生活里一样,影视剧中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

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

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了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里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

  规定情境是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

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境况等。

  演员对角色感受得越具体、深入、敏锐,他的动作越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

反之,动作就流于一般化。

  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及台词中去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境,展开想象,真实地生活于规定的情境 中,从规定情境中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起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思维。

  *规定情境的练习:

  1、夏天的深夜下着雨,去寻找心爱的小猫。

(注意:

当时的天气状况、寻找爱物的心情、找到前后的不同表现)

  2、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身负重伤,接通电话线。

  十、适应:

  适应:

演员在表演中与对手交流时彼此作出各种不同反映并影响对手的技术。

  适应能力和作用有多种多样,而每一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适应方式:

  a、每种新的生活条件(即:

环境、地点和时间)的改变都会使适应起相应的变化;

  b、演员表达所体验到的每种情感,都要求有极细致的适应特点;

  c、一切交流形式及在各种场合下进行交流都需要有相应的适应。

演员在表演时必须善于去适应环境、时间和每种人物。

演员的适应有时能补充语言的不足,能把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对方。

  适应的产生一般可分为二个步骤:

1、选择适应;  2、完全适应

  适应在生活中通常是下意识完成的,但在当众创作时,下意识的适应只是在情感自然高潮的瞬间自行产生出来。

通过排练往往能寻找到准确的适应,当然有时也会在实拍过程中产生即兴的适应。

  *适应的练习

  1、你需要到城外去看朋友,希望在那里很愉快地度过一段时间,火车是二点开,现在已经一点钟了。

你怎么才能早点从学校里溜出去呢?

到底该怎么办?

(不但要骗过我,而且还要骗过你的全体同学)

  2、在夜里,当大家都睡着的时候,你所用的适应方式跟你在白天当着人们的面所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用动作表达出来)

十一、单位与任务

  为了分析剧本和掌握人物的行动线,将整个剧本或角色按其一定内容划为若干段落。

每一段即为一个单位。

演员在准备角色过程中,为了要求有比较细致的发挥,需要把大单位一步步分割为小单位,直到这些细小的单位能反映出所有典型的细节。

在创作时,则要把有关的单位有机地造成最大单位,形成动作的‘航线’使演员不致失去整体感。

  任务是指每个单位中所含有的一个创作任务,即角色要‘做什么’的意向、欲求。

在各种情境中,要达到生活的某一目标都会有若干障碍,每一种障碍都产生克服这种障碍的任务和动作,找到单位中的任务,是为了推动演员去执行任务,积极动作。

从单位中引出任务的心里技术是给单位想出一个最能说明其内在实质的名称并用动词来规定单位中的任务。

如:

我要争取他;我要压迫他;我要找到吃的等等。

  真正的人生分出许多阶段。

  如:

出生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

导演在拍一部戏时,为了方便,把剧本分成许多段落,同时,要适当地分别轻重来处理每一段落。

而演员也应把自己的角色由心情上分成段落去表演。

这主要是便利演员在镜头前逼真地创作。

  如:

从前线侦察归来,发现敌人上房顶藏起来,被敌人发现、逃跑。

 那么如何侦察?

侦察什么?

藏到什么地方去?

演员要根据作者和导演的指示,想象补充,完成这任务,同时要分好段落。

  第一段:

上房顶后看有没有人?

  第二段:

看房上有否藏身之处?

发现一烟筒。

  第三段:

到烟筒后休息一下,等到天黑。

  第四段:

忽然听到声音,看是否敌人来了?

  第五段:

发现敌人,不能马上开枪,看是否有退路,发现无路可逃,开枪,发现子弹没了,跳下房逃跑。

  总之,表演的任务就是创作的任务。

  *单位与任务的练习:

  1、去食堂吃饭,没有钱时找熟人借,发现自己有钱了。

  2、夏天到河边钓鱼,不上钩……,鱼咬钩又跑了,重新上鱼食,又咬钩了,一条大鱼,线断了,再没有钓着鱼。

  3、深夜,街上贴传单,有危险,应当藏起来,把脚扭了。

  十二、速度节奏

  “速度”是属于时间性的,用时间来表现动作或语言的快慢。

  “节奏”则是精神的兴奋与松弛。

  有人说“节奏”和“速度”是一个东西,这是错误的。

节奏是根据人的精神和脉搏,心脏跳动快慢而确定的。

节奏是随着对对象的认识所产生的态度而改变的。

  如:

一人要出远门,他去火车站,看表还差三小时,就不慌不忙地走着,但到车站前他听到汽笛响,再看表才发现表停了,他急忙往车站里跑去。

这时不但他的外表节奏改变了,而且他的脉搏和心脏都速度加快,这是由于他对时间的认识改变所造成的。

  演员在工作中应正确地了解对象、掌握节奏变化。

如果不能在节奏上有所变化或变化不对,那说明他对角色的周围、环境事物没有足够或正确的认识,也就说明演员内心没有真实感觉。

这时演员应在自己的工作中检查一下,如节奏无变化,必然是在一系列工作中有了毛病。

也许注意力不集中、也许肌肉没有松弛、也许想象没有展开。

  所以速度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百分和外在表现之一。

节奏则是贯串在表演过程中的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

这两者有区别而又不可分割。

  表演的速度、节奏产生于生活,生活的每个瞬间,象说话、动作、沉默、静止,都有一定速度、节奏。

人的每个激情、心境、体验都有不同的速度、节奏;在同一时间里,人的内部速度、节奏可以和外部速度、节奏相反(有时还可以同时有多种速度、节奏并存),而每个人性格不同又有其不同的速度、节奏特征。

每一件事也一定按与它相应的速度、节奏进行,否则就会造成滑稽可笑的印象。

这多种多样的速度、节奏是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但在舞台或银幕上要靠演员去掌握。

  演员应该掌握从情感到速度节奏和从速度节奏到情感两种技术。

演员只有正确地掌握好规定情境中人物的任务和动作,才可能感受到准确的速度节奏,速度节奏如果运用正确,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正确的情感和体验。

但运用心里技术在感觉和领会角色内在方面有困难时求助于速度节奏是个有效的方法。

因为外部(动作和语言)速度节奏往往是情绪记忆的,因而也是内心体验本身的直接刺激物,能机械地、直觉地或有意识地影响演员内心生活和体验,并直接影响作为心里生活动力之一的情感。

银幕上的节奏不只靠演员掌握,它是电影多种手段综合处理的结果,导演的蒙太奇手段对表演节奏起重要作用。

  *速度节奏练习:

  1、周日带朋友去老师家做客,路经商店买礼品,当走到院里时,突然跑出一只大黄狗,奔他们而来,躲闪不及摔了一大跤,差点儿被狗咬着,急忙逃掉……

  2、全家人在看电视,节目非常吸引人,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

”……

  3、下雨了,天很凉,在家看书,一边吃东西一边听音乐,突然闻到焦味,发现着火了……

  十三、逻辑与顺序

  逻辑与顺序不论在内部或外部的创作工作中都有重大意义。

它常常是推动其他元素进行工作的依据。

动作和情感的逻辑与顺序是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的重要创作元素之一。

  如何在我们这门艺术中运用逻辑与顺序呢?

  生活中除了个别越出常规的情况外,人们的思想行为都具有逻辑与顺序,但在舞台和镜头前动作,由于并非出自天性需要,往往会失去逻辑与顺序,流于虚假。

因此演员就要经常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注意动作构成的细节及其逻辑与顺序,通过反复训练及艺术实践获得牢固的记忆。

在创作时就能够按逻辑与顺序选出小动作构成符合逻辑与顺序的大动作,形成动作线。

只有这样,演员心灵里就能产生真实感和信念。

而电影拍摄的非连续性,使电影演员掌握不断的动作线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由于最细小的形体动作有助于创作真实,并且会自然而然地引起情感本身的生活,所以演员可以通过形体动作的逻辑与顺序去激起相应的情感的逻辑与顺序,即从外部动作入手,掌握角色的思想行为逻辑,掌握最高任务和贯串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分解了上诉的各种元素,希望大家努力掌握它,这些内外部元素有机结合,将为以动作为主导的表演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