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376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docx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汇编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1、狐假虎威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说说在你心目中狐狸和老虎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课文题目认读“假”和“威”。

3.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展开小组合作,检测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自学,教师相机指导。

(1)小组成员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测。

(2)组长对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归纳,再读再认。

1.学生读题目,读准字音

2.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7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转”“闷”。

(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

(3)归纳不认识的生字,会读的同学大声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

1.提醒学生“假”在本课读三声jiǎ。

2.重点正音:

“转、扯、爪、猪、受、神”是翘舌音;

“嗓”是平舌音;“抗、趟”是后鼻韵母;

“转”在本课中读四声zhuàn。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食物”指吃的东西,说明老虎是在饥饿的情况下抓住狐狸的。

2.狐狸的动作是“蹿”,老虎的动作是“扑”和“逮”,说明老虎更厉害。

3.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5.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6.老师范写时,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1.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食物”的意思

2.狐狸的动作是“蹿”,老虎的动作是“扑”和“逮”,说明老虎更厉害。

3.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3.老师范写时,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这几个动词,使学生明白狐狸的动作虽然很快,但仍然被老虎逮住,这说明老虎更厉害。

板书设计:

21、狐假虎威

食、物、爷、就

爪、神、活、猪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1、狐假虎威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3、、。

引导学生读课文

(1)思考并交流:

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

(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

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

(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为什么会“一愣”?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

老虎真的被骗了吗?

狐狸是怎么做的?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

(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1.学生朗读,用文中的话说出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1.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总结出:

狐狸用“老天爷”来吓唬老虎,不让老虎吃掉他。

狐狸被抓时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

“你敢吃我?

狐狸“扯着嗓子问”,是因为他心里害怕,用大声喊来掩盖恐惧,同时也想吓住老虎。

老虎半信半疑,所以“一愣”。

2.老虎真的被骗了!

从“蒙住了”“松开”“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了狐狸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3.注意读出不同动物的特点。

4.学生先自由练习,再进行表演。

1.出示的词语要精心准备,要选择有利于概括故事内容的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朗读。

 

3.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利用“做一做、想一想”的方法来帮助理解。

三、总结全文(

1.概括全文的意思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1.复述全文的意思,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复述故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意思

板书设计:

21、狐假虎威   

狡猾

聪明

故事中的狐狸

善良

慈爱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2、狐狸分奶酪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结”

能力目标:

疏通字词,把课文读通顺,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

情感目标:

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

教学难点

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多媒体教学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合作识字。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3)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一起想办法。

(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1.学生听读,可以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朗读并交流:

课文讲了小熊兄弟俩因为奶酪分配不匀而吵嘴,被狐狸钻了空子,把奶酪都吃光了的事。

3.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纠正。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倾听。

2.小组学习时教师要时时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3.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倾听,提醒学生说完整话,并适时给予学生鼓励。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

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相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4.游戏巩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

5.指导学生写生字

1.扫读并按要求标出自然段。

2.一边听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回答时要尽量避免啰嗦。

3.游戏巩固,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生字

4.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1.提醒学生自然段的标志

2.游戏巩固生字时,要注意把游戏规则说清楚,避免出现混乱,真正起到巩

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半块、大半块——小嚷

半块、小半块——又嚷

吃光了——生气了

(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2、狐狸分奶酪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

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狐狸的品性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并适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2.狐狸假装帮助小熊兄弟俩分奶酪,结果把奶酪都吃光了,你们觉得狐狸分得公平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学习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语,在说句子的过程中尽量说完整,尝试着说不同语气的句子。

2.第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要让学生理解两只小熊“拌嘴”的原因,了解奶酪被狐狸吃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生怕对方多吃一口,自己少吃一口。

3.分角色朗读时可以提示学生加上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

1.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读音,对学生组词中出现的别字要适时进行改正。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课文内容,再回答。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理解狐狸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的用意。

2.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狐狸和兄弟的话。

.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3.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导学

 

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继续收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1.学生读第1~4自然段,分析人物心理。

(1)两只小熊的情感变化。

捡到奶酪——高兴

怕对方多吃而吵架——生气

认真读文,与同桌模拟两只小熊吵架的过程,感受“拌嘴”的原因。

(2)狐狸之所以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是要和他们套近乎,迷惑他们。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1.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讲给家人听。

3.请家人帮忙,收集几个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可以试着讲给别人听。

激发孩子表现自己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回答问题很光荣,从中感悟道理

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一半大一半小

左一口右一口

成员不团结奶酪被吃光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3、纸船和风筝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理解“幸福、飘荡、漂流”等几个词语

情感目标: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理解“幸福、飘荡、漂流”等几个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多媒体教学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相继出示纸船、风筝,引导学生说出其名称。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尝试着读准字音,读通长句。

3.课件出示句子中难读的6个生字:

鼠、折、扎、抓、祝、幸。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识字的好方法,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发现好的识字方法予以推荐。

1.自由朗读,同桌互相评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书下的“树叶”,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画下来。

2.开展小组识字方法交流:

并把好的识字方法主动和伙伴分享,互相采用好的识记方法再记一记生字。

关于识字:

(1)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开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品尝到发现的喜悦。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设置识字情境。

开展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2.重点指导“抓”和“扎。

(“抓”字要注意“爪”第一笔平撇要短,第二笔竖撇要“竖”起来。

3.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其余6个会写字。

1.游戏识字:

注意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

4.对比“抓”和“扎”,观察并交流,找出相同点。

5.学生书写:

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自动纠正坐姿及握笔姿势。

完成其余会写字的书写。

1.设置情境识字要新奇,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关于写字:

(1)教师要范写,重点指导难写的字的运笔方法。

(2)关注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学习生字:

纸、折、张、祝、扎、抓、但、哭

分别学习:

拼音、音序、部首、组词、形近字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3、纸船和风筝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学会交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学会交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讨论“纸船和风筝如何使小松鼠和小熊成为朋友的,又是如何使小松鼠和小熊和好的”,激发学生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引导学生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办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一、复习巩固,回顾课文

松鼠和小熊离得很远很远,那他两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二、读悟交融,感悟友情

1、建立友谊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熊的动作和神态,联系生活理解“乐坏了”,体会小熊喜悦兴奋的心情。

1.学生巩固复习字词。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

自行想象:

小熊现在又会想些什么呢?

小松鼠收到礼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消费态度分析3。

区分“飘”和“漂”

通过朗读相关的语句来理解这些词语,教师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本节课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我们学校大约有4000多名学生,其中女生约占90%以上。

按每十人一件饰品计算,大概需要360多件。

这对于开设饰品市场是很有利的。

女生成为消费人群的主体。

(一)对“漂亮女生”饰品店的分析

调研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学院内开发“DIY手工艺品”商店这一创业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2)物品的独一无二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标题:

上海发出通知为大学生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灵活就业2004年3月17日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和好朋友吵完架后的内心感受。

2.情境对话,感悟吵架过后小熊和小松鼠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

3.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10、11自然段,感悟小松鼠和小熊修补情感裂缝的独特方式

4.总结全文

服饰□学习用品□食品□休闲娱乐□小饰品□

(1)小熊和小松鼠又回到了原来的幸福和快乐的时光,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民族性手工艺品。

在饰品店里,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饰品,有最普通的玉制项链、珍珠手链,也有特别一点如景泰蓝的手机挂坠、中国结的耳坠,甚至还有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的藏族饰品。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和好朋友吵完架后的内心感受。

2.情境对话,感悟吵架过后小熊和小松鼠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

自制饰品一反传统的饰品消费模式,引导的是一种全新的饰品文化,所以非常容易被我们年轻的女生接受。

3.学生朗读课文10、11自然段,感悟小松鼠和小熊修补情感裂缝的独特方式

4.总结全文

(1)小熊和小松鼠又回到了原来的幸福和快乐的时光,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然而影响我们大学生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的生活费还是有限,故也限制了我们一定的购买能力。

因此在价格方面要做适当考虑:

我们所推出的手工艺制品的价位绝大部分都是在50元以下。

一定会适合我们的学生朋友。

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标记的阅读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吵架好朋友

小熊小松鼠

友谊需要宽容和理解

和好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4、风娃娃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通过自主、小组合作等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通过课堂交流的方式,分享自己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风还能做哪些事情

教学重点

重点读准“劲、栽、责”的字音,写好“场”的字形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搜集课外资料,了解风还能做些什么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多媒体教学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一、导入新课

1.猜谜激发兴趣: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老师解谜底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字画起来

二、检查自学,趣味识字

1.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独生子

2.交流时识记方法

3.交流风娃娃都到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

1.学生听孩子们,猜猜它是谁?

2.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一读,再集体朗读,老师强调要点。

4.同桌互读,价差绳子的认识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文字的精华,提高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

同桌互读,价差对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三、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2.结合重点句读中感悟:

(1)风娃娃到什么地方去了?

(2)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

(3)现在如果你是风娃娃你想怎么样呢?

风娃娃是如何做的。

画出相关的句子,你体会出什么了

3.假设你就是风娃娃,请你来高兴地读一读,指名齐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句子,读句子中的生字,疏通字词

(2)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学生互相评议

在本环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板书设计:

风娃娃

田野:

吹风车

河边:

吹帆船

广场:

吹风筝

四处:

吹衣服吹小树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24、风娃娃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以及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积累“风”的词语

能力目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情感目标:

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风娃娃内心情感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风娃娃高兴和委屈的心墙

教学难点

学习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一、复习巩固,回顾课文

二、读悟交融

1.分组学习,品读课文第3段和第6-8段,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交流:

他看到了什么?

又是怎么做的?

用横线画下来

(2)交流理解:

风娃娃连续做了两件好事,他会想些什么?

风娃娃想:

帮助人做好事,真()只要有()就行

如何理解这句话?

你同意风娃娃的想法吗?

为什么?

分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

1.在小组中分工合作,以小组在台上练习表演

2.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交流,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适当的表扬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习第6-8段:

1.自由读,风娃娃又做了什么?

交流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无影无踪”

3.风娃娃听了很伤心,心想:

我帮助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还责怪我呢?

明理小结

1.什么时候你希望风大点,什么时候希望风小点

2.想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

完成本课相应的生字

1.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交流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无影无踪”。

3.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

激发孩子表现自己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回答问题很光荣,从中感悟道理

板书设计:

风娃娃

吹动风车

吹动火车感谢

吹翻风筝

吹跑衣服责怪

吹折小树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用多种方法给动物分类,认识10种动物名称的生字

能力目标:

学习八个拟声词,并了解拟声词的用法

情感目标:

朗读并背诵节气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给动物分类,认识10种动物名称的生字

教学难点

学习八个拟声词,并了解拟声词的用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语海畅游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这节课让我们我们一起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吧。

二、出示课件:

1.认一认:

依次出示“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虫”等动物的图片指名认读。

2.依次出示词语:

学生每认识一个动物,在相应的位置出示动物的名称。

学生听中间部分与左右部分相呼应,一般是托往上的部分,覆盖下部分,使汉字看起来结构紧凑,学生描红书写。

 

小组合作学习分类,并说说理由。

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旨在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探索新知识,拓宽知识面。

读读背背

3.先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习性,然后集体评议。

4.按动物种类分类:

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卵生类等,按生存环境:

空中、陆地、水上。

三、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以下拟声词:

啪、唰、叮当、嘟嘟嘟、咚咚咚、叽叽喳喳等

2.选词填空

(1)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听到门口()的敲门声

(2)()雨不停的下

3.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了解拟声词的定义,指出生活中常听到的拟声词。

汇报学习成果,把同类动物名称写下一起,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类,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体验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教学叙事:

2018年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能力目标:

积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