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332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

2015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曹刿论战》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②所以:

是为了。

③鸱枭(chīxiāo):

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C.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

D.人疾之如仇敌(疾病)

9.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入见见人读数十卷书

B.恶之如鸱枭死亦我所恶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人疾之如仇敌

D.虽不能察,必以情如此以学自损

10.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

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答案】7.C(2分)

【解析】“天下独绝”的“绝”意思是“绝妙的,少有的”,与“独”合并解释为:

独一无二的,实际就是绝妙到极点,没有能比得上的意思;“俱绝”的“绝”是“消失、停止”的意思。

8.D(2分)

【解析】“人疾之”的“疾”是“厌恶”的意思。

9.B(2分)

【解析】A项“入见”的见是“朝见”意,“见人”的见是“看见、发现”意;B项都是“厌恶”意;C项前一个“之”是助词,的;后一个是代词,指读书人;D项前一个“以”是“按照”,后一个是“用”的意思。

10.A(2分)基本条件是民心的向背。

16.(4分)⑴那些吃肉的大官们(当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⑵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习。

(评分意见:

⑴“肉食者”和“鄙”字1分,句意准确1分;⑵“如此”和“以”字1分,句意准确1分。

【参考译文】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

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

(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对恶鸟一样。

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广东省汕尾市】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齐师伐我/伐竹取道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D.既克,公问其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8.从全文看,对鲁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鲁庄公大敌当前,能礼贤下士,虚心纳谏。

B.鲁庄公懂得民心向背的重要性,能够取信于民,获得国人的支持。

C.鲁庄公在战场上能审时度势,把握好反攻和追击时机。

D.鲁庄公在作战中善于听取曹刿的意见,充分信任曹刿的军事才能。

【答案】6.B(4分)7.做大官的人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

(关键词:

“肉食者”“谋”“间”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4分)8.D (4分)

【贵州省贵阳市】文段(三)文言文阅读(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⑴又何间焉:

         ⑵必以分人:

       

⑶小惠未徧:

         ⑷牺牲玉帛:

        

20.翻译句子。

(2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1.下面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22.选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围绕“①             ”(用原文回答)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② 

                 (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4分)

【答案】19.⑴参与⑵拿,把⑶通“遍”,遍及,普遍⑷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每个1分)

20.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1.A

(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层次的把握,难度较大。

阅读分析可知,①至⑤句是讲述曹刿请见的原因。

⑥至⑫是讲请见的过程(战前准备)。

回答本题时首先耍通读选段,把握内容,再根据理解准确划分层次。

22.①何以战②政治上取信于民(每空2分)

【河南省】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

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

攻下。

③逼阳:

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

迅速。

⑤备:

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

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

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

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靡:

倒下。

16.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7.语段

(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

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2分)

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

请结合语段

(一)

(二)的内容分条概括。

(4分)

【答案】15.C(2分)

16.(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意思对即可。

“伏”1分,大意1分。

共2分)

17.语段

(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1分)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18.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意思对即可。

一条1分,共4分)

【参考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

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

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

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

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

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湖北省鄂州市】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

“牛羊无用,徒縻⑤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

“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

“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

主管。

镇戎军:

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

日:

……的时候。

②虏兵:

敌军。

③辎重:

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

④部伍:

兵士的队伍行列。

⑤縻(mí):

束缚。

⑥少选:

一会儿。

⑦几:

接近。

⑧痹:

麻痹。

⑨阑:

残,尽。

1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

(2分)

虏 兵 去 数 十 里 闻 玮 利 牛 羊 而 师 不 整 遽 还 袭 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将鼓之  不若弃之B.可以一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

C.乃入见  乃止以待之D.战于长勺 言于玮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小惠未徧⑵神弗福也

⑶玮侦虏兵去已远⑷玮又使人谕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5.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

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

(3分)

【答案】11.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每个标点符号1分,共2分。

12.C(2分)

13.⑴通“遍”,遍及,普遍⑵赐福,保佑⑶离开⑷派遣(每个词1分,共4分。

14.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共2分,每错译一个词扣1分,扣完为止。

15.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

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避敌锐气。

(每点1分,符合文意即可,共3分。

【参考译文】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

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

“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

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

”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

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

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

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

曹玮派人对敌军说:

“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

”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

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

“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

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

“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

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

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

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湖北省黄石市】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①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②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

“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白:

使……露出白木。

②烛:

照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读其书未毕(全部)   B.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C.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写)D.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猪、牛、羊等牲畜)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庞滑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皆以美于徐公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肉食者谋之       遂成竖子之名

D.读其书未毕       其真无马邪?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段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B.乙文段孙膑取得战斗的胜利,得益于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伏击。

C.甲乙两文段中,曹刿、孙膑都对战事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周密的部署。

D.甲文段曹刿认为鲁庄公在处理案件上尽了职分;乙文段孙膑因马陵之战,一战成名。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何以战?

(2分)

⑵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2分)

【答案】8.A(2分)

9.A(2分)

10.C(2分)

11.⑴凭借什么作战?

⑵(孙膑与士兵们)约定说:

“晚上看见火把举起来就一起射箭。

【参考译文】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

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

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

“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

”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

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

“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

”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

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湖北省荆门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甲文】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

“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

“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偷曰:

“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

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

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

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

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公与之乘   弓手应声刺之

B.远近皆服其能 其真无马耶

C.学而不思则罔 遂曳矛而斗

D.见必与之决生死轻寡人与

1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三鼓(鼓:

击鼓)  B.公将驰之(驰:

奔跑)

C.远近皆服其能(服:

佩服)D.适值偷在市饮酒(适:

恰好)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则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

B.乙文“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主人公都善于把握战机,从而一举取得胜利。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主人公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答案】10.A(3分)(A两个“之”都是代词,用法相同;B代词/加强反问语气;C表转折/表承接;D介词,译为“跟”或“和”/疑问语气词。

11.B(3分)(这里应解释为驱车追赶)

12.D(3分) 

13.①第一次击鼓能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2分)②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生死吗?

(2分)

【参考译文】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箭手,善于使用长矛,远近同行都佩服他的技能。

有一个小偷也善于击刺,常常蔑视官军,只是与这位弓箭手技艺不相上下,说:

“与弓箭手相见一定要进行生死决斗。

”一天,弓箭手因公事来到码头,恰逢小偷在市肆喝酒,势不可避,就拿矛来和他打斗,围观的人很多。

许久,两人都僵持不进。

弓箭手忽然对小偷说:

“兵尉来了。

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兵尉马前决一生死吗?

”小偷说:

“好。

”弓箭手话音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小偷刺死,原来是乘其分神不备而取胜的。

【江苏省苏州市】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9~10题。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 .

  夫大国,难测也

B.

 齐师败绩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C.. .

D.

战于长勺 惧有伏焉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9.C(2分)

10.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4分)

【山东东营市】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②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未可。

”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

“君未知战。

勍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

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

①宋公:

宋襄公。

泓:

泓水。

②司马:

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

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④禽:

通“擒”。

二毛:

头发斑白的人。

⑤勍(qíng):

强而有力。

⑥儳(chán):

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